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建国60周年特别策划-追寻现代中国-娃哈哈营养快线特约 > 公安英烈系列访谈——康建泉家属及战友

青春热血铸忠诚—公安英烈康建泉同志先进事迹

康建泉
康建泉

  青春热血铸忠诚

  —因公殉职的交警延平大队青年民警康建泉同志先进事迹

  康建泉同志,男,1974年3月出生,福建省南平市人,大专学历,中共党员,原任南平公安局交警支队延平大队交管科科员,一级警司警衔。1994年6月毕业于南平工业学校,1994年8月分配到政和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工作,2000年 5月调入南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延平大队,先后在大队樟湖二中队、公路巡警中队、交管科工作。2007年2月8日上午9时9分,在执行公务中不幸身受重伤,被送往医院抢救,2007年2月25日因医治无效去世,以身殉职,年仅33周岁。

  作为一名普通的交通民警,康建泉同志参加工作14年来,始终坚守在一线,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勤奋工作、无私奉献。在工作中,康建泉同志严格执法、热情服务,努力为群众排扰解难,在生活中,康建泉同志为警清廉、乐于助人,从未发生过违纪行为。康建泉同志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做事,以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以实际行动展示南平交警“严格、公正、文明”的良好形象,以实际行动展示新时期公安民警的时代风采。由于爱岗敬业、表现突出,康建泉同志生前多次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嘉奖和表彰,有三个年度被评为全市优秀交通民警,五个年度被他工作过的当地公安局评为先进工作者,并曾被授予延平区首届“十佳青年卫士”荣誉称号。康建泉同志用短暂的生命谱写了一首壮丽的青春之歌!

  “危险,快闪开!”,在最危险的紧要关头,康建泉同志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群众,是战友。战友得救了,群众受了较轻的伤,他却被车辆及泥土埋在了最深处,导致左小腿截肢,18天深度昏迷不醒……

  车轮滚滚,春运繁忙。

  2月8日,2007年春运进入第6天。上午9时,南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延平大队交管科事故处理外勤民警黄建明、康建泉接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指令,在国道316线南平东坑隧道口南平海关商检中心门口处,发生一起两车相刮的交通事故,要求出警处理。9时04分,黄建明、康建泉第一时间到达事故现场。下车后,他们立即设置好事故警示三角牌、反光锥等事故警戒设施、标志,展开现场勘查。谁也没有想到,一场意外之灾正悄悄袭来。9时09分左右,一辆载满泥土的自卸车从东坑一工地驶往新大桥方向,行经事故地段时,自卸车突然偏离正常行驶方向,向右冲出路外左侧翻。“危险,快闪开”, 正在路外6米处绘制事故现场图的康建泉一看情况不妙,大喝一声,提醒周围群众和背对来车正向驾驶员江惟春了解事故情况的另一民警黄建明闪躲,话音未落,车辆朝他直冲而来,侧翻在地,车辆与车上翻滚而下的整车泥土顷刻就将康建泉及其余6名群众淹埋。黄建明听到小康的呼喊后,迅即顺势就将在自己身边的驾驶员江惟春往外推,民警黄建明幸免受伤,驾驶员江惟春只受点轻伤,而小康自己却被车辆及泥土埋在了最深处。“若不是交警及时提醒和扑救,我就没命了”,回想起当时的惊险一幕,江惟春至今心有余悸。

  事故发生后,交警延平大队大队长陈慧率领民警立即赶往现场展开紧急施救,6名被埋较浅的群众逐一被救出,送往医院抢救。康建泉因被埋在最深处,距事故发生19分钟才最后一个被救出,伤势最重,抢救期间,左小腿被截肢,且深度昏迷达18天未醒。闻知此事后,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厅长鲍绍坤立即指示要竭尽全力抢救伤员。省、市、区党政部门及公安、交警部门有关领导也先后赶往医院看望慰问伤员。

  消息传来,康建泉的母亲差点哭昏过去,怎么也不肯相信这是真的。康妈妈清楚地记得,儿子受伤前已感冒、腹泻了整整三天还不见好,早上她还劝他请个假,好好休息,可小康却说:“我本身就是吃这碗饭的,春运忙得很,大队警力紧,大伙都在干活,我怎么呆得住?身体不太舒服,顶顶就没事了。”他硬是放心不下工作,一早就往队里赶。

  2月25日,由于康建泉伤势过重,医院虽然进行了全力抢救,终究还是回天无力。风华正茂的青年民警――康建泉未留下一句话,就撇下自己的父母、爱人和3岁的小女儿以及战友们,走完了33年的人生之旅。生命之灯过早地熄灭了,给人们留下了无尽的遗憾和哀思……

