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男孩来自火星,妈妈怎么办(图)

来源:新华网
2009年12月01日09:42

  [日]原坂一郎 天津教育出版社 出版

  ~让妈妈气得大叫的30件事~

  从男孩们生下来开始,妈妈们就要做好心理准备啦,以下这些事情中至少一半以上的将是您要面对的噢!

  男孩儿,确实经常会做一些让人头疼的事情。

  妈妈们经常会对此叹息着"啊--",也经常到处都能听到"不要再这样啦"的斥骂声。

  在这里,想介绍30件对有儿子的妈妈们来说,会气得叫骂的例子与大家分享。

  只要您是有儿子的妈妈,请您做好心理准备,以下的这些事情中全部或者至少一半以上是您将要面对的。

  但是,男孩就是男孩,即使一些妈妈不知道,这些事情还是会出现。

  说这些,当然不是为了让妈妈着急。

  我们只是想聊一聊男孩子们为什么会这样做,为什么会成为这样以及当男孩儿们这样时,妈妈应该怎么办?

  作为男性,我希望男孩儿们"在这个年龄时间内的这些行为",能得到妈妈的理解。

  在图解中,对应着注释,我们就能知道这种行为的孩子的年龄段。

  例如:(2~5岁左右)是表示2~5岁这一年龄段时间内男孩经常会出现的行为,到6岁的时候,这样的行为自然会减少的意思。

  其中,也会出现像(3岁左右~)这样的写法,这并不表示不知什么时候就不会出现这种行为,而是表示只要是男孩,不管到什么时候都会出现这种行为。

  边读着这本书,边对比着现实生活中的孩子,或者偶尔回想起丈夫或者自己老爸的往事,会很有意思的。

  当然,也不是说只要是男孩就会出现所有这些行为,妈妈们也不需为此过于操心。还有一些行为是男女孩子都可能会有的,但男孩出现这种情况的概率是女孩的10倍以上而已。

  在此,本书代表全体"男孩子"向妈妈们提出建议,希望妈妈能理解我们"男孩子",希望你们能 微笑着答应我们这里所有的请求。

  喜欢去做危险的事情

  "危险!""危险,停下来!"

  ……

  有男孩儿的妈妈们大概每天都会说一次这样的话吧。事实上,男孩儿们每天都在做一些冒险的、让人提心吊胆的事情。

  掉到池塘中、被电梯夹住等各种事故新闻,一般都是男孩子引起的。

  "危险"的事情中满是乐趣

  对于妈妈说的"危险"的事情中,确实是潜在着危险因素。但是,男孩子们心中充满着"冒险心""好奇心""攻击破坏愿望"等,做那些妈妈们觉得"危险"的事情,他们能无条件地感受到快乐和满足,因此他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就这样做了。

  而对于女孩子们,她们并不是想玩这些(强忍着不去做)。她们是从一开始就不想这样做,所以才没有这样做的。

  降低"危险标准"

  男孩子确实经常做"危险的事情",但是,我们也注意到做妈妈的似乎太容易就说出"危险"两个字了。和孩子一起去公园,连连发出"危险"的,尽是妈妈们,而爸爸们一般很少说,难道是和爸爸一起去公园的孩子就不做危险的事情了吗?

  当然不是了,妈妈们的"危险标准"似乎过于严格了,妈妈们甚至总是说那些并不那么危险的事情"危险"。

  如果过多地对孩子说"危险"的话,男孩子们会慢慢对自己的行为失去自信,转而变得消极的。

  经常去做脏兮兮的事情

  "哎呀,别这样啦!"

  "太脏了,真是的!"

  在饭店、商店或者街上,只要父母和孩子在一起,你观察妈妈和儿子,就会发现,这样的骂声会重复好多次。总之,男孩子好像就是很喜欢干一些让妈妈觉得很烦的"脏事儿"。

  男孩子根本不认为这些事情很脏

  很多情况下,妈妈认为很脏的事情,在孩子看来其实是相当正常的,非常普通的事情。有时孩子会认为不仅不脏,还很好玩呢。

  "脏"的感觉对于妈妈和孩子(特别是男孩子)是完全不同的。但是,这种脏的感觉,为何孩子不知道呢?即使是大人,有时会用手蘸着唾沫去翻书页,这种事情别人看来会觉得很脏,但是自己本人却觉得很平常,虽说这是脏事儿,自己却根本不这样认为,这样的事情很多。

  不要过多地骂孩子"好脏!"

  其实孩子每天都在幼儿园和保育园里做那些妈妈认为脏兮兮的事情。

  假如妈妈在他们身边的话,肯定会冲着他们骂"好脏!"但是,这些孩子在幼儿园中就不会被说"好脏!"

  为什么呢?因为有时候这些事情根本还不到应该被骂的程度。对于孩子干的这些,爸爸妈妈,特别是在妈妈看来感觉"很脏"的事情,在别人看来并不觉得有那样脏。如果持续过多地被骂"好脏"的话,孩子会慢慢对自己丧失信心。所以最好还是不要过多地骂孩子。

  不擅长整理

  打开孩子的远足旅行包一看,乱七八糟。

  饭盒呀,筷子呀,都快出来了,甚至连包盖儿都没盖上。

  课桌里也是一样,打开抽屉,你会发现那简直是个垃圾箱。有时甚至会有小石子呀,甲虫什么的。

  男孩动过的东西,妈妈一看到就会骂"真是的!"

  或者无可奈何地叹息"唉--"

  男孩子并不担心不整洁的事物

  不管后果如何,只要想干就干,这就是男孩子。

  因此,只要是男孩子活动过的地方,半径3米范围内到处都是乱七八糟的。

  男孩子嘛,一眼看上去就很脏的东西他们也不会觉得,不会在意的。他们去别人家做客,把别人家弄得再怎么散乱都不会在意。换作是女孩的话,就会想到自己玩后收拾干净,因为自己比较喜欢干净整洁的事物,不整洁的话心情就会不好,所以,女孩子们自然就更擅长整理东西了。

  将会连带产生不利的后果告诉他们

  这种场合下,即使将孩子骂着去整理了,心情变好的也只不过是妈妈而已。孩子并不觉得有这个必要,因此第二天又会出现同样的事情。但是,如果重复给他们讲"不收拾好不行的理由""不整理好的麻烦"等这种类型的话,就会有效果的。

  如果知道不让这样做的理由、这样做后会连带产生什么样对自己不利的后果的话,男孩子们的行动会出人意料--一定不会再这样做了。

  "总之,你给我收拾干净了!"这样的话是最没有效果的。

  什么都不能保持原样

  男孩子,收拾整理这方面真的很差劲。说是差劲不如说他们根本不收拾,连收拾的想法都没有。如此之后就是男孩子总是爱将东西散乱地放着,玩过的玩具、钢笔盖儿、看过的图画书,在孩子的房间里、起居室里全是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多看一眼都烦,也不想再多说了。我想有很多妈妈每天都是这样过来的。

  用过的东西不放回原处

  男孩子动过的东西很容易就零零散散、乱七八糟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们自己在使用完或者动过之后不将东西归回原处。

  如果提醒太早的话,很多男孩子会觉得很麻烦,女孩子当然也会认为很麻烦,但是,因为女孩子喜欢整齐干净,而且她们知道会给自己带来不方便(如被人家说之类的)的事情,从一开始就愿意做,所以她们用完东西会归回原处。

  而一次又一次惹人生气的正是男孩子。

  逮住现场提醒注意

  事情过了好久之后再说是没有什么效果的。逮住现场,孩子被说了就收拾起来了,不会出现以"一会儿就收拾"为借口的现象,因为是在现场发现并提醒注意的。

  用笔画完什么就准备扔在那儿不管的时候;将抽屉打开不关正准备去哪儿的时候;玩过玩具不将之收起来的时候……

  在这些时候,现场提醒孩子注意,让他将东西收起来。慢慢地,孩子就会老老实实地将东西收拾起来归还原处了。"归还原处"是通过行为教育来教孩子的,这种时候,耐心的教导是很重要的。

  总是不能安静地待上一会儿(没有静下来的时候)

  "真是的!给我安静一会儿!"

  "你怎么干这种事情啊!"

  男孩儿经常让妈妈很容易地就骂出这些话。除了以上所说的那几种情况,如果去大一点的地方(例如电影院、图书馆)的话,他们总是一会儿跑一会儿闹的,总之,很多男孩子都是不能安静地待上一会儿的。

  很随意地就动了身体

  什么也不干,老老实实地待着,这种事情天生就不是男孩喜欢的。

  身体随意地动了下,于是,妈妈骂了"真是的,给我安静会儿!"

  刚回答了,"噢,知道了!"

  没过10秒又动了一下。虽然有的男孩子从1岁时开始就能静静地待着,但多数只是由于性格缘故,而不是由于"听话"的缘故。这种小孩即使对他说"你闹会儿也没事噢",他也还是会静静地待在那儿的。

  实际上小时候的我就是这样的小孩。

  以"放松管制"为精神

  妈妈知道,孩子老来回动的话,容易给自己带来麻烦,因此就责怪了孩子,并阻止他。

  但是如果孩子的行为是"不给别人添麻烦的"或者是"社会允许的"的话,那就让他们稍微动一动也无妨。孩子想做什么,让他做了的话他们会有满足感,心情反倒平静下来了。在他们的行为"会招来危险""会给别人添麻烦"的场合下责怪他们、阻止他们是可以的,如果一直要求他们保持安静的话,男孩子的行动以及思维方式都会越来越消极。

  惹人生气的事重复做

  孩子,特别是男孩子,刚说完他的,一会又去做同样的事情惹人生气。厉害的时候会在提醒后没几秒的时间内就做同样的事情,惹得妈妈们生气地说:"要我说几次你才记得啊?"

