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探索一条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来源:人民网
2009年12月04日15:31
  建国初期,围绕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问题,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朱德结合我国国情,在大量的调查研究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工业化道路主张,主要包括加强工业基础建设;重点发展原料工业;积极发展地方工业;大力发展手工业;大力发展经济型大农业;积极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等。他还把这些思想应用到实践中去,最突出的就是对西部建设的指导,这包括发展战略和操作方法两个方面。在发展战略上,他提出要着重发展矿产资源;大力发展农林牧副渔业;优先发展地方手工业;做好对外贸易工作;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生产要结合起来;搞好基础设施建设等。而在操作方法上,他提出要注重内部团结;要因地制宜发展生产;一切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体制上应理顺各种关系;发动和依靠群众;发展教育,实施人才战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这些思想和实践在当时及现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建国后,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这一历史任务,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群策群力,努力探寻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道路。在当时,“要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把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国,就必须实现国家的工业化。而在中国的具体条件下就是必须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然要求和必要条件。”在这个大目标下,他们积极探索,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思想观点。“尽管有的还是不够成熟的设想,有的并未付诸实施,有的在实践中没能坚持下去,但它们都为后来的探索做了开创性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一

  戎马一生的朱德此时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国家建设上。他始终坚持工业化道路,认为“我们绝对必须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建设,来逐步地而在最后是根本地改善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但对于如何发展,他也有过徘徊。在中央提出重、轻、农的发展顺序之后,朱德强调“关于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问题。应以重工业为主,轻工业适当发展,农业要充分发展。”“工业发达了,农业也会跟着发达起来”。当中央确定农、轻、重的发展顺序之后,他表示“按照农、轻、重的次序安排国民经济计划,这很好,要抓紧搞。农业和轻工业发展了,再来发展重工业,这是正确的方向。”徘徊之余,他感慨到“要看到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真正建成社会主义,我们要找出一条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徘徊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就是产生火花和亮点的过程,就是个人思想形成的过程。徘徊中,朱德产生了很多关于工业化道路的火花。梳理它,我们就能管窥朱德的工业化道路思想。

  (一)紧贴国情的工业化发展策略

  朱德曾经表示,“搞社会主义要懂得治家之理,应有计划地建立家业,广开财路。”治家,首先要摸清家底,然后才是如何发展。为此,在建国后的十几年时间里,他基本上跑遍了全国,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并据此提出了一系列的工业化道路主张。

  1.加强工业基础建设。我国的工业基础极其薄弱,要发展就必须从打基础开始。朱德看到了这一点,因此积极向中央建言献策,力争使经济政策向基础设施倾斜。他对“一五”计划提议:必须在五年中把钢铁、石油、煤炭、有色金属、机械、电力、化学等工业,打下经济上和技术上的基础,并适当发展建筑工业、纺织工业和轻工业。同时,朱德还建议改造和利用原有的工矿企业。他指出,发展最新式的、最进步的和最现代化的工业,必须与努力恢复中国现有的工业生产、与充分发挥中国现有的工业生产能力结合起来。另外,我们还有很多设备可以利用和扩充,如皇姑屯、唐山、长辛店、石家庄、青岛等地的铁路工厂,规模相当大,设备能力尚未充分发挥。

  2.重点发展原料工业。工业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工业基础还不足以让我们一下子走上大工业前沿的时候,我们就要从最基本的做起。原料工业就属于基础工业,很符合我国当时的现状。为此,朱德向中央提议:“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在重工业建设方面,应该大力发展原料工业,如:钢铁、煤、石油、化肥、塑料及有色金属矿和木材等。使原料的供应能够适应工业发展的需要。只有在原料工业方面打下了可靠的基础,机器制造工业和加工工业才能获得发展,才能吃得饱,才能有前途。同时,原料工业发展起来以后,不仅可以容纳大量的劳动力,为就业问题创造有利的条件,还可以大量出口,换取外汇。”而且“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大力发展原料工业是有条件的,是可能的。”“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在发展重工业的原料工业方面,应该着重发展中小型企业。”

