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 天津日报

有情有韵话国学(组图)

来源:天津网-天津日报
2009年10月24日12:03
文/江畑颐

  今年四月以来,陆续参加了几次燕山国学馆的国学沙龙,比如中国古代诗歌的音乐美,古琴音乐欣赏,关于《周易》,话说苏轼等,每一次沙龙请的都是比较有分量的专家学者,以讲为主,以座谈讨论为辅,既有学术氛围又有普及意义。而且讲的不拿讲课费,听的也不用交听课费,只要有兴趣来参加就可以了。忽然发现,热了好久的国学,尽管“国学该不该热”早已不再是人们争论的焦点,尽管一些有识之士始终没有放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推广与弘扬,他们默默地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但是,到底国学的推广意义何在?国学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心态面对国学、学习国学、传播国学?高温不降的“国学热”背后存在着哪些问题等等,却一直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针对这些问题,日前记者与天津城建学院教授、古琴专家、燕山国学馆创办人薄克礼进行了一次对话。

  让人好好活着

  场景一:峻硕是国学馆的“老学员”,某日由姥姥陪读。姥姥一来便问可不可以旁听,得到允许后便认认真真地跟着读起了《论语》。之后,姥姥成为了蒙学班里的编外学员。姥姥说她只有小学四年级的文化程度,没赶上好时代,读书不多,听了于丹讲《论语》后对传统文化有了兴趣,听说外孙每周六都去参加国学班,便兴致勃勃地陪了来。看见姥姥按照老师的要求一遍遍地读得非常投入,孩子们也更认真了。

  记者:据媒体报道,您从2005年就开始在国学的推广方面有所行动了,直到现在一直在坚持,而且今年又开设了国学沙龙,那么您认为国学的推广意义到底在哪里呢?

  薄克礼:当很多人还在讨论孩子们是不是应该学国学、如何学国学时,有很多人已经超越了空谈,默默地做这件事了,实践证明,背负了太多使命、也承载了很多非议的国学已经逐渐地渗入了人们的生活,并且直接影响了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就是国学推广的意义。

  很多人问过我这个问题,我以为,国学无论就其哲学思想、历史文化、文学演变及其他一切方面,其实都围绕着一个主题——指导人的生活,使生活更加美好。换句更加实在的话说,是让人好好活着。

  比如,儒家是教人积极进取的,因为进取的人生容易获得成功,而成功了必然为我们的生活增添幸福快乐的光彩;佛家虽讲出世,但讲的是无欲无求,克制自己的不良欲望,与人为善,这样就容易形成良好和谐的社会关系;道家讲无为无不为,是让我们知道适可而止,知足常乐,遵循自然法则……就历史而言,以史为鉴,也是更好地指导我们现在和将来的生活。就文化艺术而言,能给人生提供更多的艺术享受,这样不也是使生活更加多彩吗?!

  场景二:5岁的孩子,一次跟着父母去逛街,妈妈看上了一件标价800多元的名牌衣服,爸爸却说另一件标价100多元的衣服也不错,只是非名牌,妈妈认为爸爸是不舍得花钱,两人争了起来,这时候孩子拉了拉妈妈的衣角说了一句:“衣贵洁,不贵华”,妈妈很吃惊地看了看孩子。孩子立即说:“在国学馆学的。”记者:说到国学热,目前看,有很大一部分是普及性的,尤其是针对幼童的,而对于孩子们来说,推广国学,其实主要就是引导孩子读经,那什么叫“读经”,读经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薄克礼:所谓读经,就是阅读经典,而这些经典全部是我们中华民族所独有的。主要包括以儒家文化为主的经、史、子、集等。有过去私塾蒙学背诵的《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也有《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经》、《尚书》、《周易》、《礼记》、《春秋》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四书五经”,还有老子的《道德经》、庄子的《南华经》以及《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等经典。这些都是我们民族赖以和谐生存的根本。

  读经首先可以让孩子懂得孝道。我们小的时候,都是很敬畏父母和祖父母的,但我们的孩子却不一样了,至少一家6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是非常普通的事。于是,统治一国的封建帝王没有了,统治一家的小皇帝却产生了。小皇帝们在家为所欲为、横行霸道,动不动就对父母、爷爷奶奶顶撞甚至打骂,动不动就以离家出走甚至自杀相要挟。到了社会上没人再以他们为中心了,他们就受不了,不会与人相处,很难适应社会。而在阅读经典时,首先教会孩子们的就是孝敬父母、孝敬老人。儒家讲这是为人的根本,因为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还指望他尊敬别人吗?!而不尊敬别人,又怎么会得到别人的尊敬呢!

