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68央企浮亏114亿 投资金融衍生品亏损祸起投行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09年12月03日13:38
  68家央企涉足金融衍生产品业务浮亏114亿元。这是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李伟在日前出版的《学习时报》中披露的数据。业内人士尖锐地指出,央企没有搞清国际投行所设计的产品前就贸然投资其实是自己的责任。

  怨国际投行更怨自己

  李伟在文章中披露,从目前调查了解到的情况看,央企金融衍生产品业务参与企业多、业务品种广、亏损数额大。根据调查统计,目前有68家央企从事金融衍生品业务。截至2008年10月底,央企从事金融衍生品业务合约市值为1250.0亿元,形成了114.0亿元的浮动净亏损。

  李伟指出,一些国际投行的欺诈行为是造成重大损失的推手。央企投资金融衍生产品业务普遍发生浮亏和损失,当然首先要从企业自身找问题,但也与国际投行恶意兜售带有欺诈性的、设计复杂的高杠杆产品有很大的关系。

  他指出,目前国家批准同意在境外从事期货套期保值业务的企业工业31家,其中央企16家,有26家央企是未经批准擅自在境外从事期货期权等场外(OTC)交易业务,这些产品未通过交易所正规交易,也不通过清算所进行合约清算,而且都由投行设计兜售,通过双方私下协定,因而交易行为不透明,难以有效监管,企业一旦“入了套”,签了合同,面临的就是“无底洞”式亏损的“万丈深渊”。

  记者注意到,早在今年5月的企业国有产权管理工作暨产权交易机构工作会议上,李伟就强调,国有企业要从事金融衍生品业务,必须具备四个条件,即严格合规、目的明确、确实弄懂及控制风险;要尽量做场内交易,尽量不要做场外交易。

  央企出海总“吃亏”

  一位业内不愿透露名字的资深人士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其实央企投资跟普通百姓一样,如果看不准、还没有搞清楚就贸然出资,被“套牢”的风险就很大:“我们教育投资者会说要看清条款,明明白白买产品,但央企的所作所为却缺少监管。有些钱不多的央企还去做套保,最终"偷鸡不成蚀把米"。”

  该人士透露,央企投资巨亏的历史也不短,去年,23家央企总共亏损百亿元人民币,其中航空企业被“套”最深。单是东航的衍生品亏损就高达62亿元人民币,几乎是其2008年全部的利润。

  而在2008年6~8月国际油价达到历史最高点时,东航集团、中航集团和中远集团与高盛、美林、摩根士丹利等境外投行签订了高额石油期权合约,在买入看涨期权同时卖出看跌期权,签约后不久油价快速跌破了约定的行权价,这3家企业不得不双倍赔付交易对手。

  “央企投资金融衍生品,目的应该是为了规避风险,锁定成本,而绝对不是为了投机盈利,这本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现在却屡屡被踏破。”该人士表示。(崔烨) (来源:新闻晚报)
责任编辑:刘晓静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