  “小康为人厚道,办事认真,平时不太爱说话,工作起来却有股‘拼命三郎’的劲头,很多事他都冲在最前面。”无论是康建泉的领导还是同事,都这么评价他。

  交警延平大队副大队长孟吉林当年任樟湖二中队中队长时,对康建泉的工作干劲就很是赞赏。2002年夏天,316国道南平樟湖段全线改造。在单行道上,过往车辆只能等候放行,有时遇上车辆发生故障,就会堵车一整天。康建泉和其他民警一块,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水,不分昼夜地在现场维持秩序,及时排除故障,疏导交通,让过往车辆平安顺畅。整整4个月,康建泉从未拖下一个班,即使是感冒发烧也从未请过一天假。“他就是这么个‘硬骨头’,干起活来什么都顾不上,忘记了病痛不说,甚至忘记了谈情说爱。” 5年过去了,至今提起这事,孟吉林仍记忆犹新。孟吉林说,那阵子,康建泉和远在政和的妻子正新婚不久,可是为了保证国道的早日畅通,他却楞是忍住了相思之苦。在康建泉和中队民警的共同努力下,施工期间316国道一路畅通无阻,工程施工也按期完成,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

  316国道樟湖高州路段坡陡弯急,是个事故频发的“交通黑点”,有时一天都要出几起交通事故。当时樟湖二中队警力少,任务重,不但要疏导堵塞、处理事故,还要救急抢险、打击犯罪。轮到正班,必须24小时值班,食宿均不得离开队部,副班要备勤待命,时刻保持通讯畅通,随叫随到。康建泉和他的战友们基本上没有双休日、也没有节假日,经常是饭扒两口,澡洗一半,觉睡片刻,电话一响,就得出警。有一天中午,康建泉来来回回出警,一顿午饭竟吃了3个多小时。“连晚饭差不多都可以省下了。”同事们“调侃”小康说。

  交警延平大队公路巡警中队中队长唐志武最难忘2005年“6、17”洪灾期间,康建泉和他的战友们几天几夜坚守岗位、疏导交通的情形。6月中旬,洪魔肆虐,洪水暴涨。316、205国道各个路段连连告急、险情频发,康建泉等公路巡警始终奋战在抗洪最前线:没有水洗脸洗澡,就用雨水擦一把;没有热菜热饭,就啃面包、方便面充饥;手机没电了,无法和家里人联系,就默默在心里说声“珍重”。 205国道葫芦丘路段地势低,最早被洪水淹没,19日晚,洪水已达齐腰深,污浊的洪水灌满了高筒雨鞋,可康建泉全然不顾,一站就是五、六个小时,成了一个屹立在水中的“路标”,指引着受困车辆安全通过。衣服被雨水淋湿了也顾不上换,干了又湿,湿了又干。由于双脚长时间浸泡在水里,他的脚被泡烂了,一走动就疼,可他咬住牙忍住疼痛,在水中来回奔走,帮助推车,疏导交通,直到车辆全部转移到安全地带。21日上午8时许,水位开始回落,葫芦丘路段车辆开始通行,为了便于车辆快速通过,恢复交通,康建泉和战友们再次站在水中作 “路标”,指引车辆安全通行。由于交通中断,他和同志们又是十几个小时滴水未进,但仍坚守岗位。到傍晚17时许,根据南平水文站预报,夜间水位还会大幅上涨,但此时仍有数百辆车辆被阻,形势危急,康建泉和战友们立即冒雨指挥,引导所有车辆至地势较高处,并在夜间加强巡逻,确保了受阻车辆、受困旅客安全。22日清晨6时许,水势开始回落,他又投入紧张地疏导,直至上午10时许,所有受困车辆都安全通过。23日凌晨,水位达到了最高点,支队党委致电小分队成员要求他们战斗到最后。此时,警车里的汽油已经耗尽,而增援的物品受阻未能送到,康建泉便和战友们一起手挽手,互相搀扶,一直坚持到第二天凌晨水位下降,滞留的车辆和乘客全都安然无恙。据不完全统计,那几天,康建泉和他的战友们共营救群众30余人,疏导车辆4000余辆,施救车辆9台,安全疏散群众约8000名。“人民群众的安危高于一切,就是这一坚定的信念顽强地支撑着我和战友们度过了那些个与洪魔搏斗的难忘的日日夜夜。”事后,康建泉在日记里记下了自己的真实感受。

  从警14年,康建泉每年加班加点都在50个工作日以上,经办了2000多起交通事故,纠正了3万多起违章违法行为,但是,由于他的执法一向认真、文明、廉洁、高效,他所查处的违章和经办的案件迄今为止一直保持着“零投诉”、“零复议”、“零变更”的记录。

  无论是帮助迷路老人回家,还是走进校园宣传交规;无论是在巡逻执勤,还是站在红绿灯下;无论春夏还是秋冬;康建泉对父老乡亲始终有着火一般的热情,因为他永远都不会忘记:我是一民警,来自老百姓。