  其次是友爱。也就是儒家讲的“悌”,善待家人,善待他人,也就是推己及人。这就是孟子所倡导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付出爱心的同时,得到了别人的关爱。

  还有就是忠信礼义廉耻。“忠”可以帮助孩子们养成忠于信仰和事业的品格,思想专一,做事一心一意,执著而有毅力。“信”是要教育孩子成为言必行、行必果的君子,一诺千金。“礼”则是让孩子谦虚、恭谨,不狂妄自大,不目中无人。而“义”讲的是合理,也就是说无论我们说话、办事都不要离开一个理字,不能蛮不讲理。“廉”是要让孩子们懂得节俭、清廉,不贪图不义之财,《论语》中“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谓“耻”,指的是那些见不得人的、让人讨厌的言行。

  所以说读经,就是让小孩子从小就学会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八德修身,修身的目的很简单,《大学》里说得明明白白,是“齐家治国平天下。”有了上述规范,也就是传统的伦理道德规范,我们正常的人格就养成了,才可以立身,将来对家庭对社会才会有担当。当然,读经还有提高孩子们的社会适应力以及记忆力等等诸多好处。

  不能功利

  记者:国学热了这么多年,我们知道,目前,像您这样热衷于推广国学的人也不少,“国学私塾”也有一些,肯定是良莠不齐,您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薄克礼:实话实说,我确实看到了一些问题。首先是师资问题,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不能否认现在搞国学推广的有真正的大师,但据我了解,也有中学老师、小学老师,甚至还有下岗工人、幼儿园辞退的老师等。比如我们在国学沙龙那天见的那个朋友,二十几岁,没考上大学,后来跟着别人学了一段时间国学,于是自己也搞了一个学堂,不讲只读。如果我们的孩子都在这样的学堂里读国学,那结果会是怎样?这还算好的,起码这位朋友还知道看看别人在干什么,怎么干,还有的就更差了。

  不是认识字的人都能带领孩子们读经,读经需要读音、字形、字义、思想等诸多方面的知识储备,搞不好就会误人子弟。比如有一个小学员,来学馆之前就已经会背《三百千》、《大学》、《中庸》、《笠翁对韵》了,第一次来时我让她背给我听,结果发现,很多读音错误,尤其是《笠翁对韵》,其中的入声字根本没读出来,我不得不从头开始给她正音。我们读《笠翁对韵》的目的其实就是让学员们能够更好地认识中国古代的诗词,甚至学会诗词创作,而如果完全按照现代汉语语音去读,那肯定会影响我们对古典诗词美的理解和享受。所以,读经推广者的素质提高是很重要的。我曾经跟全球读经倡导者王财贵商量想搞师资培训,哪怕是免费的,国学老师必须自己先读懂,否则不能出去教。

  其次是课程安排问题。有一些搞国学教育的人不是搞教育出身,安排课程不合理,有些学校安排孩子们一天8小时读《论语》。这样读把孩子们都读烦了,学员们最后可能是把《论语》背下来了,但也失去了兴趣,那还有什么意义呢?还有一些全日制的学校安排七八岁甚至更小的孩子打太极拳,我是反对的,小孩子应该是自然成长的,特别是四五岁、七八岁的孩子应该是以动为主的,这么小就让他打太极拳,我觉得是不符合生长规律的。

  再有一点就是国学教育的功利性。有一些搞国学传承的学校,打的是弘扬国学的名义,目的是钱。比如我们见到的那个在北京上全日制私塾学校的小女孩儿,一个月要三千多元。不过我不主张小孩子上全日制私塾,毕竟我们现在的社会与古代社会是不一样的,孩子将来还要在社会上生存,过早地把孩子局限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只读古代经典,未必有利于孩子将来的成长。我还听说有些大学的国学学堂,一个月要一万多元,把眼睛光盯在钱上,办学已经不是主要目的,想想,结果会是怎样呢?!

