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建国60周年特别策划-追寻现代中国-娃哈哈营养快线特约 > 庆祝建国60周年最新消息

潍坊市卫生事业改革发展60年

  人民网潍坊9月4日电 据潍坊新闻网报道建国以来的60年,党和政府一贯重视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医疗保障,采取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努力建立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健康的医疗服务体系,全市卫生事业在不断的改革中破解矛盾和难题,卫生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市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和健康保障水平明显提高,为促进全市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和健康保障水平大幅提高

  (一)主要健康指标增幅明显。人均期望寿命、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是国际上公认的衡量一个国家国民健康水平的三大指标,也是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确定的目标指标。60年间,我市人均期望寿命大幅提高,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大幅下降,是卫生事业取得巨大成就最好的见证。目前,我市已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医药卫生服务体系,疾病防治能力不断增强,医疗保障覆盖人口逐步扩大,卫生科技水平迅速提高,人群健康水平明显改善,主要健康指标均居全省上游水平。截至2008年底,人均期望寿命由1949年的41.8岁提高到75.2岁,婴儿死亡率由122.2‰下降为4.41‰,孕产妇死亡率由235/10万下降为11.2/10万。

  (二)城镇健康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医疗保障体系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减震器。目前,全市基本建立起了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为主体的城镇医疗保障体系,95%以上的居民有了不同形式的健康保障。

  (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实施。“得了阑尾炎,白种一年田;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这曾是农民看病就医的真实写照。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传统合作医疗出现大面积滑坡,农民主要靠自费看病,经济负担沉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情况突出。自2001年开始,我市在全国率先推行了以“两险共担、三方筹款、四面规范”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到2007年,全市16个县市区(开发区)全部纳入省级试点。今年,全市参合率达99.8%,人均筹资额达到105元,最高的达到了140元,筹资总额突破了6个亿。到目前,全市共筹集新农合资金11.97亿元,补偿1531.09万人次,支付补偿金10.06亿元,为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发挥了有效作用。

  二、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

  经过60年的努力,全市基本建立起遍及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需求。

  (一)卫生资源总量大幅度增加,结构趋于合理,档次进一步提高。上世纪90年代以前,卫生资源严重短缺,导致“看病难、住院难、手术难”问题突出。1949年,全市共有医疗机构46家,其中医院17家、门诊部(诊所)29家。卫生人力资源是卫生事业发展的关键。目前全市拥有各类卫生机构1718个,较建国初期接近翻了40倍,其中,二级以上医院38个,乡镇卫生院18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80个,采供血机构1个,妇幼保健机构14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5个,诊所等其他卫生机构1390个。建国初期,全市拥有病床231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1206人;到2008年底,全市拥有病床29199张,卫生技术人员37438人,分别增长125.4倍和30倍。另外,目前全市共设立村级卫生室5276个,拥有乡村医生12160人;资产总值85.7亿元,其中固定资产58.1亿元;房屋建筑面积597.7万平方米,其中业务用房面积244万平方米;万元以上设备13912台,总价值19.2亿元;2008年全市接诊2175万人次,出院病人106.8万人次。

  (二)中心城区“五综(5所综合医院)十专(10所专科医院)二百社(200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一站(市红十字中心血站)一中心(市疾控中心)”初具规模,“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的城市卫生服务格局基本形成。市民健康中心开工建设,计划总投资17亿元,首期工程市疾控中心综合大楼和市人民医院新院区已相继动工。目前,市人民医院新院区已累计投资2.04亿元,住院综合楼主体框架工程已完成;门诊医技楼工程正在进行地下室施工。市疾控中心大楼已累计完成投资3000万元,主体工程已完工,目前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和实验室专业装修以及环境绿化,将于今年11月底竣工。市妇幼保健院门诊大楼封顶。为缓解大医院接诊压力,我市在抓好大型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社区、家庭和居民为服务对象,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贫困居民等为服务重点,以主动服务、上门服务为主,开展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初级诊疗服务等“六位一体”的综合服务。我市通过大胆探索、锐意创新,在全省率先建立起了以“政府主导、公益性质、市场机制、购买服务”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模式,初步形成了服务大众、充满活力、运转高效、持续发展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中心城区共设立1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6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实现了社区卫生服务的一次性、无缝隙覆盖。

