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喊标唱歌台 新加坡华人移民感受异国“鬼节”(图)

2009年09月02日11:42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中国新闻网
歌台是本地中元节庆祝活动不可缺少的项目。

  中新网9月2日电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中元节是华人社会中一个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但每个地方的庆典仪式不尽相同。同其他华人地区相比,新加坡的中元节活动似乎格外热闹,除了传统祭祀外,还有喊标和歌台等富有特色的本地习俗。高亢的喊标声、五光十色的绚丽舞台,让本地新移民对这个传统民俗节日有了新的感受,也对新加坡的社会与文化面貌有更深刻的认识。

  七月歌台的灯光璀璨夺目,一身闪耀装扮的歌手落力地劲歌热舞,台下观众有些闲坐在椅子上观赏,更多是站在一旁凑热闹听歌的。
只见有个身影穿梭在喧闹的人群中,手持着半专业型相机正在专心摄影,为历史留下纪录。

  每逢农历七月,来新工作8年多的陈志伟(46岁)一有时间便会拎着相机到住家附近的歌台拍照,几年下来估计跑了十几二十场,“日子久了觉得自己对歌台越来越有感觉,有种很深的感情。我平时很少看电影,倒是讲述歌台文化的电影《881》吸引我走进戏院”。

  陈志伟来自河南,现为永久居民,他说,中国北方不像南方,民间并没有庆祝中元节的习俗。他来新加坡后第一次受邀出席食品供应商公司在工业区举办的中元宴会,看到人们祭拜“好兄弟”、标福物等,感觉非常新鲜奇特,于是找了很多相关资料认真了解中元节的由来。

  增购相机纪录歌台发展

  陈志伟是在第二年才知道本地中元节原来还有歌台表演,虽然他听不懂福建话,但因喜欢摄影,所以把拍摄歌台表演当成业余兴趣,并且把照片上载到互联网上,“这么做是想纪录歌台的发展,看看观众的变化,了解这个本地文化是否越来越兴盛或是逐渐走向没落。”

  由于歌台都在夜晚举行,一般的数码相机不容易拍出好效果,陈志伟前年还特别花1500元添购新相机,希望拍出好作品。

  农历七月十五是道教和佛教共庆的日子,道教称之为中元节,佛教称为盂兰节,民间就把它俗称为鬼节。每年这个时候,华人传统上有点烛焚香等祭拜仪式,供拜饿鬼和普度亡魂,也会搭台唱大戏娱乐“好兄弟”。

  在新加坡,庆赞中元的活动长达整个月份,从传统民俗中衍生出的喊标和歌台等活动,现已成为本地独有的一道风景线。

  陈志伟认为,这些活动有很强的草根性,让年长一辈华人有寻根的感觉,也是种“乡情”的维系。而在保留传统的同时,歌台表演也与时俱进,台上添加电子屏幕、泡泡和烟雾等现代化舞台效果,吸引年轻人目光,展现旺盛的生命力。

  最令陈志伟印象深刻的其实是喊标活动。因为当下标得福物的人不必现场还钱,而是隔年才付标金,“我觉得这么做其实是带有诚信的含义,也体现了新加坡人讲信誉的态度。”

  多姿多彩的庆祝活动,也让陈志伟看到了不一样的新加坡。他说:“过去在外来人眼中,新加坡有点呆板,是个工作、挣钱的地方,但不是个生活的地方。因为新加坡人都很忙碌,没什么时间娱乐消遣,难得有像中元节这么热闹的民俗活动。”

  喧闹的庆祝方式也让从广州来的小蔓(28岁,歌台歌手)消除她本来对鬼节存有的“恐惧”。她说在广州,人们对农历七月有很多忌讳,包括晚上不出门,夏天不能去游泳等,但是在新加坡却似乎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她说:“这里的中元节有很多娱乐成分,喊标也是做善事的方式,我觉得很有意义。这个形式比较好,人们在开心的环境里轻松度过鬼节,没有那么多忌讳,还有歌台看,感觉上大家好像还蛮期待这个节日的到来。”

   台湾移民感觉熟悉

  对小时经常在台湾家乡苗栗的庙宇玩耍,了解中元普度盛况的邱国维(33岁)来说,新加坡的中元节让他重温熟悉的味道声音,“台湾过去也有类似活动,所以觉得亲切。在街上闻到焚香味道,听到远处传来的福建歌就不禁会心一笑。”