  3.积极发展地方工业。地方工业是国家工业化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够配合和促进国家工业化的发展。朱德一直强调要发展地方工业。他说:国营工业和地方国营工业应该明确划分,并注意发展地方性的小工业和手工业,以配合国家工业的发展。如果我们不对地方工业加以支持,就不能广泛地调动建设的主动性。对于地方工业的管理方式,他提出:对地方工业和地方财政中央不能统得太死,要下放,不下放是错误的。下放后,要规定一定的利润比例,以利刺激地方的生产积极性,使之不断扩大再生产。在地方工业的发展方式上,他提议:首先是发展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工业,第二是发展为大工业服务的工业,第三是发展满足城乡人民生活需要的工业。4.大力发展手工业。手工业是机器工业的前身,在我国历史悠久,作用显著。朱德一直十分重视手工业的发展,认为手工业是国营工业不可缺少的帮手。他指出:手工业在为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基本建设和交通运输业服务,满足城乡人民的生活需要,供应部分出口物资,解决部分劳动力就业和为国家积累部分建设资金等方面,都具有重大的作用。手工业不仅过去和现在,而且在今后很长时期中,都将是国营工业不可缺少的助手。大工业未建成之前,小的可发挥它的作用。对于手工业的生产方式,他建议组织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他认为:“(一)生产合作社,可以解决劳资问题,按劳取酬,自己作老板,自己作社员,不剥削人,也不受人剥削,国家只作临时借贷,或较长期借贷。(二)失业问题可以解决一部分。(三)可能由社员中训练熟练工人转入国家工厂。”

  (二)积极推进辅助性行业的发展

  在强调大力发展紧贴国情的工业的同时,朱德也积极倡导在其它行业发展有利于工业发展的相关产业。这里需要着重提到的是他对经济型大农业和对外贸易的关注。

  1.大力发展经济型大农业。朱德根据我国是农业大国的特点,提议要大力发展农业,而搞好农业的目的除了解决群众的吃饭问题外,就是为了促进工业的发展。他说,农业是发展工业的基础,农业搞好,工业才能发展。农业生产必须在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和多种经营。只有经济作物和多种经营发展了,农业才能为工业提供更多的原料,为国内市场和对外贸易提供更多的商品,才能更好地实现城乡互助、内外交流,才能使农村经济进一步活跃起来。他进一步提出,农场除发展主业外,还要因地制宜地发展多种经营,农、林、牧、禽等都要发展起来。要进行技术革命,使用和改装适于当地的耕作机器,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国营农牧场必须搞多种经营。无论是以粮食、经济作物为主的农牧场,还是以畜牧业为主的农牧场,都应该因地制宜地把农、林、牧、水产、副业、饲养家畜家禽、饲养野畜野禽和开矿挖煤等结合起来。

  2.积极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在工业化道路中,要想少走弯路,我们就必须积极从国外引进技术、设备,而这需要开展对外贸易。朱德一直强调对外贸易的重要性。他说:发展对外贸易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我们要通过发展对外贸易,来换回我们所缺少的技术装备和其他必要的物资,以便更快地建立我们的家务,促进我国生产事业的发展和就业问题的解决;从经济发展趋势来看,对外贸易的发展也是必然的。在对外贸易对象上,他撇开了政治上的歧见,主张要同世界上所有国家发展贸易关系。他说:对兄弟国家要互相帮助,互通有无,同时,也要和日本等亚非国家发展贸易。在对外贸易的产品种类上,朱德强调必须大力发展出口商品生产,不应局限在农产品和农副产品的加工品上。在内销和外销的关系上,他强调内销一定要服从外销,挤出一些东西来出口是完全可以的。在对外贸易的方式上,他指出,要充分利用加拿大、香港、新加坡等国际自由市场,发展转口贸易。我们还可以同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订立长期合同,用以货换货的方式进行贸易。而对于对外贸易中出现的问题,他指出我国的对外贸易为什么总是“爬”不起来?就是因为从思想上总想独立搞。只强调自己制造,不要进口,这不是先进思想,而是保守思想,应当克服。