  而此时,他会回答说:"噢,知道了!"但事实上,他根本不记得。

  妈妈们对此又气又惊,甚至都不愿再为此生气了。

  不做这些事情就待不住

  对于孩子们来说,那些"好玩的东西""能满足他们好奇心、冒险心的事物""本能就会去做的事情",他们即使被提醒过好几次之后还是同样会去做。

  其实妈妈们也经常被丈夫提醒"遇到熟人不要站在那儿闲谈",但是自己却总是忍不住要这样做,即使答应了"好,知道了"。但是不管怎样还是改不掉。孩子其实也一样,不管提醒多少次还是会去做他们很想做的事情,不管怎样都会不知不觉去做的。

  这并不是孩子就不听话了。

  放宽容许范围,只在"关键"的时候提醒注意

  如果孩子的行为可能会引起什么后果的话,妈妈就很容易去阻止他们。但是从前面所说的"跑""摸""胡闹"开始,妈妈就阻止说"不能那样做"的话,因为原本是经常会做的事情,突然在那个时候不让他们去做了。

  有时候这些事情确实是不能做的,就要好好地告诫孩子,不能在孩子做到中途时提醒,这需要妈妈以绝对不允许的态度来告诫孩子。

  此外的情况下,请将容许范围放宽,只有在"关键"时候来提醒他们注意的话,孩子会好好听话的。

  称自己『老子』

  在此之前也没跟他说过,也没这样教过他,但是男孩子突然一天开始称自己为"老子"了。

  以我的经验,男孩们幼儿园时代(5~6岁左右)有一半左右的人这样说,小学生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人这样说。小学、中学时候这样说还好,从幼儿时候就这样说的话,妈妈和女性保育员比较容易反对,因此,提醒孩子不要这样说的人也有很多。

  憧憬着进入"男性的世界"

  男孩子知道男性和女性有很多差别,从他们意识到自己是男孩子而不是女孩子的时候(早的话在3~4岁)就开始自称"老子"了。

  他们憧憬着自己"有男子气概",于是,就从比自己年长的男性身上寻找模范,他们看见在生活中男性们都说"老子",感觉好帅气,可能觉得应该很适合作为男性的自己。

  也有很多时候孩子并没有意识到这么深,而是自然而然开始这么说起来的。

  能分开场合使用的话就OK

  不管对他提醒了多少次"不要再说"老子"了!"等你再长大一点之后都不行,因为是(出自内心的)自然说出来的,所以总也不能改过来。

  也有男孩子喜欢说"俺",说这个不是因为曾被妈妈斥责过,而是由于他们觉得说"俺"更像自己。这种孩子,就算你告诉他"说老子也可以",他们也不会说"老子"的,即使长大了他们也不会这么说。

  其实对此并没有必要去约束他们,只要他们能分开场合使用就OK了。

  把对方叫做『你小子』

  好多男孩子叫对方的时候都是叫"你小子",但是这是女性(妈妈或女教师)非常不喜欢的词语。在孩子,特别是很小的孩子这样说的时候,她们一定会有过敏反应的。她们也很讨厌自己被这样叫,有很多女性都不愿被丈夫称为"你小样儿"的。也许她们认为这是男性独特的"自大的词汇",希望至少自己的孩子不要使用这样的词句吧。

  "老子"和"你小子"是一套词汇

  孩子开始说"你小子"的时间,正凑巧和说"老子"的时间是同一时间,喜欢说"老子"的孩子也开始说"你小子"了。有"老子"和"你小子"同时说的,但基本上没有"俺"和"你小子"这两个词同时说的。

  "你小子"是男性独特的第二人称说法,对于憧憬着"男性世界"的男孩子们来说,同"老子"一样,他们认为"你小子"这个词也正好适合(作为男性的)自己,因此这个词也是他们很容易自然说出来的词语了。

  检查孩子是否能分开场合使用

  我认为只要能分清使用场合的话,孩子用一用"你小子"也还是可以的。例如,对方和孩子关系非常好之类的时候,用用这个词无所谓了。但是,除此之外的场合下,最好还是不要让他们用这个词。

  成年男性在与自己关系非常好的朋友们说话时会说"你小子",但是,对比自己地位高的年长的人以及不认识的人说话时是不说"你小子"的。

  我认为对于孩子说这个词的问题上不要太神经过敏,只要检查孩子是否能分场合地使用这个词就行了。

  说话方式很差(感觉自己很了不起似地说话)

  很多妈妈都很在意孩子的说话方式,不管孩子是对多么好的朋友说"走啊""这个,给我啦"等,感觉自己很了不起似的语气言词说话,妈妈都觉得很讨厌。

  有的妈妈会在这种时候提醒孩子"不应该说"走啊",而应该说"走吧"""好好地跟人家说"这个请给我吧""之类的纠正孩子。但是,就算这样,孩子也不能立即改正过来。

  总是表现出男性想成为"了不起"的人的心情

  言语是自己心情的表现。孩子突然开始用那种此前从未用过的,让人感觉了不起的语言时,说明他们开始"想变得很伟大""想以了不起的方式说话"了。

  男孩子一旦意识到自己是男性的时候,就开始想变得伟大,想变得更帅气了。也许只有在日本才有所谓"了不起"的词汇,这种"男性词语"吧!

  只要能分清场合用的话就OK

  以我们男性来看,这些词语只是极普通的词语,并不认为它们是特别"了不起"的词汇。如果朋友或学长对自己说"给我保重身体啊"的时候也不会去纠正他们说"不是"给我保重身体啊"应该是"请保重身体"吧"。

  女性们对这些词语敏感可能是由于在女性的世界里对这些词不适应吧!

  即使妈妈们提醒了几百次,男孩子们最后还是会使用的。如果一味禁止的话,他们会感觉自己被否定了,会感觉很不开心的。其实只需要他们能分清场合合适使用的话是可以的。

  很容易就把自己的衣服弄得脏兮兮的

  好不容易让他穿着新衣服去幼儿园,回来的时候必定是满身泥巴。吃饭的时候也很容易就把衣服弄脏了,到3岁、4岁还要围着围裙才好。为什么男孩子不管是漂亮的还是刚洗好的衣服总是这么容易就弄脏了呢,很多妈妈都为这个问题感到困惑。

  有弄脏衣服的理由

  男孩子很容易就把衣服弄脏,其理由有五:

  一、不认为不能把衣服弄脏。二、即使把衣服弄脏了,也不认为弄脏了,也不觉得不好。三、太活泼好动了,把衣服弄脏的机会多。四、男孩子(男性也是)本来就不太注意。五、并不知道妈妈洗衣服的困难……

  但是,也许有的男孩正好相反……例如,那种不管怎样都尽量不把衣服弄脏的男孩,一旦衣服弄脏了就会不开心、在那里哭的男孩……

  也许有这样的男孩,但这种男孩更让人烦恼。

  要将眼睛放在积极的方面考虑

  假如是别人家的孩子,你看到他们的衣服很脏的话也不会太在意,相反会觉得这更像孩子,并用欣慰开心的眼神看着他们。而当这些情况落到自己的孩子头上的时候,就会去想衣服太难洗了、没有替换的衣服、刚买的衣服呢……

  不要只看到这些消极方面,其中肯定能看到一些积极方面的,比如我家孩子今天一定玩得非常开心;像个男孩朝气蓬勃等等。如果你看到这些积极方面的话,再看到自己孩子的脏衣服,一定会像看到别人家孩子的脏衣服一样,会笑着对待的。

  看见水洼就会故意踩进去

  "啊,水洼!"

  下雨之后,看见有水洼的话,大人会牵着他们的手避开水洼绕过去。因为如果和孩子一起走的话,怕孩子会在没看见的情况下不小心踩进去。但是,只要是和男孩一起看到水洼的话……就会有一种不好的预感,果然,他利利索索地跳进去了,而且还故意溅起水花……

  想通过自己的力量来引起某种变化

  男孩子喜欢能用自己的力量(作用)来引起某种变化。弄出点声音、动一动什么的事情是当然的,还特别喜欢做些能有点轰动的事情。他们喜欢把别人堆好的积木推倒;只要有机器、按钮什么的就会立刻跑去摸一下;只要看见有水洼就欢呼雀跃的,想知道跳进去之后会引起什么后果,即使知道这样做的话会让大人们生气,也控制不住自己要跳进去的。

  这种机会能教给他很多东西

  对他生气、阻止只能让他知道"和妈妈一起时这样做,会让妈妈生气的。"

  只要妈妈不在身边,他还是会跳进去,与其这样,还不如借此机会多教他些东西。比如"旁边有人的话,会把别人身上弄脏的,这种时候一定不要这样做""你会把自己的裤子衣服弄脏的""如果鞋子上有洞的话会有水进去的"之类的话。

  要借着这种机会把这种行为的不好后果教给他们。这种场合,只要一个理由就够了。这样之后,即使妈妈不在身边的话,他也会自己注意小心这件事了。

  有『只要这个』的发烧友性的爱好

  一旦到××地方的话不管怎样都得随他,这样的男孩子有很多。以上面所说的多数是车类和昆虫发烧友,如电车发烧友、小车发烧友、电视英雄发烧友。教育方面,也有国旗发烧友、"百人一首和歌选"发烧友的男生。其共同点就是在其他东西都没有表示出有对这个程度的关心。妈妈担心的是,如果是用功学习的话还好,在这个方面这样的话行吗。

