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广东“东莞袁隆平”:为农民甘当“傻子”(图)

2009年09月23日09:51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南方日报
陈志坚每天都要到田里走一走,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着稻田。
陈志坚每天都要到田里走一走,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着稻田。

陈志坚

  陈志坚:

  “东莞袁隆平”

  9月的一个上午,在中堂凤冲村,陈志坚刚刚从自己6亩水稻试验田喷完农药回来。“50年没见过这么多虫子,不打药今年谷子就没了。”这位黝黑瘦小的老人憨厚地笑着。单从外表很难想象这位土生土长的农民水稻专家,培育出了多个水稻新品种。

  “我很想见袁隆平”

  是谁授予陈志坚“东莞袁隆平”这个称呼的?网上能搜索到的最早称陈志坚为“东莞袁隆平”的文字,是2006年媒体的一篇报道。

陈志坚自己最早关于这个称呼的印象,则是2001年左右记者来采访时说的一句“真像袁隆平”。到2007年左右,“东莞袁隆平”的称呼开始广泛被媒体使用。

  在陈志坚眼里,袁隆平是一位杰出的水稻专家,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中堂农民,两个人唯一共同之处都是为了研究出更好的水稻品种。尽管有着多次参加国内外有关水稻种植科技研讨会的机会,遗憾的是两位“袁隆平”从未在会议上见过面。“他参加的会讨论高产,我参加的会讨论提高营养含量,都是不同的会,难碰头。”陈志坚说,虽然至今未曾谋面,但内心中很想见到袁隆平,交流水稻育种的心得。

  市长专车接送

  1983年至今近30年的时间,陈志坚研究培育了数不清的水稻品种,其中多个得到了相关科技认定,成为在一定面积推广使用的新品种。

  水稻推广必须经过区县、地市、省市层层试验。平常收成多几斤少几斤无所谓,但在推广验收时,达不到产量要求就无法得到更大面积推广的机会。陈志坚培育的一个新品种这几年年年送检,年年差个一斤两斤不达标,这让他很是烦恼。这种经历过去也有过。1990年,陈志坚培育了一种新的杂交水稻,后来被命名为紫红稻4号,由于产量和品质不稳定,直到2002年才终于通过了市成果鉴定。“那几年天天都在想这个水稻为啥就是通不过鉴定,育种研究的钱就像个无底洞。”陈志坚说。

  而让陈志坚自豪的是,前几年广东沿海遭受台风袭击,某地水稻全部倒伏,唯有他培育的品种屹立不倒,产量也没有受到太大影响。省有关部门组织参观时,特意邀请了陈志坚参加。那天当地代市长的车一直将陈志坚送到田头。

  2006年开始,陈志坚每年都受邀参加HarvestPlus-China(中国生物强化,英文简称HPC)年会。生物强化计划(HarvestPlus)是一项国际间研究计划,目的是通过育种手段提高粮食作物微量元素含量,减少和预防全球性贫困人口普遍存在的人体营养不良和微量营养缺乏问题。陈志坚是受邀者中唯一一位中国农民。“今年在四川开会,我和别人联合研究的新品种可能成为水稻中综合微量元素最高的水稻。”他高兴地说。

  甘当“傻子”的土专家

  尽管参加HPC年会时,陈志坚的职务一栏印的是高级农艺师,但实际上这个职务反映的是大会对陈志坚的尊重。“我只是一个农民。”他说。出席一次年会大约要五六千元,这差不多相当于陈志坚一年水稻育种研究的投入。

  由于陈志坚的中堂凤冲水稻科研站没有独立法人资格,无法申请到科研经费,除了少数科研项目获奖和水稻种植补贴,一年几千块的投入都要他自掏腰包。而培育出的种子也都以便宜的价格卖给找上门来的农民。但陈志坚并不后悔,也没有想过将新品种去申请专利再卖给别人种。“天底下总要有人当‘傻子’,没人当‘傻子’,中国的农民怎么办?”

