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名将史迪威带中国远征军横扫日寇 被蒋介石挤走

2009年08月11日15:01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8月11日电美国人史迪威将军曾在中国抗战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凤凰卫视《凤凰大视野》日前的一期节目,就讲述了这位二战名将史迪威与中国的不解之缘。

  该期节目文字内容如下。

  解说:1944年7月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事正酣,在欧洲战场苏联红军攻入波兰,并强渡尼门河,逼近德国纳粹的老巢。
盟军已经在诺曼底登陆成功,“纳粹”德国陷入被东西两面夹击的境地,在太平洋战场上,美军攻占马里亚那群岛后,开始建立航空基地,出动B—29重型轰炸机,空袭日本本土。

  就在此时,美国政府正式要求蒋介石,任命一个美国人约瑟夫·史迪威将军,来统领所有的中国武装力量。这个提议是前所未有的,更为不同寻常的是史迪威将军,在中印缅战区表现不凡,但在蒋介石眼里,他却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

  在罗斯福给蒋介石的信里这样写道:“中国的情况非常危急,整个亚洲的命运岌岌可危,我完全了解你对史迪威将军的想法,但我现在想不出还有其他人有他那样的能力、力量和决心,去对抗正在威胁中国的灾难”。

  这场危机是由日军4月展开的大规模进攻引起的,号称“一号作战”,日军由北向南势如破竹,直逼虚弱和不断退缩的中国防线。蒋介石当时57岁,虽然几个月前,他作为盟国“四巨头”之一,在开罗和英美元首平起平坐,然而此时他看起来疲惫而沮丧。

  而在缅北的丛林里,61岁的史迪威将军正用中文和中国的前线指挥官讨论战事,他身体单薄,瘦骨嶙峋,宁愿在丛林中和蚂蟥、疟疾打交道,也不愿意回到重庆。

  两个月后,关于中国军队指挥权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罗斯福的特使赫尔利报告华府说委员长很难打交道,而蒋介石向赫尔利抱怨道,史迪威将军在中国比我的权利还要大,这句话的情绪性,显然超过了事实范围,但也显示出这个美国人的奇特命运。

  几天后,一封致命的电报,引发了一场更大的危机,并导致了史迪威最终的解职。不过早在五年前,他离开中国时,便认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已经结束,是难以预测的战争和命运之手,将他再次推到了中国。只是没有想到,这一次的离开,竟成为他与中国的永别。

  何亮亮:1944年在中国抗战史上是一个容易被忽略的年份,但是这一年发生的事又深深地影响了中国未来的走向,这一年11月,从重庆被召回美国的史迪威将军,成为《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文章描述他为“一位真正的老中国通”。作为蒋介石的第一位外国人官员,史迪威是中国得到美国援助和友谊的象征。然而这样一位“老中国通”,却在蒋介石的坚持下被华府召回。这个时候,距离他指挥的缅北和滇西战役的最后胜利,只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

  从1911年到1945年间,史迪威多次前往中国,以军官、武官和中国战区参谋长的身份,深深涉入了中国事务。史迪威毕业于西点军校,在他身上有着美国职业军人的深刻烙印,他是马歇尔最为欣赏的将军,在1941年美国的军演中表现非凡,在陆军的九个军级指挥官中,得到了最高的评价。

  本来他是要指挥美军要在北非的登陆作战的,但是正由于对中国事务的了解,使他成为珍珠港事件之后,美国派往中国的军官人选。但他就任参谋长之后,和蒋介石共事,两人的矛盾从来就没有停息过,最后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

  一般认为是史迪威对缺点直言不讳,尖酸刻薄,不喜欢官僚主义的装腔作势,这些性格的因素导致了他和蒋介石的冲突。其实更深层的原因,是涉及二战时英美的总体布局和罗斯福的对华政策,而史迪威本人在中国的经历,也暗示了为何在上世纪初,美国清教徒拯救世界的热忱,在中国却遭到了冷遇。

  解说:斯坦福大学距离美国旧金山市,只有四十分钟车程,位于校园内的胡佛研究中心,是全世界最大的政治、经济、史料、文献收藏地之一。这个与中国远离太平洋的档案馆,却收藏了许多中国近代史上举足轻重的文献,其中就包括了蒋介石和蒋经国父子,宋子文和孔祥熙等人的私人日记。近年来,随着这些档案的逐渐公开,胡佛中心成为研究中国近代史的重要机构。

  JohnEastbrook是史迪威将军的外孙,他的父亲曾经跟随史迪威,在缅甸作战并担任情报官,在史迪威的后人中,John对外祖父和中缅印战场了解的最多。史迪威将军的日记和部分CBI战场的档案,是在1948年公开后,由史迪威夫人捐献给胡佛研究中心,之后的六十多年,这些档案静静地保存在这里,翻开这些历史资料,我们开始走近这位传奇的美国将军。

