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哥本哈根会谈失败对气候变化意味着什么?

来源:人民网
2009年11月16日16:32
  专家警告说,如果今年12月哥本哈根大会上全球首脑仍无法找到遏制排放的办法,地球朝着不可逆转的气候变化快速迈进的趋势将变得更加可怕。

  《美国科学》杂志网站刊登的一篇文章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失败的后果就是:为解决全球变暖而付诸的科学努力所面临的一个里程碑式的转折、一个各国为削减排放各自为政但无一实现了必要减排量的大杂烩局面、以及一个改变了的气候。

  气候专家、科学家以及谈判代表们说,我们的子孙将会为这样一个世界进行协商:行星级的地球工程举措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沿海城市筑起防波堤;全球贫困人群遭到干旱、洪水和饥荒的肆虐;而我们的星球正朝着过去1亿年来从未经历过的局面走下去。

  换句话来说,在混乱到来之前,12月的气候会谈将是逆转时局最后也是最好的机会。

  “当前一代面临的选择是可怕的。”美国前副总统戈尔上个月在美国环境记者协会发表演讲时说,“之前从来没有哪一代人被要求做出如此困难并且会产生重大结果的决定,这些决定将给所有后代都带来影响。”

  失败,戈尔补充说,将是“灾难性的”,不仅仅因为目前已经发生的变化的急迫性,还因为它是对将法治作为“一种拯救手段”的功效的挑战。

  哥本哈根的失败可能不仅仅是对未来进展的一个阻碍,它还可能迫使社会去面临科学界和政策界几乎无人愿意面对的选择和决定。

  “哥本哈根是(为了)缓解(气候变化)。”德国气候服务中心主管盖伊?布拉瑟尔(GuyBrasseur)说,“如果失败了,我们就转为适应并(采取)地球工程措施。”

  适应气候变化最少也要花费数千亿美元。这将要求工业化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大量资金、技术和援助。而对于那些风险最大的群体而言,这不过是权宜之计,国际环境与发展研究所负责人萨里木尔?胡克(SaleemulHuq)说。

  “我们的主要工作——防止损害的发生——已经失败了。”胡克说,他也是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第四份《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中“适应和缓解”章节的首要作者。“现在,将要分派给我们的任务是保护那些最易受伤害的。很快我们就会面临全球范围内的灾难性损失。”

  “现在,除了适应,真的没有别的办法。”

  而这正是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用武之地。

  此次从12月7日持续到18日的国际会议有一个目标:达成“一个将全世界所有国家都结合在一起的雄心勃勃的全球协定”,以接替即将于2012年失效的《京都议定书》。

  这也将是过去20年来的第16次谈判会议,所有这些会议都旨在限制人类对化石燃料的需求。

  有浓重的悲观情绪认为此次会议无法取得成功。关于如何才能最好地解决问题,在发达国家之间尚存在巨大分歧,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分歧更甚。

  不过,2007年的巴厘岛气候会谈曾经给过人们惊喜。当时所有迹象都预示着要失败,但经过彻夜谈判后,美国代表团在最后时刻终于让延时一天的大会达成了协议。

  同时压力也是存在的。此前的谈判都指向2009年是最后的期限,但这不仅仅只是一个外交上的最终期限。实际上,无论从哪一方面——排放、采伐森林、使用燃料、土地开发、经济发展——正常预测都显示后果是灾难性的。

  而目前日渐明晰的一点是,很多最复杂的气候模型都低估了地球发生突然以及根本变化的能力。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最近发布的报告显示,IPCC两年前所做的很多上限预测,那些认为可能从长远来看才会出现的,现在已经在发生了。

  作家黛安?杜马诺斯基(DianneDumanoski)说,解决这个星球面临的紧迫问题将需要重新审视文明本身。社会体系必须重组,以便能承受严重的破坏。气候变化必须被当作远不止于一个“环境”困境、或者甚至一个能源问题来看待。

  为改变这一切所做的努力离很多分析家所认为必须的还远远不够,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国际法律法规实验室的教授大卫?维克多(DavidVictor)说。他在发表于《牛津经济政策评论》上的文章中写道,这些失败来自于“一个很快将难以纠正的政治逻辑”。大幅减排的代价是昂贵的,不但难以维持,还要求有根本性的变革,而且,对于很多国家来说,执行非常困难。

  如此一来,就需要一个国际协定来施加压力,很多专家都对此表示认同。

  科学家说,到2050年,温室气体排放必须在1990年基础上削减80%,以避免出现最糟糕的破坏。相比之下,《京都议定书》却只呼吁到2012年工业化国家的排放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6%到8%。

  40个承诺减排的工业化国家的排放下降了5个百分点,但那仅仅只是因为前苏联解体,以及后来大部分东欧国家经济衰退,从而导致这些国家的排放量大幅缩减。

  根据联合国的数据,忽略这些国家,加上发展中国家的话,全球排放实际上比1990年的水平增多了10%。

  而且,到2050年,全球人口预计将接近90亿,相当于地球上增加了10个美国,当然也包括伴随发展而出现的所有的公路、快餐店、污水处理厂、工厂和发电厂、住宅和商店。

  大部分气候专家认为,发展的确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美国人均碳足迹大约为每年20吨温室气体排放。一个典型的欧洲人则为10吨或者12吨。在中国,这个数字为4吨,并在逐渐增加。但全世界还有大约30亿人每年的排放还不大1吨。(科学家推算,一个可持续的全球人均碳足迹,即能够避免最坏的暖化效应的排放,大约是每个人4吨。)

  这30亿人是穷人中的穷人:他们用木材取暖,用粪肥做饭,几乎没有或者完全没有电和清洁水。

  如何让他们共享第一世界的经济,同时又不会让地球升温,这将是在哥本哈根等待代表们的另一个主要障碍。

  对于科学家而言,他们的工作在某些方面已经完成了。气候破坏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政治问题、一项经济事务、一种能源威胁。

  德国气候服务中心主管布拉瑟尔说:“科学(阐释得)非常清楚。”

  “现在该由社会来决定了。”

  有迹象表明,社会已经开始做决定了:中国正在和美国商谈减排事项,并已经发起了绿色革命,力争到2020年赶上欧洲。欧盟轮值国主席、瑞典首相弗雷德里克?赖因费尔特(FredrikReinfeldt)则呼吁欧洲国家征收碳排放税,不用在意全球谈判。

  还有时间,布拉瑟尔说,但是不多了。如果代表们在哥本哈根无法确立下来,但能够取得足够的进展以在5年内达成协议,那么会谈可以被认为是成功的。

  争论中也存在一个亮点:工业化国家已经意识到,它们有义务帮助贫困国家,国际环境与发展研究所的胡克说,在气候谈判的拼图中,这是最靠近协议的部分。他相信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在这一点上能够达成一些一致意见。

  “很简单,(代表们)没法看着对方重蹈覆辙而什么都不做。”他说,“现在这已经不是争论的范畴了。”

  形势会改变的,科学家预测,而且,关于如何适应的讨论将很快从第三世界转移到第一世界。

  如果不进行大幅减排,没有国际协议的压力,全美国的政治家们将面临诸多问题,布拉瑟尔说。“我从哪里能得到水?我的(适应)策略是什么?……我怎么才能有足够的食物喂饱加州所有的人?”他列举了一大串假设疑问。

  到那时,伴随解决方案而来的可能是可怕的代价。

  “我们越晚采取行动,我们受到的(气候)影响就越大。”布拉瑟尔说,“而且这种影响是不可逆的。”

  (陈丹) (来源:人民网-环保频道)
责任编辑:杨笑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