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品牌、有渠道、有团队的民营企业,我相信我们会跑得更快!”
起步·草根
镜头刚开始时,我们的车间搭在村边戏台的地下室,缝纫机是职工从自家搬来的,主要业务是为别的工厂代加工短裤、套袖之类的低档产品。
1979年,我们一批知青进了当时以2万元知青安置费创办的企业——青春服装厂。
起步不久,工厂就受到市场的冲击,业务断档,大家面临失业。这时我偶然听说东北有一个厂家在找合作伙伴,立即前去联系,终于拿到了这笔令企业绝处逢生的业务——5万件棉套装加工。由于这一笔生意做得漂亮利落,赢得了信誉,我们又签下36吨面料的加工合同,服装厂活了,大伙也推举我做了厂长。
上世纪80年代,我们请了8个上海的师傅把关流水线,花了两三年时间赶上了上海20年、30年的一个工厂的水平。
壮大·国际化
镜头对新马的并购,雅戈尔花了1.2亿美元,项目由4个部门审批,但速度快得让老外感到很惊奇。
到90年代,我们转向跟国外合资。1990年,雅戈尔中外合资企业成立了。第二年,“雅戈尔”产品投到市场,利润从300万一下子到了3000万!这些都是量的变化。质的变化是我们的干部、员工真正成为企业的主人,1993年,雅戈尔完成了股份制改造,企业的员工、经营者、管理者都成为股东。
到了新世纪后,雅戈尔到国外进行并购,走向国际化。
我们要感谢改革开放,是改革开放造就了我们这批民营企业。相比国企,我们更适应市场体制;相比跨国企业,我们更熟悉本土市场。我对民营企业的前景感到乐观。
(人民网记者 顾 春整理)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陆人民网 https://www.people.com.cn
(责任编辑:赵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