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煤老板变形记

2009年09月21日11:40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南都周刊

  为钱消得人憔悴

  三年前就开始转型的李秋娥仍处于痛苦的磨合之中,她的转型之痛,一是被动的抉择,别无退路;二是跨度太大,原有的煤炭圈子灰飞烟灭,资金也就自然成了最头疼的问题。

  同样有1亿的身家,同样在吕梁开过煤矿的李秋娥的转型,却远没有张子玉这样轻松自如。她不仅需要借钱,而且还借不到钱。同煤老板动辄宝马、悍马、宾利等豪车数辆相比,她的公司里最好的两辆车,也只不过是本田CR-V和别克。

  早在2006年,李秋娥的煤焦厂就被吕梁下辖的汾阳市政府关闭,之后她转型成立了山宝食用菌生物有限公司,在自己老家的阳城村,当起了蘑菇大王。

  一切都是从零开始。对于推车卖东北小菜和开小饭馆出身的李秋娥夫妇来说,尽管这点苦算不了什么,钱却是个必须考虑的现实问题,煤焦厂的补助款还没完全到账,蘑菇厂前后投入就开支了近一亿,回报却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第一年不懂,种出的好蘑菇只卖10元一斤,品种差的只能卖两三块,一年下来,抛去开支,只挣了2000块。第二年,虽然情况好转,但也不尽如人意。

  今年初,李秋娥下了决心,买专利上了一条蘑菇加工的生产线,可以生产蘑菇的罐头、速食小食品和营养品,设计年产量3500吨,自己的企业也成了华北地区食用菌加工的最大企业,自己的蘑菇不卖了,还收购别人的蘑菇,以备在秋交会上全面启动销售,不过此时流动资金却成了大问题。

  眼看中秋节就要到了,这是小食品一年中销售最旺的季节,紧接着就是秋交会,李秋娥又希望公司产品一推出就能一炮打响,但这些都需要钱,只能看着干着急。

  记者在一份李秋娥8月30日给汾阳政府的《发展情况汇报》上看到,山宝公司两条生产线的流动资金和生产基地扩展还需要4350万元,希望政府协助落实银行贷款和关闭煤焦厂的补助款。而据山宝公司总经理刘北鹏透露,真正的资金缺口可能有8000万元。

  “资金是最大的问题。我不是没想过找煤老板融资。我在煤焦行业混了这么多年,认识的煤老板里有钱人多了,他们困难时我也帮过他们,可现在需要帮助时就一个也找不到了——他们看不上种蘑菇,觉得回报太慢,都不愿意投资。”李秋娥抱怨道。

  煤老板朋友帮忙没指望,想向银行贷款也碰了一鼻子灰。“按理说我们有500亩的大棚,一个亿的固定资产,拿来做抵押还贷不到款?可实际上就是贷不到,银行就不贷给我们。”刘北鹏语气中很无奈。

  李秋娥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小额贷款公司,但是她没有融过资,对小额贷款也是一窍不通。“我现在对采访一点兴趣都没有,如果你们的宣传能帮我解决这个问题,那我就接受采访,不然就算了。”从记者联系采访开始,她一直都在和记者“讨价还价”。

  作为一个名声在外的转型煤老板,李秋娥几乎每天都要应付记者和各种评比,去年底一个记者做完采访,要求她给报销1万元的差旅费,她想了想觉得有道理,就老老实实地给了,但那人转头又来要更多,李秋娥只好说,公司真的没钱。

  烦恼远不止这些。8月24日晚上,汾阳下了一场多年不遇的特大暴雨,尽管有防洪堤,公司上下所有人也都到了抢险第一线,但大部分的大棚还是被淹了,损失了几百万元,虽然上了保险,但李秋娥并没抱指望:“估计赔偿数额也就是杯水车薪。”

  办销售许可证的过程也远比想象中复杂。质监部门的人几次说来验收,却一直未来,“据说是主管的两个部门的处长闹别扭”。记者采访的那天是李秋娥的心理最后界限——如果第二天再不来验收,就赶不上秋交会上的销售了。当天,李秋娥一大早就坐车去了太原公关,下午人还没回来,就传来两个坏消息:一是质监部门的人明天还来不了,估计要下周;二是李秋娥在回来的路上老胃病又犯了,人被直接送去了医院。

  李秋娥第二次坐到记者面前时,脸还是黄的。不过,这次她身边多了一位贵宾——汾阳分管新农村建设的市领导,领导验过记者身份后,用地方话对她说“反正不要钱,就聊聊吧”,她这才开始放心讲述。

  “种蘑菇太复杂,就像养小孩。”李秋娥说公司花费了10万元提供免费培训,带动了周边1000多户农民一起种蘑菇,但产品还是供不上。公司150多个员工几乎都来自本村和附近的村子,因为条件差,“外地人来了留不住”,而同样无奈的是,即便是本地工人也难办——他们大多原本是煤焦工人,对种蘑菇既不感兴趣,也不开窍,“外地人来了拼命学,学会就走人,本地人是白学还不想学,学也学不会”。

  这就让原料供应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李秋娥一直叮嘱记者一定要帮忙发布一个消息:“山宝愿意无偿提供大棚,并以优惠价收购种出来的蘑菇。”李秋娥在汾阳市区的黄金地段还有一块70多亩的地,但她并不打算做房地产,而是想在那里建设一个蘑菇交易市场,部分解决原料供应的问题。除此之外,她在南通看到好多加工蘑菇剩下的边角料,觉得也可以买回来用。

  李秋娥的困境,并不是煤老板转型农业过程中的特例。吕梁新闻办副主任彭斌对记者说,柳林县做红枣精华素的车安奎情况更糟糕,产品研发上好像出了些问题,公司从2006年挂牌到现在,都还没有量产。而在汾阳南边的孝义市,煤老板郭连生投巨资打造的田源阳光农副产品有限公司,曾被视为当地经济转型的典范,却在两起两落后,去年不得不关门歇业。?

