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安徽宁国法院将3大庭拆成7审判庭 法官均衡办案

来源:法制日报
2009年11月27日08:35
制图/韩丹东
制图/韩丹东

  法制网记者 李光明

  在安徽省宁国市人民法院采访时,记者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情况:这里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民庭、刑庭、行政庭,而是由7个审判庭均衡分配受理所有案件。

  更有新意的是,这一创新的机制并没有改变法院的审判架构。7个审判庭整合后分别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对内称第几审判庭和某某(专业)审判指导组,对外维持原业务庭称呼不变。各庭(组)长具有双重身份:在行政管理上为庭长,管理对象为本庭工作人员;在专业审判指导时为组长,指导全院特定类型案件的审理工作。

  案多人少、忙闲不均、法官青黄不接,种种紧迫的现实问题让法院选择了“求变”———将传统三大庭“拆分”成7个审判庭

  推翻传统三大庭的设置,法院究竟是出于何种考虑?

  宁国市法院院长吕雪峰和记者“说起了当年”。

  “宁国法院以前有评‘办案状元’的传统。我任院长的第一个完整年度,‘状元’全年办案352件,几乎一天办一起案件。当时我的心情可谓是五味杂陈。”吕雪峰说,他是2005年11月到宁国市担任法院院长的,当时,案件数大幅增长与审判力量不足的矛盾已经非常突出。

  统计显示,从2000年开始,宁国市法院受案数开始呈逐年大幅递增的趋势。到2006年,法院受理各类案件达4208件。2007年继续递增,达到5011件,同比增长了19%。与此同时,各审判业务庭之间却存在着收案严重不均的现象。2006年,行政审判庭两名法官受理案件65件,人均32.5件;而民事审判庭7名法官受理案件1310件,人均187.1件。

  宁国市人民法院原民庭审判员郑在斌说,2006那年,他一共承办了350多起案件,有时一天要开4次庭,一号庭的案子还没有完,二号庭的案子就已经等着了。“周末经常被占用,整日疲惫不堪,办案质量肯定会受到影响,法官的身心健康也得不到保障。”

  “由于受资深审判人员大量流失和司法考试门槛的限制,再加上新老交替,具有审判资格的法官数量不断下降,审判力量严重不足。伴随着法院长期积累的深层次问题和矛盾的集中爆发,案多人少、法官的青黄不接一度成为最紧迫的现实问题。”吕雪峰说,在基层法院无法解决这些问题的情况下,宁国市法院选择了求变,重点对审判力量进行整合。

  2007年年初,宁国市法院开始了“脱胎换骨”的改革———审判资源整合机制创新,打破庭室壁垒,实行跨庭室办案,审判人员相对平均收结案。

  宁国市法院将全院现有机构、人员按照不同职能整合为四大功能群组:一是案件审理中心,集中“敲法槌的法官”行使原业务庭审判职能;二是审判管理中心,独立配置“法官的法官”行使审判管理方面的职能;三是执行保全中心,由“执行法官”行使执行及诉讼保全职能,以上三大功能群组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制约,在每一个功能群组内又设置了相互指导、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四是行政服务中心,将非审判职能的机构人员相对剥离,行使司法辅助职能。

  “四大功能群组包括3个与审判相关的群组和1个司法行政群组,因此,法院的审判资源整合也被称为‘3+1’模式。”宁国市法院副院长曹艳琴说,案件审理中心设立7个审判庭,不再按照刑、民、商、行政等区分案件类型审理。除重大疑难案件外,普通案件按照立案顺序均等审理所有类型案件。同时,7个审判庭在审判业务上各有侧重,每个庭要负责办理属于自己业务范围内的重大疑难案件,并在该专业领域承担对全院法官的审判指导职责。

  审判模式改变后,几个方面的变化很快出现在宁国市法院:庭室之间收案不等、个人之间忙闲不均的现象得到改变,破解了该院人少案多困局;法官管理行政化的倾向得到淡化。办案法官不通过轮岗交流也能审理到不同类型的案件,一专多能的复合型的法官多了;原来考核上的不可比性、法官绩效考核的标准和尺度统一了。

  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法官管理处一位负责人说,人少案多、法官任务繁重是全国基层法院普遍存在的问题,宁国市法院整合审判资源改革在安徽省是首例。

  “而这一机制创新并没有突破我国的审判体制。”安徽大学一位法学教授说,推行审判资源整合、跨庭室办案不违反法律,符合法官法和人民法院组织法的规定,而且基层法院案件的审理难度完全可以适应这一模式。

  打破庭室壁垒实行跨庭审判的好处是,将以往集中在部分法官身上的重担分解给全体法官,实现了“千钧重担众人担”的工作状态,同时也盘活了“存量”,克服了法院内部管理的行政化倾向

  在宁国法院整合后的四大功能群组中,案件审理中心是审判资源整合的核心。该中心的7个审判业务庭包括审判员、书记员在内,审判力量均衡分配,按照“大案归口、小案流水、大体平均”的方式,除了规定的疑难复杂案件由特定专业的审判庭办理外,其他所有类型的案件按照立案顺序均等分配到各庭审理。

