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新中国成立60周年特别策划-追寻现代中国-娃哈哈营养快线特约 > 庆祝建国60周年成就消息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军队对外军事交流回眸(图)

  2009年3月7日,中国海军特战队队长孙浩(左)参加“和平—09”多国海上联合军演时与巴基斯坦海军特战队员交流。新华社记者 查春明摄

  开放交流,在国际舞台上扬国威军威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军队对外军事交流回眸

  走向开放的中国军队以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军事外交姿态亮相世界,令世人耳目一新:高层互访,全面推进双边关系;联合军演,彰显自信与务实;军官交流,推动人才战略工程;多边舞台,拓宽军事合作;参与维和,捍卫世界和平;人道主义救援,维护世界安全;人民海军环球航行,威武展雄姿,文明扬天下……

  从一个相对封闭的禁区,到走出国门,中国军队积极活跃的军事外交,增进了中国同世界各国军队的相互了解和信任,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以及稳定周边环境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5年10月的一天,一位身着西装的美国高官,怀着意外和惊奇,大步走进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导弹防御指挥中心。

  这位高官是谁?此人的身份可不一般,他是五角大楼的掌门人,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先生。

  中国导弹防御中心,向来都是壁垒森严的“神秘之地”,现在竟史无前例向一位外军领导人敞开大门!这则新闻,向世界传递了什么信息?

  答案其实早就有了:开放,交流。

  每一个时代都有属于它自己的内涵、节奏和独特气质。在即将迎来新中国60华诞之际,当我们把目光转向人民军队,仔细打量这座钢铁长城时,我们会发现,“威武、和平、文明”是反映其内涵、气质的独特标识,而“开放、交流”则是附着在这座伟城之上的瞭望台和会客室。

  60年岁月峥嵘。开放的情怀与气势,交流的真诚与收获,带着时代气息,融进了鲜艳的八一军旗。

  开放交流是一种心态,基于自信

  邓小平同志曾深刻指出:“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他得出结论:“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于是,对外开放成为历史转舵、持久不变的国策。

  人们应该不难理解,基于国际国内的时代背景,无论是从国家的层面,还是从军队的层面,开放交流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1955年的军史档案里记载着这样一件事:是年,中央军委决定成立一支迎外部队。驻地离北京不远的某旅有幸成为这个具有示范意义的“全军第一”。但那时,新中国成立不久,百废待举,百国待交,加上“冷战”正酣,部队能够和实际对外开放的程度并不高。

  但“闸门”一旦被打开,活水就会势成汪洋。

  1985年11月16日上午,上海吴淞口码头成为国际“热源”:由东海舰队132号导弹驱逐舰和X615号远洋综合补给舰组成的人民海军第一支友好访问编队,缓缓离开码头,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远涉印度洋,赴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3国访问。这是人民海军成立36年来的首次出访,也是人民海军舰艇首次穿越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意义非同寻常。

  人们至今不会忘记,临行前,编队指挥聂奎聚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有一些友好国家的军舰来我国访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我海军和友好国家海军的交往日益加强,许多国家的海军都真诚地希望我海军舰只回访。我们这次出访,对加强与友好国家的往来,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学习外国海军先进技术,都具有重要意义。

  10年之后的1995年8月,我海军大型舰艇编队赴印度尼西亚进行正式友好访问。这是我人民海军首次参加国际海军多边友好交往活动。在与来自亚洲、欧洲、美洲的多国海军一起参加"95印尼国际舰队检阅等活动期间,中国舰艇编队的官兵们都憋着一股子劲。他们说,一定要以最好的形象,展示中华民族和中国军人的素质、尊严和威力。说到做到。当地媒体惊叹:“透过中国海军的表现,看到了一个崛起的中国!”

  基于自信,2007年11月5日,美国国防部长盖茨来华访问期间,我军高层领导人邀请他到军委领导办公室交谈。这让盖茨本人及美方代表团人员感到惊喜与意外。

  基于自信,2003年,中国军队首次向来自15个国家的27名军事观察员开放了最大的合同战术训练基地——朱日和合同战术训练基地。此后,中国军队多次邀请外国军事观察员或驻华武官观摩各类样式的军事演习。

  基于自信,北京军区一九六旅干脆拆除围墙,成为一座没有围墙的军营,外宾在该旅营区的参观路线也不再固定。2002年7月,105名外国记者进军营采访。“这个旅官兵人人都可当外交部发言人。”外交部官员事后这样评价。

