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 天津日报

天津:中国话剧的摇篮(组图)

来源:天津网-天津日报
2009年10月11日08:24
讲述

  赵大民

  如今,中国话剧已经诞生102周年。说天津是中国话剧的摇篮,当之无愧。海河水哺育了曹禺、焦菊隐这样的戏剧大师,再向前追溯还有李叔同、严修、张伯苓、张彭春等一批伟大的教育家和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其中还包括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他们为早期的话剧运动倾注了心血,培养了人才,创造了一大批具有启蒙意义的新剧目,以及《吾校新剧观》等一批高质量的理论文章。这是前辈给我们留下的遗产,据初步统计南开新剧团编演的剧目,约有46部之多,大部分属于原创,少量改编传统戏曲或移植外国名著。其中有些论著虽然写于七八十年以前,今天读来仍有启示作用。

  周恩来同志在《吾校新剧观》一文中论述新剧之功效时,有一段精辟的文字,他说:“世界者,实振兴无限兴趣之大剧场,而衣冠优孟,袍笏登场,又为世界舞台中之小剧场耳……以此而感聋聩,聋聩明;化愚顽,愚顽格。纵之影响世界,横之感化今人。”这种新剧观,在南开新剧团的剧目如《一元钱》、《一念差》、《新村正》等代表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历史的运转常常有惊人的相似,那时的“西风东渐”(主要是科学与民主)与现在的改革开放、面对全球化,几乎需要用相同的心智去思考和应对。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天津话剧,经历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繁华期,那时候的话剧舞台,人才济济,剧目众多,中外古今,争奇斗艳。在戏剧百花园里,独领一代风骚。天津人艺演出场次最多时年演800场,有时一日三开箱。不但专业话剧繁荣,职工业余话剧也非常活跃,风靡一时的《六号门》,就是专业和业余联合创作和演出的。“文革”十年,冰封大地,话剧成了重灾区,几乎所有的艺术骨干均被打倒。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1979年邓小平同志在第四次全国文代会发表《祝辞》以后,文艺界拨乱反正,话剧重新复苏,天津人艺不但创作《唐人街上的传说》、《婚礼》、《觉悟》等一批新剧目,还恢复了17年积累的一批保留剧目。1985年天津儿童艺术剧团成立,先后演出了《红蜻蜓》、《尼玛太阳》等一批充满青春气息的剧目,把天津的话剧活动,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新时期的话剧面临新的挑战,话剧样式走向多元化是必然的趋势。当前话剧运作的方式,基本上有三种形态:实验话剧、主流话剧和商业话剧。这三种模式是两头小,中间大,主流话剧即具有主流意识形态的戏剧(如郭、老、曹的作品)居于主导地位。主流话剧继承“五四”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强调政治教育与艺术效益的统一,大部分演出效果是正面的。

  与主流戏剧相对应的是实验戏剧(或称探索戏剧、先锋戏剧)。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介绍国外后现代戏剧的译著很多。中国的实验戏剧大抵是从高行健的《野人》和孟京辉的《思凡》开始。研究中国后现代戏剧的理论家有过专门的介绍。他们把后现代戏剧的特点界定为三条:(1)非线性叙事(反故事反情节);(2)戏剧解构(对经典的颠覆、重组、删除);(3)反文法表演(没有固定文本,人物对话支离破碎、断章取义,主要依靠相互碰撞和即兴表演推进戏剧节奏)。全剧无头无尾,无时空限制,观众必须弄懂他们的游戏规则和肢体语言,才能观赏戏剧的奥妙所在。这是一种西方的戏剧思潮,代表人物有英国的彼得·布鲁克,美国的礼查德·福尔曼和波兰的格洛托夫斯基、塔迪尔兹·凯恩特等。最近在天津大剧院演出的《恋爱的犀牛》和在人艺小剧场演出的《混世》都属于这类。

  至于纯商业演出,目前还处于摸索阶段,“戏逍堂”“龙马社”大抵都属于“工作坊”式的商业运作,基本趋向是“戏仿”和“搞笑”,使戏剧走向低俗化。当然,最近也有些大手笔的商业投资和商业运营,有的叫好,有的唱衰,一时还看不出准确的走向。

  除了专业团体的竞争以外,近年兴起的校园戏剧也充满勃勃生机,令人耳目一新。最近天津大学应届毕业班在人艺小剧场演出的话剧《哥儿们姐儿们闯天津》,戏的内容说不上有多么深刻、震撼,但他们纯属自编自演,全体师生用34周的时间,从搜集素材到编写剧本,再到舞台呈现,无不渗透着他们辛勤的汗水。一切材料都来自生活,来自他们的亲身体验。如果把这台戏比作一朵花的话,那么每一片花瓣都带着从母本采摘下来的印痕,都充溢着原始生命的气息。人物生动,语言鲜活,舞台简朴,而市井生活的环境感很强。表演很真实,很现代,也很感人。高境界的艺术要求真善美,但首先是真,没有真实感的虚假艺术,善和美也无法附丽于其上。

  未来的话剧舞台必定是多元的,开放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先锋派、现代派乃至后现代派,都会“你方演罢我登场”,在舞台上亮出自己的身段。话剧只要生存,就必然面临竞争,物竞天择,此消彼长。文艺生态亦如自然生态,只有在你争我长、万类霜天竞自由中,才能长出真正的参天大树。现在是信息时代,现代科技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状态。只要打开电视、电脑,各种信息铺天盖地而来。各类网络文化,古今中外,天文地理,科技人文,要什么有什么,真可谓信息爆炸。信息对人类最大的伤害是排挤了大脑思维,人们用读信息代替了读书,甚至认为拥有信息就是拥有了知识,拥有了学问。这绝对是一种误解。信息对于企业家、金融家、军事家、外交活动家等等,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可以说信息就是命脉,成败得失就在几分几秒之间。而对于从事文学艺术工作的人来说,信息当然也不是完全没用,至少需要知道当下的舞台话语、游戏规则、职场动向以及国内外舞台走向等等,但这些都不能代替读书和思考。中国古代没有专门的美学著作,现、当代学者朱光潜、宗白华、钱钟书的书都写得很通俗,晓畅易懂。读美学和哲学是为了提高思维的能力、鉴赏的能力,提升品位,增长智慧。有了智慧才能与周围世界和谐、融洽,“出入相友,守望相助”。

  毋庸置疑,天津有话剧艺术坚实的基础,也有几代话剧艺术家的辛勤耕耘。如今赶上全面发展的时代,未来天津的话剧自然会跨上一个新台阶。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