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的伟大工程在创新中推进

2009年09月27日07:10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本报记者 李旭 陈松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要把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关键是把党建设好。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年,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取得重大成就的60年。

  60年来,四川共产党员总数增长40倍,党的基层组织增长近14倍。
改革开放以来,在四川,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创新中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

  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党的思想建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在党员、干部中深入人心

  2009年9月,我省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正式启动,主要在乡镇、街道,村、社区,中等职业学校、中小学校、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等单位开展,共有7万多个基层党组织、248万名党员积极参与其中。

  从2008年在省级领导班子和省直机关试点,到第二批市县、高校、机关,企业等5万多个党组织、95万多名党员干部,再到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各级党组织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两个加快"见成效”。

  思想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根本。1950年,四川建立省专县三级学习委员会,并率先在全国探索建立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将自上而下的学习要求和自下而上的发展需要有机结合起来。目前,从省级各部委(部门)、各市地州、各县市区和乡镇,到省属高校、国有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均建立党委(党组)中心学习组,形成以县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的常态化理论学习机制。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从一个长期领导革命的党,转变成为一个长期执政的党;从在封闭和实行计划经济的条件下执政,到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执政,党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极其丰富的建设经验,其中关键一条是必须根据不断变化的历史条件和党的事业的发展要求,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们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

  在四川,以解放思想统一思想,面对新时代、新任务,党的思想建设与时俱进: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步在各级党组织开展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的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到十六大以来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理论教育,以及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教育……各级宣讲团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军营深入宣传教育,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党的思想建设。

  2008年,四川成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3个试点省之一。同年4月至9月,试点工作在省级领导班子和省直机关开展,圆满完成各个阶段的任务,有力地促进了抗震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2009年3月至9月,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和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全省展开,达到预期要求。

  60年来,我省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手段、方式不断创新。2004年3月起,我省省级部门副处级以上干部可以根据工作岗位和个人发展需要,自主选择培训项目。这一干部培训方式开全国先河。2009年5月启动的菜单式培训,不仅将范围扩大到全体干部,还以3:7的比例确定了必修课和选修课,课程更新率达到90%,开放的干部培训教育工作机制初步成型。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蓬勃开展。目前,全省已建成乡镇、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31284个。

  加强党的思想建设,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在我省党员、干部队伍中深入人心。广大党员、干部带领全省群众走科学发展之路,把“两个加快”不断推向前进。

  推进各项事业关键在党、关键在人。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党的组织建设切实推进,党员、干部队伍生机与活力不断增强

  截至2008年底,我省党员总数已从上世纪50年代初的10.17万名增长到408.5万名,基层党组织从1.2万个增加到17.6万个。在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的组织,在流动人口中发展党员,新鲜血液源源不断地涌入,使党执政的组织基础更加巩固,也使党的建设面临新的更加繁重的任务。

  推进各项事业关键在党、关键在人。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省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不断推进党的组织建设。

  2009年8月,我省首次面向海内外公开选拔副厅级领导干部,这是我省在更大力度上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在更大程度上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在更大范围内集聚推进“两个加快”的高素质领导人才的重要举措。经过严格的笔试、面试,目前省内外各有24人被列为考察对象。

  公开选拔干部,四川是全国最早的省份之一。1995年的“双推双考”模式,拉开全省公选副厅级干部的大幕。此后的10余年间,四川分6次公选出97名副厅级干部。

  从1993年起,四川各级党政机关中层干部开展竞争上岗试点;2000年,省直机关和市(州)全面推行竞争上岗;2002年,省级机关机构改革中,有380名年纪较轻、综合素质较好的干部通过竞争走上中层领导岗位。

  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1993年至今,四川已公开选拔各类领导干部4675名。从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到树立科学人才观、从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到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全省始终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坚持不断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呈现出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

  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省委坚持抓基层、打基础不放松、不动摇。我省率先在全国探索“双向培养”、“农村小康快车”、“支部加协会,农民得实惠”等农村党建新模式。“三联”制度、“三村建设”以及“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的“思源经验”等一大批创新举措,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生机与活力不断得到增强。

  在党内基层民主建设方面,我省是走在全国前列的省份之一。从上世纪80年代末起,四川就开始进行党内选举制度改革试点,探索以“公推”和“直选”为核心程序的新的选举模式。1998年,省委现场会在总结推广直选村干部经验的同时,鼓励试点公推公选乡镇领导。到2001年底乡镇换届选举时,全省除3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外,有近一半的乡镇“公推公选”出5447名乡镇领导。试点地巴中、泸州、雅安等地所有乡镇党委书记则全部通过“公推公选”产生。到2006年乡镇换届选举时,全省除民族地区外全面采取“公推公选”方式产生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候选人。2003年,新都区木兰镇直接选举产生乡党委书记。

  扩大党内民主,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推进党务公开,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党的制度建设和党内民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2008年底,《四川省规范和监督县(市、区)党委书记用人行为办法(试行)》出台,这是我省首次针对县委书记这一特定群体的特定行为出台专项制度,引起社会高度关注。

  新中国60年来,围绕党的制度建设,四川在发展民主、制约权力、强化监督等方面不断探索和创新。

  从1956年至1966年5月,我省建立起一套强化党的领导的体制。改革开放以来,抓住党政职能分开这一关键推进制度建设。十六大后,着力理顺党内权力关系和落实常委分工负责制。