  康建泉出身于普通农家,家境贫寒,也许正是因为如此,他对普通群众更有着一种别样的深情,尽最大的努力帮助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用实际行动给“有困难,找交警”这句响亮的口号增添了完美的注脚。

  1994年,康建泉从南平工业学校毕业加入交警队伍时,就主动要求到最艰苦的地方去锻炼自己,后来被分配到政和县公安局交警大队。

  1997年2月26日,一对年轻夫妇来到政和县城区交警中队,送上一面“排忧解难,真心诚意”的锦旗,并对康建泉和连斌激动地说:“不是你俩帮助,这春节团圆饭说什么我们也无法吃上!”原来,这对年轻夫妇是周宁县纯池乡前溪村上际下自然村人。春节前夕,他们的小男孩在周宁县车站一中巴上玩耍,被捎带到政和。驾驶员清理车厢时,才发现后排座上伏着一位神情恐慌的小男孩。于是,驾驶员便将小孩交到车站门口交通岗亭。开始,值勤民警康建泉和连斌准备把小孩放在旅社,但担心如果再走失,那可就难找了。他俩凑出60元钱,把小孩带到某福利单位请求寄宿几天,因条件不符又被拒收。但从该单位接待人获悉,这附近一带住有许多周宁籍居民。于是他俩带上小男孩挨家挨户寻访,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在环卫所干部陈松师家访得结果——陈松师的爱人就是上际下村人,与小孩还是亲戚呢。两人心上的石头这才落了下来。

  1999年10月26日晚9时半,康建泉等4位民警在政和县暗桥路段巡逻,忽然,伴着一声惊呼,不远处闪现出一片火光——停放在岔路旁的一辆车号为闽HT1128号货车驾驶室着火。火警就是命令,4位民警立即毫不犹豫跳下车,康建泉拎着警车内备用的灭火器奔向着火货车,另外3名民警则边跑边脱警服,到附近一建筑工地用衣服装沙,经10多分钟奋力扑救,驾驶室里的浓烟烈焰终于被扑灭。货车驾驶员见康建泉等民警个个鼻灰脸黑,而装满贵重红菇的车厢却安然无恙,顿时感动得热泪盈眶道:“车上就我一人,附近又没有人居住,要不是你们及时赶到,我这半辈子的辛苦都要白搭,谢谢恩人啦!”

  2002年10月,康建泉在316国道巡逻中发现一位老人坐在路边,经了解,这位老人从古田县水口骑自行车赴顺昌看女儿,路上刮伤了腿,又身无分文,想搭车,车也不停。了解情况后,康建泉立即送老人到镇卫生院包扎伤口,电话联系了老人远在顺昌的女儿,并帮老人买了车票,临上车时,小康又掏出50元钱送给老人做盘缠。

  316国道樟湖沿线有几所中小学,为了确保广大学生的交通安全,康建泉主动当好学生“路面的向导、平安的卫士”,每年给学生讲授交通安全课不下30场次,面对面地宣传有关交通法律法规,极大地提高了农村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自我防护意识。他还专门制作了各校的学生交通“绿色通道”图,加强对学校学生上学、放学时段的交通安全管制,每逢周五下午,他就组织民警们坚守在学校附近的路段上,配合学校把好学生周末返家乘车安全关,他还在各校组织开展“交通安全学校”、“优秀青少年维权岗”等创建活动,共开辟学生交通安全绿色通道11处,漆划标线3000多米,设立标志36面。在樟湖二中队工作期间,他所联系的学校从未发生过一起学生责任事故。

  康建泉心中装着群众,群众也把他当亲人,主动帮助他的工作。去年10月23日晚7时许,南平市区滨江路南纸污水处理场路段发生了一起一小型拖拉机撞死一老人后,趁着雨夜天黑驾车逃逸的事故。民警们彻夜排查未果,正当案件陷入迷局之际,一位平日里与康建泉关系挺“铁”的菜农向小康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使原本扑朔迷离的案情峰回路转,水落石出,不到20小时,驾车逃逸的肇事司机就被依法缉拿归案。

  据不完全统计,工作14年间,小康同志一人共拾送迷路儿童12次,护送老人回家6次,为乘客追回失物15次,营救遇险群众47人,资助落难群众10次2300元,抢救事故伤员56人,获赠锦旗13面,收到感谢信、表扬信21封。

  1996年、1998年、1999年,康建泉三度荣膺“全市公安交警系统优秀交通民警”;

  2001年、2006年荣获延平区道路交通安全先进工作者;

  2001年2月荣获南平市公安局创建平安大道先进个人;

  2001年4月,荣获延平区首届“十佳青年卫士”称号;

  2002年、2004年荣获全市春运安全工作先进个人;

  2003年4月,被评为延平区十佳共青团员;

  2004年、2005年连续受到南平市公安局嘉奖;

