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感动非洲的中国军人——记全军维和工作先进个人张勇(图)

来源:新华网
2009年11月20日09:01

  执行运输任务途中的张勇。甄玉改摄

  “你以一种远见领导中国分队/为南部苏丹人民带来希望/为加扎勒河州带来和平与发展/我们非常想念你/你在我们的记忆里长盛不衰/你撒播的和平、发展、前进的种子遍地成长……”

  这是一首来自万里之遥非洲苏丹的诗歌,作者是联合国苏丹特派团二战区首席长官弗莱德巴比先生,他并不是一位职业诗人,却被一位中国维和军人深深打动。在他的眼中,这名中国军人恰如德国诗人荷尔德林那经典名句“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以无畏的人生态度和超越的人生境界带给非洲人民无限感动。

  这首《致张指挥官》诗歌中颂扬的主人公叫张勇,现任济南军区联勤某分部副部长。他两次带队赴苏丹瓦乌执行维和任务,创造了中国军队参加国际维和史上20多项第一,两次被联合国授予“和平荣誉勋章”和“特别贡献奖”,两次荣立二等功,被国防部表彰为全军维和工作先进个人。

  张勇用一腔真情在异国他乡的红土地上铺就“中国路”、架设“中国桥”、播洒“中国情”,以实际行动浇灌着中非友谊之花。今年11月12日,他接过了“第二届中非友好贡献奖”的奖杯,成为“感动非洲的十位中国人”中唯一的军人。

  “无论中国维和部队创造怎样的奇迹,都不会让人惊奇”

  2006年5月,根据联合国决议,我国首次向苏丹瓦乌地区派驻维和部队。作为维和指挥部主任兼运输大队大队长的张勇,与队员们一起面对的不仅是一眼望不到边的灌木丛,还有野狗和苍鹰。当时,苏丹的雨季马上就要来临,而先期到达任务区的肯尼亚、印度等国的维和部队的营区已经初具规模。

  “我们一定要在雨季前把板房盖起来!”张勇带领大家冒着高温,不分昼夜地连续作业。

  那是怎样一段日子啊,没水、没电,渴了喝点自己带的矿泉水,饿了就吃罐头,困了就在简易帐篷甚至是集装箱里“猫”一会儿……进驻任务区第9天,张勇和一些队员相继感染了疟疾,体温一度达到40摄氏度。板房还没盖好,他实在躺不住,偷偷吃上几片药,拔掉针头又跑到工地上。

  一天,他刚想找个地方休息会儿,突然,一声响雷从头顶滚过,暴雨如注。刚刚盖起还没来得及加固的板房,眨眼间被狂风吹倒。张勇用力擦去脸上的雨水,坚定地走向凌乱的工地。他的气势感动了官兵们,大家全部围拢过来,工地上又是热火朝天的劳动情景。

  奋战40天,他们以最高的标准、最快的速度在不毛之地建起了功能齐全、整洁漂亮的板房,升旗台、足球场、俱乐部等营区配套设施也相继建成。“中国速度”、“中国质量”、“中国标准”由此享誉当地。特意前来视察的联苏团总司令里德尔中将冲着张勇竖起大拇指:“中国维和军人的标准就是联苏团的标准,中国维和部队的质量就是联苏团的质量。”此后,其他几个国家的维和部队相继来到这里参观学习,并陆续建起了自己的板房。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张勇带领中国官兵出色完成了各项维和任务,运输分队被授予联合国“特别贡献奖”,包括他本人在内的6名官兵被授予中国维和史上首次“特别贡献奖”。

  2007年7月,分部接到了组建第三批赴苏丹维和运输大队和医疗队的任务。已经返回国内的张勇又递交了申请书,被任命为维和部队指挥部政委兼运输大队大队长。

  一次,部队接到了赴阿维尔运送一批大件装箱物资的长途运输任务。当时,苏丹已提前进入雨季,道路损坏严重,特别是中间还有一段约3公里长的单行沼泽路段。如果再有一场大雨,车辆就可能被阻在半路上。

