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乌鲁木齐保护水源搬迁64户居民 牧民开起农家乐

来源:亚心网
2009年11月13日01:00
回族农民李红兵开起了农家乐,生意还不错。她忙着为客人准备饭菜。

这是一位牧民的新居。

新盖的搬迁房已经入住了一些农牧民,远远看去,这里很像城市的小区。

  乌拉泊村民搬迁后的生活:从牧民到农家乐老板

  亚心网讯(文/本网记者 钱毓 徐腾腾 图/本网记者 秦梅花)乌鲁木齐的燕南立交桥以南、高速公路以北的乌拉泊南北两侧,就是著名的乌拉泊一级水源地。这里有世界上离城市最近的地下水溢出带,源自于天山博格达峰和南山的冰雪融水,纯净无污染,年出水量接近乌市城市供水的三分之二。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水源地水质由一类降至三类。  

  自2004年起,政府耗资10亿元对其实施保护工程,陆续关停水源地周边的砖厂、度假村、畜牧养殖场等,并计划在2010年完成水源地所有企事业单位和600户农牧民的搬迁。2007年,64户农牧民撤离水源地,搬到新的定居点,成为首批搬迁示范户。那么,搬迁过来的农牧民过上了怎样的新生活?哪些等待搬迁的农牧民又在思虑什么?政府部门又做了有哪些探索?记者就此进行了深入采访。

  马生荣:从牧民到厨师

  11月7日,天山大道东侧,乌拉泊牧场新定居点。一栋栋白墙、红瓦、黑色铁艺院门的新房规划整齐,显眼地伫立在公路边上。首批搬迁示范户之一的马生荣就住在这里。时值中午,他在厨房里一边炖丸子汤,一边准备炒羊肉芹菜。他的妻子则在进行大盘土鸡和红烧牛排骨的备料。自2008年5月开办“家和兴”农家乐以来,这几道菜几乎是每桌客人必点的菜品,显然也是马生荣的拿手菜。

  马生荣之前30多年间一直生活的南山牧区,在山里放牧。他家原有1000亩草场,紧挨水源地的老房子100多平方米,还有一个700多平方米的院子。2007年11月,马生荣告别老屋举家迁到新村。起初,他对既不能放牧,院子又显得紧巴巴的新生活有些不适应。

  “以前的院子很大,有很多果树和花,春天的时候满院子都是花香,秋天的时候,树上都是果子。现在的院子只有150平方米,除去水泥路面和几颗小树,就种不了啥了。”提起刚来时的落差,马生荣很有些感概。

  但新生活的文明便捷,还是让他很快就接受了。“过去我们用的是公厕,不管天气多冷都要跑到外面上,而且味道很大。现在家里就有水冲式厕所,再也不用挨冻闻臭了。”

  新的定居点是按国家抗震安居房标准盖的,每户房屋和院子的总面积300平方米。“地基打得高,柱子都是钢筋混凝土浇铸的,外面还有保温墙,质量挺好。”。马生荣边敲打结实的墙边说。开办农家乐后,他将150平方米的新房分成了两部分:50平方米当厨房和自己的卧室,100平方米专门接待客人,有客厅、小包间,还有麻将室。

  让他舒展眉头的还有搬迁费用和新生活的开销。搬新房不仅没掏钱,还得到了4.7万元的补助。其中,2.5万元是政府给的搬迁补助,2.2万元是老房子的院墙、树和厨房的补偿。

  原以为住到新房子后各项费用会增加,没想到仔细一算,并没有增加多少。电费以前是6毛多钱一度,现在是5毛多钱一度。水费是按物业管理标准收的,卫生费、垃圾费加到一起,每立方3.1元。“比起以前不花钱喝井水,喝自来水的确多花钱了。但过去喝井水不方便呀。每天早晨、下午各供应一次,还要出去挑水,很麻烦!”

  他认为最省钱的是用天燃气。“一罐12公斤的液化气70块,也就是一个多月,要是烧天然气,最多30块。” 他算账说。

  搬过来之后干什么,的确让他心烦了一阵。他听社区领导说,政府鼓励农牧民开办农家乐,税收还有优惠。马生荣就想,他会做饭,为啥不能办个哈萨克风情的农家乐呢?

