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经费紧张人员老化 百年侨刊面临生存大考(图)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09年11月14日10:54

  江门五邑侨刊种类繁多,是华人华侨喜爱的“集体家书”。董平 摄

  经费紧张、人员老化两大致命伤使不少被海外游子视为“集体家书”的五邑侨刊举步维艰——

  全国第一份侨刊《新宁杂志》,刚刚度过了她的百岁生日。11月8日,数百名海内外乡亲齐聚台山市,为这份诞生于清宣统元年正月十五日(1909年2月5日)的刊物,举办了隆重的纪念大会。有中国第一侨乡之称的江门五邑,现存像《新宁杂志》这样的侨刊79份,数量名列全国第一,占广东全省侨刊总数的58%,年对外发行25万册左右,发行到5大洲64个国家和地区。

  五邑地区向外移民历史悠久,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五邑人开始大规模出洋谋生。侨刊应华人华侨和侨眷的需求产生,成为由华人华侨出资兴办的民间刊物。它广泛分布于五邑的市县镇村和氏族、学校,一百年来,先后有二三百家侨刊出现、消失,几经沉浮,和《新宁杂志》一起见证了时代的更迭、社会的进步,为传递侨情乡音、凝聚侨心侨力发挥着特有的作用。

  然而,跨越百年,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因为读者对象及其需求的变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印刷邮递成本的增加,五邑侨刊整体情况不容乐观,大都面临着生存大挑战。记者近日对五邑侨刊生存状况展开调查,结果显示,有9成侨刊存在经费紧张、人员老化情况;有2成侨刊对前景抱悲观态度。侨刊从业人员急切地盼望有关问题得到政府重视,并希望全社会共商解决良策。

  捐款减少 经济困难

  目前,五邑侨刊的经费除《江门画报》等主要靠财政拨款,《鹤山乡讯》等有财政少量补助外,均需自筹。华人华侨捐款这一主要经济来源,因为老一辈的华人华侨年近垂暮,新生代对家乡缺乏了解而受到影响。延长刊期成为一些侨刊应对经费不足最常用的无奈之举,如《恩平公报》原每年发行四期,现由季刊改为半年刊。

  《新会侨刊》是新会区侨联主办的侨刊,有51年历史。身兼办公室主任,负责侨网、信息等多项工作的该刊主编杨柏松给记者算了一笔帐:刊物每本印刷成本是7元多,发行3000本,加上邮费及必要的排版费,合计出版发行一期《新会侨刊》需要4.5万元。《新会侨刊》一年出两期,总共需要9万元。新会区财政今年拨给2.8万元,收到的海外捐款多为5—100元(外币)不等,属杯水车薪。杨柏松说:“由于我们不是宗族刊物,不能直接要求族内叔伯兄弟资助,只能呼吁华侨华人、荣誉市民还有老板主动支持。如果争取不到其他经费的话,就只能停刊了。”

  即便如此,《新会侨刊》竟然还是不少侨刊的羡慕对象:“你们多少还有政府的支持,相对于经费完全自筹的我们,已经算是日子好过了。”具有90年历史的《新民月报》的相关负责人则反映,刊物全靠海外华侨、港澳同胞和国内乡亲的捐款才能出版,近年来,捐款的人数和金额日渐减少,令人担忧。

  人员老化 后继乏人

  在人员编制方面,目前五邑侨刊除地级市及县级市几家侨刊有正式编制;由镇侨办、侨联主办的镇刊以及校刊有部分由在职人员兼职外,其余侨刊均无编制,主编、副主编由从事多年宣传、文化、外事工作的退休干部和退休教师组成。

  几年前,五邑大学副教授梅伟强等曾对台山市侨刊社主编的年龄进行调查,结果令人吃惊:《密冲通讯》等8家侨刊的主编年龄超过70岁,其中年龄最长者达到82岁。可以说,台山各侨刊社是名副其实的“老人当家”。今年,记者的调查结果则显示,48家侨刊中,侨刊工作人员平均年龄在70岁以上的有7家,60到70岁之间的有19家,50岁以下的只有5家。