  男孩子一定有发烧友性的爱好

  其实我在还是孩子的时候,做了好长时间的"怪兽发烧友",那时候只一个劲地去看"怪兽博士"的电视和报纸。当时有很多"小天才××博士",而且基本上是男孩子。说是博士的话好听点,直接一点的话就是发烧友了。也许可以说男孩子一定有××发烧友性的爱好。说好听点的话可以说男孩子有热衷于某一件事的专注,说得不好听的话,就是男孩子不能变通,在性格上有那种发烧友性质的偏执。

  用到今后的人生当中

  也许妈妈会对孩子这些发烧友性的爱好担心,但是孩子热衷于某一件事物一定会从中得到点什么。并且会有什么能对今后人生设计有帮助的,如记忆力、考察力、分辨力、行动能力等其他一些能力。如果他们所热衷的对象都是被社会认可的东西,而且他们还能和朋友们正常玩耍的话,我认为就没有什么问题。或者我更愿意妈妈们能帮孩子将这个发烧友爱好用于其他方面。对于我自己来说,当时就喜欢摹画怪兽的图画,因此提高了画画能力,以至于到现在我书稿里的插图都是我自己画的。

  喜欢超人和怪兽

  小男孩发烧友性质的爱好更多的不就是怪兽、超人发烧友吗?非常喜欢怪兽呀,战队什么的,简直就像沉浸其中没醒一样,这样的男孩非常多。去玩具店的话就是死乞白赖地要买怪兽玩具,去书店的话小人书看都不看一眼,到租书店里直接就跑到卖超人之类的书的那个角落里去。很多妈妈会担心,一直只看这种东西的话,可能会变得有暴力倾向,真的不想给他们看这些东西。

  男孩子肯定会喜欢怪兽的

  上世纪60年代之后出生的男孩子可以说基本上都有一段狂热迷恋怪兽和超人的时期,也有的男孩子持续好几年,其中还有像我这样四十多年都还没从中走出来的人。所谓的"怪兽"中好像有一种只有男孩子才能了解的魅力,前些日子在全国举行的"超人考试"中参加考试的99%都是男性。我想,像这种男女差别有如此厉害的儿童文化确实还是比较稀有的。其中可能具备了某种能满足男孩心情的特殊东西吧。

  父母也一起玩吧

  其实有件很有趣的事情,我们国家有上百种英雄类的节目和三千多种怪兽形象,但是孩子喜欢的却只有超人和怪兽,对其他的英雄并不感兴趣。也就是说孩子并不是"不管怎样"低级趣味的东西"都喜欢"。而是彻彻底底地只喜欢"超人"和"在超人中出来的怪兽"。超人已经成为了全世界孩子的文化了。不要感到厌烦,一定要和孩子一起看,我希望最好妈妈也能记住怪兽的名字。

  喜欢打架玩

  孩子在玩时,妈妈在旁边一个劲地说"不要啦,停下来啦",这种情况孩子玩的一般是向上面所说的那种"打架"。没有哪个妈妈会说"啊,好像玩得挺开心哪"之类的话。

  对于妈妈来说只要看见稍微有点"危险""暴力""带来危险"的事情的时候,好像没有理由喜欢,很不习惯。但是,男孩子就是经常做这种事情。

  男性就是长大后也还喜欢玩打架游戏

  女性好像天生就不喜欢这种游戏,男性呢,从孩子的时候就开始非常喜欢玩这种游戏了。女孩子并不是想玩这种游戏而故意忍着,而是根本就不想玩。另一方面,男性不只是孩子的时候喜欢玩这种游戏,长大了之后还喜欢玩。

  去沙滩上、操场上、体育馆等地方的话,高中生当然不用说,即使老大年龄的大人了还经常喜欢像职业角力表演赛那样玩。相互扭打在一起或者像蛇一样缠在一起。

  我到现在还经常这样呢。

  这是"男性的世界"

  在电视剧里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好久不见的男性们相见时,一边说着"哟,好久不见啊!"一边突然就照对方打一拳过去。女性们可能就不太能理解这种带着暴力味道的打招呼方式。但是,这是"男性的世界"。

  "男孩的世界"也是这样,"打架玩"之类的就是承认对方是自己朋友关系的证据。对不认识的孩子突然这样胡闹起来的话,只要方式不是特别危险,就不必太在意。希望父母也准备着成为孩子的这种对象。

  将玩具互相碰撞着玩

  男孩子们经常一边嘴里说着"唉!""呀!",一边拿着玩具相互碰撞着玩。这是女孩子不怎么玩的方式。妈妈自己是基本没有这样玩过的,因此好像很在意这样的玩法。虽然知道孩子玩得很开心,但是好像看起来"容易撞坏玩具""危险""没有好好对待玩具"。

  想象中的"打架游戏"

  将玩具碰撞着玩的时候,孩子正沉浸在想象的世界中。将怪兽和超人相互碰撞着玩的男孩子,脑子里正操纵着展开一场激烈的怪兽和超人的战争呢。玩具电车和玩具飞机相撞的时候,他们心里肯定在实况转播着"啊,不好,碰撞事故发生了"。其实不是暴力性的也不是破坏性的。跟过家家、扮妈妈玩这些游戏完全一样,只不过是"打架游戏"而已。

  提醒他注意

  男孩子在将玩具相互碰撞着玩的时候,像这样来提醒他的话会有效果的:"可能会撞坏玩具的,不要撞得太厉害了啊""不要撞到了人哦"。

  孩子本意也不是要把玩具弄坏,因此会遵守这个"规定"的。妈妈们多数绝对禁止这种玩法,这样就把孩子的想象世界夺走了。因此不要"禁止",而是有条件地"承认",这样孩子靠近你的机会就会更多。

  喜欢触摸自己的小鸡鸡

  妈妈们对男孩子喜欢摸自己的小鸡鸡这件事很敏感。女性保育员们对这种她们不想孩子们做的事情或是很在意的事情,经常讨论。确实,与女孩子相比较,男孩子会经常触摸自己的小鸡鸡。妈妈们看到会很生气,会骂他们,有时还会强制让他们停下来,但是作为男性的我来看,倒还总觉得他们好可爱。

  总之就是想摸!?

  男孩子经常会摸自己的小鸡鸡,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不好的想法,形状上来说很容易摸到,触摸感觉也不错,对自己来说也是非常珍爱的东西……有很多理由的,总之,就是很想摸。

  那种触摸的良好感觉也许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事实上,成年男性也经常干这种事情,只是女性们不知道而已。他们并没有什么特别变态的想法,只是喜欢摸而已,当然是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了。

  "没有过多地去摸"就OK!

  "好脏!"

  "真恶心!"

  "总之不想让他做这种事情。"

  我也能理解女性们的这种心情,但是也希望女性们了解男性们不知不觉就去摸的那种心理。即使你跟他说了,男孩们还是跟什么也没听见一样,因此希望还是不要说的好,因为这对于男性(孩子)来说是很自然的事情。我想,只要告诉他们"不要过多地去摸""摸过之后要洗手"之类的就可以,其实什么都不说也行。现在做爸爸的看见孩子摸自己的小鸡鸡的时候就什么也不说的……

  常把『大便』『乳房』『屁股』之类的粗话、脏词儿挂在嘴边

  男孩子经常喜欢使用一些粗话脏词儿,而且量要比女孩子说的多好几倍。我们家也不例外,拜访别人家的时候、吃饭的时候,不分时间和场合孩子就说了,孩子妈妈为此又是不好意思又伤心,越是在意的话,越是觉得孩子经常在用,这样别人就越是在意了。

  粗话脏词挺有魅力的!?

  不只是粗话脏词儿,和粗俗相关的所有东西,让人感觉"脏""讨厌""下流"的场合,男性和女性的对待好像从孩子的时候就完全不一样。这种"思考方式差别""说的频度"到成人的时候都有区别。

  但是,在女性之间,听到有说脏词儿的时候,她们是笑着说着"讨厌""哎呀"。好像脏话里有一种很有趣的东西呢。

  不要太神经质,一起笑笑吧

  孩子在说脏话的时候,如果你有很厉害的反应、很过激的斥责的话,孩子会觉得"哎呀,这个词原来还有点意思"。于是就越来越喜欢说。

  尽量避免过激的反应,对他说"好难听啊,不要再说这个词了"之类的,一起笑笑就好了。

  如果对这些词没有什么反应的话,为了有趣而使用的目的性会减少很多。不用担心,总有一天孩子会注意到这些词是不能随便在别人面前说的,说了的话自己都会觉得不好意思的。

  睡觉时把手插在短裤里

  男孩经常把手插到裤子里睡觉,严格地讲不是裤子而是短裤。有时候,爸爸也和儿子摆着一样的姿势,在一起睡觉。看到这种情况的妈妈真是觉得又可怜又不好意思,她们想,至少不要让孩子这样做。

  不知为什么这样心情就稳定下来了

  也许女孩子和女人们不知道,睡觉的时候把手插到短裤里的话,会觉得很安定,其实并没有摸到哪儿哦(笑)。与其说是手安定了,不如说是心情稳定下来了。反过来说,睡觉的时候心情稳定下来,安定下来的时候很容易就这样了。因为只是想稍微让心情平静下来,所以也不会好几个小时一直就这样放着的。

  不要太在意,不要太在意

  从妈妈们的角度来看的话,也许看到这种事情后不知为什么就觉得好讨厌,但是我在这里还是希望妈妈们装作没看见一样,因为孩子已经养成这个坏习惯了。

  睡觉的时候有经常把手塞到短裤里的坏习惯的男性们,在公司开会的时候并不会这样做的,和这些人一样,我想男孩们也只是在午睡之类非常有限的场合下才会这样做吧。

  我能理解妈妈们希望自己孩子不要把手塞到短裤里的那种心情,但是我还是希望妈妈们不要对这样的事情太在意,而是以"啊,他已经静下来了呀"这样的方式来考虑。

  做事情很粗鲁

  男孩子,这种行为方式、行动好像都非常粗暴,其程度女孩子根本没法比。我想女孩子在小时候就经常说"真是的,为什么男孩子都那么野蛮呢"这样的话吧。

  以我自己的经验,男孩子经常被同年级的女生这样说。成年之后,当面不说的话,心里也许还这样想呢……

  经常碰到这样的场面。

  "男性荷尔蒙"的原因!?