  2005年3月荣获全市公安交警系统练兵先进个人;

  2007年7月12日,省公安厅追记个人一等功;

  2007年8月10日,福建省人民政府追授康建泉同志“革命烈士”称号

  ……

  熟悉康建泉的人都说,这些荣誉,小康当之无愧。

  康建泉是家里的“顶梁柱”,虽然家庭经济较为拮据,但是他坚守着人格的底线,清廉从警,清白做人,而且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对朋友重情重义,是一个“有担待,够意思,靠得住”的铮铮汉子。

  “无情未必真豪杰,多情如何不丈夫?”无论在亲人朋友还是父老乡亲眼中,康建泉都是一个肯挑重担、重情重义的人。

  也许有人不相信,工作了10多年,康建泉直到去年才买了一套二手房,而且还拉下了一屁股的债。知情的人都知道,作为一名农家子弟,康建泉背负着太多太多的家庭责任和生活重担。在日常生活中,小康自奉甚俭,对家人的关怀却无微不至:自1994参加工作后,他一个人靠平时省吃俭用,前几年才还清了家里人因盖房、看病等欠下的旧债6万多元;从1995年9月起,他又每个月资助考上厦门大学的弟弟康建平500元生活费,直至1999年7月弟弟康建平大学毕业,而他当时的月薪才1100多元。2005年3月,他母亲腰椎间突出住院,为了不让大哥和弟弟分心,他一人承担起了照顾任务和所有的医药费;去年8月,他父亲腰扭伤,开始时只是随便用些药膏,他知道后,亲自带父亲到市立医院做了全面的检查……

  薪资固然有限,但对村里的公益事业,小康却多次慷慨解囊。康建泉是延平区西芹镇长建村人,村支书康伟平回忆说,这些年,村里修路、建桥、改造小学危房,小康没二话,每次都三百、五百地捐,钱虽不多,可贵的是他对家乡的那份情。更让他感动的是,小康不但自己主动捐款,还积极发动在外工作的乡里乡亲为家乡的发展添砖加瓦,一尽绵薄之力。

  有一次,小康的一位朋友因无证驾驶摩托车,车被依法扣下,他来大队找小康帮忙,小康知道他家里较穷,把他带到车管科后,不是帮他说情,而是自己掏钱帮他垫付了培训费,让他好好学习,以免再犯。“讲原则又重人情,讲道理不伤感情。”和康建泉同一科室的民警吴万平说:“小康是个面冷心热的人,看见人家有困难,他总是心太软,肯定会拉上一把。”类似的事,他看见小康处理过好几回。

  虽然只是一名普通交警,虽然家庭经济较为拮据,康建泉在日常工作中也曾受到过金钱的诱惑,可他一次次都坚决顶住了。一次他在处理一起交通事故时,肇事司机林某为了减轻责任,多次请他吃饭,想让他“高抬贵手”,都被他婉言谢绝了。林某以为他“不吃请”是看不上眼,和他的一位朋友来到他在城里临时租住的房子里,临走时,趁小康不注意,把一包钱悄悄塞到他枕头下。康建泉第二天发现后,二话不说,立即给那位朋友打电话,叫他立马过来把钱拿走,还给林某,“否则就没有朋友做了”。拗不过小康,那位朋友只得灰溜溜地照办,讨了个没趣。

  “钱不是坏东西,但不该要的一分都不能要。”结婚两年多,没给爱妻送过一件贵重的礼物,康建泉心里很是愧疚,但他仍然执着地坚守着自己的人格底线。“正因为我爱你,爱这个家,想陪你一起慢慢到老,所以更要清清白白地做人,认认真真地做事。”忆起往昔小康对自己说的这番话,康建泉的妻子林春花不禁泪流满面。

  “既要公正文明执法,更要多学一些知识,才能跟上时代步伐,做一名新时期高素质的交警。”在日记中,康建泉这么鼓励自己;在实践中,康建泉也一直在努力。

  “既要公正文明执法,更要多学一些知识,才能跟上时代步伐,做一名新时期高素质的交警。”翻开康建泉的日记本,短短的几句话让人不难看到他的抱负。而在实际工作中,康建泉也确实一直在努力,努力让自己多掌握一些本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在执行公务纠正违章时,先抬手敬礼,不仅给驾驶员庄重地打了个招呼,更是对驾驶员人格的尊重。举手之劳,却让不少受处罚的驾驶员的抵触情绪打消了一大半,接受处罚也心甘情愿了……”在听了同大队的全国劳模吴永尧 “五心五勤”工作法经验介绍后,康建泉用心体会,立学立行,受益匪浅。在开展岗位大练兵和“百城交警规范执勤执法”示范活动中,延平大队抽调6名警力组成示范班,康建泉由于业务突出而光荣入选,他和吴万平所在的事故处理组还被大队确定为“事故处理示范组”。由于执勤规范,表现突出,小康同志被评为全市公安交警系统练兵先进个人;

