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学者:宪法与普通公民的权利保护之间尚存隔膜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09年12月02日14:37
  公民的宪法意识是推动宪法实施、政治民主和法治建设的重要精神力量。当前我国公民的宪法意识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还存在不小差距。今年恰逢宪法宣传周活动20周年,举办宪法宣传周活动,对于帮助公众认识宪法的重要性、了解宪法的基本内容和价值、树立宪法的权威,具有积极意义

  1982年12月4日,我国现行宪法正式通过并颁布施行。为了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1989年8月,上海市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决定将每年12月的第一周作为宪法宣传周。今年恰逢宪法宣传周活动20周年。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大背景下,举办宪法宣传周活动,对于帮助公众认识宪法的重要性、了解宪法的基本内容和价值、树立宪法的权威,具有积极意义。

  我国公民的宪法意识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还存在差距

  公民的宪法意识是推动宪法实施、政治民主和法治建设的重要精神力量,也是衡量一国法治程度的基本依据。当前我国公民的宪法意识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还存在不小差距。中国人民大学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在2007年所做的关于公民宪法意识的一项调查显示,76%的被调查者认为与公民日常生活最为密切的法律是民法,只有10%的人回答是宪法。可见,在不少人的认识中,宪法与普通公民的权利保护之间还有较大隔膜。

  导致这种误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根本上说,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而不只是宣传和学习。民众如果没有对宪法实施的直观感受,没有宪法维护自身权利的切身体验,就很难形成宪法意识,也难产生对宪法的尊崇和信仰。当然,我们在普及宪法、宣传宪法的过程中也存在不足,具体而言,就是比较重视解说宪法的价值、宪法的理念等抽象因素,而忽视了利用具体直观的物质载体来帮助大家接触、熟悉、了解宪法。

  宪法之“道”需要宪法之“器”的承载、表达和传递

  中国传统文化存在重精神、轻物质的倾向。《易经》中就有“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之说。在古人看来,“道”是抽象的、内在的、永恒的、高层次的;“器”是具体的、外化的、暂时的、低层次的。这种重“道”轻“器”的观念似乎也影响了我们宣传宪法的态度和做法。这些年来,通过宣传,许多人了解了“人民主权”、“有限政府”、“人权保护”、“权力制约”等“宪法之道”,但对于“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是在哪里制定”等等具体问题,知道的人却不多。

  从认识论角度看,人们对一个事物的认知过程往往是先具体后抽象;先有感性认识,后有理性认识。而且,对具体的事物容易把握,对抽象的东西难以理解。“百闻不如一见”就是这个道理。“道”不管如何高深玄妙,总是需要通过“器”表现出来的。宪法之“道”也需要宪法之“器”的承载、表达和传递。

  从国际经验看,很多国家采用不同方式精心构筑和保护宪法的物质载体,进而达到弘扬宪法精神的目的。例如希腊、卢森堡、墨西哥等国修建了各自的“宪法广场”,以纪念宪法的制定颁布。美国在费城建有宪法博物馆,以图片、视频、解说、实物和情景模拟等方式增进公众对宪法历史及其当代意义的理解。美国人还有一个未竟计划,就是拍摄宪法纪录片。好莱坞制片人曾希望与著名的阿奇博尔德·考克斯教授——他曾担任美国联邦政府首席检察官,1973年担任水门事件特别检察官,合作制作一部13集的电视系列片,以联邦最高法院为主线向公众讲述宪法的功能和历史。最终因资金短缺,电视片未能拍成,不过脚本得以流传,考克斯教授在此基础上写成了名著《法院与宪法》。南非也对“宪法之器”作了精彩独到的诠释,他们特意将宪法法院建造在一座象征种族隔离的监狱旧址之上,而且用15万块从监狱拆下的砖块,作为宪法法院的建筑材料,以此警示南非人毋忘种族隔离的惨痛历史,以此昭示宪法法院保卫人权的主旨。

  宪法要更好地活在人民心中,离不开特定物质载体的支撑

  中国也有悠久的制宪历史,留下了丰富的宪法文物。例如据媒体报道,曹锟的后代、天津市政协委员曹继信向天津市博物馆捐献了中国第一部正式颁行的宪法——《中华民国宪法》的手写本;重庆三峡博物馆收藏了新中国首部宪法新闻报道第一稿,上面留有胡乔木先后3次共54处修改……如果把这些零散的关于宪法的文物资料集中展示,将能给公众更为直观的宪法感知。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五四宪法”起草于杭州西子湖畔的刘庄。在有识之士呼吁下,杭州正在筹划建立中国第一座宪法纪念馆。这对于丰富杭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底蕴无疑具有积极意义。不过,建立宪法纪念馆更大的价值,在于为国民认知新中国的宪政历程、增强公民宪法意识、培育宪法精神,提供一个物质的载体、一种具体可感的形式。

  卢梭曾说:“一切重大的法律不是刻在大理石或铜板上,而是铭记在公民们的心中。”此言不虚。但是,宪法要更好地活在人民心中,也离不开特定物质载体的支撑。所以宣传宪法,还需要踏踏实实从“具体”着手,多做一些“器物”层面的工作。就此而言,上海的宪法宣传周、杭州正在筹建的“五四”宪法纪念馆,都是很好的形式。以生动活泼而具体直观的方式宣传宪法,能使宪法更加深入人心。

  (作者吴天昊为上海社科院法学所博士) (来源:文汇报)
责任编辑:刘晓静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