  开放交流是一种姿态,基于实力

  与地方的对外开放一样,军队的开放交流方式,也无非是两种:请进来,走出去。

  这一来一去,不仅表明我军开放的心态,也展示了我军庄严的姿态:为了维护和平,时刻紧握钢枪。

  没有自信,姿态不美;没有实力,姿态不稳。

  “我要告诫我的同行,不要同中国军队在地面上交手,这要成为军事家的一条禁忌!”——早在1960年5月,二战名将、英国皇家元帅蒙哥马利访问北京军区某旅后,就得出了这一结论。

  美国前国防部长布朗,在观摩中国第一支迎外装甲部队——北京军区某装甲师的实兵演练后,由衷赞赏这支部队铁一般的纪律和高超的装备操作水平:“你们是我所看到的为数不多的一群优秀士兵!”

  在自家的平台上展示实力尚属不易,走出国门,在国际大平台上成功亮相难度更大。

  记者亲历过上合组织成员国武装力量“和平使命-2007”联合反恐军事演习和巴基斯坦海军组织的“和平-09”海上多国联合军事演习,真切体会到,中国军队在国际军事交流平台上的亮相是精彩的,表现是可圈可点的。举个小例子:主炮射击是“和平-09”联演的焦点、难点,我海军“广州”舰的占位并不理想,排在第九,但是,前面的8艘外军舰艇都没有击中浮体靶,轮到“广州”舰了,只听得指挥员一声令下,第一组效力射直扑目标,一举将其击中击沉。舰上官兵顿时欢呼起来,驻舰的外军观察员竖起了大拇指。

  从在浩瀚的大洋上看不到新中国海军的片帆只影,到我海军舰艇的航迹不断从“黄水”向“蓝水”挺进;从自训自演,到参加双边多边联演的无数个“第一次”和机制化;从与外军局部合作,到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务实合作,事实充分证明,通过开放交流,提升了我军的实力,展示了良好形象。

  开放交流是一种常态,基于互信

  “兵无常势”,这是兵法上说的。作战样式会变,编制体制会变,装备会更新换代,但“开放建军”的政策不会变。

  今年初赴巴基斯坦参加联演的海军“广州”舰,回国后未休整,旋即赴青岛参加海军节活动,接着,在“深蓝”留下无数航迹的“广州”舰又鸣笛起航,赴文莱、印度尼西亚进行友好访问。征尘未洗鼓又催,如今只道是寻常。这在全军很多部队早已司空见惯。

  从点到面,从摸索到成熟,从“季节性”到“全天候”,可以说,今天我军的对外开放交流已完全进入“常态化”。

  时光见证了我军对外交往的3个历史性转变:由高层友好交往为主到多层次宽领域务实合作,由双边交往为主到双边与多边并重,由一般性军事专业交流为主到全方位对外交流。

  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我军共派出2400多个军事代表团,其中高级军事代表团900余批;外国军事代表团来访3000多批,其中外国国防部长、三军总司令、总参谋长等高级代表团占一半以上。近30年来,仅南京军区就接待来访外宾67000余人次,涉及127个国家,外宾多为国防部长、总司令、总参谋长、军兵种司令。

  自2002年以来,我军参与的双边和多边军事演习活动呈上升之势,迄今已举行20多次联合演习或联合训练。与此同时,中国军队也积极向外军开放内部演习。

  中国军队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同时,建立了参与国际人道主义救援应急机制,还多次主办和参加不同类型的国际会议和军体比赛,多次派出军队文艺团体出国访问演出。

  增信释疑,是时代赋予中国军事外交的重要任务。且看我军的铿锵步伐:

  ——自1995年中国首次发表《中国的军备控制与裁军白皮书》后,又多次发表国防白皮书,系统阐释国防政策和军事战略;

  ——2008年中俄、中美国防部建立直通电话,标志着中俄、中美两军互信达到新的水平;

  ——中国军队与周边国家军队建立健全边海防磋商和会谈会晤机制,与俄、美、英、法、日等22国建立了防务安全磋商机制;

  ——建立国防部权威信息发布平台,新闻发言人制度、国防部网站等相继问世;

  ……

  以互信促稳定,以合作求安全,此乃中国军队所坚持的原则。与时代同行的中国军事外交,活力无限,其前景将更加广阔!(记者 董国政)
(责任编辑:刘晓静)

我要发布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欢迎您注册发言。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纪念六十年的国家历史,不仅仅是对建国过程的简单描述,还是一次对自己祖国的宏大审视。

更多>>> 我的解放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