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独步苍茫——观朔州市歌舞团《塞外长歌》

2009年09月14日02:56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山西日报
  时间:2009-09-14 02:12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进入论坛 手机读报

  一支新组建不到两年的歌舞团,用承接和回响,用不可磨灭的沧桑,用曾发生过“汉逐匈奴”“唐征突厥”“宋抗契丹”“明御瓦剌”的边塞战争文化,用金元大诗人元好问的“四海于今正一家,生民何处不桑麻”诗意,为我们创演了一台巍峨俊秀、气势磅礴的歌舞诗《塞外长歌》,抒写了一个沟通与交流渐渐成为主流的悠远传奇。


  首先映入观众眼帘的,是发生在中原民族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侵扰时成就的“杨门女将”传奇。杨家将一门忠烈,老令公、杨六郎、杨文广三代精忠报国、血染疆场的故事从朔州的金沙滩古战场生发传播开来,代代相传,悲怆的杨家将,永恒的杨家将,不朽的杨家将,让人膜拜,让人感慨。

  作为开篇的大型鼓舞《杨门女将》,仿佛是一个永恒艺术主题的复调,充满传奇,充满沧桑,但却没有与其他剧种和剧目内容重复。编导者用了十多分钟的时间,容纳了一个冷兵器时代一切的梦想:勇冠三军,血染疆场,保家卫国,忠贞爱情,甚至还有女将们请缨沙场得胜回府后在家园里的轻歌曼舞。杨门女将举起手中利剑,舞台上战鼓雷鸣,旌旗舞动,奋勇的喊杀声中,我不由暗觉震撼:那是怎样的一个英雄时代啊!那一瞬间的感受,完全不同于在旅游指南之类书籍上看简介,也不同于身处这座古战场遗迹时的思絮飞舞。战争的烽火硝烟终于散去,杨门女将在桃花丛中翩翩起舞。接下来的节目中再也没有重现边塞战争文化的主题,我忽有所悟:开场的《杨门女将》,其实就是冷兵器时代一切梦想的起点和终点:这个兵家必争之地,从来都是充满了杀戮和仇恨。但不管怎样的文明,冲突总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互相尊重,交流和融合才是惟一的方向。这种不可抹煞、永远可以借鉴的政治意象在《杨门女将》中表现得异常充分。也许是因了这种意象,本来就是古砖碎瓦的杨家将点将台遗址更加沧桑,或者战争与和平根本就是互为因果,但《杨门女将》的忠勇却永远和朔州大地连在一起,不可分割——杨家建功立业的金沙滩古战场,险峻陡峭的二郎山,造就了一个英雄时代的传说中的李陵碑,遥远得好似半际天边的古幽州城遗址,蜿蜒如画的黄花梁,我国现存辽代最完整的古城旧广武,雁门关外边塞战争文化的典型代表广武城……每一处战争文化的遗迹,每一个英雄人物都不会被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所遗忘。

  接下来的四段歌舞都与“不在马上治天下”的泱泱汉朝有关。在“文景之治”的光耀下,许多少数民族地区正式归入中国版图,密布于朔州一带的屯田区、长城、城堡和烽燧已是一种先进经济和先进文化的传播站。在国家统一、各族人民共同进步的大政下,汉赋、汉乐府诗也成为汉代文学的最高成就。朔州美女班婕妤即是汉代辞赋发展史上的代表性女作家(也是较早的一个五言诗的创造者)。编导将朔州地区的这一特定历史人物搬上舞台,从其留下的为数不多的辞赋和五言诗中选取了一首《怨歌行》作为表演素材,以纨扇到秋天后被人弃置不用,来隐喻汉成帝刘骜宠幸赵飞燕姐妹,班婕妤被遗弃的遭遇。而在赵飞燕之前,谨守儒家礼教的班婕妤却婉言拒绝了成帝又一次要她同车出游的要求。她说,皇帝身边,应该是名臣,而不应该是女宠。毕竟耳闻不如目睹来得切实,舞者再现的或者真实或者虚构的这一故事,或空灵,或切实,或凄然,或淡愁的以扇作舞,以身作诗的舞姿,飘渺过来的是一股股若隐若现的落寞,真是好让人愁肠寸断。这种创作意境,有一些思想的解构在其间,似更蕴含了一层深沉的感悟。

  宫廷美女的政治意象在《塞外长歌》中还在继续。比班婕妤早一代帝王的汉元帝刘奭的宫女王昭君应征嫁与匈奴韩邪单于。出塞途经朔州时,一面心怀规劝单于不要再攻扰汉朝,一面决心将汉族文化传播给匈奴的王昭君,在细浪微澜的天空下,由一群拟人化的小羊羔和绵羊环绕着,走向有目的的遥远,走向从此以后汉朝和匈奴半个多世纪无征战的和平相处之路。这种政治意象加上独舞演员表现出的那一股股淡淡的离愁,着力生发的温柔,还有那对大自然无穷无尽的爱意,让我看到一位怀柔和亲的汉族美女舞出的不仅仅是一道美丽的出塞之路,更是一种智慧的结晶和一种沟通与交流的精神。

