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新中国成立60周年特别策划-追寻现代中国-娃哈哈营养快线特约 > 庆祝建国60周年成就消息

重庆一家三代当裁缝 见证60年国人服装变迁(图)

颜永恒做了一辈子裁缝。

颜永恒的女儿如今也是缝纫能手。

  一家三代当裁缝 见证60年来国人服装变迁(图)

  故事导读

  从蚊帐般的粗布到细纱自染布、的确良、呢料、真丝、复合布料;从手工缝制到机器加工;从褪色染得手发黑的黑灰蓝“老三色”到各种叫不出名的斑斓色彩;从不分男女的中山装、列宁装、人民装“老三样”,到喇叭裤、蝙蝠衫、连衣裙等繁杂款式…… 如果说服装是一幅穿在身上的历史画卷,家住江北的颜永恒一家三代便是这幅宏大画卷的制作者之一。三代当裁缝的他们,见证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国人服装和服装背后生活水平、思想观念的巨大变迁。

  21世纪 服装要求高了 裁缝满足不了了

  老缝纫店转向拓展新业务

  “昌容,你动作快点!这批缦子打完了,下午还有批酒店的椅套要赶出来……”江北区野水沟24号低矮平房门口支起的临时摊位上,61岁的颜永恒一边踩着老式缝纫机,一边叮嘱另一台机器上的女儿加快动作。

  22日中午1点过了,颜永恒还没顾得上吃饭。他身后的房间里,堆着大量等待加工的金丝绒和白布。国庆在即,许多单位开会布置会场、酒店迎接节日更换各种座椅套,会场布缦和各种布套订单来了很多,每天,颜永恒和女儿都要忙到深夜。 听着机器发出规律的“嗒嗒”声,颜永恒有些兴奋:“这样忙着踩缝纫机的时候,现在已经不多了。”一声叹息后,他脸上涌起一丝难以察觉的落寞。

  颜永恒在野水沟开缝纫店已近20年,虽然没有正式的招牌,但只要一问“裁缝店”,周围的人都能说出准确的地方。但前不久,门面拆迁,他不得不将店铺临时移到这拥挤的平房。今后在哪里找门面,开哪种店,老颜和女儿至今没商量出个结果。

  老颜一家三代都是裁缝,父亲解放前就开始做裁缝;老颜17岁就子承父业学做裁缝,至今已经44年;女儿颜昌容18岁中学毕业后也随父学艺,一家3代从事缝纫已超过60年。61岁的老颜更是一辈子都在做衣服中度过,对一把尺子一把剪刀的缝纫生活充满感情,哪天不听到缝纫机的“嗒嗒”声,就浑身不自在。

  但10年前,老颜的缝纫店不得不开始转向。生活水平提高了,市民对服装的要求也越来越多,除了面料更好,款式也需要专人针对不同人群和身材设计,除了简单的缝纫,还加入了大量的刺绣、镂空等工艺,简单的裁缝店已无法满足。大量服装厂细分市场后,市民的消费习惯也从原来到缝纫店做衣服变成到商场购买成衣。

  本世纪初,在女儿颜昌容坚持下,老颜缝纫店不得不挂出了“皮衣翻新、上色上油、水洗干洗、织补熨烫”的招牌,拓展起业务范围。

  颜昌容说,如今店里除了承担干洗、熨烫等业务,还大量接打工厂、酒店需要的各种布套、布缦。曾经的主业做衣服只能占到业务量的1/3,而且多是专门的演出服、老年人衣服或身材特殊不好买成品而需要量身定做的衣服。所以,这次搬迁重找门面,究竟应该怎样定位,成了老颜和女儿心里至今未解的一个结。

  解放初期

   曾靠手工缝 遮羞保暖为主 “老三色”“老三样” 穿衣紧跟革命潮流

  相比如今缝纫店主业的衰落,解放前就开始做裁缝的老颜的父亲颜忠凡算是曾经辉煌过。 虽然颜忠凡已去世多年,但从父亲那里听来、看来的关于裁缝的记忆,老颜至今仍记得很清楚。父亲原本是名国民党军官,后受到打压脱下军装回到渝北农村老家。迫于生计,30多岁的他在解放前两年跟人学艺当起裁缝。

  那时候,没有现在这种细腻的布料,老百姓做衣服一般都是自己纺制的蚊帐般的粗纱布。对服装的要求也仅仅停留在保暖和遮羞上,完全谈不上美观和款式。那时还没有缝纫机,虽然是裁缝,做衣服也全靠一双手,一件衣服一整天能做完都算快的。 新中国成立后,有了缝纫机,但观念还非常保守,穿衣打扮与革命紧紧联系在一起。开国大典上毛泽东等领导人穿的中山装迅速在全国流行,后来,4个口袋的中山装经过演变改进,有了人民装和双排扣的列宁装。中山装、人民装、列宁装“老三样”也成为当时有条件人的普遍选择。那时,这款式几乎是不分男女,人人都争着穿这样的衣服以显示自己“革命”。“文化大革命”时,军装成了最奢侈、最有派头的时尚。