  我总结了一下和几百个男孩子一起生活以来的经验。在日本,不管走到哪,大都是男孩子比女孩子"动作粗野""好斗""喜欢激烈的、大胆的东西""不能好好地待着""好动""喜欢胡闹"。

  但是这很大可能是由于男性荷尔蒙的作用引起的,也就是说,这是与生俱来的。即便一味否定也改不掉。

  我觉得,倒不如在合适的地方,给他们一些提示。

  考虑一下这将与将来"男性化"有关系

  男孩子们并不是想故意很粗野,而是自然就这样了,即使骂他也改不过来的。但是,这种粗暴或激烈,会慢慢演变为之后的"快活""活泼""大胆""可靠"之类的所谓男性化的特征。

  女性不也正是因为男性有这些特点而喜欢上男性的吗?如果这种胡闹给周围的人添了麻烦的话,那一定要认真地批评;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我想就说说"真是的,真是男孩子……"之类的,发发牢骚就好了。

  举止很野,没有礼节

  像上面所说的那样不好的举止,比起女孩子来,男孩做的差不多是她们的10倍。其他也一样,"经常用手抓东西吃""脱下来的衣服也不叠""分东西的时候自己最先拿""不能正着坐,经常盘着腿坐着"之类的,在女性们看来,男孩子净做些粗野的事情。

  在男性的世界里这些都是"普通"的事情

  包括成年男性在内,男孩子的所作所为,在女性看来好像都是"恶劣的行为"。例如在男性看来非常普通的"盘腿坐着""在电车里叉开腿坐着""在人面前放屁"等这些在女性看来都显得"举止恶劣"。

  有一个问卷调查"有人送东西来了,离家门只有几步的时候你会光着脚去开门吗?"这个问题的答案,男女比例真是非常的大。男性回答是"当然会",女性回答是"从来都不会"。

  放宽容许范围

  我觉得女性认为"举止很差"的标准与男性相比过于严格了。我希望妈妈们的这个标准能下降到"这样的事情即使是爸爸也会注意的"这样的级别来。如果不是这样的话,男孩子不管是在哪个家庭里都会一天到晚被妈妈骂的。实际上妈妈认为男孩子"行为恶劣"的事情,在爸爸看来根本不觉得什么。男孩子如果经常被骂行为不好的话,会挫伤他的积极性的。我希望妈妈们能够将容许范围放得比现在稍为宽一些,多给孩子一些肯定的眼神。

  使用『暴力』的言词

  这样的词儿,有好多。

  "你给我……"等所谓的"男性用语"孩子用起来不太好。没有那样的关系!欧美化的流行语也是,说它们是粗话也算。但是,同样是粗话的"去死!""我杀了你!"之类的所谓的"骚然不安的语言",有时候只把它算为"粗话"的话好像还不够。小孩子用的话,确实挺让人讨厌的。

  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心中有障碍"!?

  人们经常说,孩子说"暴力的言语"是由于电视里面有说,孩子跟着学的。

  确实,说这些"暴力言语"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男孩子),是在电视上听到后学的。但是,很多孩子都是不说的。没有教他们不要这样说,他们也不知道为什么不这样说,甚至不想这样说。

  我觉得,会用这种"暴力言语"的孩子可能是心里有什么特别的事情。

  让孩子充分感受到"心理满足感",安定他们的心情

  使用所谓的"暴力言语"的男孩子有一个共同点。他们有很多不只是言语上很粗野,行为上也很粗暴,好像内心积压了好多压力似的。即使是女孩子,到了心里骚乱的青春期,也好像会故意使用这样的词语。

  有人说"衣乱心乱",不过言语的不安就说明了其内心的不安。但是孩子如果在很小的时候就享受到很多"(父母给的)爱的满足感",安定了他们的心情的话,自然就不会用这些词语了。关键是"父母的处理方法"。

  很容易就动手

  依然还是在男孩堆里这样的事比较多,如果别人对自己做了不好的事或者说了不好的话,很多孩子比起出口骂来更容易动手或者动脚。即便是孩子,暴力还是暴力。受暴力的一方就会感到受了莫大的屈辱。因此,有时候虽然是孩子之间的纠纷,却会发展成为父母之间的纠纷。这个问题仅仅靠"现在的孩子易怒"来解释的话是远远不够的。

  关键在父母们这儿

  这种情况同样、绝对在男孩子中多一些。虽然很多是由于一两岁的时候不能用言语来表达自己的心情,或者是由于与生俱来的性格原因。

  但是如果到了3岁以上,能明白不能用暴力来解决事情的时候还是这样做的话,那大概就是由于以下的原因造成的了:一、父母是那种平时就有"别人怎么对你,你就怎么对人"的想法的人。二、父母经常对孩子动手。三、父母对这样的行为有时责骂,有时又不管。

  也就是说,很多情况下是由父母把握着问题的关键。

  一定要告诉孩子暴力是不好的

  不管是对方不好,还是孩子太小,告诉他用暴力解决事情的话是不行的,也没有必要去骂他,告诉他们这个道理就行。

  动了一百回就跟他说一百次。孩子最终总会明白,懈怠是不行的。

  在我们国家(指作者所在国家),有时候肯定男孩子的暴力行为,也有时候有"男孩子不相互殴打的话,是不行的""不知道争吵,不懂得打架会被别人欺负"之类的说法。但是,问一问周围就知道了,5岁以后虽然还会吵架但是不打架的男孩子还是占压倒性的多数。

  动不动就去摸店里的东西

  比起女孩子来,男孩子确实更喜欢到处摸,遇到什么都要摸一下。到便利店或者超市里去,老被妈妈骂"别碰""你这是干什么呀"的大部分都是男孩。不只是像商店这样的地方,其他比如寺庙里、小河边,不管是佛像还是水、草、虫或者是掉下来的小石子儿、转着的陀螺……总之,男孩子只要看到什么就是想马上去摸一下。

  是因为有"想调查看看"的好奇心

  孩子对感兴趣或者关心的东西,总想立即去摸一下看看,总想用手确认一下"这是什么?""这个是什么样的"这是因为他们有好奇心、探求心、研究心。

  如果一定要问,有这种习惯是好是坏的话,我觉得还是应该归于好事类。

  男孩子好奇心旺盛,的确是会经常摸这摸那,但是在摸这摸那的过程中,孩子会发现很多东西,比起那些什么都不碰的孩子,他们会得到更多的生活经验。

  教给他们摸的方法

  一般来说,妈妈们在商店里或其他地方摸东西的次数都要比孩子多好几倍。确实,摸摸的话会有感觉一点,更有质感。所以,摸还是可以的,只要找准了摸的方法。大人们在意的是"不要用脏兮兮的手去摸""摸的时候不要碰掉了东西"等。

  千万不要孩子一动,就立刻骂他,只要 教给他们摸的方法就好。

  全面禁止的话,以后即使是他们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也不会去碰了,这样一来,他们的好奇心或者求知欲会逐渐衰退下去。

  但是,在电梯升降口、炉子、利器等写着"不能用手摸"的这种绝对不能去摸的地方,就绝对不要让他们去摸。

  虽然是个男孩子却很腼腆

  有很多妈妈们在烦恼:我家虽然是个男孩子,平时却非常的腼腆,虽然不怎么花费精力,但是这样的话好吗?

  很多男孩子,虽然知道他过得好好的,但是和其他男孩子相比起来没有活力,怎么都感觉跟别的男孩子不一样,妈妈们难免有点担心,感觉孩子好像欠缺什么一样。

  20%的男孩子都会表现得很腼腆

  即使是男孩子,也有给人感觉没有活力,很腼腆的人存在。

  男孩子中有大概20%的人是这样子。没有什么原因,他们大都是先天性格造成的,妈妈们即便很烦恼也没有办法。

  人们在提起"野丫头""像男孩子一样活泼的女孩子"时,相对还高兴点,因为和那些腼腆的男孩比起来,她们还没有那么让人担心。人们老是担心那些腼腆的男孩,觉得他们很可怜。

  不要"强求没有的东西"

  人们一般说"许多人都有的话就行",如果发现自己或自己的孩子不属于多数人中的时候就会很在意很担心。但是不能太在意,因为如果你太在意的话,就意味着对此是否定的,这样的话,不管怎样你都会对孩子说出很多否定他的话。其实也有的妈妈认为腼腆斯文点的孩子很好,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这样。

  对孩子不要"强求其没有的东西",而是要"感谢其拥有的东西",以这样的目光来看待孩子的话,妈妈的脸上会比现在增添更多灿烂的笑容。

  胆子很小(胆小鬼)

