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国 |
饰宋士杰 |
饰诸葛亮 |
独辟蹊径 张建国
文/余玮
奚啸伯先生开创的奚派唱腔世称“洞箫美韵”,曾有戏迷形容听奚派的唱时似乎有一股淡淡的麦香弥漫在周围。作为奚先生的再传弟子,张建国很好地继承了这一点,但他又并不拘泥于一门一派。尤其在非奚派本门戏的探索方面,他真是很费心思。
戏迷无疑是最懂张建国的,一位戏迷在描述听戏感受时写道:“他的唱腔中的一些小腔儿弄得特别的有味儿,如《白帝城 托孤》的‘把孙曹一齐扫尽’的‘齐’,《李陵碑》的‘眼见得我这老残生就难以还朝’的‘以’,《白蟒台》的‘想当年设酒筵松棚会上’那一整段的流水,《甘露寺》的‘劝千岁’,珠帘寨的‘数太保’,都是经过他独特‘奚’化的点睛之处,非常之好听。
“诸葛亮”在日本掀起“京剧旋风”
2008年5月下旬,张建国在梅兰芳大剧院连续主演《范进中举》、《白帝城》、《乌龙院》、《赵氏孤儿》、《四进士》、《将相和》、《泸水彝山》7台大戏。一位演员连续演7天,而且每天一个剧目,确实是一个时期以来,京剧舞台上鲜有的景观。张建国的选择多少有点使人感到“胆大妄为”,但戏班历来还流传着另一句话——艺高人胆大。有人评论说,演出周七天的演出、七出不同风格和特色的新老剧目安排,不仅印记了张建国一路攀登的艺术脚步,更形象地显露着他在艺术面貌和实力方面,已呈现出的另辟“奚”径的可喜发展与累累果实。
时间倒退到2006年6月,由张建国主演的京剧《鞠躬尽瘁诸葛孔明》在日本巡演时,观众对这位奚派传人的热情即已非比寻常。这部戏在日本巡演了两个多月,足迹遍布东京、大阪、名古屋等38个城市,演出68场,观众人数更是达到了14万人次之多。在巡演期间,有些观众从一个城市追到另一个城市,反复观看多次。有观众说,我在日本看过好多次京剧,但这是第一次看到有人看京剧感动得流泪。巡演结束后,邀请方日本民主音乐协会的创办者池田大作先生亲自将“民音艺术奖”颁发给了这出戏的领衔主演、诸葛亮的扮演者张建国。长期以来,京剧在海外演出多以武戏为主,已经形成一种模式——老外只看武戏,不懂文戏,只懂看热闹,不会看门道。因此,以文戏在海外挂牌演出与其说是一种展示,不如说是一种冒险。
《鞠躬尽瘁诸葛孔明》是中国京剧院应日本民主音乐协会的邀请,为日本观众量身打造的。根据《三顾茅庐》、《长坂坡》、《赤壁之战》、《空城计》、《五丈原》等京剧经典折子戏移植改编而成,讲述诸葛亮从初出茅庐到五丈原去世,期间经历赤壁大战、空城斗智、五丈凄寂的曲折故事,第一次完整地展示了诸葛亮的一生。张建国饰演的诸葛孔明智慧儒雅、散淡雍容,潇洒中还有些许无奈和悲凉,把其个人的精湛演技和角色魅力充分地融为一体。一位日本观众在来信中这样形容奚派老生张建国的唱腔:“他的唱声先扩展至整个剧场空间,然后从剧场的顶棚墙壁降到观众席,随后喷在了我身上,这是一种从未有过的体验——这种妙不可言的视听感受,非常舒服,很过瘾。”
作为中国京剧院三团团长,张建国为这出戏奉献的不仅仅是完美的唱腔和表演,从剧本的整理、改编,武打戏的动作设计,到服装、舞台背景的设计,他都倾注了心血。演出时,从观众的反应可以看出来他们确实投入进去了,最后的《五丈原》一场,当七星灯灭,诸葛亮病逝时,不少观众流下了眼泪。这场巡演带来的“京剧旋风”引起了许多日本观众对京剧的兴趣和喜爱。有一位日本年轻人说:“听京剧使我萌发了学习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和历史的愿望。”
[1] [2] [3] [下一页] |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