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专家:2005年 “缺碘”就不再是公共卫生问题

2009年08月15日03:20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华商网-新文化报
刘守军(右)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本报记者 郭亮 摄
刘守军(右)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本报记者 郭亮 摄

  位于哈尔滨医科大学校内的中国疾控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有间不算大的办公室,办公桌上摞着厚厚的词典,落地书柜里摆放各种与碘相关的专业资料。

  这间办公室的主人,名叫刘守军,身份是中国疾控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碘缺乏病防治研究所所长。该研究所,是我国惟一专门从事碘缺乏病防治的研究机构,也是我国该领域的技术牵头单位。

  昨日,针对我国碘缺乏病病情普查历史、现状,以及“碘盐疑云”所引发的争议与思考,刘守军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采访中,刘守军建议,我国应该挑选上海市作为城市试点,推广无碘盐,条件成熟后,再向其他城市铺开。

  第1部分

  历史 研究所负责防治、监测病情

  记者:我很好奇,这个研究所为什么会设在哈尔滨?

  刘守军:因为我们这里当时有两位老专家,比如于维汉院士,他们是国内这一领域的一流专家,这个机构也就设在了这里。

  记者:您也是哈尔滨人?

  刘守军:我是吉林省德惠市人。在对待食盐加碘这个问题上,我们单位的观点与卫生部是完全一致的。

  记者:我们原来是老乡……据我了解,中国疾控中心在北京也有两个研究“碘缺乏”的机构,就是国家消除碘缺乏病国际合作项目技术指导中心和国家碘缺乏病参照实验室,这个中心和实验室的主任都是李素梅。请问,您这个研究所与指导中心、实验室,有什么区别?

  刘守军:李素梅主任的工作主要是与碘盐有关,我们这边主要是防治、监测碘缺乏的病情。

  碘缺乏病已不存在公共卫生问题

  记者:从监测病情角度看,食盐加碘对防治碘缺乏病起到了什么作用?

  刘守军:1995年、1997年、1999年、2002年、2005年,我们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了5次大规模碘缺乏病病情监测。监测结果显示,8到10岁儿童甲肿率(即甲状腺肿大率),监测结果依次是20.4%、10.9%、8.8%、5.8%、5.0%。到达2005年这个数值,表示碘缺乏病已经不存在公共卫生问题。

  记者:我们的病情监测,就是针对甲肿率吗?

  刘守军:对,因为甲肿率是碘缺乏病的标志。什么叫标志呢?好比我们找矿,要先找一种植物,找到这种植物,下面才可能发现矿。

  用8到10岁儿童作为检测对象

  记者:为什么用8到10岁儿童作为检测对象?

  刘守军:因为比较简单,儿童在学校里,我们很容易找到;另一个原因是8到10岁的儿童没有性别差异,这样我们找到的监测对象会少一些,如果有性别差异,监测数量还要扩大一倍。

  记者:监测经费从哪里来?

  刘守军:都是卫生部投入。

  第2部分

  现状 新方案是监测高危地区

  记者:2005年之后没有再做全国性病情监测?

  刘守军:对。

  记者:因为监测结果比较理想?

  刘守军:这是一方面原因。还有一个原因是,全国都达到5%了,意味着至少一半省份,至少是在5%以下,对于这样的省份,我们可以少关注一点。对另一半,我们多关注一点。

  所以我们出台了一个新的监测方案,加入了碘缺乏病高危地区监测工作。我们的监测方向主要集中在碘缺乏病高危地区,如2008年,有新疆、西藏、内蒙古、广西、海南、重庆、四川、云南、甘肃、青海等。

  高危地区每年不太一样

  记者:高危地区是固定的吗?

