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 法制日报

一位军转干部永不割舍的“绿色基因”

来源:法制日报
2009年10月25日09:55
  第一眼看到他的人,都会感觉到他身上有一股铮铮铁骨的“硬气”。虽然脱下军装多年,艾宪华依然有着军人的性格,果敢坚毅、敢打敢冲———

  一位军转干部永不割舍的“绿色基因”

  本报通讯员 朱爱农 宋瑞伦 温福顺

  第一眼看到他的人,都会感觉到他身上有一股“气”:一股天不怕地不怕、铮铮铁骨的“硬气”。虽然脱下军装多年,他依然是军人的性格,果敢坚毅、敢打敢冲、不怕困难。

  他就是山东省德州市公安局德城分局保安大队大队长艾宪华———全省保安管理工作先进个人、山东省优秀人民警察获得者。在他的带领下,一支30余人的保安队伍,发展成为如今队员超过1200人,客户单位2000多家的素质高、业务精、能打硬仗、人民信赖的钢铁队伍,建起了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道重要屏障。

  一间旧车库和30个退伍兵的艰难起步

  1993年初,当了14年兵的艾宪华从武警平原县中队转业,来到刚刚挂牌成立的德州市第一家保安大队。但眼前的情景让他的心凉了半截:30名刚刚脱下军装的退伍兵、一间废弃的旧车库、缺了一条腿的办公桌,这就是保安大队的全部。

  一个农家孩子,经历了参军入伍、转业,心里装着的不仅有老百姓的平安幸福,还多了一股子军人不抛弃、不放弃的精气神儿,多了一份维护社会安定的沉甸甸的责任。

  艾宪华感到肩上的责任重大。他暗下决心:干!而且要干好!

  但在当时,保安业在德州还是个新兴事物,许多企事业单位对派驻保安并不放心,没有一家主动尝试。于是,艾宪华骑上自行车到处“推销”。

  第一笔保安服务合同签订后,其他观望的企事业单位也都纷纷效仿,与保安大队签订合同。保安队伍的发展也一发而不可收:1998年,成立了女子中队;2000年,成立了德城保安技防服务中心;2001年,成立了押运队;2002年,兴建了大型综合训练中心;2005年底,在全省率先推出保安赔付制服务。

  潜心打造训练有素纪律严明的“正规军”

  走进保安队员的宿舍,床上的被子是棱角分明的“豆腐块”,一尘不染的地面和整洁有序的内务,与部队的营房并无二样。

  为将保安大队建成一支思想过硬、训练有素、纪律严明的“正规军”,艾宪华着实下了一番功夫。

  2004年5月,在全市公安系统阅警汇报表演中,阵容整齐的保安方队在参赛的20支方队中脱颖而出,勇夺桂冠。

  荣誉的背后,是艾宪华辛勤的汗水。接到参加阅警仪式的通知时,艾宪华正在外地就医,但喊惯“一二三四、稍息立正”的他哪还躺得住。不顾医生的极力劝阻,艾宪华坚持来到训练场。

  不仅对队员们严格,艾宪华对自己更是严上加严。训练时,一喊起口令他就什么都忘了。嗓子哑了,沙哑的口令仍然铿锵有力;脚掌磨出了血泡,踢起正步,照旧落地有声……

  全省十佳保安服务公司、市级文明服务窗口、市公安局德城分局先进集体……几十块金灿灿的奖牌,千余件表扬信和锦旗,无不昭示着经历了17年风雨的保安大队,不仅成为当地公安机关坚强的辅助力量,更成为一支为群众赞誉的“铁军”。

  知恩图报我就是要对得起这身制服

  决策果断、做事踏实、为人厚道……艾宪华身上处处透露出军人气质。然而,最令人佩服的,还是他心系稳定、情注百姓的大局观念。

  艾宪华一心扑在保安事业上,17年没休过一个完整的星期天,没和家人过上一个团圆节。

  2009年3月12日,艾宪华带领同志们执行完任务后,打开手机,发现有十几个未接来电,都是弟弟打来的。他赶紧拨回去,听到弟弟哭着说:“哥,你咋才接电话,咱娘她不行了……”

  艾宪华不顾一切地冲进家门,他扑通跪在母亲床前:“娘,我回来了,您不孝的儿回来了。您睁睁眼,看看我,看看我呀……”

  想想多年未在母亲床前尽孝,无数次想把母亲从济阳老家接来德州,老人却因怕影响他工作,总以不习惯为由拒绝跟他进城,艾宪华再也无法控制住自己,泪如雨下。他知道,他的哭喊,娘再也看不到、听不到了。

  村里有位乡亲问他:“华子呀,你成天那么忙,忙得连你娘最后一面都没见着,图个啥呢?”他叹了口气说:“我是个农村娃,娘从小教我要知恩图报,我要对得起这身警服呀!”

  利用一切机会为国防事业和部队建设作贡献

  14年的军旅生涯塑造了艾宪华刚强的性格。然而,在刚强的背后,艾宪华有着一颗充满仁爱和热情的心。

  为帮助更多的下岗职工和复退军人找到工作,消除社会不安定因素,艾宪华在招收队员时,首先考虑的就是这两类人。他与劳动、民政和人事部门签订了招录协定,每年吸收部分高学历人才和综合素质全面的优秀复退军人,并及时将他们充实到各个岗位。目前,已有380名复退军人、700余名下岗职工在这里找到归宿。

  每当听到军营号声、想到战友情,艾宪华总是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14年的军旅生涯,给了他永远抹不去的军人情结。虽然离开了军营,他却一直心系部队,利用一切机会为国防事业作着贡献。

  他常常和战友们说:“国家的安全和稳定人人有责,更何况我这样一个骨子里流淌着"绿色基因"的转业干部。”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1998年,年轻的保安大队刚刚走出困境,正值爬坡上路之际,人力、物力、财力基础都还比较薄弱。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地方民兵基层组织建设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当地武装部在调整基层组织时找到艾宪华,商量组建一支民兵应急分队,艾宪华当即表示:“只要是武装工作需要,保安大队的每一名队员都是战斗员。”

  10天后,一支由120余名复退军人组成的民兵应急分队成立了。正是这支民兵应急分队,多次被上级表彰为民兵工作先进单位、军事训练先进单位。

  随着保安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艾宪华心系国防的情结也愈发浓厚。如今,原有的民兵应急分队已由原来的120余人增加到800余人,并具备了侦察、防暴、跟踪、导航、维稳处突等多种应急作战的功能,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民兵应急快速反应大队。每逢”八一“、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艾宪华都积极主动地到驻军单位走访慰问,并组织队员们和驻军单位开展联欢晚会、拔河比赛、篮球赛等各项文体活动,通过交流和互动,增进大家的感情,密切军民关系。

  “只要社会安宁,再苦再累心也甘!”艾宪华沿着自己选择的道路,带领着他的保安团队,坚定向前,为德城百姓构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维稳防线。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