  今年2月10日,康建泉住院治疗的第三天,不久前他刚刚经手处理的一起交通事故的双方当事人罗某和朱某不约而同地来到市第一医院探望他,“一把尺子平平压,一碗水就端得平”,对小康当时的事故处理结果,当事双方都没有异议。

  在刚到樟湖中队工作时,康建泉经常会接到过往车辆驾驶员的报警求助,好几起交通事故重伤员都由于抢救不及时而死亡,看到血淋淋的一幕幕,康建泉的心被深深刺痛了。“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如果早点进行救护,或许能够避免些许悲剧。”康建泉立说立行,买来有关医疗紧急救护的书籍,自学有关医学知识,一赶到事发现场,就先期对重伤员进行抢救。2002年3月下旬的一天,春雨绵绵,康建泉在巡逻中遇到一辆大货车翻入10米多深的山底,驾驶员被甩出驾驶室,造成脊椎骨等多处受伤,伤口血流不止,生命垂危。事发现场远离城区,如果等到“120”救护人员赶到现场,伤者就有可能因失血过多而死亡。伤者脊椎骨受伤,不能轻易搬动,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全身瘫痪,康建泉利用平时所学到的知识,冒雨给伤员包扎好伤口后,小心翼翼地用木板固定腰椎,绑紧绳子,把伤员从山底下抬上公路,立刻送往医院。医生说,幸亏当时你们抢救及时、处理得当,才挽回了他一条生命。据粗略统计,仅近5年,康建泉就靠自己所学的医疗常识及时将五、六十名伤员从死神手中拉了回来。

  去年春运期间,由于福银高速公路刚刚开通不久,一些客车驾驶员下高速后一时难以完全适应,经常超速行驶,严重威胁着乘客的生命安全。为遏制超速违法行为,大队购置了车载雷达测速仪,要抽调人员负责监控超速。康建泉主动请缨,接受了这一任务。当天晚上,他琢磨了一整晚,终于全部掌握了相关设备的操作技能。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开始在国道重点路段开展监控工作。那一阵子,康建泉早上7点出发,晚上6点下班,回单位还要进行监控资料的电脑录入,一天要上13个小时的班,难得睡个“安稳觉”。“白天已经够忙够累得了,晚上还要瞎操心,你图个啥呢?”因为在家也难得帮忙,年轻的妻子不由得嗔怪道。“没事没事,不就多干点活吗?你就多担待些吧,谁叫我是共产党员呢?”小康连哄带劝,安慰妻子。由于星期六、星期天也要上班,春运启动后,小康经常弄不清楚当天是星期几。没日没夜工作,小康无怨无悔,但他最牵挂、最放心不下的是自己2岁的宝贝女儿,晚上加完班回家,早上一大早出门,他都要亲亲宝贝女儿。

  尽管工作既忙且累,但康建泉还是尽力挤出时间“充电”,2005年,他顺利通过了厦门大学法律专业专科段自学考试,随即又报名参加了本科段考试。

  “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2003年,康建泉在鲜红的党旗下举起右拳,庄严宣誓,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平常工作能看出来,关键时刻能站出来,危难之时能豁出来。”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但是,在每一个平凡而闪亮的日子,康建泉,这位年轻的共产党员,这位普通的交通民警,却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的铮铮誓言。他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着智慧和忠诚,用汗水书写了飞扬的青春。虽然他已离去,但他的音容笑貌,却永远定格在了亲人们的心中,定格在了战友们心中,定格在了驾驶员心中,定格在了延城百姓心中……

  润物无声育家风

  ——康建泉烈士母亲杨七妹的事迹

  在延平区西芹镇的长建村堵兜小组,杨七妹这位61岁的农家主妇朴实平和得就象一缕林间的和风,一阵乡间的细雨,正是这位和风细雨般的母亲多年来一直用自己的精神世界滋养着这个普通的农户,在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写下了动人家风,带出了一家人的动人故事。

  她的三子烈士康建泉,是南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延平大队交管科的一名科员,在朴实家风的滋养下,多年来在普通岗位上默默奉献,曾荣获“延平区首届十佳青年卫士”称号,2007年2月8日上午在执行公务中,以身殉职,被授予“革命烈士”。

  她的四子康建平,福建省海洋渔业局的一名干部,以“优秀毕业选调生”的身份毕业于厦门大学海洋生物系,他曾任系里的学生会主席,是这个有着1200多人的村庄有史以来的第一名重点大学的毕业生。

  杨七妹夫妻两人受到的教育年限合起来不超过5年,却培养出了两名大学生的孩子,在四邻八乡传为美谈。正如杨七妹所言:虽然我在读书上教不了孩子什么,但是做人的道理,我们夫妻却是时时提醒他们,在我的几个孩子之间,总会形成一种向上、互助、善良的风气。一位名人说过,一个好母亲就是一所好学校,每一个孩子身上都会深刻地留下这所学校雕琢的痕迹。这位平凡的乡村农妇,在她的子女身上留下了怎样的“真善美”的痕迹,让我们走进这个普通的农家。