  虽然"男孩子越强悍越好"的想法变得很是悄静无声,但是我们家的孩子却是个例外。

  虽然是个男孩子,却很胆小,总被别人欺负哭;分东西的时候总是在最后去取;排队总站在最后;被打的时候也任随别人打;甚至连女孩子都能把他弄哭。

  只要看见这样就觉得他很可怜,很想跟他说"是个男孩子的话你就变强吧"……

  让妈妈发出这样感慨的男孩子,实际上有很多。

  人生有很多种,男孩子也有很多类

  就拿出生还没1岁的婴儿来说吧,有10个就会有10种不同的性格、行为,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十人十色"。

  有一会儿就伸手去抓朋友一下的女孩,连两秒钟都不能静一下的男孩,还有根本没让他别动,他自己却能在同一个地方待上5分钟都不动的男孩……因为还没有1岁呢,所以不应该是爸妈管教的问题,只能说是天生带来的性格了。孩子小的时候的"胆大""胆小"这样的问题,在他们很小的时候想纠正都纠正不过来。

  整个儿地全盘接受孩子

  现在胆子非常大的人们是不是从小就这样呢,不一定是这样的,很多情况还不如说正好相反呢。实际上,我就是这样的人,小的时候胆子很小,经常哭,有时候女孩子都能把我欺负哭。现在性格变了。只要自己不否定自己,周围的人(特别是父母)能接受现在的自己的话,就能让自己抱有信心,性格也就自然地变了。也就是说,现在,需要做的事情是不要否定孩子,接受现实中的孩子。

  喜欢像女孩子一样玩

  有的男孩子不怎么爱玩所谓的男孩子们的游戏,而只是喜欢和女孩子一样玩过家家和玩具娃娃。

  家里有这样的男孩子,父母总会很担心。有时候还会半开玩笑地说"这个孩子,没事儿吧?"

  如果男孩子不玩男孩子经常玩的游戏,女孩子不玩女孩子经常玩的游戏的话,父母总会感到不安的。

  喜欢就是喜欢

  从孩子本人来看的话,他们如果并不是故意要避开男孩子所玩的游戏,那么他们也不会专门从那么多游戏中挑选出女孩子玩的游戏,只是由于自己喜欢,更符合自己性格而已。

  好像性格上不喜欢粗野的东西的男孩子,大多是看起来比较斯文的男孩子。但是,喜欢是没办法的,对于他自己来说根本不觉得不自然,反而觉得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只有周围的人才会觉得不自然。

  找到突破口之后就会像个男孩子

  让孩子远离这些女孩游戏,强制安排给他们一些男孩子玩的游戏是没有效果的,我觉得这是在为难孩子。

  实际上,我到4岁的时候,也可能是由于一直都是在有姐姐的环境中长大的缘故,一直都很喜欢所谓的女孩子的游戏的。但是,在5岁的时候看了怪兽动画片之后就改变了我的命运(笑)。

  这个影响又发展成为开始喜欢战车和飞机了,开始喜欢塑料模型。

  不管怎样都很担心的时候,找到突破口后自然地将孩子引入"男性的世界"就好了。

  对小虫子做很残忍的事情

  看见蚂蚁就立刻踏上去,这类的事情不仅是男孩子,女孩子也经常做。

  但是,这也仅限于2岁左右,一般女孩子到了3岁以后,就不再做这样的事情了。但男孩子的这种残虐性却一直在逐步上升,拔羽毛,故意将虫子放在蜘蛛网里。看见这些,父母就在担心,我家孩子做这样的事情,将来会不会成为那种很随意地就做出残暴事情的人呢?

  只是"由于感兴趣""因为喜欢"

  女孩子不做这样的事情,不是由于她们意识到了生命的重要性,而是单纯的由于没有兴趣了。

  男孩子也只是因为喜欢所以才这样做。对他们来说这是"不可思议、变化多端"的世界。如果他们意识到这是残酷的事情,他们是不会这样做的,他们甚至会从蜘蛛网里救出虫子,将落到地面上的毛毛虫捉回到树上去。这些是女孩子做不出来的。

  男孩子的一个特点就是,不仅是虫子,就连蚯蚓和鼻涕虫他们都能对之倾注感情。看起来很残酷的行为,实际上是在小心培养他们的温柔之心。

  看不过去的时候,温和地提醒他们一下

  小孩子经常踩死蚂蚁,为此父母会很吃惊,因为有生命的东西是很神奇的东西,好想阻止他们,但如果这种对象只限于像蚂蚁之类的这种小生命,而不会对那种较大的生命(如小鸡,松鼠等)这样做的话,就完全没什么问题。这并不能说明孩子是"不温柔""不珍爱生命"的人。

  男孩子对虫子所进行的残酷行为,如果实在看不下去的话,不要责骂,而应该在这种场合温和地提醒他们,这样他们会听进去,慢慢就会理解被弄死的虫子的心情了。

  想养昆虫或爬虫类

  一般死缠着"要养要养"昆虫或爬虫类的女孩子很少,但是我想在有男孩子的家里必定曾经养过一次这些的。不只是一次,每年,或者说大量地养的家庭可能都有。

  我想,这类家庭里的很多妈妈都要克服害怕,才能接受的,因为她们可能连看一眼、摸一下都心惊肉跳的。但是,每天不看的话又不行。所以,男孩子对于妈妈来说真的很麻烦啊。

  男孩子喜欢"低级趣味的东西"?

  女孩子不怎么喜欢,而相反,男孩子却很喜欢这地球上一大半的生物。昆虫呀,恐龙呀,怪兽之类的,也很喜欢蚯蚓。

  这种喜好,男女差异是很大的。

  有些东西,在女孩子看来是"让人恶心"的,而在男孩子看来却是"很好看"的。

  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对美的感觉,男孩和女孩完全不一样吧!这类事,就是长成大人之后也不会变的。所以,对男孩子的这些行为,表示理解和感兴趣的只有爸爸。

  只因为喜欢所以让他"接触"

  我希望妈妈们理解,既然孩子喜欢就让他们接触一下,只要喜欢就要让他们饲养。热心于自己喜欢的事物是件好事。男孩子们将脸贴近虫笼子,不厌其烦地盯着的样子其实挺可爱的。这也是能让他们学习到生命的珍贵、生命的神奇的好机会。

  和孩子一起思考如何养虫子才不让它死掉,怎样才能使虫子活得更长,虫子死了的时候,看看孩子是如何的伤心,这样就能确认孩子的"成长"了。

  喜欢短木棒,经常拿着短木棒玩

  在保育园里和孩子们出去散步的话,在途中或者公园里经常会有碎木片或者短木棒。如果我先看到了,就会在心里祈祷着"千万不要让谁看见呀""看见的话也千万别捡起来呀""捡起来的话也不要到处挥舞"。走过那里,偶尔回头一看,发现"某个孩子"正挥舞着这根木棒走着呢。而这"某个孩子"则99%是男孩子。

  男孩子非常喜欢木棒

  总之,男孩子就是非常喜欢棒子。

  有很多游戏或者运动是使用长棒子的,竹刀、棒球、高尔夫球俱乐部,都是用棒状的工具的,这些短木棒就可以代替长的棒子。在运动会上举行的抢棒运动,抢棒上的旗子之类的比赛只要一根棒子就可以进行。如果有一根棒子的话,可以玩以耍大刀和棒球为首的很多游戏,敲敲拨子什么的,甚至都可以玩玩魔术,也可以在地上写字。

  对于男孩子来说,棒子就是魔术一样的玩具。

  拿一下的话没事儿

  用短木棒耍大刀呀,打打棒球呀什么的,不管是现在还是以前都是男孩子必定会玩的。不玩短木棒的男孩子一百个里面都找不出一个来。相反"喜欢短木棒"的女孩子基本上没有。

  对于妈妈来说,因为自己没有玩这个的经验,因此就不知道短木棒的魅力。妈妈们只会认为短木棒危险,所以孩子只要拿着棒子就立刻责怪他们。但是,这样就相当于剥夺了孩子健全的游戏和经验。

  其实妈妈们可以逮住一些好机会教他们玩不危险的游戏,但是不能"全面禁止"。

  希望妈妈们能够做到"条件允许"才好。

  喜欢光着身体

  男孩子喜欢光着身子,如果只是上身还好,可他们还经常把下身也脱了,全裸着。当然在家里还好点,但过分的是,有时候在外面他们也这样脱。

  对于妈妈们这些女性来说,基本上都认为即使是男孩子光着身子也很下流,因此不管是丈夫还是儿子光着身子,她们都不高兴。

  没有必要隐藏

  对于脱掉衣服露出皮肤这样的行为,包括孩子在内的男性好像根本就不抵制。他们觉得这和游泳的时候全裸是一样的。

  男性在日常生活中光着身子的机会很多,平时只是礼节要求才好好地穿着衣服的。如果是不用注意礼节之类的,或者在场合允许的范围内,男性们想脱衣服会立刻脱下来的。好像他们从孩子的时候就了解到了光着身子的惬意心情了。

  违反礼节的时候一定要认认真真地教他们

  如果在光着身子会违反礼节的场合,一定要好好地教他们。除此之外,也就是没有特别违反礼节的时间场所内,我想还是多少宽容一下的好。

  有人问女孩子也可以吗?女孩子的话是可以允许到4岁左右的,此后的话我就不太赞成了。如果一定要追问,是不是男孩就行,女孩就不可以的话,我也只能回答"是"了。

  所以,5岁以上的女孩还光着身子的情况,应该基本上是没有了。

  教养男孩子

  太麻烦的理由

  为什么养男孩儿会很麻烦呢?了解了造成这个麻烦的深层理由,会让你一下放松身心的。

  男孩子会做『让女性烦恼的事』

  总之『男性』的行为,让女性们难以理解

  女性喜欢的是"谨慎小心""漂亮美丽""整洁干净""让人安心""有安全感""不野蛮""高雅有品位"等等。

  相反她们讨厌的事情是"粗心大意""脏乱丑陋""危险""让人害怕""野蛮粗暴""慌里慌张""庸俗鄙陋"等等。

  能在女性面前引起这种反应的,有来自生理上的还有来自感觉上的厌恶。

  但是,这些却全是男性所做的。

  男孩,对女性,一般也就是自己的妈妈,往往很容易就做出一些"让人难以接受""令人感觉讨厌""不好办"的事情。

  女孩子,一般不会像男孩子那样做这种事情。

  因此,作为妈妈就会认为女孩子好养,男孩子不好养。

  但是,女性们啊!