  李秋娥办公室书架的角落里放着一幅“奋斗”字样的条幅,但已落满灰尘,废弃不用。现在,她的桌前挂着一幅字,上面写着“天道酬勤”。

  最好的时光已经远去

  当第一批煤老板赚得盆满钵丰、风光抽身时,煤老板的黄金时期也早已随之远去——随着国家对煤炭行业监管、整顿力度更甚,政策收紧之下,迟到的接盘者还没来得及收回成本,谢幕的大帘就已经拉开——游戏结束,请离场。

  但无论是张子玉还是李秋娥考虑的问题,对于忻州市宁武县的众多煤老板们来说,都还为时过早:巨额投资的煤矿甚至还没过一天工,就被宣告要清场。

  来自宁武市郊的李老板就是众多一天工都没开的倒霉鬼之一。老家在温州的他手里拿了村里500多人的集资来到宁武,刚办完手续,却听说自己的矿由于不足0.8公里,属于被炸掉之列。

  李老板一下子毛了,“我们的矿属于斜井,算起来面积1.5平方公里都不止!”好说歹说,终于不用炸了,但矿井仍然不能生产,每天还要花钱维护,每天净亏1万元。现在又赶上了这次兼并重组。他说,国家提出的兼并重组价格,等于是1块钱买了个茶杯,一天都没用过,现在就要7毛钱收走。

  “这是逼着我们自杀啊!”据他介绍,忻州有一个开报喜鸟连锁店的老板同时也经营煤矿,整天愁眉苦脸,结果前两天吃饭突然钻到桌子底下不行了,没等送到太原就死了。而另一位因煤矿面积不足0.8公里矿井被炸的同乡,每天就是蹲在矿井那里哭。

  在宁武县经营煤炭贸易多年的小关告诉记者,2007年前那一拨在山西挣到钱的煤老板早就走了,有些去了甘肃、内蒙、宁夏继续搞矿,其中相当一部分老板来自温州水头镇,他们转型后大多去做皮具,要不就是去上海搞房地产了。现在的煤老板跟原来买悍马炫富的那些人早就不是一回事了。

  远在2000公里的温州,此次感受到的冲击似乎比山西本地还大。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说,从2003年起,温州资本就开始进入山西煤矿,温州煤老板最高峰时曾占到山西的60%,2007年有一部分资本抽身退出,但至少还有一半留在山西。这一轮兼并重组开始后,很多资本开始回流到温州,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今年1-3月,温州的存款从2000亿暴涨到4000亿,而这些钱,最后很多都流向了地产和股市。

  在中国煤炭市场研究专家李朝林看来,这次兼并重组的性质和手段都与当年的“公私合营”相差无几,民营煤企不愿入股的原因还是因为利润没有保障。

  他认为,现在煤老板们不愿签协议的原因,一是价格,二是担心那是空头支票。至于煤老板转型影响股市、楼市的担忧,则完全是杞人忧天,“满打满算就几千亿资金,就算全部投入到北京,以北京现在的楼价,能买多少楼?”

  李朝林认为,现在山西的煤老板已经与当年那批不同,他们文化程度普遍较高,参股煤矿也经过深思熟虑,这一轮兼并整合后,更多的煤老板可能会选择从生产型转向贸易型,也可能会有些做电子商务和期货,甚至有煤企会走出国门,去澳大利亚、蒙古、俄罗斯拿矿,参与国际竞争,真正会离开煤炭行业的资本,并不一定很多。

  记者来到山西省发改委和煤炭工业厅,希望了解煤老板转型的情况,均被拒绝。但在政府方面看来,价格不公的问题并不存在。9月12日,山西省煤炭厅官员就小煤矿“贱卖”一事表态说,“赔本卖矿”是煤矿主间多次私下倒卖所致,让国家以市场价去收购小煤矿,并不合理。

  据银行业人士估计,目前山西省民间煤炭老板手中至少有4000亿游资在寻找投资出路。在山西省政府上月出台的《关于促进民间资本进入我省鼓励类投资领域的意见》中,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公路、铁路、桥梁、城建、环保等基础设施领域和城市公交、燃气等市政公用设施领域,这些会是煤老板的新出路吗?

  至少从目前看来,煤老板惜别的衣袖,还没有带走一片云彩。

[上一页] [1] [2]

测测你灵魂的模样

测试:2010年你要提防你身边的哪个小人

测试你的智商到底有多高 测完可能会被气死

看你这一生有没有富贵命? 世界上最变态的八大菜

全球排名第十二位的心理测试:荒岛求生

测测你的死穴在哪里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欢迎您注册发言。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