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群贤毕至 少长咸集:中科院人才队伍建设扫描

来源:新华网
2009年10月31日12:48
  新华网北京10月31日电题:群贤毕至 少长咸集——中科院人才队伍建设扫描

  新华社记者顾瑞珍、吴晶晶、胡浩

  时光荏苒,中科院走过了60个春秋。伴随着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中科院凝聚和培养了一支国家最高水平的科技人才队伍。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60年来,这支队伍汇聚了众多的科技英才,在新中国科技事业发展历程中,谱写了壮美华丽的乐章。

  人才辈出,默默无闻的科学家成为创新中国的骄傲

  李四光、竺可桢、吴有训、钱三强、华罗庚、赵九章、钱学森……一个个高山仰止的名字与一个机构息息相关,那就是我国最高学术机构和科学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

  中科院的历史,是一部科技成果史,更是一部凝聚和造就科技拔尖人才的历史。

  1956年,党中央发出了“向现代科学进军”的号召。10年间,中科院人才队伍规模快速发展,研究机构达106个,职工6万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万余人。作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先行者和开创者,中科院开始招收第一批研究生,共计50人。截至“文革”前,中科院先后有81个单位招收培养研究生。

  改革开放后,作为中科院科技队伍新一代科技工作者的典型代表,蒋筑英、陈景润、张广厚、蒋新松等在中科院这块沃土成长,成为了一个时代的楷模;进入新世纪,国家实施“科教兴国”“自主创新”的科技战略,在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中,又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中青年科学家,他们已成为科技自主创新的中流砥柱。

  1998年,中科院从国家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全局出发,开始实施知识创新工程试点。10余年来,实施科技创新人才战略,加强系统设计和战略布局,不断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不仅培养和造就了大批高层次创新人才,青年骨干也迅速成长,优化了队伍结构,完成了人才队伍的代际转移,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实力显著提高。

  在人尽其才的同时,中科院为使科技人员的社会价值得到较为充分的体现,在分配和激励机制上积极探索,实行体现绩效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基本工资、岗位津贴、绩效奖励”三元结构分配制度,在此基础上又在部分研究所试行了所长年薪制,并积极探索知识和技术要素参与分配的形式,基本形成了全院宏观调控指导和研究所自主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管理模式,充分调动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世纪之交,公众的目光再次被吸引到科学家身上。

  刘东生,跟黄土打了50年交道,为了读懂黄土这部“天书”,他几乎走遍了每一寸有黄土的地方,并使中国走在全球变化研究世界前列;李振声,以“农民的儿子”自称,长期从事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与染色体工程育种研究。无论是寒风萧瑟的早春时分,还是骄阳似火的盛夏时节,总能看到他埋头于田间地头的身影。

  每年的科技奖励大会,像他们这样许多默默无闻的科学家、技术人员成为创新中国的骄傲。

  打破排资 为青年人才晋升开辟“快车道”

  “少年强则国强”,在20世纪的开篇之年,梁启超写下了至今依然鼓舞人心的《少年中国说》。

  半个世纪过后,梁启超寄予厚望的年轻一代建立了独立自主的新中国,而以“两弹一星”为标志的重大科技成果极大地增强了中国的国力。

  人们对航天科研团队的“少帅军团”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期望:承担载人航天和火箭发射等重大任务的总设计师和总指挥大多只有四十几岁,而作为航天一院最核心部门的总体设计部,近1000名成员,平均年龄仅有33岁。

  这得益于我国采取的一系列举措培养和支持青年人才快速成长,为青年人才晋升开辟“快车道”。

  1987年,中科院在全国率先实行了对45岁以下科技人员晋升研究员,35岁以下科技人员晋升副高职称的“特批”制度。当年,22人获得特批晋升。此后10年中,全院共“特批”了1600余人。

  “特批”制度让一批优秀青年人才及时进入相应岗位,为顺利实现科技队伍的代际转移奠定了基础。

  1985年,中科院首次试行设立“青年科学奖励基金”,次年,更名为“中科院青年奖励研究基金”。每年从院长基金中设专项经费350万元,用于支持100位35周岁以下学术思想活跃、富有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的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中的基础性工作。

  1987年,中科院首次利用海外捐赠,资助中科院中青年科技骨干开展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1994年,中科院决定建立青年实验室制度。首批建立的青年实验室共13个。

  这些措施的实施为青年人才营造了良好的成长环境,加速了青年人才的成长,为中科院培养出了大批青年科技骨干人才。

  1989年,中科院设立了“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截至2001年,该奖项共评选了7届,先后有243位优秀青年科学家获奖。

  在培养和支持青年人才快速成长方面,中科院明确要求各单位在承担重要方向性项目和领域前沿项目中,须配备青年人才作为项目负责人。设立专项经费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加大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国际化培养,出台新的奖励措施激励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为青年优秀人才的发展拓展空间和提供政策保证。

  不拘一格 “百人计划”培养将帅人才

  “为了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该回去……”这是数学家华罗庚于1950年2月的归国途中,给中国全体留美学生写的一封公开信。

  激情澎湃的话语,至今在年轻科学家中仍有强烈共鸣。

  “回国后自己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责任感和归宿感。能最大限度地施展自己的一点聪明才智,将自己的人生价值和追求融入到祖国的大发展中去,是最大的幸福。”谭铁牛回顾起自己回国工作的亲身经历,感慨万千。

  谭铁牛1998年毅然放弃在英国知名大学的终身教职,回国工作,他在模式识别和计算机视觉领域的贡献已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充分肯定。谭铁牛的顺利回国得益于中科院的“百人计划”。

  1994年,中科院推出了“百人计划”,加强对海内外优秀青年人才的吸引和培养。

  这是我国最早启动的高目标、高标准和高强度支持的人才引进与培养计划,是中科院建设跨世纪的学术带头人队伍的一项重要举措。

  “百人计划”根据中科院学科发展规划以及对未来人才需求,着眼于世界范围内的人才,实行公开招聘、择优选拔。对入选者给予强化支持,每人支持经费达200万元。从1994年到1997年底,中科院“百人计划”共支持优秀人才151人。

  不拘一格引进人才,中科院通过建立“中国科学院海外评审专家系统”,吸引了百余位旅居海外的高层次科技专家作为中科院高级咨询专家和合作伙伴。在此基础上,还设立了“中国科学院海外杰出学者基金”,支持海外专家与中科院开展高水平的合作研究,为今后从智力引进向人才引进的转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98年,在财政部的大力支持下,中科院正式启动“引进国外杰出人才计划”;将中科院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纳入“百人计划”管理并给予后续经费资助;继续执行国内“百人计划”,重点支持西部地区和特殊领域。

  截至2008年底,中科院在“百人计划”品牌下的各类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1569人。通过“百人计划”,中科院凝聚了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科学家和科技管理人才。上述入选者中已有20人当选为中科院院士,93人走上了中科院或国家其他部门所局级以上领导岗位,53人成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371人作为负责人承担了国家“863”项目,并有339人入选“百人计划”后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占中科院“杰青”获得者总数的48.2%,占全国“杰青”获得者总数的16.8%。
责任编辑:renyue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