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齐文化发源地姜太公始封地—营丘

来源:人民网
2009年11月12日11:29
  来源:人民网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人民网潍坊11月12日电据潍坊新闻网报道整洁的道路,典雅的景点……近日,记者在营丘镇采访,处处感受到了决策者的大手笔,无时不被城镇建设热火朝天的场面感染着。区划调整仅两年的时间,营丘城镇面貌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然而更令人感叹的是营丘城镇建设的丰富文化内涵。她的品位已通过吸引、聚拢、辐射、带动作用初步显现出来。

  营丘镇位于昌乐县东南部,潍坊市南郊,总面积218平方公里,辖121个行政村,人口9.7万,耕地面积18万亩。先后被评为中国拖拉机基地镇、山东省环境优美乡镇、山东省特色产业镇、潍坊市文明镇、潍坊市绿化示范镇、潍坊市平安建设先进镇。

  营丘镇区位优势明显。位于潍坊城、坊子、安丘三市区交界处,206国道,省道胶王路,县道坊昌路贯穿境内,交通条件十分优越,发展经济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营丘镇历史悠久。是齐文化发源地,姜太公始封地。崇山石祖林是父系氏族社会进入盛期,男性生殖崇拜时期的遗物,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据山大考古专家刘凤君教授介绍,其建造工艺可与埃及金字塔相媲美,属世界罕见遗迹。人文底蕴丰厚,文化灿烂。三国时期曹魏末年著名人物王裒闻雷泣墓,成为历史上二十四位古代孝贤之一,至今广为流传。2008年营丘古城“太公祠”及王裒墓被评定为全省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

  营丘镇工业经济发达。规划建设崖头、河头、营丘、将军四个创业园和20多个村级创业小区,已形成了机械、铸造、玻璃钢、塑料、纺织、造纸六大优势产业集群,到2010年主营业务收入可达100亿元。

  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按照“富裕、文明、有特色”的要求,规划建设了10个农村社区,设立了综合服务大厅,实行了对群众的零距离服务,通过合村并点,建设居民公寓楼,实行村民集中居住,腾出土地发展工业项目。目前,全镇已有26个村已经实现集中居住。其中,崖头社区将崖头、孟家栏、麻家河、祝家庄、大梁5个村的500户村民集本搬迁,腾出土地发展工业项目。

  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牢固树立以生态文明引领城镇建设的理念,立足区划布局,着眼于历史背景,确立了建设文化名镇、旅游名镇、生态名镇、经济强镇“三名一强”现代化城镇的整体发展战略,工业区、生活区、文化区、商贸区、行政区功能日臻完善,基本形成了经济发达、规模适度、功能健全、环境优美、具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现代化城镇体系。

  镇党委书记李鹏对城镇的建设与发展有其独特的理解:“发展壮大镇域经济,必须先从城镇建设破题。抓城镇建设就是抓经济发展,就是抓招商引资,就是抓新农村建设,就是抓城乡统筹。”这是营丘城镇建设的思路依据和行动指导。

  发掘文化突显个性

  思路决定出路。提升城镇水平,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该从哪里破题,哪里突围,才能突出特色,建成精品 人们翘首以待。

  营丘镇作为齐文化发源地,姜太公始封地,文化底蕴深厚浓重。几经深思熟虑,营丘镇决策者借题发挥,把“厚重大气,彰显个性,传承文化”作为城镇建设最基本的理念。在文化定位上,提出了打造“古齐”的品牌,弘扬历史文化;在发展定位上,提出了建设繁荣昌盛的商贸城、意韵深厚的旅游度假文化城、情趣高雅的休闲娱乐不夜城的“三城”目标。在规划布局上,他们按照“整体化布局、片区化规划、组团化发展、项目化推进、市场化运作”的思路,以“古”做底蕴,以“绿”为基调,根据现代农业、新型工业发展等基础条件,明确提出了“集中做大做强中心镇区,协调发展社区组团,加快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总体规划,聘请上海中国建工学院高标准编制了镇区组团居住区、工业集中区、文化商贸区、生态旅游区、行政综合区等五大功能区,形成了独具齐文化建筑风格的鲜明特色城镇总体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

  挖掘历史是为了规划现在,发掘文化是为了发展经济。营丘镇决策者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未来负责的态度,明确把营丘新城建设作为推动城镇建设,带动镇域经济发展,打造区域经济文化高地的切入点,举全力建设文化名镇、旅游名镇、生态名镇、工业强镇“三名一强”现代化城镇。

