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军区前进文工团推出国内首部抗联题材话剧,9日在北京国家大剧院隆重上演——
在国家和民族危亡的时刻,有那么一群人,自发地组织起来,在没有根据地,没有支援的情况下,为保卫家园与入侵者进行浴血奋战,这就是东北抗日联军。9月9日、10日,由沈阳军区前进文工团创作,黄晓娟、宋佳伦等主演的话剧《风雪漫过那座山》(以下简称《风雪》)将在国家大剧院演出,他们用艺术的手法将东北抗联这一历史碎片重现舞台。9月4日,记者在该剧进京展演新闻发布会上采访了部分主创人员,了解了《风雪》背后的故事。
抗联题材话剧首现中国舞台
在中国的话剧舞台上,以东北抗联为背景的话剧第一次出现。而创造这个第一次的人,正是《风雪》的编剧李宝群。出生在东北的李宝群,对这片养育自己的黑土地始终怀有一份特殊的感情,他说:“创作《风雪》正是我多年来积淀情感的一次爆发。”
《风雪》的故事发生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抗联第三师第三团在与日军的激战中损失惨重,政委方梅带领黑龙、六炮等6人成功突围,但在敌人的追击中身陷绝境……李宝群介绍,该剧没有从正面刻画战争的残酷,而是将视觉对准几名突围的抗联战士,着力表现他们在生死之间的坚守与选择。记者了解到,李宝群先后五易其稿才完成剧本。
黄晓娟突破自我塑造抗联女政委
身为前进文工团副团长的黄晓娟,也是《风雪》的女主角,她对这部抗联话剧也很熟悉。当记者问及她排练话剧的辛苦,她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多关心一下其他的演员,他们同样演得精彩,也付出了许多辛苦。”
黄晓娟向记者介绍,《风雪》从2009年大年初三开始排练,历时8个月,“话剧对演员的声音、形体、演技要求很高,对一遍台词就需要两个小时。夏天排练时,演员们要顶着高温穿棉衣棉裤带皮帽排练,汗水将棉袄都浸湿了。”第一次出演抗联女政委,黄晓娟深深地走进了方梅的内心世界,有时候在睡梦中还念叨着台词,家里人都开玩笑说,她入魔了。黄晓娟透露,所有的演员都和她一样倾注心血演绎角色,“我们是用抗联的精神在拍这部话剧。”
国家大剧院公演试水市场
作为第九届全军文艺汇演的优秀剧目,《风雪》拉开了国家大剧院“军旅月”的演出序幕。记者了解到,《风雪》此次进京意义非凡,一是展示沈阳军区前进文工团的创作演出实力,二是提前“试水”北京市场,听取各方意见,为稍后进行的全国巡演做准备。
一部主旋律话剧想赢得当下观众的喜爱,有什么吸引人的法宝?面对记者的问题,前进文工团团长刘建华自信地说:“《风雪》的故事精彩,情节动人,是不关大幕的三幕戏,舞台上更铺设长达40厘米的人造雪坪,颇具看点。尤其是这部戏展示的每个人面对绝境的思考最感动人心,相信谁也不会拒绝一部探讨人性的作品。”记者了解到,《风雪》主创将于6日启程赴京,演员们亲自参与装台并进行演出前的彩排,用实力展现北国兵韵。本报记者唐晓诗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