  1883年3月19日,约瑟夫.华伦.史迪威,出生于他父亲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种植园中,在纽约州杨克斯市,一座能俯瞰哈德逊河的房子里长大。

  史迪威是家中长子,从小活泼好动,喜欢各种体育活动。不过精力过于旺盛的史迪威,经常惹麻烦,在一次高年级舞会上,以他为首的一群孩子,洗劫了舞会的茶点部,连校长贝克博士也挨了他们的拳头。而这场“冰淇淋大战”,似乎却改变了他的命运轨迹。

  JohnEastbrook(史迪威外孙):我的外祖父是一个活力充沛,天生爱冒险的人,他在高中毕业后又在学校待了一年,所以经常搞一些孩子气的恶作剧。

  他的父亲觉得儿子需要一些纪律的约束,所以告诉他,哈德逊河上游有一所不错的学校,你可以去那打打网球。我外祖父觉得这主意不错,就这样他去了西点军校。

  解说:纽约州哈德逊河上游,有一大片用灰色花岗岩石头,垒砌成的建筑楼群,这里就是素有“美国将军摇篮”之称的西点军校,建校二百年来,她的传统和精神一直保留到今天。西点军校以“为国家提供具有领袖风范的合格的专业化军事人才”为教学宗旨,从这里走出了3700名将军,两位美国总统。

  据统计,美国陆军中有超过40%的将军,是西点军校的毕业生。想要进入这样一所学校并顺利毕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然后从史迪威将军开始,他的家族中有四代人都毕业于西点。

  JosephStilwell(史迪威之孙):有意思的是,我的祖父史迪威是1904级毕业生,我女儿和我侄子都是2004年毕业生,整整100年,我们一家人又在西点聚会了。

  JosephStilwell:第一年的经历应该是最困难的,因为你完全不习惯,你高中刚毕业,突然间你就要走在队伍中,处理兵器之类的事。

  JohnEastbrook: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在你变成军官,向你的下属和士兵们发号施令之前,你必须学会如何执行命令。

  JosephStilwell:训练给你目标,让你集中注意力,教你如何集中注意力,你必须有个好脑子,记住所有的东西。

  JohnEastbrook:要学会当领导,知道如何管理士兵。

  JosephStilwell:有时我们当排长,有时候当班长,有时候我们是普通士兵,有时候我们要扛着机关枪上,你要学会做不同的工作,了解部队是怎么运作的。当你真正到了军队的时候,你知道你预见到些什么,你知道军队是怎么回事。

  JohnEastbrook:你干这个,干那个,准时到达目的地,向这看齐,往那看齐,你只要学会执行命令,有人告诉你做什么,你就去做。

  解说:虽然在西点经过了终身难忘的严格训练,但史迪威在日记中仍将第一年的生活称为“地狱”,熬过这漫长的一年后,仿佛从黑暗的隧道进入阳光里一样,他成为一名高年级的学生。

  在这段时期,史迪威展现出突出的语言天赋,他的法语成绩高居第一,其他课程也表现不俗。而他痴迷体育的热情,在大学里似乎更加一发不可收拾。而体育恰好也是西点的教学传统之一,即使是二战结束后,麦克阿瑟担任西点军校校长期间也曾说过,今天在运动场上辛勤耕耘,明天就会在战场上收获胜利。

  史迪威在西点的时候体育活动量惊人,无论什么天气,每天早饭前他都要跑几英里。尽管他身材瘦小,但最终还是成为了校橄榄球队的队员,而且正是他最先在军校展开了篮球运动。1903到1904年间,他不但是第一支篮球队的球员,同时也是组织者和教练,后来他被称为“军队篮球之父”。

  在二十世纪初,军人在美国并不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业,为军人设计的服装,有意省去了带尖的钢盔和铠甲,也没有熊皮帽子和大红领章,因此也就不像在欧洲那样,能靠装束博得爱慕与尊重。虽然那时的西点军校,远没有今天这样享誉世界的名气,不过铭刻在校徽上的校训,却深深影响着每一个学生。

  JohnEastbrook:“责任,荣誉,国家”是西点的校训,你要坚守这些信念,同时做一个诚实的人。永远不撒谎,总是讲真话,这些品质也贯穿了史迪威将军的一生。

  解说:1904年约瑟夫·华伦·史迪威从西点毕业,此时,他身材挺拔,面容端庄,黑眼睛里透出自信和坚毅的目光。在他毕业的前后几年间,麦克阿瑟、乔治·巴顿、布莱德利、艾森豪威尔也相继从西点的大门走出。这些毕业生们没有想到,随着今后二三十年里世界格局的风云变幻,他们也即将登上职业军人生涯最大的舞台。

