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亲历者回忆:真理标准大讨论吹响改革开放号角(组图)

2009年09月22日13:36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中国新闻网
王强华 记者王磊摄

  ,《光明日报》头版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记者胡雪柏摄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发社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成了引发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导火索,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顺利召开奠定了基础。中国由此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记者 沈佳音

  -那一刻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头版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亲历者

  王强华,时任《光明日报》理论部哲学组组长,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责任编辑。
后历任《光明日报》副总编辑、新闻出版署副署长,现退休在家。

  临时约稿

  “"文革"中批判"唯生产力论"是完全错误的。"唯生产力论"根本就是历史唯物论的观点嘛!没有生产力,物质靠什么去创造?”南京地区理论研讨会上,南京大学哲学系教师胡福明的发言一开始就掀起了轩然大波。

  那是1977年7月,“文革”刚结束。社会上依然流行“抓革命,促生产”这样的口号。尤其是这年2月7日,两报一刊发表了社论《学好文件抓住纲》,提出“两个凡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这使人们的思想受到了极大束缚,拨乱反正难以深入下去。中国前景再蒙阴影。

  会议上,好几个人立即起来反驳胡福明。胡福明毫不示弱,据理力争。

  但胡福明的话却句句落在了旁听的《光明日报》编辑王强华心里。不久前,他在北京就听著名学者于光远等人肯定“唯生产力论”。他觉得胡福明思想敏锐,见解独到。

  于是,会后,王强华主动过去找到素不相识的胡福明。他希望胡福明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出发,就拨乱反正、促进思想解放这一主题写一篇文章,在《光明日报》哲学专刊上发表。

  胡福明也正有此意。1966年,他被错打成黑帮分子,两岁的小女儿被人骂作“黑崽子”。“文革”后,他着实兴奋了一阵。然而,“两个凡是”甚嚣尘上,又使其重新陷入了苦闷。

  独自成稿

  此时,胡福明心里正酝酿着一篇批判“两个凡是”的稿子。但“两个凡是”是当时中央的方针,如果直接批判它,危险性显而易见。而且即便胡福明敢写,当时也没有一个报刊能公开发表。

  胡福明左思右想,为“两个凡是”找了一个“替身”。他选择林彪的“天才论”、“句句是真理”、“一句顶一万句”等谬论作为靶子。

  他文章的核心就是“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为了增强说服力,胡福明还打算发起“语录战”。即文章主要论点论据,都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人著作的原文。既然革命领袖都是自觉运用实践标准来检验自己理论的,其他马克思主义者更不能例外。

  他深知这篇稿子的严重性。为了避免日后“株连”,他也不跟其他人商量,自己默默地构思。

  文章的布局已在心里基本成型。这时,胡福明的妻子被查出患有肿瘤,入院手术。于是,胡福明把书桌搬进了医院。他把《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列宁选集》和《毛泽东选集》等书都拿到了医院。晚上,他借走廊上的灯看书,挑选语录、资料,蹲着身子,趴在椅子上草拟文章提纲。困了,就把三张椅子拼起来睡一会儿。

  五六天后,提纲写成了,妻子也出院了。回到南京大学十几平方米的筒子楼宿舍里,胡福明奋笔疾书。

  1977年8月,一篇8000字的长文完成了。题目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胡福明想起此前王强华的约稿。9月初,他将文章寄往北京。

  反复修改

  王强华看到胡福明的文章时,已是那一年的12月份了。因为此前他一直离京出差。他的同事之前看过胡福明的文章后,觉得该文“纯”理论的色彩太浓,论述的又是一般性的理论原理,没有多少新意,准备退稿处理。但因稿件是王强华约的,就留待他返京后决定。

  王强华阅稿后觉得,虽然该文讲的是一般原理,而且引经据典的话较多,理论色彩较浓,但文章讲的实践与理论的关系,突出的是实践在检验真理中的重要作用。再联系到“文革”期间,林彪、“四人帮”大肆宣传“一句顶一万句”、“一学就灵”、“立竿见影”等谬论,对此,该文有很强的针对性,有利于打破精神枷锁,推动各条战线的拨乱反正。

  于是,王强华决定留用此稿。在作了初步删节修改以后,稿件于1978年1月14日发排了。

  几天后,王强华把两份文章的小样随同修改意见装进信封,寄给了胡福明。“这篇文章提的问题比较尖锐……分寸上再仔细掌握一下……”

  两人书信往来。王强华希望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由于"四人帮"多年来抓住(毛主席)片言只语吓唬人,束缚人们的思想,致使一些同志至今仍不注意实践,不从实际出发,而是从定义出发,从概念出发,离开具体条件硬套某个指示,结果"心有余悸",许多工作搞不好。”