  谈到功利,还有一种功利是来自家长的。我们现在有一些学员兴致勃勃地来了,没多久走了,我问过,大部分学员走的原因是家长没有很快看到孩子在这里学的“成果”。所谓“成果”就是学习成绩的提高。很多家长送孩子来就是希望学一段时间以后孩子在分数上有所提高,或者能有一个特长。其实学国学,目的不应该在这里,孩子是一天天长起来的,是潜移默化的,古人皓首穷经可是一辈子的事啊。所以我对送孩子来学国学的所有家长都会先说,你们不要找我要成绩,如果是那样,趁早别来,就是我不这样说,你们肯定也在这里呆不长。家长们要做的是通过孩子在这里的学习观察他们的变化。我们的目的是培养学员的伦理道德心、做人处事的方法,掌握知识,以将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传承并发扬光大,用以指导自身修养和提高能力,而这些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学国学是要让人的内心起变化,而不是在外面“刷漆”,所以是要有过程的。

  做个国学志愿者

  记者:中国传统文人的特点就是耻于谈利,但是办学,哪怕是办私塾性质的学堂也是有开销的,比如租房子,比如请高水平的老师等等,这个问题又怎么解决呢?

  薄克礼:这就涉及到搞国学的初衷和目的了。如果你真的是喜欢国学,这些问题就不难解决。我就是一个国学志愿者。我每周六、周日在国学馆里讲课都是义务的,还有古琴专家张子盛老师在这里授课也是义务的。我们都是国学的真正喜爱者,目的是传承文脉,让国人更多地了解自己的文化,知道祖宗还有那么多优秀的思想、文化、艺术,以更好地珍视自己的文化,珍视我们这个民族,珍视我们这个国家。

  我从小受家庭影响,对国学就有所接触,年少时期文脉中断。好在改革开放恢复了高考制度,我在大学学习的是传统文化并对传统诗词曲感兴趣,在大学阶段就开始发表学术论文。后来上研究生,也读的是古代文学,又追随恩师刘崇德先生读了古典文学博士。崇德师具有多般才艺,不仅是李白研究专家,更是词曲学大师,是九宫大成学的开创者,其著作《燕乐新说》获得国家图书奖,《新定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校译》获得国家图书提名奖,参与编著的《李白全集校注》也获得国家图书奖。崇德师还精通音乐,长于书画和园艺,对传统的中医中药也有研究。

  我崇拜我的导师,我这辈子是不可能成为这样的人了,但是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会集我身边和我一样热爱国学的精英搞国学推广,让更多的孩子从小接受这方面的熏陶,奠定成为大家的基础。

  但是我们的国学馆也不是不收费,因为学馆是租的房子,其他老师也都有讲课酬金,还有买纸笔等诸多花费。但是对残疾人、下岗职工或他们的子女以及那些经济上确实有困难但是对国学又确实有兴趣的人,我们还是免费的。我们的目的是培养人才,是弘扬国学,有钱可以做有钱的事,没钱一样可以做事。

  歌着很幸福

  场景三:“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公交车上,薄克礼微闭双眼小声地哼唱,越唱兴致越高,竟然忘了自己是在公交车上,等他唱美了,睁开眼睛时,才发现满车的人都在看着他。

  记者:我们再来说说您最擅长的琴歌吧,这也应该是国学的一部分吧,有报道说,您也算是中国古代琴歌和弦歌研究第一人了,翻译了明代著名作曲家杨表正的《重修真传琴谱》等经典曲谱。能把古代的减字谱与简谱和五线谱融合在一起,并重新作曲。您对古代琴歌作出的成绩,得到琴界和学术界的认可,听说今年教育部新编大学语文教材收录了您翻译的琴歌《将归操》。我们看到您在给孩子们上课,讲到兴致高的时候就会不由自主地吟唱起来。在其他一些国学馆里是不是也能学到这些东西?这些东西对我们现代人的生活影响有多大呢?