  他们遵循“规划先行”原则,大到新城整体布局,小到一街一景,都坚持先规划再建设、无规划不建设原则,突出园区依托、农业支撑、商贸带动等不同类型,着力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努力形成小城镇建设、农村社区和新农村建设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在发展目标上,力争到2015年,城镇化水平达到70%以上,基本建成经济发达、规模适度、功能健全、环境优美、具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现代城镇体系。

  民生至上建造精品

  “城镇建设要想做到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人民群众的评说和后人的推敲,就要以前瞻性、战略性眼光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树百年品牌,办口碑工程。”镇领导不仅这样认为,而且如此实践。

  舒适方便,适宜居住,是城镇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功能要求。因此,在营丘新城开发建设中优先考虑的,就是把关注和改善民生在“宜居”中体现。

  因此,新城建设一开始就注重考虑方便群众衣食住行,完善城镇功能。今年以来,他们累计投资3000多万元,为城镇新修“六纵七横”道路25.6多公里,修建地下管网2.6万余米,安装各式路灯、景观灯600多盏。

  绿色,是生机和活力的象征。营丘镇按建设“生态城镇、园林城镇”的要求,营造城镇绿地10.8万平方米,植树40多万株,城镇绿化覆盖率达到56%,形成了“一街一树种、一路一景色、街头有绿地、街道建绿带”和“点线面结合、乔灌草辉映”的绿化结构和体系,达到了“四季常青、三季有花、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绿化效果。

  透明、公开,让老百姓参与,民主、监督,规范和完善程序,成为营丘镇打造城镇品牌、建设精品工程的重要保证。大到千万元工程,小到万元项目,均全面落实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从而保证了施工进度和质量。

  探索创新强化管理

  “一个城镇,就要有性格建设,有魅力管理。”谈起城镇管理,镇主要领导如数家珍。

  营丘镇树立“大城管”意识,坚持治城与育人并重,抓镇容与抓繁荣并举,硬件与软件齐抓,重点与全局兼顾,力促城镇管理向规范化、精细化、深度化转变。

  理顺管理体制,实行综合性执法,是营丘镇城镇管理的独特经验。镇里成立了城管执法中队,按照“工作高标准、执法高效率”的要求,强化队伍建设,对环境卫生、道路保洁、镇容镇貌管理全部全面落实了目标责任制,实行分片包段、定岗定责、定人定位管理。

  创新工作机制,实现无缝隙覆盖,是营丘镇城镇管理的重要做法。对镇区道路实行分级分类管理,以路定岗,以岗定责,将秩序管理和卫生保洁、绿化管理全部纳入管理人员的责任范围,并实行“错时制”,互相补位,消灭管理死角和空档,实现了“无缝隙”覆盖。同时,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自觉性,全面并严格落实了“门前四包”责任制。

  坚持市场化运作,实行公司化管理,是他们的有益探索。按照市场化运作、公司化管理的思路,积极推行环卫工作市场化改革,组建了“洁净清运保洁服务中心”,实现了管、干分离;对道路保洁实行分段拍卖承包制,道路的保洁工作由承包人具体负责,城管部门巡回检查,严格兑现奖惩。

  龙头高昂谋求带动

  现在的营丘镇,规划面积达12平方公里,如何发挥城镇平台和载体的龙头作用,带动镇域经济发展这是营丘镇决策者始终思考和探索的战略性问题。

  城镇的人气取决于“商气”,创造商机是实现带动的关键。他们在培育大市场、培植大商贸上寻求突破,今年下半年先后建成了营丘商贸城、白浪河湿地公园、康乐广场、行政服务中心等一大批重点项目,成为以城带乡的“突破点”。

  营丘镇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宏观规划、运作模式,就是“以城带村,以村带户”,而规划设计,则是具体体现。他们以新城为发展中心,把胶王路、206国道、坊昌路作为经济增长轴,把崖头、古营、河头、将军创业园作为板块。这一格局,把全镇9.7万人纳入“规划圈”。

  大手笔推进“一城、两带、三轴、四大板块”建设,是城市建设的延伸和升华。围绕实现这一思路,他们立足本镇实际,重点突破机械、铸造、造纸、塑料、玻璃钢、纺织六大支柱产业,2010年可实现工业经济过百亿元和财政收入过亿元。不久的将来,一个宜居宜业、富足和谐的营丘新城将展现在世人面前。(刘建强贺德良尚平 陈兴元)
责任编辑:张勇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