  胡福明深以为然。三个月内,他们反反复复改了五遍。

  王强华计划在1978年4月的《光明日报》哲学专刊第77期以头条的形式发表。题目改为《实践是检验一切真理的标准》。

  
王强华 记者王磊摄

  ,《光明日报》头版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记者胡雪柏摄

  重磅推出

  刊发前,王强华按规定将文章的大样拿给《光明日报》总编辑杨西光看。杨西光如获至宝,说这稿子放在哲学专刊发表太可惜了。他当即要求再作大幅修改后放在《光明日报》第一版上发表。

  杨西光把这件事当作报社的头等大事,亲自动手主持修改。正巧1978年4月13日,胡福明来北京开会。杨西光立即派车把胡福明接到报社。他还把据闻正在撰写同类题目文章的中共中央党校理论研究室的孙长江也请来一起开会。

  杨西光主持会议,商量文章的修改。杨西光明确指出,文章的修改要坚持解放思想,批判“两个凡是”,冲破禁区。这也是王强华第一次听到要批判“两个凡是”。

  胡福明就在《光明日报》招待所住下,继续修改稿子。杨西光多次找他聊天。杨西光告诉他,自己前不久在中央党校学习时,胡耀邦找他谈话,要他到《光明日报》工作。因为当时北京四大报刊二比二,《人民日报》、《解放军报》是积极揭批“四人帮”,推动拨乱反正的。《红旗》、《光明日报》执行“两个凡是”。胡耀邦把他派到《光明日报》当总编,就是要改变《光明日报》的面貌,把二比二变成三比一。

  “《光明日报》改变面貌就从这篇文章开始。”杨西光把题目改成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同时,杨西光还在积极“串联”新华社、《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他希望这些媒体到时能转发、转播这篇文章,以期形成更大的舆论声势。其中有一家媒体的主要领导人表示,这么重要的文章最好能请到一位权威人士审过,他就可以转发。

  当时中央党校主办的《理论动态》每一期刊发前都要送胡耀邦审阅。在这本刊物发表,就意味着通过了胡耀邦的审核。于是杨西光就和中央党校商量先由《理论动态》刊发,次日《光明日报》再发。

  通过《理论动态》,文章交胡耀邦审阅了两次。他作了细微的改动,文章就定稿了。

  文章发表前,杨西光在一次报社负责人会上宣布要发表这篇文章。“这是一场事关中国命运的、尖锐的政治斗争,如果结果好那不用说,如果因此我们受到误解,甚至受到组织处理,由我承担责任,但我们也要相信,历史最终会公正地作出结论。”

  王强华也想到这个稿子发表之后,自己可能就不能再做这份工作了。胡福明则做好了坐牢的准备。

  但是,没有人退缩。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头版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短暂噤声

  当晚,新华社全文转发。第二天,《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全文转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也全文转播。

  一石激起千层浪。《人民日报》总编、新华社社长都在当天受到了有关部门的严厉指责,批评他们是要在政治上砍倒毛泽东思想这面红旗。因为这篇文章让“两个凡是”站不住脚了。

  5月18日,当时中央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在一次谈话中点名批评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责问“这是哪个中央的意见”。

  紧接着,有人又在一次会议上引用毛泽东的话批评这篇文章:“不论从哪里来的东西,包括中央来的,都要拿鼻子嗅一嗅,对不对,不要随风转。”

  气氛变得很沉闷。其他媒体也不敢继续转载了。没有人敢说话。

  当时,江苏省委第一书记许家屯私下通过中间人向王强华打听此文发表的背景,包括是谁定的稿。出于组织纪律考虑,王强华没有告诉他胡耀邦审过稿,只是说是杨西光定的稿。

  社会上更是流言四起,认为这篇文章“理论上是荒谬的,思想上是反动的,政治上是砍旗子的”。甚至有人说,这篇文章的作者“应该逮捕进监狱”。

  广泛讨论

  这时,邓小平讲话了。在1978年6月2日的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对这篇文章的观点公开表示支持,号召“打破精神枷锁,使我们的思想来一个大解放”,发起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当晚,杨西光的一个老战友,给他打电话,像报喜一样,说小平同志说了,支持你们的。杨西光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了下来。

  王强华、胡福明也知道没什么可担心的了。7月21日,邓小平表态,要求不要再“下禁令”、“设禁区”了,不要“再把刚开始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拉向后退”。

  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的第一书记纷纷表态支持真理标准讨论。十个大军区司令员,甚至连许世友这样的开国元勋也出来表示支持。

  12月13日,在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做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的闭幕式上,邓小平做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报告:“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的确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

  在王强华看来,真正改变中国历史命运的不是文章,而是真理标准大讨论,这就是邓小平的战略眼光。

  随后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的新时代。 (来源:京华时报)
(责任编辑:刘晓静)
[我来说两句]

测测你灵魂的模样

测试:2010年你要提防你身边的哪个小人

测试你的智商到底有多高 测完可能会被气死

看你这一生有没有富贵命? 世界上最变态的八大菜

全球排名第十二位的心理测试:荒岛求生

测测你的死穴在哪里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欢迎您注册发言。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