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奥巴马访华-美国总统奥巴马亚洲行 > 09奥巴马亚洲行评论

奥巴马寻找中美关系新定位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2009年11月19日11:44
  美国人开始放下身段,用“平视”眼光看中国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记者熊晓、嘉闻发自北京 “不到长城非好汉。”11月18日下午,美国总统奥巴马登上了中国长城。这个月份的长城,寒气逼人,身穿深色棉袄的奥巴马,索性撇开随行官员,拾级而上,独自漫步在这穿越千年历史的城墙上。

  他背向人群,抬头远望高处连绵的烽火台,他给白宫摄影师们留了一个背影特写。他似乎要告诉人们,他正与这个古老国度的历史对话,并试图感悟这个古老国度背后蕴藏的力量。

  这样的努力,还体现在他的故宫之行中。

  17日下午2点50分,故宫北门——神武门内,正要迈步离开的奥巴马大声回答了《国际先驱导报》的提问,他回头用肯定的语气说,“我还会再来,带着我的女儿和妻子。故宫是这么雄伟壮丽,我一定会再来!”微笑时,露出一口白牙。

  “您下次来中国,打算去哪里?”《国际先驱导报》记者追问。

  “我这回第一次来中国,到了上海和北京,下次我希望能到更多中国的地区。”说完,奥巴马向记者挥挥手,乘车而去。

  18日,奥巴马结束了4天3晚的中国之行,于当天傍晚乘专机抵达韩国平泽驻韩美军基地机场,开始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这也是他此次亚洲之行的最后一站。

  沿着尼克松的足迹

  奥巴马具有多元文化背景,他明白要与中国交上朋友,首先要做的是了解中国的文化。奥巴马在紧张行程中安排大量时间走访名胜古迹正是出于这一考虑。

  游览完故宫后,他在会见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时有了更多可以谈论的话题,他再次向吴邦国说起故宫的宏伟,他还找到了北京与他家乡芝加哥的共同之处,“没想到北京居然跟我的家乡一样冷!”

  的确,当天北京最低气温达到零下7摄氏度,寒风凛冽。奥巴马忙里偷闲来到故宫时,脱下了政治会晤时的西装和领带,穿上一件休闲款的褐色皮夹克。也许是因为感觉到了刺骨寒意,游览的45分钟内,奥巴马的双手几乎一直放在口袋里。

  不顾寒冷,不顾倦意,当天下午2点10分,奥巴马从位于天安门广场北面的故宫南门午门,走进中国现今保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奥巴马也遵循了他前任的足迹。37年前一个雪后初霁的上午,1972年2月25日——故宫博物院从“文革”中恢复开放的第二天,对中国实现“破冰之旅”的美国总统尼克松也是从午门走进这座昔日的皇家禁地。

  一走进太和殿,奥巴马就对高悬的匾额上书写的“建极绥猷”四个字产生兴趣。“这是什么意思?”奥巴马面带疑惑地问。陪同的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回答,这个词大意是说帝王要建立好的统治,对天下百姓负责。

  奥巴马总统对中国的这些古代格言并不陌生。16日在上海对话中国学子时,他用了“温故而知新”来回顾中美关系的历史,他同时对中国学子用“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语句欢迎自己感到高兴。而在今年早些时间,为奥巴马打前站的国务卿希拉里访问北京前,用了“同舟共济”一词来表明当前的中美关系。可以看出,美国政要正极力学习并运用中国人的词汇,来说服中国与美国合作,担负起更多的国际责任。

  登上长城“很开心”

  此次奥巴马亚洲四国的访问中,只在中国安排了参观游览行程,这足以证明奥巴马对中美关系的重视程度,尤其是在14日东京的亚洲政策演讲中,明确表示美国不寻求遏制中国。这在中方看来,美方传达出了十分积极的信号。

  对于奥巴马的到访,中国给予了最高礼遇。在奥巴马17日游览完故宫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举行盛大欢迎宴会。

  宴会前,中方还特意为奥巴马举行了一个酒会。据悉,这是中国首次为外国元首在国宴前举行酒会。18时15分,胡锦涛准时在澳门厅迎候奥巴马,两国元首一同步入澳门厅中的四季厅,出席贵宾酒会。取景苏州园林的四季厅,粉墙黛瓦,溪水潺潺。同奥巴马一道,国务卿希拉里、驻华大使洪博培、商务部长骆家辉、能源部长朱棣文等美国政界要人悉数出席。

  刚刚装饰一新的金色大厅首次用来举行国宴,红色立柱,雕梁画栋。大厅中央新搭建的舞台上巨幅牡丹图雍容华贵,两侧是代表中美两国秀丽风光的图片——蜿蜒延绵的中国长城和粗犷豪放的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舞台对面,摆放着中美两国国旗和展示中国悠久文明的文物——从商周青铜器到清代九桃瓶。大厅里洋溢着喜迎嘉宾的热烈气氛。

  席间,宾主举杯,互致问候。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演奏了多首中美两国乐曲。当《美丽的阿美利坚》乐声响起时,两国来宾会心微笑。37年前,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对中国开展“破冰之旅”时,周恩来总理特地选择了这首乐曲,成就了中美关系史上的一段佳话。当天的曲目中,还有为奥巴马总统专选的乐曲——美国已故黑人歌唱演员迈克尔·杰克逊演唱的《天下一家》。

  18日下午游览长城后,他很爽快地回答了本报记者的提问,奥巴马用“很开心、很喜欢”来形容自己登上长城的感受,最后他还向本报强调,“很满意此次中国之行。”