  二

  朱德的工业化道路思想源于实际,也应用于实际。这其中,最突出的莫过于朱德对于西部建设的指导和实践。朱德对西部一直有着浓厚的情怀,对西部建设也倍加关心。建国后,朱德多次深入西部,摸清了西部的家底,对西部建设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这些意见和建议是朱德工业化道路思想的具体实践,同时这些实践也补充和完善了朱德的工业化思想。总体说来,朱德对西部建设的指导主要包括两大方面,即发展战略和操作方法。

  (一)在发展战略上

  1.着重发展矿产资源。西部幅员辽阔,资源丰富,而这些资源正是国家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开发这些资源也符合朱德发展原料工业的构想,所以在西部发展战略上他首先强调要开发西部的资源。新中国刚成立,朱德就致函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彭德怀:你是否即到新疆去,如一时住酒泉,请注意调查该地石油情况,给财委提供材料,“速将该地油井或他处油井多为开发,作全国之用。”后来他还指出,西北地区的稀有金属多,如铜、硼砂、石棉、水晶等,要发动群众挖矿。矿产品挖出后,既可以自用,也可以出口。对于西南地区,朱德也同样关注。他说,云南矿产很多,就目前看,铜矿藏量最大,但从远景来看,最大的储藏量为铅矿。目前应动员群众用土法大量开采,暂时运不出来的,还可以积存起来,等铁路修通后,随时可以出口。这样做既搞出了物资,又养活了人,好处很多。云南是我国有色金属的生产基地,资源很丰富,现在已经勘探好的就有一百多万吨。其中尤以锡为最大宗。现在不仅不应当压缩生产,而且要尽量扩大生产。西藏的稀有金属很多,如磞砂、水晶石等,还有石油,要注意开发。广西矿产资源也很丰富,地下的许多宝藏还没有开发出来,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工业十分优越的条件。

  2.大力发展农林牧副渔业。对于西部地区,朱德一起强调要重视农林牧副渔业的发展。他多次强调农业的重要性和农业的地方性,他说农业生产中计划,应该由下而上地制定,上面可以审核下面的计划,但不能干涉下面的计划。他根据各地特点,提出了发展农业及相关产业的意见。比如,他指出,新疆要大力植树,大量开荒,把沙漠造成良田。在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要大量种植棉花、油料作物、养蚕、养鱼等。要大力发展牧业生产,使新疆成为全国最大的羊毛和肉类生产基地之一。西南几省和长江以南各省,气候温暖,雨量充足,林木生长很快,如桉树、马尾松等十年就可以成材使用,“十年树木”的古语的确不是虚传。现已动员群众在山地河边、家庭屋后大量种植,且有显著成绩。森林资源相当丰富,也可以大量采伐。”广西这块地方,是亚热带,是全国少有的好地方。不仅发展农业大有可为,而且发展林、牧、副、渔也大有可为。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朱德十分注重西部地区经济作物的发展。西部地区地域宽广,有独特的自然和地理条件,很多地方具有生产某种独特资源的条件。他指出,四川要搞黄莲素、松香、中药、小煤窑等,这些东西经济价值很大。茶叶“川红”要普遍发展,这是大宗出口货。广西,从长远来看,对这些地区少调粮食,多调经济作物出来是最合算的。云南在经济作物和副业生产上,也大有前途。云南适宜于发展茶叶、咖啡、紫胶、木棉、剑麻等经济作物。新疆要特别注意发展棉花和油料作物的生产。因为你们这里的气候对于棉花的生长是得天独厚的。3.优先发展地方手工业。西部的手工业历史悠久,作用显著。朱德十分重视西部手工业的发展,重视手工业在西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他说,地方手工业可以发展,有原料,人工便宜,只要做得好,就可以销到国外。国营工业和地方工业,都要帮助手工业的发展。在西部地区,四川的手工业一向很出名,朱德一直对此关注有加。他说,四川省的手工业有基础,办好手工业很有前途。四川手工业发达,支援农业生产就地取材,长期需要。四川人口多、中药材多,手工业又有历史传统,如竹编、草帽等,要注意发展手工业和多种经营。