  刘守军:每年也不太一样。李素梅主任发现哪个地方碘盐覆盖率低了,我们就到这个高危地区去重点监测,就是这个概念。

  这是我和李素梅共同构成一个监测体系,谁也离不开谁,这叫监测与干预的有机结合。有时大家给这两个机构开玩笑,说是“我和李素梅之间的关系”(笑)。比如说吉林省——我只是举例子,当然吉林省碘盐覆盖率非常高,不可能发生这类问题——比如说李素梅在吉林省发现一个地方,碘盐覆盖率低于90%的界限,那我们要赶紧过来监测,看看究竟怎么回事。

  记者:吉林省碘盐覆盖率特别高。

  刘守军:吉林省这方面的工作很好,一来吉林省管的范围小;第二,研究力量比较强,吉林省内有两个地方病研究所;再一个,吉林纯粹是碘盐的消耗区,不生产盐,把好入口关就行了。

  记者:那上面所说的高危地区,主要是指碘盐覆盖率低,并不是说碘缺乏病发病率有多高。

  刘守军:有好几个指标衡量,比如碘盐覆盖率低、尿碘低、甲肿率高。我们这块的监测,叫做“一把盐、一泡尿、用手摸一下脖子”,就是用这个方式在监测,非常简单。当然现在用B超检测甲肿率,能更准确一些。

  新疆是重中之重

  记者:通过高危地区监测,有没有地方问题严重?

  刘守军:主要是新疆那边有点问题,一是甲肿率比较高,另一个是有新发地克病。那边碘盐覆盖率比较低,有一部分人吃的是无碘盐,有的人买不起、买不到碘盐。

  记者:我在李素梅主任博客上看到了她举的例子,其中就谈到了新疆碘盐推广的问题。

  刘守军:现实情况就和她说的一样,新疆是防治碘缺乏病的重中之重。

  2007年9月8日,李素梅在博客上发表《对盐业体制改革研究的看法》。文中,通过新疆碘盐推广的例子,透露出卫生部门与盐业企业的矛盾:

  无可否认,(盐业)专营在一定历史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段时间里,盐业的利益与控制碘缺乏需求是一致的。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中国消除碘缺乏病剩下的10%的问题地区大多是偏远贫困地区。这个群体是卫生部门最关注的群体,但却是盐业部门赚不了钱的地方,盐业不情愿意承担这个包袱,对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谈社会责任恐怕永远是有条件的。

  其他“高危地区”情况比较好

  记者:其他地方发现的问题是否严重?

  刘守军:其他地方都比较好,没有新发的病例。

  记者:这些碘盐覆盖率低的地方,甲肿率和碘盐覆盖率高的地方,基本差不多?

  刘守军:嗯。

  记者:这意味着,除新疆外,多数地方的碘盐覆盖率即使不是很高,它的碘缺乏病发病率也不一定会相应增高,对吗?

  刘守军:对。

  记者:这是不是意味着,我国十几年的食盐加碘政策,已经巩固了一个相当不错的成绩。

  刘守军:对,我们经过这十几年,人们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现在吃的和过去大不一样。甲状腺肿不是非特异性的,它有特异性的一面,发生与否与甲状腺激素有关,生理学上是这样说的,碘加上酪氨酸,合到一起才是甲状腺激素。

  第3部分

  科学 继续吃碘盐是因为要巩固成果

  记者:我归拢了一下,得出这个逻辑,我国上世纪90年代确实需要补碘,十几年后,我们取得一定成果,监测结果也发现,即使在碘盐覆盖率不够高的多数地区,碘缺乏病的监测指标也是比较理想的。

  刘守军:对。

  记者:根据现在的法规条文,我们必须还要强制性地吃碘盐,这是为什么?

  刘守军:还需要巩固。2007年时,我国搞了一次评估,结果是4个省没达标,4个省基本达标,其余各省市全部达标。这是2007年的官方结果。

  记者:这个达标指的是碘盐覆盖率吗?

