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奥巴马访华-美国总统奥巴马亚洲行 > 09奥巴马亚洲行消息

奥巴马政府对华政策提“战略再保证”概念(图)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2009年11月21日04:13
  奥巴马政府对华政策提出“战略再保证”概念

  18日晚,奥巴马结束了4天3夜的“访华之旅”。奥巴马访华期间,中美两国签署了内容详尽的《中美联合声明》,标志着中美关系重新定位。针对中美关系战略定位这一核心问题,一直关注中美战略关系研究的两位资深专家做客本周圆桌。

  专题文字:毛玉西

  奥巴马政府提出的“战略再保证”的定位,可以称为美国对中美关系定位的第三阶段,其目的是超越“两面下注”政策,解决中美间的战略互不信任。

  ——牛新春(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

  尽管很多人强调“战略再保证”表明美国放下身段、寻求与华对等承诺的意愿。但从美方意图看,实则更凸显了将中国作出承诺作为前提条件的战略意图。“战略再保证”的最大挑战在于,中美能够“相互给予”战略保证。

  ——门洪华(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

  核心提示

  美国提“战略再保证”

  更凸显“中国责任论”

  内涵

  Q&A

  广州日报:

  如何解读美国对中美关系战略定位从“利益攸关方”到“战略再保证”的转变?

  门洪华:美国对中国崛起的认识,以“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提出为标志,实现了从不适应到适应的转变,其应对战略则实现了从“遏制、接触与遏制并行”向“全面接触”的转变,这种转变大致持续了15~16年。其间虽不乏波折,但进程还算顺利,即使在双边关系最紧张的时候,双方都保持了“斗而不破”的姿态。

  可以说,能够实现这样的战略转变,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选择是关键性因素。中国坚持改革开放的决心、全面融入国际社会的努力、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等因素,都决定了中国崛起是国际社会必须接受的,而且可以接受的事实。另外,美国的态度与战略转变,也具有基础性意义。美国意识到,中国成长为世界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大国是必然的趋势,美国不仅需要在全球事务上借重中国,在地区(尤其是东亚事务)的处理上更需与中国合作。

  2005年,美国“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的提出,代表了美国对中国新战略设计的趋向,使共同利益凸显为中美关系的重点追求,当然由此也带来了更多所谓“中国责任论”的压力;“战略再保证”的提出,实际上发展了“中国责任论”的成分,其目标基本上确定为:美国以欢迎中国和平崛起为条件,要求中国做出战略保证。

  尽管许多人士强调“战略再保证”表明美国放下身段、寻求与中国对等承诺的意愿。但从美方意图看,实则更凸显了将中国作出承诺作为前提条件的战略意图。从某种意义上讲,“战略再保证”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中美双方能够“相互给予”战略保证,尊重对方的核心利益,致力于共同利益的追求,共同应对挑战,妥善解决分歧。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路径是:增信释疑,妥善化解分歧和竞争,稳定并扩大共同利益。

  中美战略定位

  从摇摆到清晰

  历程

  Q&A

  广州日报:

  美国官方对中美关系的战略定位,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牛新春:历次中美元首互访中,最重大的挑战就是如何为中美关系定性、定位。中美之间到底是“敌人”还是“朋友”?“战略伙伴”抑或“战略对手”?这一根本问题自冷战以来一直困扰着两国。在谈到中美关系时,中美两国领导人总是强调“坚持从战略高度出发”,讲的就是战略定位问题。

  冷战结束后,中美关系的战略定位大致可分成三阶段。

  第一阶段:1993年克林顿政府提出“全面接触”,目标是通过“接触”把中国纳入现存国际体系。当时,中美的接触是试探性的,合作很有限。在克林顿第二任期,两国均想让战略定位上一个台阶。1997年《中美联合声明》中,两国确立了“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的定位。然而,由于中美在诸多战略问题存在重要分歧,“战略伙伴”定位受到美国国内各派力量的严重质疑。最终,“战略伙伴”此后不再被提及。

  第二阶段:2001年布什上台初期,曾单方面把中美定位为“战略竞争对手”,但鉴于中美存在的诸多共同利益,“战略竞争对手”定位太过于简单化,很快就被布什总统自己否定。此后,布什提及中美关系时总用“复杂”一词形容。2005年,美国副国务卿佐利克提出“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概念,是中美战略定位的第二个阶段。佐利克建议,美国目前的任务是让中国成为国际体系中负责任的一员。实际上,“利益攸关方”定位是“两面下注”政策:一方面积极与华合作,另一方面防范中国崛起。

  第三阶段:奥巴马上任以来,中美都有意让中美关系再上新台阶,对中美战略定位的问题再次凸显。2009年4月伦敦G20峰会上,中美两国元首把中美关系定位为“积极、合作、全面”,但战略定位问题仍然没解决。“接触+防范”或“两面下注”的对华政策,是中美战略互不信任的根本原因。奥巴马外交团队深刻地意识到了问题的重要性。

  奥巴马访华前,美国在该问题上做足了功课,试图在战略定位问题上有所突破。9月24日,美国副国务卿斯坦伯格就中美关系发表专题演讲,提出“战略再保证”的概念,美国保证欢迎中国的崛起,不会采取行动遏制中国。虽然奥巴马没有接受“战略再保证”之名,却接受了“战略再保证”之实。

  11月17日,在《中美联合声明》中,双方提出“战略互信”一词,提到“培育和深化双边战略互信对新时期中美关系发展至关重要”。至此,中美关系定位进入第三阶段。

  “战略再保证”的目的,是超越“两面下注”政策,解决中美间的战略互不信任。奥巴马访华表明,双方通过“语言”建立“战略互信”的工作似乎告一段落。但美国对华的现实政策依然是“两手”,如何在行动上破解“两手”,将是一个更长远、更大的挑战。人们期待美国在行动上为中国崛起提供一个“海阔任鱼跃”的空间。

  稳定和扩大共同利益

  成为中美关系“主轴”

  展望

  Q&A

  广州日报:

  奥巴马访华,到底在哪些方面巩固或开拓中美合作?

  门洪华:从今后看,中美在关乎人类和平与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将有广泛的共同利益和广阔的合作空间。近年来,随着中国战略议程的扩大,共同利益追求已经上升到中国大战略框架的核心层次,中国逐渐将“扩大共同利益与妥善解决分歧”视为处理大国关系的并用策略。

  奥巴马访华及《中美联合声明》表明,“稳定和扩大共同利益”已经取代“解决分歧”成为中美关系的主轴。可以说,《中美联合声明》明确了中美合作的远景目标,是相互战略保证的重要历史性文件。对比之前的中美声明,可以说,它涵盖了政治、经济、安全、社会、文化等几乎所有领域,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的世界重要国家地位,也隐含着对双方战略走向的判断,是一份更积极而全面的战略文件,为中美关系的全面性、全球性、合作性指明了方向。

  当然,中美依然存在战略竞争、矛盾乃至冲突性因素。从未来看,世界更倚重中国的姿态将持续,中国在全球问题处理上的分量会加重,这无疑在某种程度上刺激着美国的战略神经,使中美强化合作的同时,相互竞争也将更明显。比如,在东亚事务上,美国重返东南亚的战略目标明晰,动作频繁。自19世纪末以来,美国就是影响东亚走向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美国的战略调整必然引动双方东亚竞争的加深,东亚走向会成为检验中美关系稳固与否的“试剑石”。此外,双方在贸易、人权、价值观等方面的冲突,仍将长期存在。 (来源: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黄珊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