  4.做好对外贸易工作。朱德强调做好外贸工作,为国家的工业发展做出贡献,他对于西部也同样如此强调。他说,两广、云南和海南岛在出口上有许多有利条件。所以,应该把这几个省看成是我国的出口基地。西北地区有丰富的矿产品和畜产品可能出口,应当尽量扩大对外贸易,以便换回所需要的建设物资。他在西部的调查中发现,当前对外贸易最根本的问题是货源困难。解决的办法,只有从发展生产、适当节约消费、寻找代用品等方面着手,以便尽量挤出东西来出口。为了补偿因粮食、油料、肉类等出口减少所造成的外汇损失,今后应注意发展矿产品,如煤炭、食盐、稀有金属和石棉等物资的出口。这方面的工作如果做得好,前途是可观的。云南、广西两省什么都有,你们要注意去开发。西藏的硼砂应该重视,快点搞起来。

  5.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生产要结合起来。在西部调查的过程中,朱德发现很多军用企业存在生产任务不足的问题,因此认为必须解决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结合的问题。他在给中央的报告中说,各军工厂的生产任务不足,人员、设备浪费很大,需要很好地解决,否则,将给国家造成严重损失。军工厂转民用生产或军工厂生产与民用生产相结合的问题,是迟早非解决不可的,要转还是早转好,早转少损失些,越转得晚,损失越大。应充分发挥和利用军工设备等的有利条件,为国家生产建设服务。他对四川的干部说,今后办工业应注意,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生产必须结合起来,有些军事工业一定要转为和平工业。他对军工企业的负责人说,多余的生产能力,要尽量生产民用产品,如拖拉机、推土机、汽车等。总之,国家需要什么,你们就应生产什么。

  6.搞好基础设施建设。西部地形地势复杂,要想发展工农业生产,必须先做好各种基础设施建设。朱德一直很关注这个问题,尤其强调要搞好水利和发展交通。

  在水利方面,朱德一直着重强调,但侧重点不同。西北地区极度缺水,所以他强调要引水和储水。他说,西北地区的建设前途是伟大和光明的。在农业方面,要兴修水利,改变西北地区干旱的状况。他还向中央推荐了青海水利工作的经验,说他们的主要经验是:“全面规划,充分准备,全民动员,集中突击,按期完成。主要办法是“引水上山”和“拦水蓄水”。而对于西南地区,他则强调水利的利用。他说西南在水利化运动方面,除了农田灌溉之外,还注意修建小型水电站;利用河道水渠发展航运;利用坑塘和水库发展养渔;平原地区实行井渠双保险;山区和丘陵地区,实行分段堵水,以高山来灌低山。

  在交通运输方面,朱德提出修路和利用以往经验两大措施。他说,在交通运输方面,铁路和公路都要修,各种现代的或改良的交通工具都要使用。除了公家投资兴办之外还要鼓励群众兴办,做到全民办交通。而对于四川云南等地方,他鼓励恢复以前的措施。他说,四川有大小多条河流,水运直达上海。过去木船交通运输频繁,现在除了交通公司所有少数木船外,公社木船主要不从事物质交流的短途运输了。看来,有必要恢复和发展生产队和合作社的木船运输,否则,对于恢复和发展物资的交流是很不利的。云南交通不便,多余的产品运不出来,需要的东西运不进去,应注意恢复旧有的马帮的办法。