  在电影《袁隆平》中有一个情节,袁隆平培育的水稻秧苗被别人破坏。类似的事情也曾发生在陈志坚身上,始作俑者竟是他的爱人。他爱人曾做过砖厂老板,对于陈志坚痴心水稻研究并不赞同。后来两人外出打工一年多,回东莞后陈志坚又一头钻进稻田,家里的事情不闻不问。他爱人生气地把田里的秧苗都拔了。说起这段事情,他爱人有些不好意思:“现在我也放弃了,他爱做什么就去做吧。”陈志坚则骄傲的说,现在妻子已经成了自己水稻研究的贤内助。

  陈志坚写过一首诗,概括了自己的经历和志向,其中写道:“嘲笑傻仔笨,粪土万田还。贵在志持恒,誓把丹桂攀。”

  对话

  最大的心愿是到大学念书

  记者(以下简称“记”):您当初为什么要选择研究水稻呢?

  陈志坚(以下简称“陈”):其实最初我是搞农业机械化的,但是南方地区农田分散,机器成本高,农民用不起。而种子好了,大家都能种。

  记:您已经63岁了,有没有想过带徒弟?

  陈:我想带两个徒弟,但是没有人愿意来。带徒弟还要给徒弟发钱,种田又是件辛苦的事情,800元一个月,我发不起。现在我女儿在村里做事,有时候也来帮忙,我想以后可能要靠她了。

  记:您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陈:我现在就想到大学读书。研究水稻,要生物、化学知识,我现在还是靠自学的那点,越来越不够用。希望能够有个农业大学招收我,旁听也好,让我多学一些东西。当然不能太远了,家里的稻田我还经常要回来看的。

  轶事

  “出国得带两个翻译”

  尽管出席了多次国际会议,但陈志坚至今不太会说普通话。所以每次参加这些会议,他爱人都要陪同“翻译”,把陈志坚的东莞白话“翻译”成普通话。去年一次会议上,一位四川的专家打趣说,如果以后出国开会,陈志坚得带两个翻译。一个负责把白话“翻译”成普通话,一个再将普通话翻译成外语。

  一位是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位是东莞中堂的普通农民,但是“东莞袁隆平”这个称呼却把两人联系在了一起,这位农民的名字叫陈志坚。陈志坚今年已经63岁了,对于“东莞袁隆平”这个称号,他说,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解决了产量的问题,让大家吃饱。自己研究的水稻品种则是稳定高产的同时更有营养,要让大家吃好。

  人物档案

  陈志坚,63岁,东莞中堂凤冲村人,农民技师。1983年以来自己开展水稻新品种研究,先后选育出了风丝占、风山占、风羽占、金风占、风合占、风联5号、风联4号,紫红稻4号等多个水稻品种,多次获东莞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和东莞市农委科技进步奖,所育品种大都已得到推广种植。

  评价

  靠自己一腔热情

  种田的老人

  我曾经问过陈志坚,水稻不赚钱为什么他还是选择去种地?“我的一生有很多次机会可以到外面,可是就放弃不了一些‘好材料’。”他说的“好材料”是自己积累了多年的经验和技术。

  我觉得陈志坚很不容易,没有钱没有人,凭自己的一腔热情把一生的精力都用在水稻研究上。他最感人的地方就是朴实,如果要下定论式的语言我担心自己说不好,说不对。用最平实的文字记录下他的语言和行动,就是对这个人精神最真实的反映。

  ———东莞农业技术推广管理办公室熊小芬

  策划 本报记者南小渭 撰文 本报记者段思午 摄影 本报记者苏仕日

(责任编辑:黄珊)
[我来说两句]

测测你灵魂的模样

测试:2010年你要提防你身边的哪个小人

测试你的智商到底有多高 测完可能会被气死

看你这一生有没有富贵命? 世界上最变态的八大菜

全球排名第十二位的心理测试:荒岛求生

测测你的死穴在哪里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欢迎您注册发言。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