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题: “办好上海世博会,对于展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和文明进步形象、促进我国同世界各国各地区交流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定要把这个机遇用好。”——胡锦涛
提语: 上海世博会是继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举办的又一个世界盛会,中国是“举上海之力、用全国之力,借全球之力”。有人预言,奥运会为中国人“打开了一扇窗”,这扇窗有望在不久之后的世博会上持续发挥效应。
集兄弟省区市之力 聚全国各族人民之情
中央的鼎力支持成就上海世博会
文/本刊记者 王爽
“中国上海以54票赢得了2010年世博会的主办权……”2002年12月3日,蒙特卡洛,这个曾经交集着中国人无限感伤的城市,终于在挥别1993年申奥失利的遗憾后,带给中国人又一次感动和激情。
拥有150多年历史的世博会,第一次在一个发展中国家落户,在申博结束后的酒会上,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岚清难掩激动之情,登上舞台,演唱了一首《我的太阳》……李岚清和时任国务委员的吴仪均是中国申博代表团的代表,他们亲临现场代表中国进行陈述,这样高规格的申博代表团足显了中国政府对申博的重视。
世博会一直是举办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甚至能带来新一轮区域经济的腾飞。当年的日本,作为亚洲第一个举办世博会的国家,正是通过这样的机遇,在二战后打开国门,重新融入国际社会,一个世博会让日本完成了相当于10年的外交努力。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时任上海市市长的汪道涵就提出申办世博会的计划。他在谈及世博会与一般展会的区别时,如此表述:“一般展会是战术性的,管一年;世博会是战略性的,管50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言及:“办好上海世博会,对于展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和文明进步形象、促进我国同世界各国各地区交流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定要把这个机遇用好。”
世博会可以成为一个国家发展的催化剂。此次上海世博会会期之长、参会人数之众、参会国家和地区之多、影响范围之广甚至超过奥运会。基于此,上海世博会从申办到筹办,始终得到中央的高度重视。
中央早已将办好2010年上海世博会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温家宝总理曾说,在上海办世博会是中央的决策。上海是全国的上海,办好上海世博会不仅是上海的责任,也是全国的责任。从资金的扶持到人员的配备,从高层的力挺到各部委的鼎力相助,上海世博会以整个中国的力量带给世界以精彩。
已经进入倒计时的上海世博会,给予世界的期待不言而喻。翻开历史的扉页,回眸从申办到筹办的点滴,每一个支持的瞬间撑起的力量,早已成为中国前行的希望……
申办
1993年5月,国际展览局正式接纳中国为第46个成员国。此前的1982年到1992年的10年间,中国已经参加了7届世界博览会,在成为正式成员国的6年后,中国首次举办了由国际展览局认可的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
世界博览会分两大类:注册类和认可类。注册类是一种综合性的、最大规模的博览会,5年举办一次,如上海世博会;而1999年昆明世博会是专题型的,属于认可类,但正是这一次博览会的成功举办,向世界证明了中国承办世博会的能力。
世博会虽不及奥运会一样声名远播,但被赋予“经济、科技、人文的奥林匹克”赞誉,被认为是全球高新科技与文化艺术的“顶级盛宴”。承办一届最高规格的世博会,是中国几代领导人的共识。
2002年1月30日,中国成为多个申办国中第一个向国际展览局递交申办2010年世博会报告的国家。在这份报告中,包含着两封特殊的信,是时任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和国务院总理朱镕基致国际展览局领导人的支持信。
“拥有近13亿人口和悠久文明、并正在迅速发展的中国,非常热切地盼望着能够举办一届世界博览会,这将扩大国际展览局和世界博览会事业在中国及全世界的影响和普及,加强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江泽民在信中的言词热情而恳切,他表示,“上海市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支持下,将会作出最大的努力,一定能够出色地、高水平地举办好2010年世博会。”
朱镕基总理在信中也表达了中国政府的决心,“中国政府承诺全力申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在世博会期间,中国政府及各有关机构都将遵守《国际展览会公约》的规定,中国政府将确保此规定得以执行。”在随后的3月11日,朱镕基总理在会见由国际展览局副主席兼执行委员会主席卡门•塞雯女士率领的国际展览局考察团一行时,再次表示,中国政府和人民有决心、有信心、有能力把2010年世博会办成历史上最成功的世界博览会。
从递交申请到投票确定,不过10个月的时间,但在中央强有力的支持下,一切准备都在积极而稳步的进行中。
2002年12月3日,国际展览局第132次代表大会在摩纳哥的蒙特卡洛召开,紧张的气氛弥漫在会场的每一个角落。中国上海、韩国丽水、俄罗斯莫斯科、波兰弗洛兹瓦夫、墨西哥克雷塔罗5个城市均在期待最终的结果。这是世博会有史以来申办国家数量最多的一次,也是最艰难的一次。究竟花落谁家,大洋彼岸同样在焦急等待。
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岚清和时任国务委员的吴仪稳步地走上陈述台,按次序进行了陈述。李岚清充满激情地讲道:“2010年在中国举办一次世博会,是13亿中国人由来已久的梦想。因此,我从心底里希望你们,尊敬的各位代表,帮助实现这一美好的愿望。我保证,中国将会把她办成一届伟大的世博会。”
吴仪也用其极富感召力的声音传达了中国政府的决心:“如果您选择了中国,占世界人口1/5的中国人民,将会以他们的勤劳和智慧向世界证明,您的选择睿智而有远见!女士们、先生们!中国绝不会让您失望!上海将给您一个惊喜!欢迎来中国,欢迎来上海!请您投我们一票!”