  “去年修边君莫喜,血作边墙墙下水。今年修边君莫忧,石作边墙墙上头。”朔州的汉塞长城,因土色发紫,故称紫塞。朔州人民在营建紫塞的过程中和长期伴随的边关生活中,形成了与军事文化密切关联的以造型取胜的一种歌舞,当外族不再东征,不再来势汹汹地侵扰中原腹地,这里便会出现一片相安无事、歌舞升平的景象。《边关明月》和《汉风乐舞》再现的就是这种长城文化景观映照下的生活图景。由于演员们手舞脚踏的是内外长城,迎空飞跨及热情奔放的种种高难度舞姿纷至沓来,汇展着戍边军民身怀各种绝技的愉悦表演,劲舞狂舞,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这两段乐舞,迈过了几百上千年,时光仿佛在舞台上倒回。紫塞长城,有着太多的辉煌,几乎就是中华民族形成的缩影。长长的烽燧疏疏落落,历史的往事漫漫漶漶,战国至东汉时的马邑汉墓群和广武封土堆汉墓群,以及古道古遗址古塞,千百年来,渐渐褪色、腐朽、毁坏,但在演员们的表演中却像一块块石刻鲜活着它曾经的美丽、风情和辉煌,在艺术的关照下散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

  如果说《塞外长歌》的“上篇”每一个段落都是一种见证,见证着历史的沧桑,见证着先人独步苍茫,那么,这场歌舞的“下篇”却是展示,展示一种宽宏和包容,展示各种民族成分,迥然不同的风俗习惯和宗教礼仪在这个民族融合地区里和谐共处的欢歌。

  一阵“塞外鼓乐”敲开了“下篇”中《乡风乡韵》的大幕。《踢鼓子秧歌》《朔州大秧歌》尽情地向观众展现这种民间歌舞原生性的绚丽和婀娜。《塞外情歌》精选了六首在内外长城广为流传的山西民歌作为展演的曲目。尽管这些民歌有的并非发源于朔州,但在朔州,有一条叫沧头河的河流自杀虎口出外长城,向西注入黄河;另有一条叫桑乾河的河流经河北汇入海河进入渤海。这两条河流潺潺的水声和那塞外的片片云烟,孕育了这里的民歌是在歌唱者骨子里流传的细胞质,所以,唱通了天际的嘹亮与纯情的柔美,也时时感动着观众。

  《塞外长歌》的终曲是《欢天喜地》。一队盛装的蒙古族姑娘在汉族小伙的迎伴下迈着轻盈欢快的舞步来到雁门关外,在这片悠闲辽阔的土地上尽情舞蹈。塞上的人物,永远都是和凄美画上等号的。舞台背景山脉上的古堡残垣,还让人依稀看到过去,但内外长城之间的韵律已经今非昔比。吹唢呐的汉族小伙即是蒙古族姑娘的意中人,往昔缀满各种凄艳的故事,现在终于不再凄婉,换之而来的是绚丽的爱和心灵的交织。这种蒙汉民间的自由爱恋和结婚的场景,在这个组舞中欢快地荡漾开去,成为民族大团结、大融合后蒙汉人民心灵和幸福生活的一种象征。

  “下篇”的这些歌舞色彩缤纷,场面宏大,把先人留传下来的乡情乡韵,或遵从,或简约加工,自由自在、从容不迫地进行了艺术的传承,引导着观众穿越时空之门,感受过往的塞外紫云,感知如今朔州的人文精神。当大幕徐徐落下的时候,我突然觉得心胸异常开阔:眼前的这台歌舞节目,还有我曾在此间看到的苍茫景色,都让我感到没有一座城市能像朔州这样跨越如此长的历史空间!这种地域和文明进程的联结,不仅是生活在这里的人民的智慧结晶,而且还代表了一种精神,即海纳百川和兼容并蓄的广阔胸怀。

  这台歌舞节目或许尚有文学要素及发掘更多本土风物元素上的创意缺憾,或许结构也不是很精致很完整,但在此时此刻,我能深深地感受到这个年轻的歌舞团从酝酿排演到完成首演,三个月中所付出的艰辛和勇气——与其说他们独步苍茫,为我们奉献了这台《塞外长歌》,不如说是他们实现了一个团队的梦想,实现了一场历史与现实的跨越。

  苏华

  (

测测你灵魂的模样

测试:2010年你要提防你身边的哪个小人

测试你的智商到底有多高 测完可能会被气死

看你这一生有没有富贵命? 世界上最变态的八大菜

全球排名第十二位的心理测试:荒岛求生

测测你的死穴在哪里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欢迎您注册发言。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