  教不了孩子学业,但是我教他们做人

  杨七妹自己没有什么文化,但是她对教育子女的重视却在亲友中传为佳话。这么多年来,在她的带动下,自己的兄弟和丈夫的兄弟的家人中,形成了教育为先的动人家风,这5年,家族里共考上了5名大学生。面对孙字辈的四个学龄孩子,这位朴实的农家妇女拿出子女每年给她的零花钱800元,设立了一个小奖学金,鼓励四个都上了初中的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勤奋向学,开展学习竞赛。

  多年来,这位平凡的母亲一直在培养着四个子女朴实勤勉、乐于助人的品格。“我也讲不出什么大道理,我就是用自己的言行,来教他们怎么做人的”杨七妹说。在几个子女求学的过程中,正是这位母亲的言传身教,给了孩子们度过难关的精神力量。四子康建平在初中和高中一直是学校的前三名,在临参加高考的三个月前,由于忙于参加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落下了学业,成绩一下子落到了前所未有的全年段20多名,康建平在这个巨大的挫折面前消沉了,得知这个情况后,杨七妹在孩子回家的一个星期六,带上康建平到山上砍柴,一路上她和孩子谈心,教会他做人的道理,使康建平在关键时刻,走出心理的挫折,在高考时发挥出色,考上了厦门大学。在孩子们中间,杨七妹以一个慈母的形象,默默感染着孩子们,形成了乐于助人的好品格。在杨七妹家的房屋是和两户人家连体的一栋楼,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建房时三儿子刚考上工业学校,四子也在读高中,每年暑假是兄弟两人打工挣些钱,为下学期学费补贴一些的“黄金时间”,为了帮助邻家的人建房,杨七妹把四个子女都叫回来,一起为劳力很缺的邻人盖新房出力,杨七妹说,别人在我们建房时大力地帮助过我们,我就是要孩子们也来体会一下,回报别人互相帮助这个做人的基本道理。后来在交学费时,杨七妹只好把家里的三头半大的猪,还有喂的12只鸡鸭,提前卖了。这个夏天,两个孩子尽管没有赚到足够的学费,但他们都收获了一个做人的道理——学会感恩,学会互助。这种精神在杨七妹的子女中扎根,在康建泉工业学校毕业后,他把自己的每月600多元的工资中500元都寄给了刚考上厦门大学的弟弟,一直坚持了四年,直到他大学毕业。这种从母亲身上传承下来的家教,伴随着他14年一线交警的生涯,14年间他自己掏腰包,资助遇到困难的群众10人2300多元钱,收到各类锦旗、感谢信34封。

  给不了孩子很多钱,但我给他们精神

  上世纪九十年代,康家的三子康建泉和四子康建平都处在求学的关键时期,当时一家人每年的收入才1000多元,可是两个孩子读书一年的生活费、学费就要开支3000元左右。杨七妹的丈夫也一度有了让孩子放弃学业,到外地打工的念头,杨七妹力排此议,决定到信用社去贷款,就这样5年间,为了孩子的学业共贷款7000多元,直到上世纪的90年代末,孩子们先后工作时才还清。

  为了省下一分一厘给孩子们的学费,杨七妹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节俭到几乎苛刻的程度,在孩子工作前的5年里,她都没有添置过一件新衣,一家人一年只是在几个重要的节日才吃点肉。杨七妹说,我们给不了孩子太多的钱,但是精神上我们支持他们。这么多年以来,她一直在教给孩子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康建泉考上南平工业学校后,有一次他回家看望父母,杨七妹发现康建泉消瘦了许多,在她的一再追问下,康建泉才吐露说,上个月他把自己的饭票资助了一半给一个浦城的同学,自己每天只是吃个半饱。杨七妹知道后,心里暗暗为孩子的义举感到高兴,又感到心疼,于是她对孩子说,我们家也给不出什么钱,那你就每次到学校给这位同学背些米去吧。在杨七妹的支持下,这个“背米行动”一直进行了快半年,直到学校给这位特困的学生发了特别的助学金。康建平也是在母亲的精神感染下,在物质并不丰裕的求学时期努力向上着。在他读高中时,家里每月就给80元生活费,只有其他同学的一半,在厦门大学求学其间,康建平每年靠当家教为自己挣到足够的学费,他的学业也一直优秀,还担任了系里的学生会主席。杨七妹总是叮嘱孩子,我们不要和别人比物质,我们要和别人比谁更优秀。

  吃不上山珍海味,我教他们“吃苦”

