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万象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同窗盗用录取通知冒名顶替 当事人蒙在鼓里10年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09年11月16日06:44
任永良向中国青年报记者展示同学张福文的户籍卡。户籍显示,张福文曾用名任永良。本报记者 张鹏摄
任永良向中国青年报记者展示同学张福文的户籍卡。户籍显示,张福文曾用名任永良。本报记者 张鹏摄

  十年前,同窗拿了他的录取通知书去上学

  冒名顶替者坐进了县党史办

  本报记者 张鹏

  “领地震救灾款,发现我儿子没户口了”

  整整十年过去,任永良都没有发现这个改变他命运的秘密。直到一次偶然,戳破了那个漏洞百出的谎言。

  2008年7月的一天,任永良的父亲跑到乡政府领地震救灾补助款时被告知:“你儿子的户口没有了,已经被转走了。”

  任永良至今记得初闻此消息时充斥自己脑子里的惊诧。他从来没有迁移过自己的户口,户口怎么会不翼而飞了呢?身份证怎么就成假的了?上了10多年学,怎么就变成“黑人黑户”了?

  “我的户口在哪里?”任永良不解。

  对这个答案的追寻,撩开了一个交织着亲情与背叛、隐瞒与掩盖的谎言面纱。

  时间要追溯到1999年。那一年高考,任永良的成绩并不十分理想,318分的成绩没有给他换来“任何一纸录取通知书”。

  事实上,他被当时尚未升格为本科院校的天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高职电算会计专业录取。但这个消息直到10年后,他才得以知晓。

  这张高职录取通知书成了命运的分水岭。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的任永良选择了复读,第二年的努力依旧没能换来结果。不得已,他“败走麦城”,付出高额学费,自费攻读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专科。

  3年后,他远赴深圳、东莞打工,四处迁徙,生活动荡。再后来,他回到家乡武都,借钱盘了别人的店,做起运动服装生意,依然为改变命运而艰难打拼。

  接到父亲的电话之前,任永良的生活都波澜不惊。他努力经营着生意,一点点积攒着积蓄,期望在这个房价日涨的城市里买一套房,然后迎娶新娘。

  任永良开始寻找自己丢失了10年的户口,并一步步接近那个改变他命运的秘密。

  他先托人在户籍网上进行查询,结果他的户口早在1999年就已经从桥头乡派出所迁出。那时,他听说他的同班同学张福文改名叫张永良,目前在县委党史办上班。狐疑之下,他再次查询了张永良的户籍信息——张永良曾用名任永良,该户口于2002年7月由甘肃省天水市迁入文县城关镇,原因是“大(中)专学生毕业”,并于2002年9月由“任永良”改名为“张永良”。

  此后,任永良调看了桥头乡派出所出具的户口迁移存根。这进一步证实了他的判断:他的户口被人“调包”了,于1999年10月因“上学”迁往天水高等师范专科学校。

  “真假任永良”

  11月12日,中国青年报记者在天水师范学院宣传部提供的“1999年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录取新生简明登记表”上看到,该校当年确实录取了准考证号为“105610309”的考生任永良。档案记录还显示,考生的生源是“农应”(农村应届——记者注)。

  这张“没有贴照片”的录取通知书,随后由天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挂号信的方式寄往考生高考报考表上填写的地址。据任永良回忆,他当时填写的通讯地址就是自己的母校——文县一中。

  时隔10年之后,当记者向文县一中调查取证时,校方表示“档案已无法查询到”。

  任永良再三表示,他自始至终没有见到录取通知书。而“天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籍登记表”清楚地显示,任永良于1999年进入该校电算会计专业电会二班学习。2001年,这名叫“任永良”的学生拿到了该校的毕业证书,顺利毕业。

  “真假任永良”背后,到底是谁冒名顶替上了大学?

  真相其实就掩藏在这张学生入学一个月后才填写的登记表上。照片显示:那个留着分头的小伙子,并非任永良本人,而是他的同班同学、表兄弟张福文。

  这张登记表的实际填写者张福文,在“家庭主要成员和主要社会关系”一栏中将母亲的名字改为“任二莲”。而张福文的母亲亲口告诉记者,她的名字叫“赵二莲”。

  11月10日下午,记者赶往位于文县城关镇马家街的张汝云家,就任永良提出的冒名顶替上大学一事,向张氏父子求证。在长达一个多小时的采访中,记者曾不止7次就此核实,张汝云均选择了回避,不直面作答。

  “从来没有冒名顶替上大学这回事,是吗?”记者问。

  沉默片刻。张汝云短叹一声说,“说句良心话,开始我是帮他忙办事情的,最后把我们一家人弄成这样,全国的网站把我们的事情捅出去后,检察院到现在还没结案呢。”

  《兰州晨报》曾于8月3日报道了此事。此后,陇南市市委书记、文县县委书记先后批示,文县检察院随后介入调查。

  此时,一旁的赵二莲打断说,“杀人不过头点地,他弄几刀呢……你没的钱了,就这样整人、骗钱。他就是活得没法了,想骗钱……”

  “为啥要改名呢?”