  解说:西点毕业后,史迪威开始了军旅生涯,而他和中国的缘分也从此时开始。辛亥革命爆发六个星期后,在菲律宾服役的史迪威,利用假期来到了位于长江入海口的上海,当时中国一半的贸易,都通过这个港口进行。他吃惊的看到了,西方式城市的高大宾馆和银行,仿佛置身于费城,随后他经过广西、广东,一直到达香港,一路上的见闻让他着迷和兴奋。

  JohnEastbrook:中国“老百姓”的优良品质,开始在他心中留下好印象,他们谦虚,吃苦耐劳,总是乐呵呵的,任何国家是由人组成的。他没有把注意力放在沿途的风光上,事实上,他看到了尸体顺流南下,但是他也开始认识到,中国人品质的可贵之处。

  解说:中国人生活的迷人和可怕之处并存着,有士大夫在精致园林里谈论哲学,也有男女老少在街头围观砍头,并大声叫好。但他发现不管发生什么可怕的事,普通人的生活跟过去一样仍在继续。

  苑鲁(历史作家):在广州他看见一天杀了400人,这个他不理解,他觉得这个没经过审判,随便的杀人,他就感触很深。从梧州沿江西上的时候,那个河道里有很多尸体,当一场革命来了,他也觉得有很多暴力。

  解说:1911年12月9日,当史迪威带着对中国的疑问和好奇离开时,他已经决定要学习中文,以便更多的了解这个国家。十几天后,革命的领导人孙中山回到中国,并被选为中国民国政府临时大“总统”,在这次并不彻底的革命后,中国跌跌撞撞地迈向了现代。

  1919年,在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史迪威成为了美国驻华首任语言教官。但他到了北京后才发现,自己学的是广东话,此时中国正是各路军阀轮番登台的时代。目睹着学生们高举着“民主”、“科学”的大旗走上街头,史迪威对他们改变中国所作的努力,深表同情。他的中国朋友给他起了个中文名字史迪威,意味着历史、启发、威武,不久后,在陆军部的问卷调查中,他在最喜欢的任职一栏中写下“武官中国”。

  不管外部世界如何纷纭复杂,史迪威一家在使馆区外靠近东城根的北总布胡同的小院里,度过了宁静美好的时光。

  JohnEastbrook:1920年全家人都到了中国,那时北京没有国际学校,所以我外公在家里教孩子们念书,他给他们编排了课程,早上布置了作业,他晚上回家检查他们的表现。

  解说:到北京才半年,史迪威就设法找了一个真正了解中国的机会。1920年经历了严重饥荒之后,红十字会国际赈灾委员会,把史迪威从陆军部借出去,到山西担任筑路工程的总工程师。四个月的时间里,史迪威与6000名中国劳工,在这条为了运输食物而修建的82英里长的“黄河公路”上,并肩劳动。

  JohnEastbrook:史迪威来到乡下,那里的人从来没有见过外国人,他们对他非常地好奇,而他却能用中文和他们交谈。那些人非常吃惊,中国话居然能从一个老外的嘴里蹦出来。

  戈叔亚(二战史专家):有一些工人,他们有时候为了偷懒,他们就躲着睡觉,但是他们就派一个人放哨,只要看到史迪威骑着小毛驴过来了,就说赶快,赶快,赶快,这个老外过来了,但是史迪威一来,他们马上就在装作很努力的工作。

  解说:参与山西筑路工程,加深了史迪威生涯中的中国印记,二十年后,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史迪威公路”,成了二战史上最重要的公路之一。

  1926年,史迪威又一次得到了去中国的机会,全家人都觉得这像是在回家。在被称为“能干团”的天津第十五步兵团担任营长期间,他再次遇到了日后决定他职业生涯的关键人物,就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相识的,后来在二战中,成为美国陆军总参谋长的乔治·马歇尔。

  JohnEastbrook:我觉得他们俩相互欣赏对方直率的性格,他们的自我约束和思维方式,以及指挥风格,和对待其他军官和士兵的方式,这是一种军人间的相互尊重。

  解说:当1929年马歇尔在本宁堡步兵学校发动“本宁变革”时,他最先想到的便是让史迪威担任战术科主任,这个关键职位。马歇尔变革的意图,是造就一批真正能带兵打仗的战地指挥官,以应对未来机械化战争的需要。

  JohnEastbrook:马歇尔非常看重史迪威,因为他认为史迪威不墨守陈规,不拘泥于现有的做事方法。史迪威总是说“等一下,为什么我们不这么干?”,他总是在思考,寻找新的方式做事。

  解说:在本宁堡的日子里,史迪威以要求安格和善于提出挑战性问题而著称,他不断被马歇尔誉为是在战术和技术方面,走在了时代的前面的天才教员,也获得了伴随他一生的著名绰号“酸醋乔”。