  刘守军:是全方位的,包括碘盐覆盖率、甲肿率、尿碘水平,还有一些软指标,比如这个省是不是有专门机构,都包括在内。回到你刚才提到的问题,现在还是在巩固阶段。

  感觉只是感觉,不是科学

  记者:但现在有百姓有这方面的担心,摄碘量过多,会不会导致其他疾病。我们与省内医院交流时,他们也说现在甲状腺疾病筛出率比较高。

  刘守军:这里面有个学科问题,我们这里是叫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比例是由分子与分母组成的,我们的专业是讲究分母,当你说到比例时,要看分母有多大。

  甲状腺疾病增多,原因是很复杂的,比如说人们的保健意识,过去谁能主动去体检,现在百姓吃好喝好,健康教育做得好,也就去查了。

  过去可能没有条件查,或者根本就没去查。你要说疾病增多的话,一定要和以前相比。不能只凭感觉,感觉只是感觉,它不是科学。

  第4部分

  思考 我没有解脱

  记者:在卫生部的回应中,提到甲状腺癌与食盐加碘存在某种联系的推论依据不充分,缺乏令人折服的有力证据,您怎么看?

  刘守军:怎么说呢,我觉得我国临床流行病学做得还不是很好。我们的调查方法是什么呢?像我刚才说的20.4%或5.0%,这些比例结果的分母,是非常大的。

  记者:现在这个研究所对其他的甲状腺疾病,比如甲状腺癌,是不是没有开展监测?

  刘守军:这方面不属于我们的专业范围,我们是研究地方病,这个地方病和缺碘有关系。你说的那些疾病,属于临床的事,和我们没关系。

  记者:但是,网友提出了担心。为了防治大脖子病,补碘补了这些年,有没有补到头?接着补下去,是,管碘缺乏病的单位解脱了,因为大脖子病没有了,但万一补过了头,其他的病可能又出来了。如果发生这种情况,谁来为此买单?

  刘守军:我是代表单位和你讲这些问题,其实就我个人来讲,我没有解脱。为什么这样讲?我有一篇文章,去年发表在《中国地方病学杂志》,那代表我的个人观点。总之,我没有解脱。

  刘守军所说的文章,发表在2008年5月的《中国地方病学杂志》,是当期的“述评”文章,名为《坚持科学补碘是我国碘缺乏病防治工作的长期任务》。文中建议,在非高碘地区的适碘地区,不需要强制供应碘盐。

  在适碘地区不必强制供应碘盐

  记者:你曾提出要科学补碘,因地制宜,我国的防治策略也是如此。为什么在落实上,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像您说的,经过监测,某地碘盐覆盖率不够,但该地甲肿率在正常范围内,那么随后对这样的地方是个什么政策?是要提高碘盐覆盖率,还是可以暂时撒手不管?

  刘守军:像新疆那个地方,肯定要提高碘盐覆盖率。

  记者:除了新疆,我指的是碘盐覆盖率不高,甲肿率也不高的地方,而且这个地方可能还不是高水碘地区。

  刘守军:现在呢……现在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想法。

  记者:没有统一的想法?根据法规规定,是不是这样的地方必须提高碘盐覆盖率?

  刘守军:现在喊的不像以前那么强烈,特别是像你说的这种地方,我们也正在做调查。是低调调查,年底会出结果,到时会有结论性东西。

  记者:是否可以这样理解,按照法规,我们应该提高这种地方的碘盐覆盖率,但从实际来讲,这种地方暂时不提高,也没什么损失。

  刘守军:你理解的(隔了几秒)……完全正确!10年前的情况和现在确实不一样。目前,在所有的非高碘地区,供应碘盐则存在较大的争论,争论焦点在于,非高碘地区中的适碘地区是否需要强制供应碘盐的问题。

  我认为,在适碘地区不必强制供应碘盐,尤其是在居民饮用水含碘量较高的适碘地区,可以停止供应碘盐。但在落实这一行动前,需要在非高碘地区查清以自然村为单位的居民饮用水水碘分布,没有十年八年恐怕不能完成这一历史重任。我说的十年八年,是指从认清这项工作的意义,到完成全部工作所需的时间。

  记者:查清以自然村为单位的居民饮用水水碘分布,有必要吗?

