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中证报发评论稳定股市 货币政策微调不等于转向

2009年08月07日06:08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中国证券报

  □本报记者 谢闻麒
  
  央行5日发布的《2009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货币政策将动态微调。

出于对信贷政策收紧等因素的担忧,上证综指6日失守3400点,跌幅2.11%。业内专家认为,动态微调并不意味宽松货币政策将就此转向,下半年监管部门仍将推动信贷可持续增长。

  应该说,货币政策动态微调此前已有所体现。一方面,央行不断通过正回购、发行央票甚至定向央票,力图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把握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重点、力度和节奏;另一方面,银监会上周陆续发文规范信贷流向,严防挪用;还有消息称,监管部门正在研究限制银行发行次级债和提高资本充足率等政策。同样的“适度宽松”原则未变,但具体措施却与此前有所不同。那么,应该如何看待目前的货币政策?

  其实,“适度宽松”原则并没有变,变的是“适度”中的“度”。“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标准,而应是货币政策所要面对的实际经济情况。正是由于“度”变,货币政策才要微调。但自始至终,“适度宽松”的基调未变。

  面对上半年经济下滑的严峻局面,适应这种“度”下的宽松必然推动天量信贷出现。但目前的实际情况却发生了变化。

  其一,随着上半年天量信贷的释放,信贷质量风险不断聚集,此时如果不及时对银行风险进行控制,一旦不良资产大量出现,不但银行自身利润会受到冲击,更严重的是将使银行无法在此后可持续地投放信贷支撑经济企稳回升。

  其二,通货膨胀预期制约信贷增长。上半年国际初级商品价格总体大幅上涨、国内资产价格反弹、存款活期化明显等现象出现,一定程度上表明通胀预期上升,把物价水平保持在合理可控的范围之内,已经成为央行现阶段货币政策目标重点之一。

  其三,目前股市、楼市等资产价格的膨胀,也成为影响货币政策的重要因素。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曾指出,货币政策不仅应关注消费物价指数,也应关注股市和资产价格,以防止形成新的资产价格泡沫,造成金融危机卷土重来。

  所以,客观情况的变化要求货币政策“动态微调”,但“动态微调”的目的不是要紧缩信贷,而是保证信贷可持续增长。下半年,无论是已投资项目的后续配套,还是利用信贷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经济协调,无论是促进中小企业、三农企业发展,还是就业、助学、灾后重建等改善民生类信贷,都需要信贷持续增长做保证,从这个意义上而言,“适度”基础上的“宽松”不会也不能改变。正如中央领导人近期所反复强调的那样,我国经济正处于企稳向好关键时期,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会改变。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随着国内经济的逐步回暖,推高市场流动性的动力仍在。

  从基础货币投放来看,国际收支依然保持顺差,6月末外汇储备余额仍较上年末增加1856亿美元,外汇占款增加不断注入新的流动性。

  从货币扩张能力来看,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6月末货币乘数为4.59,分别比上年同期和第一季度高0.75和0.32,货币派生能力显著增强。这两大因素都有利于保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

  对于股市来说,货币政策微调虽然可能对过度宽松的流动性产生一定影响,但目前恐怕还不是转向的时候。

  专家热议货币政策“市场化手段动态微调”

  在适度宽松前提下进行微调

  王宇 姚均芳

  □本报记者 王宇 姚均芳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下阶段央行将坚定不移地继续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国内外经济走势和价格变化,注重运用市场化手段进行动态微调。

  这已是央行近期又一次明确货币政策在适度宽松的前提下进行微调。此前央行相关负责人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曾表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需要继续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根据国内外经济走势和物价变化进行动态微调。而央行副行长苏宁日前在上海市金融形势分析会上更进一步指出,要注重运用市场化手段,而不是规模控制的方法,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引导货币信贷适度增长。

  “央行近期多次提出动态微调,具体而言,就是在坚持货币政策适度宽松的前提下,根据当前形势的变化进行局部调整,这是对形势的把握,体现出宏观政策的针对性和前瞻性,应该说是很必要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吴庆说。

  此前,央行行长周小川5月份在上海的一次论坛上较早表达出对货币政策动态微调的思路。他当时指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今后将延续,具体操作力度需要走一步看一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动态微调。

  此外,央行报告还特别提到,货币政策要根据价格变化进行微调。对此,分析人士认为,央行货币政策将更加关注未来物价上行的变化。

  “我们预计三季度后主导物价持续下行的翘尾因素将逐步减轻,四季度同比增幅有望转负为正。此外,国际输入型通胀压力加大等因素也可能导致物价快速上涨,货币政策对此应当保持警惕。”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央行货币政策报告也指出,受连续大规模注入流动性及经济刺激计划影响,目前全球货币条件较为宽松。2009年上半年,国际初级商品价格已大幅上涨,未来存在价格上行压力。

  经济学家樊纲日前也表示,大量货币导致的资产价格膨胀值得引起注意,货币政策需要谨慎把握,并需在适当时候做一些微调。

  此外,针对央行提出的“注重运用市场化手段进行调控”的说法,连平指出,央行近期屡屡表示货币政策要注重市场化手段进行微调。这主要是强调信贷调控要采取包括公开市场操作在内等市场化手段,而不是倚重行政命令等规模控制手段。

  “市场经济国家调控货币供给有三大工具,分别为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政策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在我国,中央银行还会对商业银行采取货币信贷规模控制等行政命令手段。”经济学者张其佐说。

  目前来看,公开市场操作已成央行当前货币政策主要仰仗的工具和调控手段。在继续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同时,日前,央行不但重启了一年期票据,还向多家放贷过多的银行发行定向票据,此外央行还不断加大了正回购操作力度,这一系列调控流动性的动作,正是货币政策市场化手段动态微调思路的体现。

  “下半年,考虑到经济虽然明显回升但基础尚不稳固,资产价格有过度上扬的危险,预计央行在货币信贷不再规模控制的同时,将更多通过发行央票、开展正回购等公开市场操作工具调控流动性,让货币政策回归‘适度宽松’本意。”连平说。

  “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的可贷资金量,这种方式具有灵活多变、弹性强等特点,而且相比于其他工具,它的力度较轻。”张其佐说。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健)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