  你们知道吗?既然带着"男"字,不只是男孩儿,几乎所有的"男性",都在做这些事情。

  在第1章所述的事情中,几乎所有的事情,对于丈夫是理所当然,另外父亲、兄弟、公司的上司、同事,可以说几乎所有的男性,都会在这个年龄持续做这种事情。

  正因如此,不管怎样,女性们只要是和"男"的在一块生活,不管对方是谁,这种"让人讨厌""让人烦恼""让人惊讶"的事情,或者让人不想再见第二次的事情总会时有发生。

  是的,这些对于男性是正常的行为,却是在招致女性厌烦。

  这种事情,特别是共同生活时更为显著。

  例如,不管是在学校里,还是在一般课堂上,在一起上课时男孩们不会做这些让女生讨厌的事,但是,一旦出去露营或者合居,男生就会在这一天招惹女生不高兴。

  不洗手就去准备食物;蔬菜切得很马虎;一会儿在那胡闹,一会儿又在那儿开玩笑;干脏活就把衣服随便一扔;把房间里弄得乱七八糟……

  像刚才说的这些,男孩子很容易就做了,而女孩儿们的感受就是"好烦人""难以令人接受"。

  妈妈们常说"男孩子难管教",但是如果是丈夫,是不是更令人觉得烦呢?

  我想,就像在管教男孩子时出现的,让您惊讶得大叫或无法忍受第二次的那些烦恼事一样,让您觉得"讨厌""烦人""不愉快"的事情,从丈夫那碰到的更多一些吧!

  在一个问卷调查中发现,家庭主妇们最大的压力来源是"丈夫"。

  在丈夫或孩子那儿碰到的同样"讨厌的事"是不是在你的父亲那里也会碰到呢?敞着门上厕所;毫无顾忌地大声放屁;穿着短裤到处晃悠;做事粗暴、不注意……

  男性总是在做让女性讨厌的事情。

  虽然只是孩子,但"男孩们"也是作为"男性"的绝对预备军。就像成年男子所做的那样,男孩们在二三岁时就已经开始做这些"让女性感到讨厌""烦人"的事情了。

  正因如此,妈妈们才会觉得男孩子管教起来很难。

  同样一件事,男孩儿和女孩儿的感觉就不一样

  觉得"男孩子难管教"的也许只有"妈妈"而已。比起妈妈们来,爸爸们并不特别觉得男孩子难管教。

  如果,自己的孩子做了像第1章中讲的那些事情的话,爸爸们就不会像妈妈们那样在意。

  假如爸爸或者是妈妈,和孩子一起去游乐场半天。再假定这个爸爸和妈妈是非常标准的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去玩的是爸爸或妈妈中的一个的话,首先挨骂的次数就相差10倍,即使去的地方相同,孩子也是做相同的事情,也会有这么大的差别。

  和妈妈一起去的话,还没到游乐园就开始了:"你看,肚子露出来了不是吗?""你走快点!""要抱?自己走!""真是的,不要碰到地上啦!""上这么高的地方可不行啊!""到那里去的话,会很危险的!""不要跑啦!""你看你看,冰淇淋都滴到衣服上了!""啊,又要坐一样的东西吗!?"……

  孩子一直听这种"申斥",会让他们很烦的。

  和爸爸一起去的话,做同样的事情都不会被说什么,到了游乐园也一样,即使没有什么值得"被骂"的事情,总之,对于孩子来说自己的行为会被说"不可以"的几率,和爸爸一起与和妈妈一起时候相差10倍呢。

  尝试一下,在游乐园、电车中、餐厅里……什么地方都可以,仔细观察,妈妈带孩子的两个人和爸爸带孩子的两个人,只要10分钟时间就够。特别是这个孩子是男孩子的时候,被说的次数肯定完全不一样。

  男孩子做的事情经常惹妈妈生气的理由是她们一直认为男孩子做的这些事情一件一件都是在"让自己麻烦""应该生气"的事情。

  爸爸们对这些事情不说什么并不是因为他们忍着不生气,而是他们认为这些事情"不是特别让自己麻烦",也就是"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不值得生气"。

  对于妈妈来说,这一天可能是让自己烦恼得愁人得直骂"真是的,真是个男孩子"的一天,而对于爸爸来说,也许仅仅只是快乐轻松的一天。

  幼儿园、保育园里也是男孩让人感觉好烦

  对男孩子行为的理解度,男性和女性之间完全不同。

  我知道这个可能是因为我长年在保育园这个尽是女性职员的工作场所工作的缘故吧。

  认为男孩子"老是做让人烦恼的事情""尽做让人生气的事情"的不只是妈妈们,在幼儿园或者保育园里工作的女性保育员也是这样的。

  每天我都能听到班主任老师发火的声音,在这个老师休息的时候,我进教室看了一下,这一看吓了我一跳。本来以为是什么特别胡闹的班级才进去的呢,结果发现孩子们根本没做什么事情就要被骂。

  当然,我也没有责怪那个老师。

  什么都不准孩子们做,每天就那点儿事都要被责骂,真是让人不可思议。

  又有另一个同部门的保育员进了这个班,很不可思议的是,只要这个班的老师一换,孩子挨骂的次数就有不同。

  我并不是特地要把不要生气作为标语,而是本来孩子就没做什么应该被责怪的事情。

  在幼儿园和保育园里,女保育员经常说:"女孩子多的班级比较轻松""男孩子多的班级比较麻烦",但我们这些男保育员经常说的就是"男孩子多的班级轻松得不得了"。对于我们这些男性保育员来说,女孩子多的班级更让人头疼。

  那种80%是女孩子的班级,我曾经接过两次,一个中班、一个是大班。

  女孩子们自己"和同学不合",好像到处都是小麻烦,要看出来,还要处理都是很麻烦的。"好像要发生什么事",但又什么都看不出来,我完全没有注意到。都是妈妈们指出来告诉我后才知道的。

  对女孩子不多用点心不行。有时候,我也会碰到尽是胡闹的男孩子的班级,但是对于我来说,在某种意义上,这种班级好像相对还比较轻松一点。

  对这种尽是男孩子的班级,我虽然心情还好,但每到休息室,和我一起接触那个班的女老师,却总要叹上几口气。

  我想这也只是因为男孩子对于女性来说尽做"让人烦恼的事情""让人讨厌的事情"的缘故吧!

  男孩子很麻烦!『丈夫』更麻烦!?

  对于妈妈来说"管教男孩子"也许是件很麻烦的事情,但是我想说"丈夫更烦人"。

  生活中,夫妻们的共同点也许就是"丈夫一直在招妻子生气"这一点吧。

  如果说为什么生气的话,恐怕就是这样一些内容了:

  不注意的时候,把手边的煎鸡蛋卷里的番茄酱弄到袖子上了。

  明明一家四口人,还一个人就把放在盘子里的点心拿掉一半以上。

  不听别人(妻子)的话。

  不说为什么今天回家晚了的原因。

  也不商量就自己买了电器产品。

  老是大声地放屁。

  ……

  不管哪件事,别的做丈夫的人,就会同情这位丈夫"就为那点小事被冲着发火,这个丈夫看起来好可怜啊……";而别的做妻子的人,就会支持这位妻子"那个妻子生气也是应该的……"

  是的,男性就是老做让女人们烦恼、讨厌的事情。

  但是,如果问女性就不这样做吗……

  回答是:不做。

  我长年置身于尽是女性的职场中,对此很了解,去宴会之类的地方,女性取什么东西的时候确实很细心地注意着自己的手边,很少看见袖子上沾满番茄酱。男性的话,这么多年了,总数只一百来人能这样要求自己。

  如果知道某个东西是四个人分的话,女性肯定就刚好拿四分之一,像男性那样一下子拿了一半以上的女性,一万个人里也不会出现一个。

  而女性在听别人的话的时候,一定会做出自己很关心这件事情的样子去听,而且还会带着笑脸,随声附和着。

  对也许会麻烦到对方的事情,女性一定会提前通知对方的,尽量不给对方增添任何麻烦。

  如果自己一个人决定不了的事情,女性一定会找人商量一下。有时候,就算自己一个人能决定的事情,也要停下来与人商量一下。

  在别人面前大声地放屁这样的事情,女性岂止是一万人中都没有一个,连一百万人中都没有一个。

  像这样,尽是在做女性世界里考虑都不用考虑的事情的正是男性。

  但是,反过来说的话,这样做了之后不会对此说什么的大都是在男性的世界。

  从男性这边来看的话,他们认为为"这点小事"而一一被说的人是无意的。

  男性和女性,也许就是反面与正面,是不能相互理解的关系。

  "男孩子"和"女孩子"也是这样的。

  五个魔法关键词,让您育儿变得不可思议

  下面的5个关键词,你能把它们放在脑子的某个角落的话,那养育男孩的头疼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它们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让教养问题,变得轻松无比。

  别人的工作不管是什么,都会看起来很麻烦。

  但是,当事人本身却出人意料地认为很平常。

  也许这件工作确实是"很麻烦"的,但是,由于每天都做,已经完全习惯了,就不觉得"很麻烦"了。

  我想教育孩子也是这样的。

  想着每天教育孩子尽出现这些"很麻烦"的事情,"很麻烦"就真的变得"很麻烦"了。

  只有自己首先不这么认为,教育孩子才不会变得麻烦。

  本章介绍一组"魔法关键词",这组关键词,会使您完全不认为在教育孩子时要遇到"很麻烦"。

  效果不可思议哦!