  经过认真准备和详细计算,张勇大胆决定:车队当天往返。

  漫天的红尘、崎岖的道路、遍地的弹坑,经过近6个小时的艰难行驶,车队在近50摄氏度的高温中驶进了阿维尔,官兵们顾不上休息就开始卸载。170个木箱,平均每个300多公斤,要从1.5米高的车厢内徒手卸下,没有装卸机械,张勇就带领大家肩扛手抬,用木棒向下滑。胳膊磨破了皮,手磨出了血,大家没有一句怨言。

  卸载完毕后,已是14时整。根据经验,这个季节的大雨一般在15时之后来,于是张勇命令立即出发,穿过危险路段再吃午饭。

  15时10分,车队顺利通过沼泽路段,5分钟后,一场瓢泼大雨从天而降,19时,车队胜利返回UN城,中国维和部队又以最高的质量、最快的速度创造了奇迹。联苏团部队总司令里德尔形象地说:“联苏团二战区的工作是在中国运输分队的车轮下推进的!”

  期间,张勇团结带领官兵创造了一项又一项纪录:在任务区部署时间最长,应对突发事件最多,执行长途运输任务里程最远,受联合国表彰人数最多,疟疾发病率为零,联苏团打破惯例提前两个月在春节当天为中国维和部队授勋……

  联苏团二战区司令东宝上校对张勇说:“无论中国维和部队创造怎样的奇迹,都不会让人惊奇。”

  “使命在肩,我无所畏惧、义无反顾”

  瓦乌的安全形势十分严峻,流血冲突时有发生。两次维和,张勇共有513天在任务区,多次带队执行运输任务,先后面临12次冲突和骚乱的严峻考验。

  2008年4月17日,正在输液的张勇得到报告,距营区3公里外的瓦乌集贸市场发生枪战,我维和部队有7台车辆被挡住去路。张勇一把拔下针头,一边向战区司令部汇报,一边召集应急分队集合出发。通信员冯兵抱着他的防弹衣没来得及跑出房门,张勇的指挥车已经疾驰而去。

  面对冲突双方持枪对峙的士兵,张勇临危不惧,一边指挥应急分队疏散掩护,一边指着臂章上的五星红旗高喊“China!China!”想方设法协调车辆绕行。两小时后,车队安全返回营区。

  早在张勇第二次递交维和申请书时,就有人问他,明知维和既艰苦又危险,还抢着去干嘛?他淡然一笑:“使命在肩,我无所畏惧、义无反顾!”

  苏丹南部道路毁坏严重,疑似雷区遍布,给张勇和他的战友们外出执行任务带来极大的困难。2008年2月26日,执行长途运输任务的车队行至瓦乌至伦拜克约170公里处时,一座危桥拦住了去路。3米宽的桥面用薄薄的钢板铺成,4个桥墩中有3个有十几厘米的裂痕,还有一个坍塌了三分之一。原来6个填满沙石支撑桥面的汽油桶,现在只剩下4个。

  “我来试一下!”张勇看了看桥面,毅然走向驾驶室。

  “我来!我来!”七八名官兵都抢着开第一台车。

  “还是我来吧,我有20多年的驾龄,这段路我上次勘察过。”张勇熟练地挂档、踩油门,车辆缓缓地驶上了危桥。

  桥面颤抖着,大家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1米,2米,3米……

  “啊!”桥面上的一个坑使车辆出现了倾斜,好几个人不禁叫出了声。

  好在没有问题,安全通过后,大家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逐辆通过、低档前进、保持匀速!”在张勇的指挥下,车队顺利通过了危桥。

  作为一名肩负重任的维和指挥官,张勇有自己的担当和选择。

  2008年3月,部队接到了当地政府的求助,协助向阿维尔运送人口普查资料,为将来的大选做准备。几天前,阿维尔刚刚发生了一场武装冲突,最紧张的时候,驻阿维尔所有联合国人员在背包上坐了一夜,只等一声令下,就全部撤离。况且,去阿维尔的路还有很多的危险。出于安全的考虑,许多人都建议不要接这个棘手的活儿。张勇决定:要去,亲自带队去。为和平而来,就要为和平而为!

