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图为受训官兵在机场附近安装上了电子老鹰,起到了很好的驱鸟效果 摄/崔文斌 |
小鸟“光顾”飞机场 受阅战士想“妙招”
人鸟大战
随着国庆阅兵的日益临近,空军华北多个机场内,参阅的官兵每天都在进行着紧张有序的训练。
机场内随处可见的“世界一流,历史最佳”标语,就是今年国庆阅兵空军指战员的最高目标。
由于这次国庆阅兵参阅的机型比较多,在编队上,也将出现花样繁多的队形编组,因此,除了要求飞行员进行艰苦的驾机编队训练,还要有强有力的保障作为后盾。
在这些机场里,就有一支特殊的小分队,他们的职责,就是负责在机场区域“掏鸟窝”。于是,一场人鸟大战在阅兵村里展开。
人鸟大战·第一回合
小鸟不客气飞机“身上”筑巢
据参阅的航空兵某团的战士介绍,他们所在的驻训机场地势开阔,周围树木比较多,人类活动较少,很适合鸟类栖息繁殖。“加上机场内有很大面积的草坪,我们这里经常能吸引飞鸟来觅食筑窝。”战士说。
进入6月后,随着进驻机场驻训的飞机增多,尤其是执行参阅任务的大飞机,成了众多飞鸟“亲近”的目标。
“这些小鸟还真不客气,只要它们一来,我们飞机上大大小小的洞口内,都能被它们占据后搭窝筑巢。”航空兵某团的战士告诉记者,特别是一到雨天,小鸟们更是肆无忌惮,一些小麻雀有时候能在一个晚上,就在飞机的一些洞口内把巢筑好。
机场附近区域飞鸟一多,会直接威胁阅兵训练飞行的安全。
据战士们介绍,飞机起飞和降落过程是最容易发生鸟击的阶段,超过90%的鸟击发生在机场和机场附近空域。尤其是在低空准备降落的时候,风挡玻璃如果被鸟击,飞行员的视线容易受阻,操纵困难不说,横侧变化很大,稍有不慎就会产生事故。
阅兵训练遭遇“鸟事”,这可愁坏了给飞机日常维护的机务官兵。
人鸟大战·第二回合
特别小分队小心捧出鸟窝
针对驻训机场“鸟事”不断的问题,有官兵查阅百科全书后了解到,这个季节正是麻雀等鸟类繁殖的最佳季节。于是,大家决定,成立一支由机务官兵组成的“掏鸟窝”小分队,每天专门负责清理飞机身上的鸟巢。
回忆起夏天掏鸟窝的那段经历,小分队的战士们告诉记者,还真的是很辛苦!
一天早晨,停机坪上,飞机静静地停放着,由于当天有飞行训练,航空兵某团电子员李家涛早早地就起来了,他一早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要把机身上的鸟巢给掏出来。
站在七八米高的靠背梯子上,胳膊伸进飞机涡轮冷却器,李家涛专注地摸索着,认真劲丝毫不亚于每次检查飞机时的状态。
“怎么样,掏到没有啊?”机翼下,小分队的队员们抬着头问李家涛。“掏到了,还真不小呢!”李家涛兴奋地叫了起来,不一会儿,他小心翼翼地捧出一个鸟巢。等拿下来大家一看,里面还躺着五个散着温度的鸟蛋呢。
“那段时间,我们机场附近的鸟特别多,我们几乎每天都能从机身上取出鸟窝。”李家涛笑着说。
人鸟大战·第三回合
请来假士兵驱走机场“来客”
没多久小分队的队员们就发现,这些飞鸟有时候比人还精,往往是人一走,就又来侵扰驻训机场。
于是,“掏鸟窝”小分队又开始集思广益,苦苦寻找对策。最终,大家决定就不能给飞鸟有搭窝的机会。
既然不能总是掏鸟窝,战士们干脆就把飞机机翼、机身等大大小小的进气口、通风口给堵个严实。
为此,小分队成员在每次飞机飞行后,都会及时盖好蒙布,堵好各个堵头、堵盖。有些地方,机务官兵还自制各类小堵头,把机身下部、发动机外包皮洞口遮盖起来。另外,他们还定期组织人员对飞机各个部位进行检查,严防飞鸟“闹事”。
而对于经常“光顾”机场上空区域的飞鸟,光靠掏鸟窝是不行的。
于是,小分队请来了场务连帮忙,在机场的草坪等区域装了驱鸟装备。
除了装粘网外,战士们还找来了手持“火箭炮”的假士兵,立在草坪中,和以前农田里常见的稻草人有异曲同工之妙。
此外,一些比假士兵更管用的高科技电子老鹰也来助阵。
原来,这种铁制的老鹰被安装在草坪上后,翅膀可以动,还会发出叫声,很容易将飞鸟吓走。“这个老鹰一般是在飞机起飞训练前后使用,效果还是不错的。”一名参训的战士表示。
“正是有所有保障单位的大力合作,我们才能安全地进行飞行训练。”航空兵某团飞行员表示,当10月1日他们驾机编队飞过天安门,在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面前精彩亮相时,这份军人的荣誉,不仅是飞行员的,也是全体飞行保障人员的!
本版文/段飞翔郭洪波本报记者王楠
阅兵村驱鸟方法简介
方式 效果 不足
掏鸟窝 直接阻断鸟的繁育 必须有专人操作
挂粘网 加大抓捕点的范围 命中率较高 一个人难以操作,网的耐用性也不是很好,属于“笨重型”方法
假士兵 让鸟误以为是真人起到与稻草人相似的作用 时间长了,鸟的畏惧心理消散,易失去作用
电子老鹰 造型逼真,可发出声音 暂未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