  到组屋区走走了解情况后,两地文化毕竟还是有差别。他笑说,现在的歌台歌手开始唱起流行歌曲,还有中国风的《康定情歌》,不像台湾主要是唱福建歌或大戏,由此明显感觉到中元节在这里喜庆的味道比较浓郁。

  他说:“这也是新加坡多元社会的另外一个层面,这里对不同文化有很大的包容性,也就能不断充实这些传统文化的内涵。“

  邱国维中学时在新加坡念书,两年前开始修读博士学位,目前是国大建筑系博士生。他指出,台湾过去也有歌台表演和布袋戏,随着民俗文化近年来逐渐受重视,现在以唱戏的形式为主。另一方面,中元节本来是个让居民聚集的社区活动,但在台湾,林立的高楼削弱了社区的意识,所以中元活动在一些大城市比较低调。

  相比之下,邱国维觉得新加坡还能保留这样的文化非常难得,但另一个有趣的观察是,他发现本地少数民族如马来人或印度人也会在中元节时候在巴刹或商场办促销活动,不同种族和宗教的人一起参与其盛,是这里的独特景观。

  香港移民:烧太多冥纸有点浪费钱

  10多年前从香港移居本地的梁锦春(48岁,电脑工程师)特别喜欢看歌台表演,听歌手唱老歌怀旧,感受热闹的气氛,但他至今还是不太适应新加坡人焚烧大量冥纸的习俗。他指出,香港人只在七月十四晚才焚香烧冥纸,但新加坡人似乎是整个月都这么做。

  他说:“我觉得新加坡人在一个月里烧太多冥纸,对空气造成污染,整个月的开销很大,有点浪费金钱。但也不能说这是不好的,只要人们都能避免随地乱烧,有多一点公德心,就还可以接受。”

  梁锦春也指出,香港在中元节也有搭台唱戏,但主要是表演给鬼看,而且通常只演一两晚。此外,广东人也比较避讳,不太喜欢讨论鬼节,所以一般行事比较低调,不像新加坡那么大事庆祝。

  歌台上的新移民

  她原本一句福建话也听不懂,现在不但能在台上唱福建歌,还会用几句简单的福建话向台下观众问好,来自广州的小蔓(28岁)在中元节歌台找到了自己的舞台,也是她入乡随俗的一种方式。

  音乐科班出身的小蔓本来在中国学校教小朋友唱歌跳舞,3年前嫁到新加坡后改当家庭主妇,但一直很想有机会发挥所长。后来有朋友介绍她唱歌台,脑子里还搞不清楚歌台究竟是什么,心里却跃跃欲试。

  她说:“广州在鬼节也有些祭拜仪式和烧冥纸之类的,但没有歌台或喊标。朋友介绍我唱歌台时,我觉得很新鲜,所以得先了解歌台是怎样的,唱些什么歌等,知道这里的歌台歌星都是唱福建歌为主,我便自己买光碟学着唱。”

  现是新加坡永久居民的小蔓去年开始以Yoyo的艺名正式登台,成为本地歌台的海外生力军,也满足自己表演欲望。即使她的福建话不太流利,讲得“一块一块的”,台下观众依然倍感亲切,而学习福建话也帮助她更好地融入本地社会。

  她说:“其实我现在只是听得懂一些简单的词汇,但平时生活中碰到较年长的人向我问路,我还能应付,或是我住家附近碰到一个老婆婆时帮她拿东西,以前没办法和她沟通,现在至少可以问候一两句。”

   使歌台更丰富多元

  像小蔓这样的外来歌星在本地歌台越来越普遍,除中国外,也有来自香港、台湾和马来西亚等地。在迎合本地观众口味的同时外,他们也在表演中注入不一样的元素,使得本地歌台文化更丰富多元。

  情花歌台台主黄成财告诉该报,港台歌手多数只有在农历七月才到本地登台,马来西亚和中国歌手则较多是嫁到本地的永久居民或公民。他说,本土歌手人数太少,歌台需要引进更多外地新人才能应付,而他们在本地也相当受落,尤其是台湾歌星,他们除了懂得闽南语的优势外,也更舍得在服装造型上下本钱,让整个表演生色不少。