  刘守军:有必要,碘缺乏病的病因就是缺碘,所以只有在缺碘地区才存在碘缺乏病,不能指望在适碘地区发现碘缺乏病,否则这种地方病就不叫碘缺乏病。

  北方省份食盐加碘量应略低

  记者:这一次,我们看到了卫生部作出了积极的回应,明年要下调碘盐加碘量,从20~50毫克/千克下降到20~30毫克/千克。

  刘守军:初步是想20~30毫克,各个省也可以按照自己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包括吉林省。

  记者:各省按自身情况来调整,是不是需要经过上级主管部门审批?

  刘守军:需要报一下,让上面知道。

  记者:上面会充分尊重地方意见?

  刘守军:对,就是不再搞一刀切。

  记者:您觉得像吉林省,以后食盐加多少碘比较合适?

  刘守军:按照一般推理,南甜北咸,吉林省的人吃盐多,食盐加碘浓度可能也就不一定要那么高,可以往下弄一点。

  记者:您的意思是不是类似吉林这样的北方省份,加碘浓度应该在偏下水平?

  刘守军:咱们应该在偏下水平,因为咱们吃得咸,这是我个人的看法。而且我们应该设立无碘盐专卖点,保证那些因治疗疾病不宜食用碘盐的患者,可以非常方便地买到无碘盐。

  我这里有一个国家“十一五”课题,我在吉林省设了点,要看看人均每天到底吃多少盐,结果还没出来,等我们年末看一看。

  除了南北方差异外,碘缺乏危害还有重点人群之分。比如新婚育龄妇女、孕妇、哺乳期妇女和0~2岁的婴幼儿,在缺碘地区,应采取不同的补碘措施。

  碘盐加碘量的由来

  记者:这次提出的20~30毫克,这个数值是怎么来的?

  刘守军:我们看了监测结果,人体尿碘数值最好是100到200微克/升之间,这是最好的。2005年,全国8到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为246.3微克/升,安徽、河南、湖北、广西、云南5省区,尿碘中位数在300微克/升以上,所以考虑这个加碘量,就要把加碘量往下再降一点。关于加碘量,我国也在逐渐调整。

  记者:为什么低限始终都是20毫克?

  刘守军:国际上也有这类经验,怎么说也要达到20毫克。

  记者:20~30毫克,有没有特别的详细数据来支撑。

  刘守军:主要是考虑尿碘,就要再往下调一调。

  记者:在“再往下调一调”的概念下,我们要把上限下调到30毫克,这并不是根据什么公式来计算出来的。

  刘守军:没有什么精确的公式。算的东西就符合实际吗?也不一定。

  碘盐价格比无碘盐价格高

  记者:我听到两种说法,一种是盐加碘后,价格高了,另一种是盐在加碘前后,价格都是一样的。

  刘守军:这个问题,我可以准确地回答你,就现在这个阶段,加碘盐肯定比无碘盐的价格高。

  记者:我们的碘来自哪里?

  刘守军:我国的原碘是进口的,主要是从智利和日本进口,进口后再加工。

  记者:是国家还是盐业公司进口?

  刘守军:具体渠道不清楚,反正是从国外进来的,这十多年都是。

  有必要设立无碘盐试点

  记者:事实上,碘终归是一种添加物质,如果不补碘也什么事情都没有的话,那是不是暂时不吃的好?

  刘守军:那当然了。我为什么平白无故地要吃一种东西?别说碘了,馒头吃多了还会胃扩张。虽然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国际控制碘缺乏病理事会发表过声明,食用碘酸钾碘盐对人体无害,但碘酸钾是强氧化剂,而且是非天然的强氧化剂,进入人体会不会造成抗氧化能力的下降?

  记者:您从专业角度出发,从目前的碘缺乏病情监测角度看,有没有放开无碘盐的可能性?或者说是先放开试验一段时间,然后通过监测病情得出结论?

  刘守军:我分析,有可能要在一两个地区先试试。

  记者:这是应该而且必要的吗?

  刘守军:试一试还是有必要的。碘缺乏病主要发生在农村,城市很少有碘缺乏病,尤其是大城市,比如上海市,根本没有碘缺乏病,当我们在农村供应碘盐时,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也可以不供应碘盐。等到条件成熟后,再推广至其他大城市。

  第5部分

  教训 碘补多了曾有历史教训

  记者:问个专业的问题,甲状腺肿大就是因为缺碘吗?