  这组魔法关键词就是--

  "放弃"

  " 忍耐"

  "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 感谢"

  " 微笑"

  是的,就是这5个。

  不需要金钱,不需时间,不耗力气,不耗工夫。

  但是,其力量却超群。

  有了它们,在此之前让您感到"很麻烦"的男孩子的教育,就变得相当轻松了。

  真是像魔法一样的关键词啊!

  希望您将这组词悄悄地记在您的脑子里。

  放弃

  虽然说是"放弃",但并不是说"让你垂头丧气、心灰意冷",也不是"让妈妈牺牲自己"。

  举个例子,有的小宝宝开口说话时间很晚。这时候,你想的一定是,孩子能和我说话是多么令人高兴的一件事,但是,妈妈们,请换个角度想一想吧,宝宝虽然不说话,我们也可以跟宝宝说呀,而且这样就有更多的机会向宝宝说一些非常温柔的话语。

  本来去一下便利店5分钟就可以到了,但是,如果遇到一个刚开始学会走路的孩子,他就要和你一同前去,那你就得放弃5分钟就能走到的速度。

  虽然时间花得多了点,但是,正因为如此,你就有机会指着天上的飞机逗孩子,或和孩子一起看路边的花草什么的。

  不管是一个人,还是和孩子一起的时候,不愿放弃5分钟到达的妈妈,也不会看着天上的飞机逗孩子,甚至孩子在路上稍稍碰一下花花草草的就立刻制止"不行,不行",强制性地将孩子拉走。

  "放弃"也就是承认这种行为。

  如果能"放弃"的话,可能会引起什么困难,但是你可以期待着比这更美好几倍的事情。

  对于孩子不说话的妈妈们,孩子要说什么的时候,努力去探寻孩子的那种心情。不久,即使孩子什么也不说,妈妈也会慢慢了解孩子的心情了。

  和孩子一起走的时候,放弃本来可以很早就到达目的地的速度,愿意花数倍以上的时间的妈妈们,作为奖励,路上会遇到很多让你开心的事情,也会看到更多孩子的微笑。

  这些都是不愿放弃的妈妈们所不能体验的。

  教养男孩子也是同样的。

  即使那些事很烦,很让人讨厌,或者说女孩子绝对不会做,男孩子却一次又一次地做,也不要否定他们,而要整个儿地接受。

  放弃的原因只是因为"这是男孩子"。

  放弃不会有什么损失。从放弃的那一天开始,好多好事儿就开始到来。可以感受到很多只有从男孩子那儿才能得到教育孩子的喜悦、快乐以及活泼可爱的感觉。

  不管是孩子还是自己,自然而然地笑脸就慢慢在增多。

  忍耐

  在给别人加油时人们经常说"加油啊"。

  但是对于我来说,我觉得"我会加油的"这一句话的意思是"我会 忍耐的"。

  在演讲快要哭了的时候,会有声音对自己说"加油啊!"这是告诉自己"即使想哭出来,也要忍一忍"。

  是的,"加油"也就正是"再 忍耐一会儿"的意思。

  如果正在教育男孩子的话,每天就像烦恼大游行一样。

  但是,人们的烦恼,这东西,你知道它的最好解决方法是"稍微 忍耐一会"吗?只要你能"再忍耐一会儿"的话,你就会令人无法置信地从这个烦恼中解放出来。

  例如,上班要花两个小时,为此而烦恼的人,也就是不能忍耐花这两小时的人,他们就觉得这个好烦好烦、烦得没办法。于是,早上从刚起床的时候就开始心情郁闷。

  花两个小时虽然本不是什么让人开心的事情,但是如果能忍耐一下接受的话,这就不是什么烦恼事儿了,每天可以以极其普通的心情,愉快地上下班。

  稍微 忍耐一点的话,痛苦就不是什么痛苦的事情了。

  教育男孩子也是一样。

  男孩子们确实每天都会干些让妈妈烦恼的事儿,或者出人意料的事儿,但是只要妈妈能稍微忍耐一会儿的话,这些就不是什么"让人烦恼""让人愁"的事儿了。只要能"稍微忍耐一下"烦恼就会慢慢减少,而你就可以高高兴兴地生活了。最终还是自己得利。

  如果有孩子在家养虫子,而孩子无论如何都要养的时候,不能"忍受"的妈妈,每天就会对孩子说不满的话。

  即使真的很讨厌这个,但"稍微忍受一下""接受"的话,不仅不再是烦恼的事儿,甚至会有和孩子一样的心情,而抱怨孩子不知什么时候消失得无影无踪,通过虫子和孩子有了话题,就能和孩子共享"孩子的感动"了。

  教养孩子时稍微 忍耐一下是很重要的。

  虽说是 忍耐,但是比起生孩子时的痛苦忍受来说,我想这 忍耐根本算不上什么。

  在生活中,很多妈妈每天都很开心地在养育着自己的儿子,但是,这些妈妈每天应该也会遇到很多麻烦事儿,这样她们怎么可以笑着过着呢,我想恐怕她们也是在忍耐着吧!

  只要能够"稍微忍受一下的话",就可以像这些妈妈一样,将在教育男孩子中发生的事情都转化为自己开心的笑脸。

  没什么大不了的

  一个月前就不说了,也许昨天或者今天也会遇到一大堆讨厌、让人烦恼的事儿。但并不是有男孩子的父母,每天都会遇到讨厌、让人烦恼的事儿的。

  确实,也许养育着男孩子的妈妈会遇到特别多这样、那样的事儿。这些事儿一件一件困扰着妈妈们,让妈妈们身心疲劳。

  但是,稍微请问一下,一个月之前,您为教育孩子生气、烦恼、讨厌的事儿是什么?您还记得吗?应该有二十或三十来件呢。

  记不起来的话,那,昨天呢?孩子让您烦恼、生气,想也没想就骂孩子"这--!""真是的!"之类的事情,一件都记不得了吗?就昨天一天也应该有好多件呢。

  但是,恐怕一件都记不得了吧(即使记得也只能记得一件或者两件吧)?!

  为什么呢?因为这些现在想起来并不算什么特别的事儿。因为是压根就不算什么事儿的事情,所以过了一天的话就都忘记了。

  "孩子不注意把牛奶洒了""磨磨蹭蹭老半天不换好衣服""散步的途中捡小石子儿"……心平气和下来想一想,其实根本就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在这种时候你还感觉是什么大惊小怪的事情,大声地怒斥他,还感到讨厌,心情激动吗?

  将和孩子一起的样子用录像机拍下来看看就知道了,30分钟就足够。

  自己看着都会知道自己是在为一些"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儿""非常微小的事儿"而生气。看着这样就觉得很可笑,连自己都会笑起来的。你一定会觉得"我就为这点小事儿而烦恼岂不是亏了"。

  男孩子干的那些事情,90%就是" 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儿"。

  这样认为这些根本就" 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儿",也对自己的精神健康有好处啊。

  实际上,像"洒了牛奶"什么的,自己也经常做的事情,根本就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事儿。不要气得那么咬牙切齿的了,只要跟孩子说句"注意尽量不要把牛奶洒出来哦"就行的。

  "磨磨蹭蹭不换衣服"也是,"在散步时捡小石子儿"也是,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不用大喊大叫的。

  再说一次,男孩子做的那些让妈妈们犯难的事情基本上是第二天就会忘得干干净净的"怎么着都可以的""算不了什么大事儿的"事儿。为这种事一件一件地去生气、去烦恼的话,你有几颗心都不够用啊。

  如果是爸爸,发生了同样的事情,就不会这样大惊小怪的。说一句"把牛奶洒出来了哦"就完了。这样就行了,这样心情就会一直很稳定的。

  其实给妈妈心里面添堵的罪魁祸首,还是妈妈们自己。

  感谢

  如果听一听生了儿子的妈妈们的谈话,就会发现她们一直都只在说孩子每天惹的那些烦恼事儿。那些"高兴的事儿"基本上不入她们的话题。

  但是,教育男孩子的时候每天会出现的这些"好烦的事儿""让人愁的事儿",过了十来年以后,每一件都肯定会成为她们美好的、令人怀念的回忆。或许有的妈妈们还会怀念地说"可以的话,真想再回到那个时候啊!"

  是的,现在孩子每天做的这些"让人烦恼的事儿"中的每一件事,今后都会觉得很可爱,都将会成为一些精彩的回忆。

  这些都是拿金钱买不到的,其实我们真的应该 感谢现在正在努力协助我们制造出如此美好回忆素材的孩子们。

  说起 感谢,还应该 感谢上帝。"保佑我的孩子能健康开朗地长大……"

  比起其他的索求,人们更希望能够这样。

  但是,在过了两三年之后,大部分父母就连许过这个愿望的事情都忘得一干二净。

  如果问为什么的话,我只能说,所有的父母都是自然地在许这个愿望。因为很简单就实现了,所以将这种恩惠,以及许过这个愿望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

  好好地考虑一下老是抱怨"一会儿就哭了""老是跟着缠着自己"的父母的烦恼,不正可以说是由于孩子"健康开朗地"成长才会出现的吗?

