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建国60周年特别策划-追寻现代中国-娃哈哈营养快线特约 > 60地标评选

地标评选之河北:唐山抗震纪念碑


  唐山(抗震纪念碑)——百折不挠的抗震精神丰碑

  燕赵都市报记者张汇 文

  燕赵都市报摄影记者 陈洁 图

  1986年,唐山大地震震后十年。为了缅怀在地震中消逝的灵魂,纪念为灾后重建做出贡献的英雄,唐山市政府决定修建一座抗震纪念碑,面向全国征集碑文。

  唐山师范学院中文系教师戴连地奋笔疾书:“二十四万城乡居民殁于瓦砾,十六万多人顿成伤残,七千多家庭断门决烟……”。这个年轻的诗人,在地震中失去了妹妹,震后抚育着3名孤儿,照顾小家,努力工作,他的生活,是普通唐山人的缩影。胸中的悲怆,化作笔下万钧:“民众匍匐互救,以沫相濡,谱成一章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先人后己、公而忘私之共产主义壮曲悲歌。……全国火速救援……四面八方捐物赠款……唐山人民安然度过缺粮断水之绝境……”这篇白文相间的文章,几经修改,就镌刻在今日的纪念碑上。

  从旷世劫难,到涅槃重生,这座城积蓄了太复杂的情愫——她确实需要一个情感的载体。

  1986年7月28日,一座倾注了悲愤和感激、执著和不屈的抗震纪念碑拔地而起。

  在今日唐山城的主干道——新华道与建设路交口,是开阔的唐山抗震纪念碑广场,地面铺着青灰色石料,带着历史的厚重感。沿着象征“7.28”的四段七级石阶拾级而上,抗震纪念碑傲然挺立。纪念碑由主碑和副碑组成。主碑高33米,4根独立的梯形立柱犹如巨手指向苍穹,象征着抗震精神的崇高和不朽;碑身四周高1.5米处,庄重的四面八块浮雕,铭记着地震劫难和唐山人民重建家园的英雄业绩。碑身8.5米处,镶嵌着胡耀邦题写的“唐山抗震纪念碑”七个金光大字。副碑位于主碑北侧33.5米处,黑色的花岗岩堆砌成废墟状,镌刻着戴连地等人起草的碑文,至今读来仍荡气回肠,感人至深。

  震后十年,与纪念碑同时屹立的还有唐山新城。“猝临大难,顽强求生;面对废墟,不屈不挠。”唐山人,未渝回天之志,“震后十天,铁路通车;未及一月,学校相继开学,工厂复产,商店开业;灾民无一冻馁;灾后瘟疫未萌。”

  1986年7月28日,唐山正式宣告重建基本结束。城市建设、商业、科教文卫等各方面水平都大大超过了震前。速度之快,令世界感佩。1990年,联合国授予唐山“人居荣誉奖”,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获此殊荣。

  丰碑无言,从站立在唐山大地的那一刻起,它就成为“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的代言,成为这座城市无可争议的地标。

  十年重建,仅是一个起点。又经十年振兴,十年快速发展,唐山多年领跑河北经济,GDP高居全省之冠,跻身全国3000亿俱乐部。“煤炭王国,钢铁之城,北方瓷都,”而今又迈向海洋,曹妃甸临海大港,唐山湾四点一带的开发,让唐山崛起为滨海新城,成为环渤海经济圈的耀眼明珠,实现了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在城市的中央,化地震塌陷区为中央生态公园的神奇南湖,开创着唐山生态之城的美景。

  这个曾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独占5个第一(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第一台蒸汽机车、第一座成功的机械化矿井、第一件卫生陶瓷、第一桶机制水泥和近代最早的股份制企业——开滦煤矿)的城市,续写着当代的新辉煌。

  三个十年,唐山巨变。一个城市的生命就是她的人民的生命。人民有多顽强,城市便有多顽强。抗震精神是唐山的城市之魂,它的内力造就了今日凤凰涅槃,振翅高飞的奇迹。

  唐山抗震纪念碑见证着脚下这座城市的变迁,它成为唐山人凭吊罹难同胞、缅怀抗震英烈的场所,也是纪念祖国生日、张扬理想信念的集会之地。地震20周年和30周年之际,江泽民、胡锦涛分别代表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和中央军委向她敬献了花篮。

  震后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在纪念碑前读懂了前辈,学会了感恩,体悟着一个城市对于那场灾难的理解。有确切记载的是,从1990年,唐山开始对外捐助。地震30年,感恩之旅涌动全城,数不清的人们前往各地寻找当年的恩人。南方雪灾,13个玉田农民兄弟自发上路。汶川地震,官方捐款、民间救援,唐山最多……

  平日里,唐山人喜欢到纪念碑下遛弯、休闲、谈恋爱、逗孩子,人们和这座纪念碑是那么切近。而那份情感,已融进了他们的血液,历久弥新。

  矗立在城市中央的抗震纪念碑,永远是唐山战天斗地的精神图腾,是一方人民不可折服的性格象征。

(责任编辑:田燕)

我要发布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欢迎您注册发言。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纪念六十年的国家历史,不仅仅是对建国过程的简单描述,还是一次对自己祖国的宏大审视。

更多>>> 我的解放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