最后出场的中国,赢得了最多的掌声。最终国际展览局一槌定音。
“最出色的世博会”、“最成功的世博会”、“最伟大的世博会”,这是申办期间,中国最高领导人和中国政府向世界发出的最强音,奥运会和世博会相继选择中国,这不是偶然或巧合,这是一种必然,是世界对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中国的信任,也是走在民族复兴征途上的中国带给世界的惊喜。
筹办
北京奥运会闭幕的第二天,国家主席胡锦涛便应邀出访韩国。在与韩国总理韩升洙共同出席的中韩世博会合作交流论坛上,胡锦涛主席向全世界发出邀请:“我们期待着世界各国各地区以上海世博会为平台,充分展示城市文明成果、交流城市建设经验、传播城市发展理念、探讨城乡互动发展,探索新的更好的人类居住、生活、工作模式。”
2006年3月2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正式签发了上海世博会的官方邀请函,上海世博会的国际招展工作随即展开。2007年9月和2009年2月,温家宝总理两次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安排部署世博会相关工作。
2009年5月1日上海世博会倒计时一周年暨计时牌启动仪式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亲自出席并启动计时牌。吴邦国在启动仪式上表示,中国政府将全力以赴做好各项筹办工作。
中国领导人在不同的场合,始终以不同的方式在向世界宣传上海世博会,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6月25日在赫尔辛基与芬兰总理万哈宁举行会谈时,便力邀芬兰领导人赴上海出席世博会,并表示,欢迎芬兰工商企业界通过世博会展示自己的先进技术和专长,同时承诺,中方将对有关访问和活动予以支持。
有观察家直言,这是中国从“奥运外交”逐步转向“世博外交”的一个信号。无论怎样,可以见证的是,中央高层领导对世博会的重视,始终体现在世博会筹办的点滴之中。
就在不久前的7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政治局九常委分别来到首都博物馆,参观正在这里举行的“走进世博会——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暨世博会历史回顾展览”。
中央高层联袂力挺上海世博会,不仅在向世界传递中央政府对于世博会的鼎力支持,更暗含了中央高层领导对于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可谓“举全国之力”。在中央层面上,除中央领导对于世博会的关注和重视外,相关各部委更是倾囊相助。
中宣部副部长李东生带领中央主要新闻单位负责人到上海调研,部署世博会筹办期间的新闻宣传工作。在中宣部、国新办、信产部的支持下,全国知名网站的老总齐聚上海,携手开展世博会宣传。今年2月,近30家中央及地方主要媒体组成了世博会采访团,在上海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深度采访,取得了非常好的宣传效果。
7月9日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参观考察上海世博局时表示,将全力支持央企参与世博,为办一届成功、完美的世博会倾力倾为。
此外,相关部委还为世博会出台了专门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关于给予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入境便利的保证书》、《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关于给予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财政支持的保证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对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安全的保证书》等等赫然在目。
到目前为止,已有34个部委和上海世博会组委会先后举行了七次会议,同时,中央相关部委包括海关总署、财政部、国税局、旅游局、气象局等都各自成立了有关领导小组,对涉及上海世博会的相关问题做出安排部署。
在地方层面,目前已经有31个省市区作为中国馆的一部分参与上海世博会。各地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领导小组,组成了专家队伍,对各自的展出内容做出安排。港澳台也是中国展区的一部分,均相继组成了专门人员参与到了世博会的筹备中。
上海世博会是继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举办的又一个世界盛会。中国在“举上海之力、用全国之力、借全球之力”。有人预言,奥运会为中国人“打开了一扇窗”,这扇窗有望在不久之后的世博会上持续发挥效应。在全球金融危机变幻莫测,中国经济企稳回升的当口,中国能够举全力筹备世博会,显然是在向世界展示今非昔比的中国和独属中国人的自信和希望。
700年前有人问马可波罗:你有关中国的描述是真的吗?他说:我告诉你们的不及我看到的一半。上海和中国将再一次向全世界证明:这真的是一块神奇的土地!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