  很快,农家乐办了起来。靠着朋友和客人的口口相传,慕名而来的客人和回头客渐渐多了起来。两个夏季中,几乎每个周末都安排得满满的。即使在冬天的淡季,也不断有人过来电话预定。“这里的大盘土鸡、丸子汤、熏马肠都挺有特色,而且价格实惠!”采访中,正在吃饭的维吾尔族顾客热夏提说。

  如今,他每天一大早起来,准备当天需要的新鲜蔬菜和牛羊肉原料。12时许开始准备客人的午饭,下午五六时稍作休息,然后又筹备客人的晚餐。“以前放羊一年也就挣个一两万,现在能挣三四万了!考虑到我们刚起步,街道社区跟税务部门协调了,只让我们象征性地交了些税。”

  马生荣说,搬来之后最大的好处是“没了后顾之忧”。他说,他是牧场的老职工,以后有退休工资。媳妇虽是家属,但根据政策,也会有一定的退休金。他们全家都参加了新型合作医疗,生病住院可以报销了。

  最令马生荣欣慰的是,搬家之后,3个儿子都结了婚,各自都找到挣钱的门路。大儿子在新村租房开商店,二儿子开出租车,三儿子和他一起搞农家乐。“我当了一辈子牧民,如今成了饭馆老板。人只要肯改变,就能过上好日子!”马生荣这样道出他的人生经验。

  吐尔逊古丽:上班比卖牛奶好

  见到45岁的吐尔逊古丽的时候,她正在社区食堂做饭。平时她还兼当保洁员,这是社区给她安排的一个公益性岗位,每月有740元工资,还参加了社保。吐尔逊古丽也是首批搬迁示范户之一,她的丈夫乃合买提•玉山早年在乌拉泊牧场当秘书,1998年下岗后,因患高血压和心脏病,一直没有工作,一家人靠她卖牛奶维持生活。

  吐尔逊古丽说,搬迁之前,她每天要坐9路车到市区,然后倒车到和平街附近卖牛奶。一公斤牛奶能赚5毛钱,一天卖50公斤,能挣25元,抛掉5块钱路费,能赚20元。“每天辛苦得很!就是天天卖,一个月也就挣600元!”

  当了保洁员后,她每天9时上班,上街打扫卫生。快到中午时,给社区食堂做个饭。中午休息1个多小时。下午,继续打扫卫生,然后在食堂做晚饭。7时30分下班。她说,比起过去卖牛奶的生活,“还是现在上班好,没那么辛苦了!”

  吐尔逊古丽有一儿一女。上个月,17岁的儿子在社区做了一名联防员,这也是一个公益性岗位。19岁的女儿,今年考上了新疆大学的经济管理专业。吐尔逊古丽说,要维持日常开销和供女儿上大学,还是有些拮据。

  好在,像很多哈萨克妇女一样,吐尔逊古丽也很擅长手工刺绣和针绣。新房子里挂着一个精美刺绣图案的钟表和紫色花边的落地窗帘以及沙发套就出自她的巧手。只要有空,她就会做刺绣,“还是要想办法挣钱贴补家用”。她说,哈萨克族的刺绣品销路还是可以。“就是现在没那么多时间了做了。”

  在另一户牧民的新家中,49岁的吐尔逊汉接待了我们的来访。她家有7口人,家中有电视、冰箱等。从居家布置看,经济上稍显宽裕。她和儿子、儿媳住在一起。以前,她家有12亩草场,12头牛。2007年搬来新居后,没地方养牛了,于是在牧场租房子养牛。她的一个儿子在开车,一个女儿已出嫁,还有一个女儿在家。吐尔逊汗说,现在好多年轻姑娘都不会刺绣,自己的女儿连牛奶都不会挤。她希望政府能考虑另外划个地方圈养牲畜。她还建议,要是政府能将528A路线延长到新村,那她就没什么忧虑了,这样,“孩子们到市区上学就不用倒车了!”