  10多岁就在父亲指引下开始学裁缝的老颜说,解放后10多年,老百姓穿衣除了款式“老三样”,颜色也主要是蓝、黑、灰“老三色”。因为印染工艺差,布料褪色都很厉害,一天裁缝当下来,手都会被染成黑色,洗很久才敢端饭碗。

  在这种“革命”浪潮下,西装和旗袍被看成资产阶级情调,在人们的生活中消失了将近20年。上世纪60年代,苏联领导人访问中国,提出这种服装不符合社会主义国家形象,“女性应该人人穿花衣,以体现社会主义欣欣向荣的面貌”。于是,苏联传入的色彩鲜艳的“布拉吉”(连衣裙)开始成为城市最亮丽的风景。

  但这些都只限于条件较好的家庭。老颜说,那个时期,每人每年只有1尺8寸布票,做条短裤都不够,被人笑称“三人才有一条裤子”,大多数老百姓还是只能穿自己纺的粗布衫。

  改革开放后 生活变好了 选择变多了 缝纫店见证思想解放和进步

  老颜印象中,街上一片蓝灰黑的景象真正得到改变,是在改革开放后。

  当时,老颜当裁缝已经10多年,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不少人对服装的要求也多了。感觉到在农村眼界有限的老颜,从渝北农村挑着缝纫机进城,在江北观音桥当起学徒,偷师学艺3年,学会了城里西服、裙子等做法后,才在大兴村摆起自己的摊摊。 上世纪80年代初,面料已经从粗布发展到的确良、呢料、真丝等,国产故事片《庐山恋》上映后,女主角太阳镜、长头发、喇叭裤、蝙蝠衫等打扮迅速流行起来。虽然很多老年人看不习惯,但年轻人却从中找到个性和自我的感觉。

  一次,一位母亲到老颜的裁缝店,想为即将去相亲的女儿打件衬衣,认为那样才是传统女孩该穿的,没想到一同前来的20岁左右的女儿非要做裙子,觉得裙子更好看。为此,母女俩在裁缝店里大吵了一架,母亲觉得穿裙子是“出风头,作风有问题”,坚决不同意。老颜出面劝母亲,说现在年轻人都流行穿裙子,只是为了美观,并不代表思想有问题。最后,母亲勉强接受了老颜的建议,为女儿做了裙子。不久后,女孩特地给老颜送了一包烟来,说穿上那件裙子相亲成功了。

  因为衣服,两代人发生争吵在那个年代是很常见的事。老颜回忆,有次,一位妈妈没听他劝,给儿子做了件4个包的老式中山装,没想到10多岁的儿子取衣服时,一见就哭着将衣服的荷包撕了,说自己想要的是军干服。

  老颜说,其实这种两代人的争论并不仅仅是衣服的问题,背后是新旧观念在两代人间的碰撞。正是这种碰撞下,观念得到了解放,时代得以进步。到80年代末,人们对服装的要求已经普遍从最初的“保暖遮羞”提高到美观。一次,一对父子拿了一段毛料找到老颜,想打两件风衣。老颜劝他们做一件风衣,再做件其他的,两人可以换着穿,但那位父亲坚决拒绝了:“风衣人人都喜欢,儿子要穿,我还是要穿!就做两件吧!”

  到上世纪90年代,人们对服装的要求更高了。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与国际社会接触后,各种服装加工厂大量出现,服装行业有了专门的设计师,一块尺子一把剪刀的小裁缝店已无法满足众多市民的需求。

  那时起,许多和老颜一起开裁缝店的同行,纷纷进了服装厂,走上了流水加工线。虽也有不少工厂邀请老颜,但他始终舍不得扔下自己那台缝纫机。当到商场买衣服成为消费主流后,老颜更多时候只能为别人修改买来的成衣。尽管如此,他还是没准备放弃,“干了这么多年,能见证服装的变迁,也算个幸事。有生之年,裁缝店还是会开下去。”

  至于以后,女儿颜昌容说,不管社会怎么变,“衣食住行”里,只要还有“衣”存在,就不愁找不到出路。

  记者 张一叶 罗 川 报道摄影

★ 分列式、游行方阵看点
(责任编辑:renyue)

我要发布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欢迎您注册发言。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纪念六十年的国家历史,不仅仅是对建国过程的简单描述,还是一次对自己祖国的宏大审视。

更多>>> 我的解放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