  是的,这正是人们最先许下的愿望,在实现中啊!

  孩子出生时,谁都不会去想"孩子会常常哭闹""自己会行动不便""嫌弃孩子老是缠着自己"之类的。

  父母们呀,连最首要的愿望都不记得了,连愿望在实现都不懂得珍惜,还在想追求孩子生下来之后的第十个、第二十个愿望,也太不"感恩"和"满足"了吧。

  孩子如愿地"健康开朗地"成长的话,首先,应该想到这种珍贵, 感谢这种珍贵。

  感谢现在正在协力为您创造将来无法替代的美好回忆的孩子们吧!

  感谢孩子能够健康开朗地成长吧!

  感谢让这个愿望得以实现的上帝吧!

  也许这种事情等到孩子长大之后总有一天会注意到的。

  但是,如果现在能够注意到的话,不管是父母还是孩子,今后的每一天一定都会比现在要过得好很多。

  微笑

  在养育孩子的妈妈中,有的妈妈每天都会有满脸笑容。

  但也有的妈妈总是愁眉苦脸的,每天都在生气中度过。

  很可惜啊,我想让教育孩子的事情变快乐的诀窍就在于" 微笑"。

  但是,说这样的话的时候,就有妈妈会说"不快乐怎么笑得起来啊""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就没有什么可以笑的开心事儿"。

  并不是这样的。

  我觉得,只要是孩子,不管是什么样的孩子,一天之中总会做出上百回让妈妈们能笑起来的事儿。不管什么样的孩子,都是的。

  例如,婴儿。

  他们的存在本身就可以让父母笑起来。孩子笑起来的时候当然是,睡觉的时候也很可爱,打哈欠、打喷嚏的时候都是很可爱的样子。到了一两岁的时候,也许就没有婴儿时候的那样可爱了,但这时又会出现这时候才会有的那些可爱的事儿,仍然能让父母每天都笑颜大开。

  前几天就有这样的事儿呢。

  有一个两岁左右的男孩子,和妈妈一起下电车之后,男孩朝着刚坐过的电车说拜拜。当时我笑眯眯地看着这一说不出来的可爱劲儿的场面。但是妈妈却骂着"真是的,快点啦",拉着孩子的手就走了。

  孩子好不容易做了件让父母能开心地笑的事情,但这个妈妈非但没笑,还对此急冲冲地骂着"真是的"。

  孩子每天都会做其他的,像这样能让父母笑起来的事情上百次呢,但是,如果连这种可爱的样子都会引起你"火急火燎"的话,我想这个父母,每天对孩子做的事情恐怕只有生气了,这样养育孩子当然不会有乐趣。

  这并不是别人的事儿。

  你有没有在看到孩子脸上满是软冰糕的时候对他发火?

  你有没有抱怨过孩子满手都是收集来的蝉蜕?

  在孩子看别的地方的时候你有没有责骂孩子?只许他看黑板吗?

  特别是男孩子,经常会干这种事情。

  但是,这些事情应该引发的不应该是"发怒"而应该是" 微笑"啊。

  实际上,也有的妈妈为这些事情而 微笑啊。

  谁都可以将这些转变为 微笑的。如果自己的朋友做了同样的事儿,你就不会生气,而全部都会以"笑"面对的。

  "脸上有冰糕噢,哈哈……"

  "啊,什么啊,这是!蝉蜕?不会吧--,哈哈……"

  "说了叫你看黑板呢,原来是个冒失鬼呀,哈哈……"

  再说一遍。

  不管什么样的孩子,一天都会做上百次能让父母笑起来的事情。特别是男孩子,经常做些出人意料的、有趣的事情,在有儿子的家庭里你将会体验只有女儿的父母们体验不到的许多欢乐的。

  只要没有"这些"的话,男孩子会茁壮成长

  ~妈妈在无意识中易犯的20个坏毛病~

  妈妈们很容易就犯的"坏毛病",假如妈妈不做这些的话,男孩子就会茁壮健康地成长。

  某个保育园的生日会中,老师在给孩子们一个一个做介绍。

  老师对某一个孩子问起了他妈妈的事儿。

  "××的妈妈是个什么样的妈妈啊?"

  这个孩子说:"发起火来好恐怖,但是我还是很爱她!"

  听到这个的时候,我回想起30年前,我还是一个新保育员的时候。也是在生日会的时候,问了孩子一样的问题,那个时候得到的回答几乎和这是一模一样的。

  但是,我想大概是只要问起孩子他们妈妈的事的话,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是这样回答吧。现在是,以前也是,恐怕上百年前的孩子也会是这样回答的吧。

  是的,孩子就是这样,不管对他怎样发火,不管怎么骂他们,他们还是非常爱他们的妈妈。

  我认为孩子这样说是理所当然的。

  妈妈嘛,本来一直就是在做让孩子崇拜,让孩子喜欢的事情。她们每天都在做能让自己的孩子崇拜、让自己孩子喜欢的好事儿。只是妈妈们自己没有意识到,并且不注意这些。

  但是,有一件事儿我觉得可惜。因为妈妈们没有意识到这些,让孩子心生隔阂--妈妈真烦呢!只是这样的事总是又在无意识中做了很多次。

  只要没有"这些"就可以和孩子构筑更好的母子关系,孩子也会更加喜欢妈妈,我认为是这样。实际上,使教养男孩子变得越来越难的一个原因也是由于"这些"。

  只要没有"这些"的话,男孩子就可以茁壮地成长。

  现在就将这样的"这些"悄悄地介绍给您。

  有这个苗头的妈妈们,希望您能静静地读一读。

  和孩子说话时『啰唆』

  "你就是什么时候都是这样。"

  "这样的事情你都不会吗!?"

  "你要这样到什么时候啊!"

  ……

  提醒孩子注意的时候,妈妈经常会啰唆地说上好几遍。这些话,就像标题写的一样,是"啰唆的"无意义的话,没有必要这样说。总是说这样啰唆的话,孩子哪里还会听得进去妈妈说的呢,不仅仅不会听,而且听到那些他们心情还不好,慢慢地就变成"难以对付的"孩子了。

  人们对别人总是很少啰唆,因为一旦别人厌烦了,事情就更难办了。但是,对家人,或身边的人,很容易一不小心就啰唆起来了。

  即便是最亲近的人,这样啰唆的话重复多了,也会心生厌恶,慢慢产生隔膜的。

  "啰唆的话"会让自己与对方的关系恶化

  "啰唆的话"的内容,已经100%是讽刺或者烦人中的一种了。

  被说的一方只会抱着"悲伤""愤怒""后悔"之类的消极感情。

  岂止是这样,甚至对这样说的人,他们也会产生厌烦或者仇恨的。

  "啰唆的话"是使关系恶化的话语,如果你对大人说了,必将会遭到反对或者回击。说出这种话的人可能心里畅快了,但考虑到后果,最好还是不要说。

  只说该说的

  只直接说想提醒他注意的,想告诉他的事情。

  比方说,在必须保持安静的地方,如果孩子胡闹的话,你就告诉他"在这里是不能胡闹的"就可以了。像"你老是这样""以后再也不带你来了"之类的,全部都是"啰唆话"--无意义。

  孩子听了这样的话,会觉得委屈,反倒容易产生让父母更犯难的反应:可能不高兴了,甚至哭起来、胡闹起来。

  老拿自己很在意的事儿批评孩子

  妈妈们,在对待自己宝贝时,很容易"挑刺儿",总是拿自己在意的事儿批评孩子。

  例如,傍晚的时候来保育园里接孩子的妈妈们,看到孩子后第一句话很多都是:

  "衬衫又出来了!"

  "啊,真脏!"

  "啊?早上穿着的衣服呢?"

  ……

  满是批评和抱怨。

  不先把自己注意到的事情大声说出来心里就不痛快。

  据说还有一位妈妈去机场迎接在国外住了好久回来的儿子,见到儿子后说的第一句话是"这是什么呀!?这发型!"

  这是不管哪位妈妈都非常容易犯的毛病,自己注意到的事情不管怎样都要先说出来。特别是男孩子,总之因为很多时候他们都在做一些总是会被妈妈责骂的事情,突然被说"不行"的固然还是男孩子较多。

  不喜欢别人对自己最先说的就是否定的话

  虽然知道那是自己在意的事情,但是不管怎样都不要最早说这个。一定有其他的话可以当开场白的。

  刚见面就听到否定自己行为的话,会觉得自己被完全否定了。接下来的交流中,就会变得无精打采的,心情也会很郁闷,没有干劲。

  孩子在保育园里过了八小时没见到妈妈,结果见到妈妈之后,妈妈的第一句话就是一瓢冷水,否定自己。我总是觉得,这样的孩子可怜得不行。

  当然了,这种情况,依旧还是发生在男孩子的身上的时候比较多。

  在意的事情等第二句再说

  其实我也并不是说,自己在意的事情一定就不能说。说一下也行,但是希望等到第一句话完了之后再说。

  还以刚才的接孩子放学为例。因为很久没见到孩子了,说一说"今天乖不乖呀?""今天玩了什么游戏啊?"都是可以的。

  见了面的第一句话,应该说一些让孩子笑起来的话。那个心里面在意的事情,稍后再说就行。这样孩子就会注意听妈妈说的话。

  以后可千万不要见面就突然说"哇!好脏!"这样的话了。
责任编辑:张勇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