  杨七妹始终秉承着一个朴素的观念,要让孩子们吃苦,才能培养出孩子们珍惜生活的品行。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四个孩子都在读书的时期,每年新学期交学费之前,都是孩子们和杨七妹一起为学费而“拼搏”的一段艰难日子——那就是杨七妹带着孩子们一起苦干的“糊火柴盒”行动。当时在西芹镇的南平火柴厂有制作火柴盒的外包业务,可是糊一万只才6元钱。杨七妹就带着孩子们加班加点地干,有一年为了在交学费的最后一天,糊够足够数量的成品,杨七妹带着孩子们,连干了一个星期,且每天只休息3、4个小时。当她和孩子们在最后一天从火柴厂领到足够的工钱交学费时,孩子们一路上没有欢呼雀跃,而是格外珍惜地揣起各自的学费。杨七妹说,这一传统一家人坚持了好多年,直到后来家境宽裕一些,她还是有意识地带着孩子这么做,好让他们在吃苦中,更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如今,杨七妹一家生活的境况日渐好转,但是给孩子吃苦的家风还在杨七妹的手中传承,大女儿的上初中的两个双胞胎孩子,曾一度迷上了上网玩游戏,成绩急转直下,杨七妹得知后,在暑假里把两个孩子接到身边,每天带他们上山打柴,下田种菜,现场给他们讲解当年他们的舅舅们为了挣够学费是如何的不容易。在这个与外界隔离的自然村,两个孩子重新品味到生活的艰辛,逐渐告别了网瘾。

  “我说不出什么培养孩子的大道理,但是我知道一个家庭一定要有一种好的家风,一个好的家风也一定要先从母亲做起,长久地坚持,这个家就会有希望”,这就是杨七妹,一位烈士母亲的内心表白,她也向我们证明一个好母亲就是一个家庭的精神脊梁。

  康建泉烈士妻子林春花同志事迹材料

  林春花,康建泉的妻子,1977年4月8日出生,籍贯福建政和,高中毕业,现为南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延平大队科员。作为一名英烈的妻子,她有许许多多别人无法体验的记忆,常人无法想象的酸甜苦辣。

  1997年,林春花刚到政和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工作,认识了当时还在政和工作的康建泉,两人情投意合,怀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走到了一起。康建泉当时家庭状况并不好,父母均是老实巴交的农民,还有数万元的外债,1995年小弟康建平又考上了厦门大学,给原本贫困的家庭增添了沉重的负担,刚参加工作不久的他就默默地承担起了家里顶梁柱的责任。生活中他省吃俭用,每个月的工资大部分都用于家里还债以及弟弟的学费,基本生活都难以维持,时常抓襟见肘。林春花不忍心看到他日渐消瘦下去,便从自己的微薄的收入中硬是省下钱来帮助他,这一帮就是四年。2000年,生活好不容易稍好一些,他又调到了南平市樟湖板中队工作,两人开始了相隔两地的生活。由于基层工作任务繁重,生活不规律,康建泉经常胃疼,她心里很着急,就利用双休日去南平照料他的生活。从那时到2002年,三年多时间里,周五一下班,常常连饭都来不及吃一口,就搭上去南平的班车,周末给他做上可口的饭菜,洗衣服,整理房间,星期天晚上再赶回政和,星期一早上正常上班。

  2001年底,经过几年甜蜜的热恋,她和康建泉终于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当时,他们在南平没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没有一件像样的家电,物质的贫乏并没有影响心灵的充盈,两颗年轻的心时时能碰触激情的火花,婚后的日子虽然过得并不宽裕,但因为有爱,他们在一起很幸福。两年后,女儿康淑晴呱呱坠地,给这个普通的家庭带来了幸福的欢笑,有疼爱自己的丈夫,有活泼可爱的女儿,全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

  工作中的康建泉,恪尽职守,兢兢业业;生活中的康建泉,情深意重,乐于助人,对家人、同事,对朋友、邻居都是一副热心肠。但由于在家时间少,很多事无法亲手处理,只好“遥控指挥”林春花。而林春花在家排行最小,在父母的呵护中长大,生活能力并不强。但为了支持、配合他,她学会做家务,精心料理家庭,做丈夫生活中的坚强后盾。女儿康淑晴是康建泉的至爱,漂亮、聪明又活泼,他一心想把女儿培养成“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好孩子,可又没有多少时间陪女儿。女儿不解:“别人家的爸爸经常带孩子玩,怎么偏偏我的爸爸有那么多的班要加?”康建泉苦笑无语,林春花却费尽口舌的做女儿的思想工作。她了解丈夫的心,竭尽全力养育好女儿,从女儿出生起,洗澡、把屎把尿、喂水喂饭都是她一手操办,她撑起了整个家。已经记不清有多少个深夜小孩发高烧,她一个人带着女儿到医院就诊。面对困难,她无怨无悔,坚强地支持着丈夫。