  经联苏团批准,张勇带车队出去了。行至距营地50公里处的一个路口时,突然,上百名手持武器、棍棒和石块的当地民众堵住了去路。眨眼间,车辆被疯狂的人群围得水泄不通,几个手持武器的青年冲上来就用砖头砸车前的挡风玻璃,“砰、砰、砰”,随着刺耳的撞击声,空气仿佛一下子凝固了。

  由于苏丹当地语言是阿拉伯语,官兵们根本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更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危急关头,对讲机里传来了张勇镇定的声音:“保护好物资,不要和民众发生冲突,不要离开战位!”

  经过张勇一个多小时的艰难沟通,在当地政府和联苏团的配合下危机被化解。除个别车辆受损外,所送资料无一受损,人员无一受伤。当地政府官员接到资料后,紧紧握着他的手说:“你们的车轮推动着苏丹的和平进程,你们是真正的和平使者!”

  “中国军人,永远视国家和军队的形象高于生命”

  苏丹维和任务区聚集了59个国家的维和军人和工作人员,无疑就是一座浓缩的国际舞台。如何妥善处理各种关系,树立中国军人文明之师、和平之师、威武之师的形象,时刻考验着张勇和他的部队。

  有一次,肯尼亚维和部队请求中国维和运输队提供吊车援助,此时恰逢联苏团部队总司令视察中国维和部队,按要求所有人员和装备必须在位。值班人员请示张勇后,答复待视察后立即派车,并且在视察结束后第一时间提供了援助。然而第二天,联苏团内部网站上却出现了影射和攻击中国维和部队“不作为”的文章。

  张勇马上敏锐地意识到:“这是别有用心的人在诋毁我们国家和军队的声誉,此事绝不能含糊!”他立刻约见战区行政长官哈什,进行正面交涉,义正词严地要求“迅速澄清事实,始作俑者亲自道歉,消除负面影响”。不仅如此,他还命令翻译立即在联合国网站上发表文章揭露事实真相,严辞批驳这种无中生有、颠倒黑白的把戏。

  在张勇坚持下,对方在网站上发表公开声明并道歉,哈什也亲自登门解释。从此,维和任务区再也没有发生刻意攻击中国和中国维和部队的事情。

  “军人,永远视国家和军队的形象高于生命!”执行任务期间,这是张勇对队员强调最多的一句话。为充分展示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和中国军人的风采,在完成正常维和任务的同时,张勇总是想法多做“分外”之事,支援当地战后重建和居民生活。伦拜克、阿威尔、布索里……二战区的各个重要部署点都留下了张勇的足迹;战区重型设备、苏丹大选物资、战后重建器材……承载着苏丹和平希望的保障物资通过中国运输大队的滚滚车轮安全运抵目的地;伤病员救治、卫生防疫、医疗技术帮带……健康的希望因为来自中国的白衣天使们的努力在传递。

  驻地卡多拉村玛萨卡的丈夫和父亲在战乱中相继去世,她和60岁的老母亲带着4个未成年的孩子艰难度日。2006年首次维和期间,张勇就经常给这家人送去面粉、大米等生活用品,为他们查体治病。再赴苏丹的他继续对玛萨卡一家倾注真情。2008年5月12日,当了解到玛萨卡的孩子到了上学年龄却交不起学费时,张勇代表部队送上了400美元的助学金。

  玛萨卡的老母亲抹着眼泪不止一次询问他的名字,张勇却告诉他们:“你们不用记住我一个人的名字,只要记得我来自中国,是中国维和军人就行了。”

  瓦乌女子中学的学生常年在废弃的垃圾堆和一人多高的杂草中学习生活,张勇主动联系校方,带领官兵将校园进行了彻底清理。3月5日,张勇带领官兵们将部队节省的学习用品和文体用具送到了学校,并把特意为学校制作的标识牌挂到了校门口,孩子们高兴地抚摸着牌子,不停地说着“China,good(中国,真棒)!”