  刘守军:原因有很多种,最主要的就是缺碘。

  记者:补碘过量,会不会导致甲状腺疾病?

  刘守军:这么说吧,在山东省,那里有高水碘地区,他们喝的水,每升水含碘300微克以上,这样的地区就发生了高碘性甲状腺肿,我国有这类地方。目前,高碘地区停供碘盐已经达成共识,这方面的工作进展也比较好。

  记者:补碘补多了还是会造成问题?

  刘守军:实际上,这方面从前是有教训的,上世纪90年代,山东高碘地区搞过碘钙营养片,我估计是为了赚钱,结果整出事了。

  记者:整出什么事了?

  刘守军:有群体性反应。

  记者:出现什么问题了?

  刘守军:补多了,反正就是那么闹,倒也不一定说是真出什么病了。1998年后,卫生部规定,高碘地区不要乱搞,这方面也有规定,什么东西都不能吃多了。

  记者查阅资料得知,1996年,山东省单县发生过因服用碘钙片,导致数百名小学生不适住院抢救的事件。此事件,在当时引起了国家领导人高度关注。

  “补多了”似属监测空白

  记者:我国的监测,现在是不是只停留在碘缺乏的角度上,有没有研究碘摄入过量后果的技术机构?

  刘守军:在我们地方病这个口,是没有,其他口有没有我不太清楚,没有听说过。

  记者:我们是不是更没有针对“碘可能补多了”的大面积全国性普查工作?

  刘守军:我是没听说过,也没见到过。刚才说了,我国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与英美相比,还是差了一些。这需要有临床流行病学专家指挥,设计方案,临床医生作为调查员下去,应该是这样。但临床医生对这个可能没什么积极性,临床流行病学的专家对这个调查可能也不懂。像现在提到的一些甲状腺疾病,我也不明白。我就知道一个甲状腺肿,而且我就看好一个甲状腺肿就行了,就是这个概念。所以这需要有关专家定方案,医生做调查员,联合搞一个调查,这才是正确的方向。

  记者:有没有必要,把甲状腺疾病检查纳入到常规体检中,进而监测甲状腺疾病发病率?

  刘守军:我觉得体检解决不了问题,还是要搞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就在一般人群中调查,这样得出的数字才更科学。体检的面太窄,只是考虑体检的这些人,我想应该更宏观一些,随机抽选进行调查。

  问碘吉林省

  100至200微克/升最理想

  刘守军所长介绍,作为碘摄入量的重要衡量指标,尿碘检测中位数在100至200微克/升,这是最理想的水平。该研究所向本报记者提供了“2005年吉林省8到10岁儿童尿碘检测结果”,被抽样调查的30个县(市、区)中,只有公主岭和敦化处在这一水平线内(见上图)。

  吉林省已消除碘缺乏危害

  1995年监测报告表明,当时我省9市(州)、59个县(市、区)、1145个乡镇(街道)均为病区,病区人口2470多万。经过10年补碘,2005年时监测报告指出,吉林省已实现消除碘缺乏危害。

  同时,记者查阅资料发现,早在2005年中国碘缺乏病监测报告中,就已经探讨性地提出:是否可以把加碘盐的现行标准20至50毫克每千克,调整为20至40毫克每千克或15至35毫克每千克。

  需要重视的比例更大

  根据2005年的统计口径,大于300微克/升即应重视起来。吉林省当时大于300微克/升的比例在45.27%。如果以刘守军此次受访时的100到200微克衡量,需要重视的比例还要更大。

  本报特派哈尔滨记者 刘昕

  ■刘守军简介

  男,1959年生,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碘缺乏病防治研究所所长,主持全所工作。在国内首次制订儿童少年甲状腺容积正常值的国家标准(GB16398-1996);发现了甲状腺容积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证实了碘与甲肿率呈现“U”型曲线关系,为今后我国由全民食盐加碘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补碘的国策转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责任编辑:张勇)
[我来说两句]

相关推荐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欢迎您注册发言。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