  在交通方面,朱德还特别重视西藏和新疆的问题。他说,过去向西藏进兵后无吃的,站不住。现在有了公路,情况有所改变。将来再修一条铁路,问题就解决了。修青藏铁路很有意义:一能解决政治问题;二能解决军事问题;三能解决经济问题。对于新疆,他指出新疆地区辽阔,交通不便,要发展生产必须首先解决交通运输这个“先行”问题。尽量修通过铁路,不仅对于新疆的生产建设和发展、同内地的物资交流来说是十分迫切的,就发展交通贸易来说,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疆出产很多东西,可是交通不便,运不出去。因此,要发展汽车运输业。新疆还出产石油,而解决石油的运输问题,广靠汽车和火车都不行,“根本的办法是要铺设大型输油管道。”(二)在操作方法上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朱德不但指出了西部地区的总体发展战略,而且还在方法上重点加以指导。

  1.注重内部团结。历经风雨的朱德最明白团结的重要,所以这就成了他在各地说的最多的话。他对西部人民说,全党全民要进一步团结起来,加速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我国资源丰富,人又勤劳,六亿人民团结起来向大自然开战,力量就大了。针对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众多的特点,他还着重强调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他说,要注意研究民族团结问题。这个问题在过去历史上从来没有解决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解决好。要在一切少数民族人民的思想中,普遍地树立民族团结、热爱祖国、反对帝国主义的观念。今后仍然必须十分注意防止和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倾向,积极地加强民族团结。为了加强民族团结和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和提高觉悟,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汉族干部必须学习少数民族的语文;同时,各少数民族也必须学习汉语、汉文、必须从小学起教授汉族。

  2.因地制宜发展生产。西部地区自然条件复杂,地区之间差别很大,在建设中不能搞一刀切。所以,朱德一直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各地经济。他说,我国各地方的地理条件和自然条件很不相同,农作物的品种又非常繁多,农业生产一定要因地制宜。农业技术改革也要因地制宜,不能强求一律。搞生产不能违反客观经济规律,要严格按经济规律办事,要因地制宜,山区不适宜种粮食就种经济作物。在考察中,他针对各地不同的情况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说,内蒙古是个好地方,有很多好条件。但也有不好的条件,如风多、风大、山高、水少等。你们就要适应这些特点去从事生产。南疆地区是理想的植棉区,我已告诉当地同志,要尽量发展棉花的种植。在西藏要解决粮食问题,就得普遍种植适合高寒地区的作物。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荒地很多,有水有草,可以发展畜牧业。”

  3.一切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西部地区工农业基础薄弱,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特别需要注意循序渐进,否则极容易出现问题。朱德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并且多次指示地方干部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地发展当地生产。他对内蒙古同志说,搞建设要从实际出发,不能要求过高、过快。我们只能从现有的水平出发,稳步前进。你们都是想把国家工业化快些搞上去,心是好的,但不能犯贪新、贪大、贪多的毛病。我们国家有我们国家的情况,不能什么都搬外国的。他对云南矿业发展指示到,铜矿应逐步地开采。建设炼铜工厂应先建小厂,得利快。建大厂费时间。钢铁工厂也应先建小型的。稀有金属工厂也应先建小厂。如建设包头钢铁厂时,调用了几万人,吃饭、穿衣都成问题。特别是在深山峻岭内,又修房子,又修铁路,费用很大,如建小厂就合算。他对甘肃水利工作负责人说,引洮工程不要搞得太快了,搞得太快了,人的吃饭都是很大的问题。应把工程的时间放长些,我看可以延长至十年,修一段算一段的办法很好,不要在一年内就完成。当然,如有条件能搞得快一些很好,但是经过计算,条件不具备,搞得太快了就有问题。

  4.体制上应理顺各种关系。朱德在地方调查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体制方面的不足,这些阻碍了各地经济的发展,所以他建议在这方面一定要理顺关系,该放手时就放手。他建议中央,“为了更好地发挥地方的积极性,我建议财政、计划、工业、贸易等方面的权力都应该逐步下放,使地方有机动之权。”他建议地方,在工业方面,许多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要改进。群众的许多革新创造,必须及时地检查、鉴定和推广。协作区各省(自治区)之间、每个省的各专区和各县之间,要充分发扬共产主义的协作精神。现在县与县、社与社之间,仍然进行经济封锁,物资不能互相交流。这个限制必须迅速打破。县以下的体制,应该考虑进行一些适当的调整。5.发动和依靠群众。发动和依靠群众一直是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朱德在西部建设中进一步强调了这一优良传统。他说,建设中对困难要估计足,只要依靠群众,困难是可以克服的。要大力支持群众技术革新。离开了群众就一事无成。要走群众路线,要相信这条道路,才不会阻碍广大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改进生产关系,走群众路线,这是好经验。要相信工人是可以自己管好自己的,工人自己是能够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的。这就是政治挂帅精神的所在。