  在审判流程管理上,立案庭受理案件后,要审查案件属于重大疑难案件、一般案件还是简易案件。对重大疑难案件,根据案件的案由分类分配到相应指导组承办;对一般案件按照立案号排序,均衡分配到7个审判庭承办;对简易案件,集中分配到立案庭速裁组承办。审判庭收到的案件,由庭长在开庭前5天分配到本庭主审法官。主审法官需要组成合议庭审理案件的,可以由本庭审判人员组成合议庭,也可以邀请相应专业审判指导组的审判人员或其他具有审判资格的人员组成合议庭;需要安排陪审员组成合议庭的,由主审法官向陪审员办公室提出,由陪审员办公室安排陪审员组成合议庭。

  吕雪峰说,案件审理中心、审判管理中心、行政服务中心,分别相当于法院的“生产部门”、“监督部门”、“后勤保障”。除了作为“生产部门”的案件审理中心居于整合的核心,审判管理中心、行政服务中心也是审判流程不可或缺的环节。

  据介绍,宁国市法院在案件宣判前建立了案件质量控制机制,通过专业指导组的交叉监督重新配置形成了在合议庭之后、法院正式审判前的内部监督。在案件审理中心,根据7个审判庭的专长设置了7个专业审判指导组,作为审委会领导下的专业咨询指导机构,主审法官按照合议制或独任制审理案件,形成的裁判文书根据案由分类送相应专业审判指导组咨询审核。对主审法官与专业审判指导组及分管院长意见不一的案件,可在一定范围内沟通协调,协调不成的,原则上应提交审判委员会决定。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时,根据案件类别,通知相应专业的审判指导组长出席或列席。

  在整合中,法官又处于核心环节的核心地位。事实上,宁国市法院之所以要打破庭室之间的壁垒,一个关键的问题还是为了破解案多人少的难题。

  宁国市法院政治处负责人说,虽然全院法官有42名,但院领导、立案庭和行政岗位上的法官不参加案件审理工作,真正在一线办案的法官可能只占一半。审判资源整合后,一方面解决了原有庭室、法官个人工作量不均衡的问题,将以往集中在部分法官身上的重担分解给全体法官,实现了“以不变应万变”、“千钧重担众人担”的工作状态;另一方面最大限度地盘活了存量,克服了法院内部管理的行政化倾向。在审判资源整合后的法院架构中,法官们不需要再就办案情况、办案数量、合议庭人员分配等具体问题请示院领导,院长、庭长也不再是人员、车辆、经费的生产调度员,只需要按照方案规定的流程机制,如同在流水线上作业生产一样办案即可。

  这位负责人以2007年为例说,当年法院受理各类案件5011件,审(执)结4495件,收、结案与上年同比分别上升了19.1%、12.5%。在收案数较2006年增长近1000件的形势下,全院审判业务庭21名一线法官中,有18人办案在170件以上,其中3人超200件,办案最多的214件,较2006年办案最多的少了138件,真正实现了法官办案的均衡化。

  临近开庭前5天才知道主审法官是谁,律师或当事人想提前“摸清”案件的情况基本上不可能。这相当于在制度上给公正“加了把锁”

  在宁国执业的律师说,宁国市法院的审判机制创新,对法院来说,平衡了法官间的忙闲不均的现象,但从律师的角度来看,这一创新有助于促进司法公正。“原先,律师因办案的需要,可能经常会跟自己代理案件的几个主审法官打交道,时间长了,相互也比较熟了,容易出现利益上的问题。而现在,临近开庭前的5天才知道主审法官是谁。这样一来,律师或当事人想提前‘摸清’案件的情况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了。这相当于在制度上给公正‘加了把锁’。”

  近三年宁国市法院的审(执)结情况、发回重审和改判率也证明,资源整合带来了审判质量的提升:

  2006年,宁国市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4208件,审(执)结3996件,上诉案件239件,发回改判36件,发改率15.06%;

  2007年全年受理各类案件5011件,审(执)结4495件,上诉案件236件,发回改判35件,发改率14.83%;

  2008年全年受理各类案件4876件,审(执)结4624件,上诉案件245件,发回改判34件,发改率13.88%。

  “以往困扰法院的还有法官的绩效考核。由于工作量的不可比性,考核上存在不公平的现象。”吕雪峰说,整合后的审判庭之间改变了以往庭室、法官工作任务和绩效考核指标设定随意性大的弊端,使各审判庭室、办案法官的审判工作量更加平等均衡,解决了原来考核上的不可比性,有利于统一法官绩效考核的标准和尺度,实现了广大法官由追求结案数量到追求案件质量和效率的转变。

  近日,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周溯专门调研了宁国市法院的审判机制创新工作。他认为,理念更新慢、改革步子缓是制约法院发展的突出问题,法院思想不解放,就会缺乏活力,法院不改革,就不会有发展。宁国市法院敢于突破常规性思维,对内部司法职权进行调整配置,为基层法院机制创新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这种思考探索的精神应保持下去。

  “审判资源整合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法院内部管理、机构效能、队伍建设、与上级法院庭室之间的对口协调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对于已取得的成绩和各方的肯定评价,吕雪峰的态度是,“我们还要进一步完善”。

责任编辑:张勇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