  2003年,省委出台《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市(州)、县(市、区)党委常委会决定重大事项的暂行规定》,对党政事权进行合理划分,为民主集中制和行政首长负责制找到了结合点。随着“三个议事规则”出台,以制度规范权力运作,持续深入地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常委会和全委会的票决及议事规则不断完善。

  从贯彻落实“群众公认”原则,到鲜明提出把干部初始提名权、推荐权、评价权交给党员、干部和群众;从规范干部选任工作,到集中推出非定向预推、“1+3”考核评价办法、统筹公选等“六项举措”……无论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还是扩大选人用人上的民主,四川都走在全国前列。随着干部任免票决制在四川由试点转为全面推行,20余项制度规范全面覆盖市、县领导班子成员选任,一套科学规范的干部任用选拔工作制度形成。

  干部管理监督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强。2003年起,《党政领导干部引咎辞职暂行办法》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认定及责任追究办法》相继出台,使四川成为全国最早实行“官员问责”的省份之一。在干部管理监督层面,四川已形成问责、选任、举报、清理公务员经商的一系列制度,把监督贯穿于干部选拔、培养、使用、管理的全过程。

  今天的四川,党务公开制度得到全面实行,领导干部接待日制度、民情反馈制度、干部下访制度、民情日记制度等一系列保障措施也普遍建立健全。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改革创新,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与时俱进地推进党的作风建设

  “共产党员跟我上!”“5·12”汶川特大地震中,我省基层党组织共组建党员抢险队、党员突击队、党员服务队1.8万个,在抗震救灾一线和受灾群众安置点组建临时党组织近千个,176.59万名党员干部战斗在抗震救灾一线,其中,县级以上领导干部8296人……

  山崩地裂间,我省各级党组织成为震不垮的堡垒、压不弯的脊梁,成为带领群众战胜一切困难的主心骨,展现出良好的思想作风。

  这是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省从教育入手,切实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结果。

  从1978年真理标准讨论推动思想大解放,到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省以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根本,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为核心,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与时俱进地切实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2007年,省委决定集中开展领导干部作风整顿建设活动。全省4500多个县级以上班子、3.6万多名县处级以上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倾听群众意见,了解基层实情,研究发展对策。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全省工作呈现前所未有的艰难局面、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2008年7月中旬召开的省委九届五次全会提出: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以优良的作风保障和推进各项工作。省委要求,全省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特别讲大局、特别讲付出、特别讲实干、特别讲纪律。

  “四个特别”总揽我省党的作风建设工作全局。一年多来,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身体力行“四个特别”,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勇于担当,靠前指挥,超常付出,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着力恢复重建,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着力加快发展,努力推进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建设;着力改善民生,不断提高全省人民生活水平;着力维护稳定,营造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

  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以完善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为重点,反腐倡廉建设进入新阶段

  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始终把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

  1952年,中共四川省纪律检查委员会成立,标志着四川反腐倡廉建设步入制度化轨道。

  1978年,随着党中央恢复重建党的纪律检查机关的号令,四川反腐倡廉建设翻开崭新一页。

  改革开放之初,迫切需要营造推进改革的良好环境。省委用坚决惩治腐败的行动唱响反腐倡廉建设主旋律,走私贩私、行贿受贿、贪污盗窃以及官僚主义、腐化堕落等方面的重大案件成为重点查办对象。以惩治腐败的“重拳”保护改革开放,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到上世纪80年代末我省反腐倡廉建设烙上鲜明的时代印记。

  “把党风和廉政建设作为大事来抓。”从上世纪90年代初起,这成为我省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着力点。向党内不正之风“开刀”,四川将治理公路“三乱”、减轻农民负担、减轻企业负担等8个方面作为纠风工作重点,进行专项治理,不正之风得到遏制。同时,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强劲势头,从1993年至2002年,全省共立案查处违纪案件63418件,处理违纪党员62039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也成为重要抓手。仅1993年至1997年,全省党政机关县(处)级以上干部有10588人(次)在专题民主生活会上检查纠正了违反廉洁自律规定的问题。通过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查办案件、纠正不正之风3项工作,到2002年,我省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探索初显成效。

  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我省反腐倡廉建设,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使我省反腐倡廉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

  用改革解决导致腐败现象发生的深层次问题。着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财政管理制度、干部人事制度、投资体制等改革,使腐败丧失滋生的土壤。到2008年,经过9次集中清理,省级行政审批项目从2002年的2739项减少调整到486项。

  狠抓党员干部教育。结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加强理想信念、廉洁从政和党纪国法教育,运用正反两方面典型进行示范和警示教育,增强拒腐防变意识。

  加强干部监督。建立健全拟提拔任用干部征求同级纪委意见的程序和办法。2004年7月,省委成立巡视机构,将党政“一把手”纳入巡视范围。

  强化制度保障。落实述职述廉、诫勉谈话、廉政谈话等监督制度,完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

  把查办案件放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思考和把握,坚决查处了一批有影响的大要案件。2002年10月至2008年4月,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23240件,给予党纪处分28624人。

  目前,四川反腐倡廉建设,教育、改革、制度、监督、纠风、惩治并举,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奋力推进“两个加快”营造了良好环境。

测测你灵魂的模样

测试:2010年你要提防你身边的哪个小人

测试你的智商到底有多高 测完可能会被气死

看你这一生有没有富贵命? 世界上最变态的八大菜

全球排名第十二位的心理测试:荒岛求生

测测你的死穴在哪里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欢迎您注册发言。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