  联合声明具有里程碑意义

  对于此次奥巴马中国之行时,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和布鲁金斯学会著名中国问题专家沈大伟向本报表示,“就这次访问的实质性目标而言,我认为奥巴马总统及其随同人员应当非常满意。”

  11月17日,中美双方发表了联合声明,当中明确了中美关系的定位。声明说:“双方重申致力于建设二十一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并将采取切实行动稳步建立应对共同挑战的伙伴关系。”

  对此,中国国防大学孟祥青教授印象深刻。他告诉本报,跟以往中美之间类似的联合声明或公报相比,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双方认为”的表述多了,这说明中美两国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取得了共识,并且这种共识大大超越了双边关系,具有了全球性质。

  对于中美关系的新定位。孟祥青教授认为“积极合作全面”的表述,比以前“建设性”的表述,上升了一大步,具有里程碑意义。孟祥青教授认为,联合声明折射了中美关系发展的新趋势,双方都用“平视”的眼光看待对方,关系更为平等,中国人看美国,越来越自信和理性;美国人也开始放下身段,用“平视”眼光看待中国。

  沈大伟对联合声明也给予了积极评价。目前正在中国社科院做访问学者的他告诉本报,如果联合声明中所有的协议和目标得到切实落实,将会把中美关系带入一个全新而积极的纪元。但是他也有一点担心,他说,奥巴马政府寻求与中国建立一种真正的全球伙伴关系。然而问题是,中国当真做好了与美国结成全面的全球伙伴关系的准备了吗?

  中国人民大学美国问题专家时殷弘教授对此认为,美国理解当中的全球伙伴关系,实质是要中国多为美国“干活”,要求中国负起更多的所谓国际责任。英国《金融时报》则更为直截了当,美国希望中国军队能够出现在阿富汗,支持美国的反恐战争。但在中国专家眼里,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战略互信增强但摩擦依旧

  对于此次奥巴马访华,受访的中美专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印象,那就是战略互信增强但摩擦还会持续不断。最令外界关注的是,中美两国在贸易保护问题以及人民币汇率问题上的较量。

  近日,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批评美元贬值,他说,美元的持续贬值和未来美元利率基本不上调,会对全球经济复苏尤其是新兴市场体的复苏形成新的、现实的、不可逾越的风险。美国《华尔街日报》对此的解读是“奥巴马访华遭遇中国直言不讳”。《华尔街日报》分析说,中美两国关于全球经济管理问题的意见分歧已经显著升温。中国担心美国可能准备牺牲中国的经济利益来推动自身走出这场二战以来最为严重的经济衰退。

  对此,时殷弘教授认为,中美之间现在不是“yes时代”,虽然双方都“比较客气”,但问题、牢骚、压力都还存在,“对中美关系的期待不能太急切”。时殷弘教授也认为,尽管如此,贸易摩擦不至于发展成贸易战,矛盾再大,双方都还是没有说硬话,“现在是美国有求于中国的多”。

  国防大学孟祥青教授同时关注到了联合声明中军事合作领域的表述。联合声明说:“双方同意通过现有磋商和对话渠道,根据国际法准则,在相互尊重管辖权和利益的基础上妥善处理军事安全和海上安全问题。”

  在孟祥青教授看来,这为中美解决海上冲突问题,奠定了法理基础。他分析,对于中国极力反对的美军抵近中国海域侦察问题,尽管不可能通过一次首脑会晤解决,但至少会在一段时间内减少,大的海上对峙事件甚至冲突不至于发生。

  外媒评说中美关系

  “奥巴马政府领导的美国沉浸在同中国构建两国集团(G2)共同统治构想的喜悦中,根本没把欧洲放在眼里。”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

  “美国已经意识到,中美之间的关系将造就21世纪。中国并非将取代美国成为超级大国,而是与美国携手合作,对世界的前进施加共同的影响。”

  ——法国《论坛报》

  “华盛顿已经开始有点害怕自己的"主要东方伙伴",因为国际分析人士越来越多地谈到,人民币可能成为新的储备货币,这不能不令美国人担忧。”

  ——俄罗斯《劳动报》

  “美国总统以无可争辩的权威姿态访华、在从人权到汇率等问题上给中国“上课”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按照现在流行的说法,形势已逼得贝拉克·奥巴马被迫扮演一贫如洗的债务人角色——他正拜访苛刻的银行经理,要求再贷一笔款子。”

  ——英国《金融时报》

  “在中美贸易关系方面,奥巴马温故的都是美好的一面,尽管今日在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会晤中,奥巴马重申了要保持两国之间开放的市场和自由的贸易,但奥巴马还应该学会另一个成语——知易行难。”

  ——美国《华尔街日报》

  “胡锦涛直言他向奥巴马强调了反对各种保护主义、照顾彼此核心利益的重要性,奥巴马认真倾听,并不时向胡锦涛投去善意的微笑;奥巴马发言时,胡锦涛表情平和,即使在奥巴马谈到达赖、人权等敏感问题时,胡锦涛也不动声色、自然接受。两国元首在地位和心态上似乎已趋向平等、难分高下。”

  ——新加坡《联合早报》

  “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家,也是唯一有可能挑战美国在世界上的霸权地位的国家,这使得美中关系发生关键性的变化。奥巴马访华如同挥霍无度的豪客前来向最大债主致敬。”

  ——美国《纽约时报》
责任编辑:郑小霞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