  薄克礼:琴歌,是我国古代文人将文学与音乐因素加以融合、以自弹自唱为主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也是中国文学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据司马迁《史记》记载,“诗三百,皆可弦歌之。”这种弦歌主要是指琴歌。比如那首《枫桥夜泊》,几乎人人都会背,但是像歌一样唱出来可能会的人就不多了,能够完全依照当时流传下来的“古谱”来唱就更少有人会了。其实,唐代的声诗、宋词和元曲,就是当时的流行歌曲,王维的《阳关三叠》到现在还能演唱就非常好地说明了这一问题。可是目前,我们基本上只是在通过“读歌词”来欣赏其文学方面的魅力了,而对其原本的综合艺术的实质却认识不够。所以,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学习、研究和努力传播,能让更多的人领略到完整版的古代诗词。

  说到古琴谱,其实也并非很神秘,古琴谱,甚至包括乐理就是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在没捅破之前会觉得很神秘,但一旦入门就很简单了,当然还是要有兴趣,所以我们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兴趣才容易掌握。

  我也是三十几岁才开始学古琴的。最初只是喜欢,由喜欢而发现研究方向。说我是第一人,也是因为原来有人只是翻译琴歌,而我是把琴歌进行系统的梳理,打通了文学和音乐的通道,这是我的成绩。我自己觉得目前所做的这件事情是很有意义的。

  在我们的国学馆里,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学习古琴,但是我们会教小孩子吟唱,读经读累了,我和孩子们一起吟唱,最初孩子们不喜欢,我一开口孩子们就说“鬼来了”,听多了慢慢地就喜欢了,休息的时候孩子自己也会不由自主地吟唱起来。我会发现,这个时候孩子们的情绪特别沉静。我想这就是学习古琴歌的妙处吧,它可以净化我们的心灵,陶冶性情。和谐是什么?不急不慌就会和谐。我觉得,这种便于抒发个人情怀、表达志向、调剂生活的艺术形式,对人性情的陶冶是很有好处的。

  薄教授心中十大传统文化典籍

  这只是薄克礼教授自己喜爱的传统文化典籍,也许会对读者有所启示。他反复强调,读书是循序渐进之事,所以他在教孩子们的时候都是按此顺序安排的。

  1、《论语》(《弟子规》《三字经》《大学》):先学做人,后宜立志。

  2、《唐诗三百首》(《诗经国风》):欣赏美、创造美,更要有唐人诗歌中表现出的进取精神。

  3、《老子》:积极进取是必要的,淡定、从容,进退有法,尤其必要。

  4、《中庸》:中不偏,庸不易,和谐为本。

  5、《孙子兵法》(《三国演义》):事业成功需要谋略。

  6、《史记》(《资治通鉴》):以史为鉴、以人为鉴。

  7、《笑林广记》(《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人生需要快乐、诙谐、洒脱。唱唱古曲,可去除浮躁。

  8、《文选》(《唐宋八大家文抄》):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9、《西游记》:学唐僧,有毅力者事竟成;学孙悟空,本领超凡,从心所欲,然不可逾矩;学八戒,有人情味,不可不食人间烟火;学沙僧,踏实肯干,任劳任怨。

  10、《三言二拍》:事态人情,不可不知。

  链接

  薄克礼的正职是天津城建学院教授,他还有很多“闲职”,比如燕山国学馆馆主、中国古琴学会常务理事、天津市国学研究会秘书长、天津七弦琴院副院长等。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在古色古香的书院式讲堂里,设置一种古风情境,身临其境地传道授业,让学生可以在传统文化的氛围里耳濡目染,在琴韵书香中吟诗唱词,潜移默化。

  “窦燕山,有益方,教五子,名俱扬……”《三字经》里的这几句话,就是燕山国学馆起名“燕山”的来历,目前国学馆虽然还比较简陋,但是每到周末都会聚集几十位学生吟诗唱词,弹琴诵经,这几十位学生里,有四五岁的孩童,也有七八十岁的老人,有大学生、公务员,也有出租汽车司机,无论年龄大小、身份怎样,在这里,他们都是彬彬有礼的学子,于是,两间简陋的房间里也便充满了和谐与快乐。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