  “我们村上是一个先人的后人,村上有个30多岁的小伙子也叫张福文,所以我们把名字改了。”张汝云解释。

  “高考考了多少分?”

  “多少分,我忘喽。”一直沉默的张福文说,“大概300分左右吧,高职降分录取也就是300分左右,补录的,好多人没去。不是计划内的,只要是有学籍,分数差不多,就去了。”

  而根据文县招办出具的当年该县高考统考成绩册,张福文的高考成绩只有146分。

  谁是幕后操纵者?

  11月11日,文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李建英对记者说,“冒名顶替是真的,事实是清楚的。”

  但困扰检察院办案人员的是,高考录取通知书是怎样到张福文手中的?两人的学籍档案是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修改的?任永良的户口是怎样被冒领的?

  “关键是时间跨度太长,当时的档案都找不全。作为检察机关,要把责任落实到人头上。”具体经办此案的文县人民检察院反渎局副局长刘文武表示。

  文县人民检察院调取的人事档案显示:张福文的档案由两份档案拼凑而成,“他想用哪个就用哪个。对他有利的他就用,不对的他就改,真真假假。”

  记者注意到,这份档案中“甘肃省招生政治思想考核表”、“考生体格检查表”等文件均存在明显的涂改痕迹。在“家庭出身”、“姓名”等栏,只需将纸质档案稍作倾斜,被覆盖的“农民”、“任”等字样就清晰可见。

  “张福文的档案就是任永良的档案,他拿着这个档案就去上学了。”刘文武说。

  文县公安局户籍管理室主任张晓文向记者透露:经文县公安局查实,当时,张福文拿着录取通知书到桥头乡派出所,领走了本属于任永良的户籍。

  这位警官回忆,1999年,户籍管理刚刚由乡政府转到派出所管理,“当时派出所(对户籍)的管理还比较混乱,没有互联网,全部是手工操作。”当时,凭高考录取通知书即可轻而易举地调走户籍。

  那么,高考通知书是怎样到了张福文手里呢?

  “录取通知书在他(任永良)的手上拿了,不止一个星期,早都过期了。说句良心话,录取通知书他是亲自见了的。”张汝云信誓旦旦地说。

  11月14日,从文县赶到兰州,希望记者“高抬贵手”的张福文表示:当时录取通知书并非他冒领,“我领不来,要让本人领。”

  他还表示,任永良和他一起,到桥头乡派出所领了任永良的户籍。同时,他还确切地表示,当时学籍档案并非在文县招生办公室修改,而是“两人私下修改的”。

  文县人民检察院的办案人员认为,彼时,仅是一个高三学生的张福文,没有权力,也没有足够的智商完成这个过程,“他父亲也没这么大权力”。

  那么,到底是谁在幕后操纵呢?

  时任文县招办副主任的侯福德,在前任退休后升为招办主任。他对记者明确表示:“作为我们这个环节,作不了弊,绝对没有问题。如果有问题的话,早被检察院抓走了。”

  张福文则把责任“大包大揽”。他表示,10年前修改学籍档案之事,其父当时毫不知情,“后来才知道的”。而张汝云也向记者说,当年,他没有找过任何派出所和县招办的工作人员。

  无论如何,隐藏了10年之久的这个秘密,终究没能逃出被曝光的命运。10年间,当事人张汝云从文县农机场党委书记转任尖山乡乡长,后来又担任文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主任,直至卸任。

  这位自称是曾经“九死一生”的军转干部,对记者“语重心长”地说:“张同志,我们第一次打交道。作为人来说,我也是为了我的儿女。当了15年兵,没什么给娃补偿的,把娃们好好供一下,好好念一下书,也算在他们身上尽点力。”

  “我当时也没想到有这么严重的后果。”张汝云说,“就是念了两年的高职嘛,又不是什么大学,念了一个本科啥的。”

  本报兰州11月15日电

责任编辑:马涛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