  来新两年多的台湾歌手皓皓(本名程世文,28岁)去年开始登台便迅速走红,今年转当歌台主持人,所到之处照旧吸引大批粉丝到场支持。他是在2007年到新加坡发展,加入全国职工总会俱乐部。

  他受访时说,台湾的歌台形式不太一样,主要是以中元宴席为主,歌手在台上表演只是一种余兴节目,“但这里的歌台是安排座位,而且这里的观众都是很认真来听你唱歌,很注重歌手的唱功,所以我们的压力也比较大。”

  但也因为如此,皓皓在新加坡登台的收获也更大。他说:“当初是抱着好玩和学习的心态开始唱歌台,后来觉得其实蛮好的,感受和以前在台湾不一样,因为在这里得到观众的积极回应,很有满足感,也有被尊重的感觉。”

  中元节和歌台的演变

  根据道教的说法,每年七月,玉皇大帝卸下圣职,将职权交给地官大帝。这时地狱门一开,孤魂野鬼都放出来,所以要拜各路孤魂,不使它们干扰及伤害阳间的人。这种观念的背后,是要人们积德植福,普施幽魂,也就是做阴间的功德。

  佛教则把这天称为盂兰盆会,纪念目莲救母,孝感动天的故事,是表扬孝道的节日。

  新加坡三清宫道教文化中心学术主任徐李颖博士来自西安,毕业自厦门大学,从事新加坡民俗研究,目前为永久居民。她在受访时指出,这个宗教节日在本地随着社会变化而发展成为“全民共欢”的时节,特别兴盛而且很有特色,除了祭祀亡魂外,还有喊标、中元会及歌台等活动,成为世俗人间一个很大的庆祝活动。

  她指出,新加坡早期华人来自各地,到了农历七月民间便组织起中元会,并以庙宇、巴刹、社区和街道等为中心,是一种凝聚人群的方式,大家团结在一起筹钱办活动。在建国初期,这些中元会也积极为兴建学校、联络所等喊标筹款。

  她说:“从中元会衍生而出的歌台文化,现在变成娱人的效果更强烈,但它的发展和新加坡社会以及大家的需要相关联,有需要才会有市场,否则就会慢慢淡化、消失。如果一种文化越来越兴盛,证明它符合社会大众的精神需要。”

  歌台前身是中国的歌舞团演出

  为了让读者更了解歌台的历史,记者联络上本地歌台界的先驱洪小凌(62岁),请他叙述歌台的历史和演变。

  洪小凌说,本地最初让“好兄弟”观赏的是传统的戏班。“戏班演出的是方言戏曲,没有唱歌。本地是什么时候开始有戏班,已经不可考。”

  40年代,本地开始出现所谓的“歌台”,而歌台的前身其实是中国上海的歌舞团。“战乱时一些歌舞团前辈来新加坡落脚,他们心系祖国,就举办歌舞表演为抗战筹款,并将演出称为歌台。”

  当时的歌台是在电影院里售票演出,从晚上8时表演到午夜12时。60年代,传统戏班观众越来越少,为吸引人群,酬神戏中穿插歌台表演,最初是歌台表演一小时,戏班演出3小时。没想到歌台后来却“喧宾夺主”,抢掉戏班风头。

  “当时的歌台是将两辆大罗厘并在一起,艺人在车斗上表演。”

  另外,60年代的女歌手不像现在穿着清凉,反而是很端庄的穿旗袍或晚礼服演唱,男歌手则穿西装,没有反串。当时歌台也不是以福建话为主,而是以广东话主持,歌曲以广东歌和华语歌为主,乐队现场以爵士乐伴奏。

  到了70年代,阿哥哥文化流行,歌台转型,歌手舍弃传统的旗袍和西装,改穿洋装,爵士乐也变成了流行西洋乐曲。

  洪小凌指出,六七十年代,七月歌台最多只有近百台,随着时代演变,歌台数量越来越多,近几年有一个月两三百台的高峰。(邓莉蓉刘丽仪陈福洲)
(责任编辑:刘晓静)
[我来说两句]

测测你灵魂的模样

测试:2010年你要提防你身边的哪个小人

测试你的智商到底有多高 测完可能会被气死

看你这一生有没有富贵命? 世界上最变态的八大菜

全球排名第十二位的心理测试:荒岛求生

测测你的死穴在哪里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欢迎您注册发言。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