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专家谈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与宏观调控政策

2009年08月04日17:49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8月4日电 题:“推动经济进入稳定回升的通道”——专家谈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与宏观调控政策

  记者刘铮

  在世界经济低迷不振的不利环境中,中国经济增速在二季度划出一道漂亮的上行线。如何判断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下一步应采取怎样的宏观调控政策?来自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家信息中心的专家们近日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中国经济回升的态势基本确立

  “我的基本判断是,中国经济回升的态势基本形成和确立。”发展改革委宏观院副院长王一鸣指出,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刺激下,我国成功扭转了去年四季度以来经济增速快速下滑的趋势。

  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同比增长7.1%,特别是二季度主要经济指标呈上升态势,经济增速回升到7.9%,比一季度增速提高了1.8个百分点,扭转了2007年三季度以来连续七个季度同比增速的下滑。

  王一鸣认为,综合起来看,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基本触底,二季度由“前低”向“后高”转换。随着一揽子计划逐步落实到位,经济回升的态势将进一步得到巩固和确立。

  当前,国内需求特别是投资需求快速增长是经济回升的主要驱动力,农业和农村形势良好对稳定全局发挥了重要作用,工业生产逐步恢复标志着供给面出现了积极变化,就业形势逐步走出谷底。

  随着经济形势的向好,市场预期和信心正在回升。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连续5个月超过50%的临界点,股市继续呈上行走势,房地产销售快速增长。王一鸣指出,这预示着市场驱动作用逐步增强。

  在经济回升过程中,一些结构性问题有所改善。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认为,投资、工业、区域协调、收入分配等方面的结构调整取得了一定进展。

  祝宝良指出,从投资结构上看,农业、基础设施、水利、环境和第三产业投资增长较快,为增强经济增长的后劲奠定了基础;在工业内部,高耗能行业增速放缓,高技术行业、抗周期行业增速较快,制造业结构有所调整;从区域结构看,中西部地区的发展速度明显快于东部;从收入分配结构上看,上半年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跑赢了”GDP增速,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仍面临不确定因素不能盲目乐观

  “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我持谨慎乐观态度。回升态势比较明显,但显然没有到强劲恢复、恢复到正常水准的程度,还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不能盲目乐观。”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年均增速是9.8%。而从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长7.1%的数据看,与历史平均水平还是有明显差距。更重要的是,与上一轮经济上升期外需强劲的环境相比,如今的世界经济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

  牛犁认为,世界经济情况不仅直接影响中国出口,还影响中国经济中为出口服务的相当一部分产业。如果没有新的意外发生,国际金融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世界实体经济负增长的程度也有所缓解,但世界经济的状况不可能在较短时期内显著改善,需要时间调整。发达国家的失业率持续攀升,会明显减弱这些国家的消费能力和需求,对中国经济长期形成的出口导向的发展方式构成严峻挑战。

  中国经济内部的问题与矛盾也需要消化解决。祝宝良指出,突然的外需严重不足,使得这一轮产能过剩的矛盾比亚洲金融危机时要深刻得多。过去一个时期外需主导型发展形成的很多产能并不属于落后产能,调整起来是相当困难的,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虽然市场驱动作用正逐步恢复,但经济回升的内生动力仍显不足。王一鸣认为,当前经济回升在相当程度上还是依靠政府扩大投资带动,内生动力还不够强。

  通胀预期明显上升也是一个不确定因素。王一鸣指出,虽然年内出现通胀可能性非常小,但货币信贷的迅速扩张和资产价格的迅速上升,强化了人们对通胀的预期。在经济还没有复苏的情况下,通胀预期上升使宏观政策同时面临促进经济稳定回升和防范通胀风险的双重压力。

  推动经济进入稳定回升的通道

  正处于企稳回升“关键时期”的中国经济,下一步究竟应当采取怎样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专家们认为,要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增强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巩固和发展经济回升的好势头。

  “要推进经济进入稳定回升的通道,形成一个不可逆转的经济平稳增长趋势。在当前内生动力还不足的情况下,必须坚持实施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这个基本立场不能动摇。”王一鸣强调。

  他同时也指出,短期政策对扭转经济下滑趋势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要实现经济根本复苏和持续平稳增长,必须把短期政策与中期调整战略结合起来,下一步要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和深化改革,培育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为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期创造条件。

  对于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通胀预期和货币信贷供应量问题,发展改革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宋立认为,未来通胀压力虽有所增强,但不必过度担心。

  宋立说,上半年7万多亿元的信贷总量虽然比较大,但要看到去年贷款偏紧了一些,今年上半年有恢复补偿的性质,尤其是危机时期需要一定的“超额”货币信贷供应。通胀预期对经济复苏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通胀预期和现实通胀压力比较难把握。总体来看,既有货币信贷造成的上行因素,也有产能过剩的下行因素,两种因素抵消之后的现实通胀压力不会太大,因此,不宜过度渲染通胀。

  宋立建议,下一步在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同时,要更加重视结构调整,推动经济的自主增长,同时消除可能存在的泡沫。还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加对中小企业、非公经济、中西部地区的贷款支持。

  对于增强未来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方面,祝宝良建议,要进一步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未来消费增长的关键领域,还是在住和行方面。同时,要加快城市化进程,使得农民工能够真正融入城市生活,这将开拓出巨大的消费增长空间。

  王一鸣建议,从深层次上解决扩大消费的动力问题,还要推进形成合理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着力提高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同时,产业结构调整上要加大对新兴经济增长点的培育,支持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通信等对未来竞争力有重要影响的产品研发和产业化。而无论是收入分配结构调整,还是产业转型升级,都要通过深化改革来实现。
(责任编辑:张庆龙)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