  6.发展教育,实施人才战略。人才是建设的根本,西部建设更离不开人才。朱德强调,要迅速地提高西北地区的文化教育水平,改变西北地区原来文化教育落后的状况,这是发展西北地区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条件。他致电西北军政委员会领导,“已商妥财政部门拖拉机学校,可专门为你们开办一期,你们可选送学生二百人。”他对西部的同志说,科学同群众相结合,知识分子同工农群众相结合,教育同生产相结合,这是正确的方向,你们要坚持这个方向。新疆发展工业有资源,但是缺少人才和机器,人才和机器都可以从内地调来。你们可以派人去北京,上海等地学习技术。当然那里也可以派技术人员来,带来机器和技术人才。

  7.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在当时一穷二白的基础搞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朱德在西部多次强调这一点。他说,目前我们国家还很穷,资金不多。仅有的一点钱,主要要用在生产上,再不能分散财力去干其他的事。在建设中,能省的就要省,尽量做到就地取材。这几年,我们在办工业问题上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就是贪大、贪多、贪新。希望大家要实事求是、勤俭办工业,勤俭是中国传统的美德。今后办工业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要充分利用旧的、小的和原有的厂矿和设备;要提倡勤俭办工厂,勤俭办企业,反对大少爷作风;要广泛深入地开展增产节约运动。

  三

  朱德的工业化道路思想以及对西部建设的指导与实践在当时以及现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一)丰富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建设思想朱德对于中国工业化道路的认知、思考、探索以及对西部的实际指导,是他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思想,是建国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的一部分。

  (二)补充和完善了毛泽东思想

  朱德的工业化道路思想是立足于我国国情的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探索,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一部分,补充和完善了毛泽东思想。朱德的工业化道路思想与实践对今天践行科学发展观也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三)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探索过程中,朱德积极向毛泽东及中共中央写报告,汇报自己在各地视察的所见所闻,并积极建言献策,提出对国家经济政治生活各领域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他还利用各种场合、各种渠道多方阐发自己的思想。这些对于中央政策的制定,对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对于国家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国初期,由于各种原因,国家经济建设经常受阻。朱德对全国及西部地区工业化发展道路的大部分思考也因为国内环境的影响而未能实现,但不能就此否定朱德的工业化道路思想的科学性和前瞻性。改革开放以后,这些思想或多或少地被吸收并发展,从中央的决策以及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中我们都能看到它们的影子。几十年来我们一直在努力加强基础工业建设,这推动了我国工业化建设更好更快的发展;我们一直在积极开发各种资源,并进行各种层次的加工,在西部尤其如此,它正逐渐成为我国的资源中心,在国家经济建设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一直在积极发展地方工业,它为地方财政的增加和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也一直大力恢复和发展手工业,传统的工艺在现代化条件下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成了各地特色经济的代表,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我们越来越强调发展经济型的大农业,全国很多地区都逐渐形成专业化经营,农村的产业越来越广,分工越来越细,传统农业正逐渐被现代农业所代替;我们更是不遗余力地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时至今日,我国的进出口贸易稳居世界第三位,占世界贸易总额的8%左右,并实现了从货物贸易到服务贸易领域不断拓展的格局……朱德所提倡的维护内部团结、一切从实际出发、发动和依靠群众、发展教育、艰苦奋斗等思想也成为党和人民的宝贵财富,一直在激励着全国人民不断前进。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责任编辑:刘士朋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