  JohnEastbrook:有一次一个年轻的学员,在军事观察报告中犯了很明显的错误,如果在真正的战斗中,你给出错误的报告,那将会付出生命的代价。史迪威大发雷霆,并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他这样做的目的是让这个军官,以及课上的其他军官,不再犯类似的错误。

  第二天早上有一幅叫作“酸醋乔”的漫画,贴在了布告栏里,画里表情凶巴巴的史迪威,正从一个醋瓶子里冒出来。史迪威非常喜欢这幅画,他征求了作者的同意,把画复制了分送给他的朋友们。

  解说:史迪威晋升为上校,并于1935年7月7日重返北平时,作为军事观察员,摆在他面前的是中国的未来、日本的扩张以及对美国的影响。但他无法料到,两年后这一天爆发的事件,将彻底改变整个中国,以及他自己的命运。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的炮火响彻夜空,几天后成千上万的日军,越过长城进入河北,运兵车以半小时一班的间隔通过山海关。日军的暴行让史迪威深感厌恶,他破例采取了不合常规的方式,把自己给美国情报部的电文,放在办公桌上供记者参考,“这样世人就有可能了解,日本在关内进行入侵的真实情况”。

  敖依昌(史迪威研究中心教授):随着卢沟桥事件以后的演进,中国的华北战事的扩大,他当时到了张家口,当时日本人对他非常不礼貌,就是很冷淡,而且很傲慢。在这个时候史迪威他是憋了一肚子火,但是他在那个时候,他为了摸清情况,也只好委曲求全。

  JohnEastbrook:他当时去前线考察,感到非常非常煎熬,日本人为外国武官们,安排了一个军事考察的线路,只带他们去事先指定的地点,看事先安排好的东西。只告诉他们对日本有利的资讯,史迪威对此非常质疑。

  敖依昌:其实日本人在战争期间,应该说是犯下了很多罪行,那么他为了掩盖他的罪行,他还要组织各国的外交官,参观这个当时的战场和攻占的城市,所以在这个时候他就故意,不邀请史迪威。

  解说:事后,史迪威在日记中写道“我觉得自己,已经和这场战争无缘了,我被视为中国人的朋友,他们都把我看作麻风病人”。

  然而,中国缺乏统一的政策和防御计划,造成抗战初期的节节败退,这些都让史迪威深感焦虑。而更让他愤怒的是,自己的国家为了换取幻想的安全,对日本的侵略无动于衷。卢沟桥事变以来,美国政策的主要目的,就是避免卷入战争。

  JamesBradley(《父亲的旗帜》作者):那时美国只有很少的中国人,中国在美国没有任何政治影响,所以这个时候没有人站出来说,我们帮帮中国。就像美国在“二战”时期,不会帮助捷克斯洛伐克,也不会帮助澳大利亚,美国人也不会帮助挪威、比利时、法国,美国人说我们不要战争。

  解说:1938年12月28日,在中国此后7年的战时首都重庆,史迪威见到了蒋介石,但他对这位后来成为他宿命般对手的领袖,评价并不高,认为“蒋介石对在他指挥下,经常出现的混乱,负有直接责任”。在卢沟桥事变近两年后,史迪威原来希望军事抵抗会更加协调有效,但是并未出现。

  1939年5月1日,史迪威武官任满,离开的日子到了。此时的史迪威已经56岁,在陆军服役了30年,再过一年,他就已经五年没有升迁过了,他感觉自己会和其他退休的上校一样,黯淡平庸地结束自己的职业生涯。

  然而在回国的路上,他却得到了马歇尔越过了军衔比他高的34位高级军官,升任参谋长的消息。同时他也得知,马歇尔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提拔自己为准将。在发来的贺信中,有人这样写道“如果在不久的将来爆发了战争,那么史迪威会在战场上证明,这个任命是正确的”。一个月后,战争在欧洲爆发了。

  何亮亮:卢沟桥事变后,有一次史迪威在观察中国军队的调动时,在一个山顶上五到远处,有个长长的东西,像一只百足虫一样在缓缓移动。原来那是一列货车,正被一个连的中国士兵,从两侧推着前进。史迪威默默地看了一会儿,这种蜗牛般的做法,然后对身边的人说,“就是这种精神最终将征服日本”。

  在中国的多年经历,让史迪威看到了中国人身上那种坚忍不拔的性格,他深信穿草鞋、营养不良的中国士兵,一旦装备完善、训练有素、指挥有方,就能与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士兵抗衡。当史迪威这次离开中国以后,中国人开始了艰苦的独立抗战。四年后战局的转变,让史迪威终于有这个机会,来证明他的这个信念。
(责任编辑:杨建)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欢迎您注册发言。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