  康建泉的兄弟姐妹均在外地,他是唯一留在家中的男孩,又是孝子,但他往往是有孝心却难尽孝力。2005年,康建泉的父亲因腰部严重扭伤住院期间,恰逢工作上又十分繁忙,无暇分身照料老人,林春花里里外外一把手,忙完工作忙家务,一脸微笑对老人,她所有的时间和全部的精力,都奉献给了这个家庭,为丈夫解决了一切后顾之忧,使丈夫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她说,我不仅仅是在尽儿媳妇的责任,更是替我的丈夫在尽做儿子的孝道,他工作太忙了,我只有替他分忧,替他照顾老人,让他安心工作。

  在单位、在邻里之间,林春花也是一位深受人们称道的好女人。她在政和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工作,平时言语不多,只知老老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同事之间和和气气,很得人缘,大家也喜欢和她相处。因为住在单位建的宿舍,邻里之间本来就熟悉,一来二往,林春花和大家相处得就像一家人,平时煮菜烧饭缺了盐、少根葱,邻居们也总喜欢向她要,她也是笑笑地拿给邻居;邻居家谁有个头疼脑热,她知道了,立刻就上门去嘘寒问暖。在延平大队做协勤期间,林春花是在窗口服务岗位,她能牢固树立“窗口”意识与“门面”意识,严格遵守窗口各项工作规定,从不迟到、早退,坚持文明办事,热情服务,礼貌待上,受到办事群众的一致好评。林春花十分热爱与珍惜本职工作,克服女儿小、家事多的困难,经常主动加班加点,及时保质保量完成好工作任务,从不拉集体的后腿;在廉政方面,她严于自律,严格遵守法规警纪及有关禁令,做人诚实、正派,待人热情、尊敬领导、团结同事。

  作为一名交警的妻子,林春花时常提醒丈夫远离腐败,永葆平安。她深知丈夫的工作岗位风险大,勤与他交心,提醒他抵住诱惑,不贪不沾。她常说:“我不指望你当多大的官,也不求你挣多少钱。只要你平平安安,比什么都好。”康建泉为此感叹:“春花从不让我背包袱!”

  当交警辛苦,当一个好的交警更辛苦,正是有林春花在背后的鼎力支持与默默付出,康建泉在事业上取得可喜的成绩。在工作的十几年间,他多次受到各级嘉奖,荣获延平区首届“十佳青年卫士”称号、延平区“十佳共青团员”、全市公安交警系统练兵先进个人等荣誉。康建泉在面对所取得的成绩时,常讲的一句话就是:“多亏我有个好老婆!没有春花的支持和帮助,不会有我今天的成绩”。而林春花的说法很简单:“我爱他,就要尽心帮他,让他安心干好工作”。

  2007年2月8日上午10点左右,延平交警大队领导打来电话,说康建泉家里出事,要她收拾东西赶回南平。当她急忙赶到南平市立医院时,才知道康建泉在处理交通事故时,为救群众与同事,被一辆自卸车压伤,并被车上所载泥土掩埋,造成深度昏迷。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如同晴天霹雳,顿时把她击昏了,感到天旋地转,大脑一片空白,无法相信躺在重症病房里的是深爱自己的丈夫。在丈夫昏迷的十八天里,她每天帮他按摩、擦洗,在他耳边深情地呼唤,多么希望他能醒来再给自己一个深情的拥抱……她怕公婆承受不了这个打击,在他们面前只能故作坚强,唯有在无人时悄悄流泪。爱人的呼唤、亲人的不舍却不能阻止死神的脚步,他在2月25日夜里还是离开了挚爱的亲人。

  康建泉走后,家里的一切都落在了林春花一个人的肩上。她还来不及走出失去丈夫的伤痛,却又担负起赡养安抚老人、扶养照顾女儿的重任。为了尽量减轻公婆失去儿子的痛苦,她把老人接到身边照顾,无微不至,一如对待自己的父母。尽管还要上班,细心的她看着年迈的公婆,她并没有把照顾女儿的一切烦杂事务丢给老人,而是细心地操持好一切家务,既让两老安享晚年,又不让他们太过操劳。

  有爱,就有希望;有爱,就有力量。直面生活,她义无反顾;直面生活,她选择坚强!正如她常对关心帮助过自己的人们说的那样:“突如其来的意外让我失去了丈夫,但我也得到了别人无法体会的人间真情。我是不幸的,但我又是幸运的,来自领导同事和社会的关爱温暖着我,支撑着我们一家度过最痛苦、最困难的时刻,我一定会尽自己的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让老人安享晚年,把女儿抚养长大,培养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责任编辑:王玲玲)

我要发布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欢迎您注册发言。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纪念六十年的国家历史,不仅仅是对建国过程的简单描述,还是一次对自己祖国的宏大审视。

更多>>> 我的解放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