  木哈马提:等待中思虑未来

  71岁的木哈马提江是牧场的一名退休职工。他现在和二儿子一起住在乌拉泊牧场,他家距离水源地只有数十米。家中的300只羊由3个儿子共同照看。夏天在黑山一带放牧,冬天在羊圈沟的冬窝子里越冬。

  老人说:“以前这里的水嘛,干净得很,现在不好了。人多了,牲口多了,把水糟蹋了。政府说让我们搬呢。但孩子们以后要是不能放羊了,怎么办呢?”

  这两年,搬迁成了亲友聚会时谈论得最多的话题。搬还是不搬,一些人还在犹豫观望。老人说,他到新村去看过亲戚的新房子了。“新房子好是好,但我担心不如毡房住得习惯!”老人嘀咕。

  比起老人的愁绪,儿媳古丽倒是比较乐观。“我想到社区当保洁员呢!”她笑眯眯地说。

  记者在乌拉泊牧场的旧牧民定居点里采访时发现,居住着200多户牧民的村子,几乎见不到年轻人。老人解释,年轻人大都出去打工了,中年人也都在山里放牧了。在村里的都是妇女、老人和孩子,还有一些租住牧民房子的外来户。

  在乌拉泊村,种地的农民则有另外的打算。56岁的回族农民马青玲,家里有15亩草地、11头牛,还有10亩耕地。马青玲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两个儿子都在外打工。马青玲说,要是搬过去之后能申请到农副市场的摊位,或者能够开个农家乐,她就不发愁了。

  而对于41岁的女老板苏品来说,由于有七八年开办农家乐的基础,对于即将的搬迁,她倒没有明显的忧虑。客人们喜欢吃他们家种的不上化肥和农药的蔬菜。苏品说,好的时候一年下来有十几万元的利润,差的时候也有七八万。她家已经买了两辆小轿车。对于即将发生的变化,她坦言道“搬过去之后生意肯定有影响,但我们会提前给客人发新名片,慢慢会好起来的。”

  社区提前开办就业培训班

  其实,为引导农牧民搬迁,发展第三产业,政府部门已谋虑很久,并做了很多前瞻性的工作。

  10月30日,红雁街道办乌拉泊社区举办了一场热闹的农牧民手工、厨艺比拼活动。参加厨艺比赛的马海萍表示,参与这个活动,“可以吸取他人长处,有利于我们明年搬进来之后开办农家乐!”

  在刺绣比赛中获得第一名的哈族妇女巴哈尔说,一幅手工针绣的孔雀图成本在50元左右,市场价可以卖到100元以上,“值得干!希望政府多做宣传,帮我们找销路!”

  乌拉泊社区主任李付星介绍说,到明年下半年,新村二期工程完工后,600户农牧民将全部搬进新居,其中牧民260户,村民300户,还有自然分户的40户。政府将为搬迁的农牧民免费接通水、电、暖、天然气以及宽带等。李付星说,农牧民将来的就业是搬迁的核心问题。他认为,尽管不是每个农牧民都能开办农家乐或手工刺绣,但这些方式,“仍然是目前解决农牧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之一”。李表示,乌拉泊老村、新村共有6家农家乐,但因接待能力有限,还没有形成规模效应。政府还在筹划建立一个农副产品市场,以其增加更多的就业。

  乌拉泊社区劳动与社会保障服务站专干廖星告诉记者,自2006年以来,乌拉泊社区陆续为农牧民免费开办了烹饪、手工编织刺绣、种植、计算机等各类培训班数十个,约上千农牧民参加了相关的培训。据称已有400多农牧民通过编织、刺绣、厨艺等有了一定收入。社区还给农牧民安排了40多个公益性岗位,安排他们当保洁员、社保员和联防员等。尽管像计算机这样的培训目前还未取得预期的效果,但今后加大就业引导的力度没有变,“让搬迁过来的农牧民有事干有钱挣”,依旧是今后社区工作的重要目标。  

责任编辑:张庆龙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