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沈阳9月3日电 (记者马义、石庆伟)严重干旱让辽西数百万亩农田受灾,一些地块减产绝收。为了将旱灾损失降到最低程度,灾区干部群众启动蓄水方塘、打井、拉水奋起抗旱,一些重灾区抗旱所需的打井、电费、柴油等投入由政府埋单,形成“农民出工、政府出钱”的良性互动局面,农民抗旱积极性高涨。
记者近日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旧庙镇沙金村采访时看到,当地政府在花生田边打了一眼井,村民王海瑞站在井边忙着灌溉自家的7亩花生和谷子,他说:“井是上级政府拨款4000多元打的,玉米受旱面积太大,浇不起,政府资助咱农民重点浇灌花生等经济作物,尽量挽回一些损失!”
旧庙镇党委书记白晓光告诉记者,这两天他陪同县里统计部门正对灾情作进一步核查,“通过实地察看,沙金村南侧地块的40多亩谷子浇活了,预计亩产能保住正常年景的一半,能打200多公斤,按每公斤2.9元的价格计算,每亩算是抢回了五六百元!”
据介绍,每亩农田灌溉一次的平均成本,包括设备投入以及电、油等支出,需要20—50元,为了减轻农民抗旱负担,辽西旱区各地政府普遍强化“农民出工,政府出钱”的抗旱举措。在朝阳县南双庙乡南梁村,记者看到当地政府斥资10多万元,请来机械化施工队打了一眼150米深的大井,免费提供抗旱水源,村民们排队挑水向山坡上的田里灌溉。
辽宁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最新统计,旱情发生以来,全省各地旱区加大投入,全力开展抗旱减灾工作,已累计投入抗旱资金3亿多元,出动人员130多万人,浇灌耕地面积43.263万公顷。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