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学者新论:老子仙逝地在敦煌三危山

来源:人民网
2009年12月03日16:01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始祖,中国春秋时期大哲学家和大智慧家。是中国思想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家巨匠,世界公认的中国古代第一位文化名人。后来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

  从司马迁的《史记》到王夫之的《读通鉴论》,特别是近现代国内外不少著名学者对老子其人作过多方面深入考证,大略可知老子姓李,名耳,字聃(dan耽)。约生于公元前570年,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官)人。所处时代是春秋晚期,比孔子(前551一前479年)年长约20岁。他精通天文、兵法、会武功,懂得养生之道,熟悉历史典故,读书之多在春秋之世,当首屈一指。孔子曾问道于老子,两位文化巨人曾多次会面。孔子向他弟子赞叹老子说:“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耶”。

  老子从早年起就在东周王朝任史官——守藏史(又称柱下史),掌管史册典籍,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约在中年时期,受到王朝贵族迫害,一度罢官,逃居鲁国避难数年。后来,老子又被召回复职;约在五十多岁时,老子失去了官职,他便离开东周去了秦国;老子西行途中,为自己著了一部书,就是今天所说的《道德经》,也称《老子》的这部书;老子西去以后,就在秦国隐居下来,后人只传他的寿命很长。司马迁说:“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这虽是传言和推测,含有夸大之辞,但说他因“修道而养寿”是可信的。关于老子长寿的记载通常为人们所接受,而卒年则没有定论。

  司马迁评说:“老子,隐君子也。”老子入秦以后,就开始了隐姓埋名的隐士生活,“隐居以求其志。”

  老子入秦后,在渭水、洮水、湟水和居延泽一带有踪迹。今陕西周至县城东南二十公里的秦岭山麓高岗上有老子“说经台”,在槐里更有老子衣冠冢。今甘肃天水市的《秦州新志》有老子过羲皇故里的记载。根据《汉书》、《后汉书》、《隋书》和地方史志,根据考古发掘的俐临川郡公土墓志铭》以及民间传说,老子骑青牛出函谷关溯渭水西行,经秦陇交界的散关,翻越陇山,进入“夷狄”地区的天水、武山、渭源,在渭源寻访首阳山古隐士伯夷、叔齐墓,渭水之源的鸟鼠同穴山,越关山,沿滥水,以至于狄道,再到达河西走廊的流沙——居延泽一带。

  甘肃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前副主席、副研究员、学者王凤显老先生研究老子30多年,出版有专著,多次去过老子诞生地及函谷关、甘肃临洮县、敦煌市三危山等地实地考证,并大胆地认定“老子西行终点站应是敦煌,老子仙逝地是敦煌三危山”。

  众人皆讲老子飞升地,在陕西周至终南山,或在甘肃临洮县,王风显老先生却单独认定在敦煌三危山。经过长期考察,老子墓是现在才修成的纪念墓,至于临洮,南北两山,找不到什么遗迹,要否定并不难,敦煌三危山却不同,加上居延与“流沙”三条,总共有八、九条线索之多,完全可以说明问题。

  老子当时西行的原因,大概有三。其一,春秋末年中原战火频繁,日愈剧烈,老子辞官回乡,讲学传道,失去了必要的安定社会环境。其二,老子想亲身会见释迦牟尼。但到敦煌时,年事已高,体力不支,青牛已疲,时距天竺遥远,无力再跋涉了。其三,老子发现三危山是个理想的好地方,既无草木人烟,僻静异常,又无矿藏等开发价值,安全无比。老子《道德经》中讲,只要神不离形,行不离神便可永葆长久。他选中三危山,以备仙逝之后,用作永久性藏身宝地。于是,就在山上招徒筑房,讲学修道至终了。

  王风显老先生对山危山考察后,发现了诸多线索,他提醒我们换个角度重新认识和评估敦煌三危山。理由如下:

  (一)先有老君堂,后有莫高窟。老君堂的道人在山上发现的汉砖,证明老君堂在魏晋之前早已有之。北魏和尚在山上所看见的佛光,实为老君堂发出的紫气。这种紫气,同函谷关令伊喜看到的那种,伴随老子西行而“紫气东来”的情景是一样的。

  (二)三危山中,年年四月八日,有盛大庙会。人数上万,这种庙会民俗,很可能与莫高窟当年兴盛的佛事活动有关。庙会对老子来讲既供奉了香火,也是一种安全屏障。

  (三)关于观音井的美妙传说,更是话中有话。三危山方圆200多平方公里。全是青石山,寸草不生,何来“美景”?竟然能迷住观音菩萨,以至于倾斜净瓶,却全然不知?显然易见,这个故事是早年老子的弟子们编出来的。所谓“美景”,不是指三危山的自然风光,当然也不能说是“佛光”,更不便明说是老子的七彩紫气,王凤显先生说,“不似佛光,胜似佛光,迷倒观音洒玉浆”。可见,观音井的美丽传说,是今天深入理解老君堂深层奥秘的入门向导。

  (四)关于老君堂的演变,经过推测,可能经过三个阶段。先秦时期,弟子们为仙逝于此地的老子,搭起草棚,以作祭祀灵堂。西汉初年,推崇黄老之学,遂正式兴建砖木结构的老子纪念堂。唐宋时期,唐皇武后,封老子为太上老君,遂又重建,并改名为老君堂,以至于今。老君堂,不被命名为某某道观,又正是一个物证,证明老君堂就是老子庙。

  (五)老子西行的终点站是敦煌,老子仙逝地点是三危山。王凤显老先生认为,“看待这个问题,有其特殊性质,不能死守拿出真凭实据不可之常见。”因为,老子是在隐退之后,以私人身份西行的,不可能在官方史志中有明确记载。再者,老子对其仙逝之地,只有永葆秘密,才可永葆长久。同时又要把祭祀香火不绝。所以,三危山的有关五、六条线索都带有曲折形式和隐蔽的作用。王风显老先生在老君堂顿悟后,指出:“今天若能以新的视角观之,就能悟出其中的门道来。如此以来,那些线索的含义,也就不同反响了。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责任编辑:张勇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