  在张勇的积极倡导下,中国维和部队参与了国际红十字会组织的“光明行动在苏丹”活动,为驻地民众义务实施眼科手术,被誉为“光明使者”。每当他带领维和医疗队员到瓦乌平民医院义诊时,当地民众都会夹道欢迎。他们还为当地平民医院捐赠33个品种、价值近6万元的药品,接诊病人600余人次,实施手术15例。

  “为提高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提供宝贵经验”

  人生的精彩不在于延展的长度,而在于承载的密度。两次出征历时3年,对于今年已经50多岁的张勇来说,有着不同的人生意义。

  他说:“维和不仅是执行任务,还能为提高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提供宝贵经验。”正是这样一股劲头,让他在维和征程上走得铿锵有力。两次维和,他写下12本维和工作笔记,组织官兵整理了11本共500余万字的资料汇编,发表学术文章100余篇,其中,《维和任务区长途运输任务的组织与实施》填补了我军在国外执行长途运输任务的理论空白;科学制订了《维和任务区系列思想政治教育方案》,区分专题教育、随机教育、心理教育、自我教育4大板块,设置了12个专题共38项内容;建立了《维和部队规范化管理暂行规定》《维和后勤工作制度》《维和部队党委议事规则》《执行维和任务“七条禁令”》等10余项制度规定,这些都为后续维和行动的有序展开提供了依据和遵循。

  2007年11月20日,即将奔赴任务区的我首批赴苏丹达尔富尔维和部队收到了一封信。信中,张勇以第3批赴苏丹瓦乌维和部队指挥部的名义,把达尔富尔的安全形势写得清清楚楚,也把自己参加维和的经验写得明明白白。

  “最初的想法就是让他们少走弯路、多做准备。”在张勇看来,维和不仅是军人的骄傲,更是国家的荣耀,更需要有大局意识和无私精神。在第4批赴苏丹瓦乌维和运输大队抽组时,张勇又主动向他们介绍经验,提醒他们不同阶段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而后续各批维和部队遇到难题打电话回国内向他请教时,每次都会得到热情而周到的答复。

  在苏丹瓦乌的UN城里,至今仍耸立着3座典雅别致的中式凉亭,维和官兵每每抚柱小憩,都能感受到浓郁的“中国风”。这是张勇探索倡导维和文化时,带领官兵利用废弃的材料建起的,分别命名为三星阁、六和亭、九鼎楼。

  他还带头创办了《前卫蓝盔报》《蓝盔防疫报》《蓝盔诗集》等刊物,丰富了官兵的文化生活。他带领的两批近900余名维和官兵,有600多人发表过自己创作的作品。

  丰富的维和文化不断化作战斗力,伴随一批批蓝盔勇士精神抖擞地战斗在新的战场上。

  短评: 献身维和履行使命

  使命高于一切,责任重于泰山。赴苏丹维和部队指挥官、济南军区联勤某分部副部长张勇,是我军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显著贡献的优秀代表,是自觉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带领部队出色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领导干部先进典型。

  使命意识是张勇报效祖国、献身维和、建功立业的动力之源。在使命的召唤下,他不畏艰险、身先士卒,紧要关头把生死置之度外,妥当处理了多种突发事件。他果断决策、勇于担当,开拓性地完成维和任务,创造了“中国速度”、“中国质量”和“中国标准”,为国家和军队赢得了荣誉。他勤学苦研、善于总结,为维和事业留取了宝贵经验、作出了卓越贡献。他胸怀大局,播洒大爱,积极拓展维和职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当地人民做实事、做好事,促进了中苏友谊、中非友好。他把人生追求融入军队使命,以圆满完成维和任务的实际行动,彰显了我国负责任的大国风范,展示了我军文明之师、和平之师、友谊之师的良好形象。张勇的先进事迹既是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生动教材,也为领导干部树立了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的楷模。(记者 黄超 吕德胜 特约记者 魏国 特约通讯员 李德营) (来源: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赵婷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