  (三)农村卫生取得显著成效。我市始终把农村卫生作为工作的重点,本着确保农民有地方看病、看得起病、少生病的要求,加强了农村服务能力和保障能力建设,紧紧围绕“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为民办好事、办实事,努力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取得了较好成绩。我市乡村卫生由于历史原因,基础设施落后,仪器设备陈旧,人才匮乏,甚至个别乡镇卫生院濒临倒闭。对此,我市在全面推行“连锁式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的基础上,大力实施标准化基层卫生机构建设工程(即“525工程”,建设好50处县级卫生机构,200处标准化乡镇卫生院和5000所标准化村级卫生室)。通过实施标准化建设,到目前,全市所有县级医疗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已基本达标,另有95%以上的村级卫生室基本达到了标准要求,农村卫生机构面貌大为改观,服务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农村居民就医较好地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镇,大病不出县”的目标。

  三、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一)坚持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坚持人民健康第一的原则,严格医疗卫生服务管理,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自2001年开始,先后持续开展了“质量行动”和医院管理年活动,在全国第一个以市为单位全面实施了卫生机构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目前已有19处医疗卫生机构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认证,全面加强医疗机构监管,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促进了医患和谐。

  (二)急诊急救能力显著提高。医疗急救调度实现全市联网,全市120急救网点发展到56处,实现了院前急救网络全覆盖、服务无盲点的目标,全境10分钟内就可到达急救网点。

  (三)科技教育与人才培养成果丰硕。目前,我市拥有市属卫生学校3所,目前3所卫校共拥有在校学生6289人,累计培养卫生人才14.8万名;全市卫生系统先后建成1个国家级、5个省级和33个市级重点专科,获省市科技进步奖390项,占全市获奖总数的47%;引进转化新项目、新技术247个,完成省“十五”十大科技示范工程之一的“潍坊市公共卫生运行与应急系统研究与示范”项目。重视专家人才培养,评出潍坊名医339名、名护232名、名师20名,首席公共卫生专家增补到23名,仅去年一年,就引进博士32名、硕士136名,医学专业技术结构得到优化,卫生科技总体水平大幅度提高,为保障群众身体健康作出了积极贡献。

  (四)中医药事业蓬勃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方针,把中医药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目前,全市拥有中医医院9家,其中三级中医医院1家,二级8家;实际开放床位3469张;拥有中医药人员4000余名。深入贯彻“名院、名科、名医”战略,全市已拥有国家级重点中医专科2个,省级重点中医专科6个、省级中医优势专科2个、特色专科8个、市级重点中医专科(专病)33个,全市“院院有专科”的格局基本形成。各专科优势突出,效益明显,深受群众欢迎。拥有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5人、继承人7人;全国高层次优秀中医人才2人、全国农村基层优秀中医人才2人;山东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3人、继承人5人;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7人;全省农村优秀中医临床人才4人,第二批高层次优秀中医临床人才3人。市级首批20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已全部通过出师考核。20名中医人员被授予“首批市级名中医”。全市先后承担了62项中医继续教育项目,承担科研课题124项,荣获科技进步奖84项。制定优惠政策,促进中医药在新农合、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中的应用,加快中草药制剂研究开发和保护利用,中医药以其简、便、验、廉的特点,正在惠及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