  《中国侨都·江门》是江门市外侨局主办的一份侨刊,该刊的副总编辑黄柏军今年33岁,风华正茂,是侨刊中鲜有的年轻干将。他认为,民办侨刊的工作人员基本是从事没有酬劳的义务劳动,靠的是热情热心,然而肯“担当责任不拿钱”的人毕竟在少数。

  有24年历史的《波罗侨刊》无奈地表示:目前还有一位老者呵护和支持侨刊,但也年过八旬,每期侨刊稿件他起码撰写了三分之一。有91年历史的《楼冈月刊》直言:去年在省侨办开会时,与会代表认为,年轻人不愿在民办侨刊工作,是普遍存在的情况。怎样解决,真是个难题!

  顺应形势 适者生存

  经费不足、人员老化还引发了稿件质量不高、编辑手法老套、未能跟上网络时代步伐,不能适应海外读者新的需求等一系列问题,接受调查的所有侨刊都希望政府加大扶持力度。有87年历史的《康和月刊》认为:只要各级政府领导重视,拨出一定资金,解决办刊所需部分经费,关心办刊人员的点滴生活福利,增强他们的办刊信心,侨刊就会向好的方向发展;有17年历史的《杜阮乡情》认为:政府的关心及重视程度与侨刊的生存寿命是成正比的。

  有关政府部门负责人及专家学者对此作出了积极回应。在新会区外事侨务局,该局副局长戴健松提出,江门五邑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超过376万人。侨刊是侨乡联系海外华人华侨的重要纽带,这种公益性刊物需要得到政府足够的重视和扶持,它在海外的亲和力和影响力具有不可替代性。

  江门市外事侨务局联络接待科科长刘宁,中午利用接待外宾的间隙接受了记者采访。他提出了中肯的建议:新时期,侨刊处于转折的关头,一要继续保持民间特色;二是内容要注重面向第二、三代华侨、华人转型。根据他们的需要,及时调整宣传内容,改进宣传方式。五邑侨刊有自然的新陈代谢,是正常的,其发展规律也证明了这一点,不适应新形势的会消失,同时也会有新的侨刊诞生。总之,适者生存。

  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黄君华认为,由于五邑地区侨刊太多,财政不可能也没有条件给予全面的资助,目前我市的侨刊还是处于一种自生自灭的状态。我省其他市的侨刊数量不多,但办得较强较精。我市政府部门如何发挥更大作用,发动各方力量对之进行有效扶持,建议市文广新局和市外侨局联合搞一个调研,进行深入探讨。

  五邑大学副教授、江门市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梅伟强语重心长地说:政府不可能大包大揽资助所有的侨刊,但在每个市、区重点保证一到两家的正常运作是必要的。同时,在政策上、税费上、管理上,给予所有侨刊更宽松的环境会有助于侨刊的健康成长。

  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东南亚研究会副会长余定邦认为,侨刊不能光发动个人捐助,要像《新宁杂志》、《风采月刊》那样,取得侨团的长期稳定支持,成功的经验应该总结推广。人员方面,侨乡每年都有很多中小学教师退休,可调动这些人的积极性,60—70岁还可以干很多的事情。近30年,五邑有很多新移民出去了,也有一些中年人在侨团接了班,因此侨刊还有用武之地。重要的是,侨刊的编辑思路要作相应调整,少一点官样文章,政治口号;多一点介绍家乡全面的情况,其实家乡好,也就是社会主义好。争取侨心,是一件长期的工作;要扩大信息量,多一些短小精悍的稿件,还要多一些图片,让华人华侨看图就知道家乡的情况。有条件的话,最好每期有一两篇英文文章。

  看来,有关方面已达成共识:经历百年风雨沧桑,五邑侨刊目前面临的生存大考题,不应该只由侨刊从业者去求证,还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社会各界共同破解。(傅健)
责任编辑:陈天晗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