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9月7日电 香港《大公报》日前刊文说,近年来,随着对外开放日益深广,两岸三地交流日益频繁,汉字“繁简之争”愈演愈烈。现代占主流地位的“分析哲学”误导了许多事情,汉字“繁简之争”应以综合观视之,方能得出较为全面的结论。
文章摘录如下:
近年来,随着对外开放日益深广,随着两岸三地交流日益频繁,汉字“繁简之争”愈演愈烈。“废简观”主张废除简体字,全面恢复繁体字;“挺简观”主张继续汉字简化,不应恢复繁体字。
双方都理由十足,心拳拳,言切切,反映出国人对汉字传承的关注与挚爱。笔者历来主张“综合哲学”,日月星辰、人物草兽皆是综合的,而现代占主流地位的“分析哲学”误导了许多事情。汉字“繁简之争”应以综合观视之,方能得出较为全面的结论。笔者以为,教育部8月14日公开宣布“汉字原则上不恢复繁体”,乃理智之举。
“挺简”与“废简”综合观 “挺简”代表观点出自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认为“汉字从简从俗是文字发展规律,数千年来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因此,五、六十年代诞生的简化字,顺应了汉字从简从俗的原则,并无过错”。“专家尽可天天写繁体字,但是,涉及十几亿老百姓天天使用的简化字最好不要折腾了。”而“废简”代表观点出自文化学者朱大可先生,他提出简体字“原罪说”。认为发明简体字隐含了“诸多复杂的政治诉求,其最直接的恶果是导致了"大跃进"以及"文革"的产生”。“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大陆,那些喝简体字奶汁长大的一代,缺乏对繁体字的文化亲情,更遑论对古典文化的热爱。他们无视简体字的原罪,也拒不承认它作为汉字灭绝工具的历史。”
笔者以为,虽然观点鲜明对立,后者甚至上升到政治“原罪”高度,但仍有可综合之处:其一,都认为文字是信息传播工具;其二,都认为文字与文明传承密切相关;其三,都认为文字与大众关系密切。既有“综合之点”,就应“求同存异”。现代主流哲学喜欢把一切都“分析”开来,“对立”起来,连学术研究、真理讨论往往也搞得剑拔弩张、水火不容,产生大量偏激之见。汉字无论简、繁,既不可废之一方,亦不可统之一方,而是漫长的“简繁综合”过程。
汉字演变是复杂的综合过程,从秦始皇统一文字到汉字简化改革,均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综合因素,把文字改革视为单一政治或其它什么单一因素,是“分析哲学”偏颇之见。文字只是一种信息传播工具,认为简化字导致“大跃进”、“文革”,缺乏说服力。改革开放三十年用的同样是简化字,却促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所长”与“所短”综合观 简、繁的“长”与“短”,大致有三:其一,简、繁古今功能不同。简化字加速摘掉了我国“文盲大国”帽子,在大众传播与文化普及上居功至伟,三十年中国崛起,与简化字功绩是分不开的。但是,简化字在传统文明传承上不如繁体字。这并非简化字之过,而是大量古典没用简体出版。繁体字仍是传承儒、道、佛大量古代典籍的主流文字。
其二,简、繁构字规律各具优势。汉字的构字规律有六种,学术讲六书,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繁体字经多年传承自不必说。但认为简体字违背构字规律也有偏颇之嫌。例如,“体”乃人之本、“从”乃人跟人、“众”乃三人成众、“泪”乃目中流水、“阴阳”乃日月之合……既符合六书规律,又更生动简捷。
其三,简、繁使用人群难分伯仲。简体以大陆民众略计,繁体以港、澳、台及全球华人略计,综合考虑可谓旗鼓相当。
其四,简、繁共性优势是“独特的几何性质”。汉字的横竖撇捺只有0、45、90三个度数,“笔顺码”不仅证明了汉字是世界上最便于计算机输入的文字,而且仅摁数字小键盘四、五个键,即可打出特定的大段文字,证明了汉字内在逻辑性超过西文。
汉字很早就不仅仅属于中国,与使用汉字相关的国家有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汉字简化也不是中国为先,而是汉文化圈的普遍现象。我国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才开始简化字改革。使用简体字在亚洲范围内已有六十多年,在我国已经近五十年时间了。
再说说西方,2006年美国高中开设中文课,50%的学校选择简体字,50%的学校选择繁体字。欧洲学中文用简体字的也越来越多。海外华人与外国人,均不是接受不了简体字。新加坡政府提倡写简体字,泰国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已经允许泰国华人中、小学使用简体字。在韩国、日本、越南包括其它东南亚一些国家,海外华人对简体字并非想象的那样陌生,并非都不识简体字,不懂简体字。(陈群)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