  四、公共卫生工作成绩斐然

  (一)重大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在历史上,传染病曾经是严重威胁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疾病。上世纪50年代,因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死亡人数居于人口死因中的第一位。从1949年到1985年的36年间,我市有天花、白喉、黑热病、脊髓灰质炎等22种传染病发生或不同程度的流行。经过艰苦的防治,已经有5种绝迹,13种得到有效控制。不仅如此,2003年取得了抗击非典斗争的重大胜利,之后又成功地控制了禽流感向人类的传播,同时建立健全了艾滋病、结核病、乙肝、流行性出血热等严重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积极落实免疫预防、疫情监测、健康教育、传染病防治检查、重点人群干预等综合防治措施,艾滋病防治累计监测人数达120余万,“100%安全套计划”顺利实施;结核病病人发现指标完成率和治愈率明显提高,分别达到103.38%和90%以上;流行性出血热疫情得到有效遏制,基本摘掉了全省出血热第一大市的“帽子”。强化计划免疫管理,建成省级示范门诊59处,计划免疫接种水平显著提高,国家免疫规划7种疫苗基础免疫接种率达到95%以上,加强免疫接种率达到90%以上,累计儿童计划免疫接种737.5万人次,居全省领先水平。疾病预防控制和传染病救治“两个体系”建设工程按时竣工率达到100%,疾病监测网络不断健全,全市设立623个公共卫生监测点,乡镇以上医院全部实现了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由1954年的480/10万下降为目前的58.43/10万,未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今年以来,面对严峻的手足口病防治形势,全市卫生系统举全系统之力,众志成城,加强调度部署,广泛开展宣传培训,强化督导检查,建立手足口病疫情监测日报告、零报告制度,每日对7岁以下儿童进行随访,建立预检分诊、定点收治制度,实行重症病例集中收治,通过上述措施,我市手足口病高发态势得到有效遏制,防控工作取得初步胜利。

  (二)卫生应急能力明显增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基本建立。建立健全了卫生应急预案体系和监测预警网络,每年组织3次以上应急演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快速反应和协同作战能力不断提高,有效应对和处置了各类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圆满完成抗震救灾、应急事件救治等上百次的应急救援任务。

  (三)卫生监督执法力度不断加大。坚持重心下移,城乡联动,推进卫生监督网络向农村延伸。深入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非法行医,重大案件查处率达100%,医疗市场秩序不断好转。推行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市管单位量化分级管理率达到100%。大力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全市职业、放射、化妆品、学校、饮用水等卫生状况明显好转。

  (四)爱国卫生运动得到深入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顺利通过考核鉴定,2008年潍坊市正式成为全国第95个、全省第17个国家卫生城市。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居民基本卫生知识知晓率达80%以上,健康行为形成率达70%以上。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和卫生厕所普及率分别达到76.1%和85.3%。积极开展四害防治工作,先后创建为全国灭鼠工作先进城市和全国灭蝇灭蟑控蚊工作先进城市。大力推行无偿献血,临床用血全部来自无偿献血,成分输血率达到99%,我市连续三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奖,献血量基本满足了全市医疗机构临床用血需求。

  (五)红十字会工作扎实有效。组建市红十字会援救中心,积极开展卫生救护;成立中国造血干细胞资料库山东省分库潍坊市工作站,全市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登记4960人,登记遗体志愿捐献30余人;社会救助累计17600余人,发放救助款物总价值260余万元。

  五、卫生行业形象持续好转

  行风建设关系着卫生系统的整体形象。一直以来,全市卫生系统坚持纠建并举、内外结合,努力打造让政府放心、让群众满意的卫生行业。

  (一)行风创建活动丰富多彩。近年来,我市的卫生行风相继出台实施了行风建设“863计划”、“863新计划”和“X+1”措施,从2005年开始,又连续开展了“满意在卫生”、和谐卫生、平安卫生、“两好一满意”创建等活动也不断深入,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二)先模人物层出不穷。实施了“名院育名医,名医塑名院”战略,深入宣传先进模范人物,先后涌现出了林开祥、刘萍,赵素贞、谭磊、孙明广,王法德、王桂爱等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带动了卫生行业形象的进一步提升。

  (三)惠民医疗服务成效显著。设立惠民医院13处,累计为32万多名患者减免费用5830余万元;实施“10分钟就医计划”、“三满意付费计划”、“百分百安全计划”和“零暴发防病计划”等四个计划,较好地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不放心、服务不到位”等问题,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郭晓刚)
(责任编辑:刘晓静)

我要发布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欢迎您注册发言。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纪念六十年的国家历史,不仅仅是对建国过程的简单描述,还是一次对自己祖国的宏大审视。

更多>>> 我的解放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