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搜狐新闻中心 >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 > 09哥本哈根峰会消息

全球降低碳排放活动市场将达2兆美元 谁来瓜分

来源:解放网-解放日报
2009年12月07日08:08
  哥本哈根大会被称为“拯救人类的最后机会”,背后有着化石能源之后全球最大的商机。根据联合国相关机构测算,全球降低碳排放活动的市场将达到2兆(2万亿)美元。谁来瓜分这块巨大诱人的“蛋糕”?

  哥本哈根:瓜分空气中的财富

  哥本哈根会议是一场经济、政治利益的争夺战。在这场大戏中,中国、巴西等发展中国家日益展现出积极的姿态,纷纷主动提出减排目标。相比之下,发达国家在责任与利益的天平上,拼命为自己加砝码。

  各国对减排目标的造势和博弈,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新鲜空气可以变成财富。《京都议定书》对发达国家有具体的减排目标,而发展中国家则不承担有法律约束力的减排任务,因此产生的“碳额度”买卖已为今后更大规模的碳交易留下了基础。对发达国家而言,减排标准越高,就必须为此付出更大的代价。

  《京都议定书》生效以来的短短几年,国际碳市场爆炸式增长,据英国新能源财务公司发布的预测报告,全球碳交易市场2020年将达到3.5万亿美元。世界银行统计显示,尽管全球经济在2008年下半年放缓,但2008年全球碳排放交易市场规模扩大了一倍,高达近1300亿美元。世界银行预测,预计2012年全球碳交易市场将达到1500亿美元,有望超过石油交易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

  欧美各国早已从方兴未艾的碳交易中尝到了甜头。在汇丰推出的节能成分股公司中,美国企业节能减碳创造的收入最多,达1110亿美元。日本企业的收入排在第二位,为1050亿美元。德国和英国企业的收入分别为800亿美元和140亿美元。低碳能源发电创收3000亿美元,在该行业总收入中占据最大比例,紧随其后的是能源增效和能源管理产品。

  欧盟排放贸易计划是全球最大的配额市场。2008年的交易量和交易金额分别达到30.9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和920亿美元,占全球碳交易市场交易量的三分之二,交易额的四分之三。欧元也因此成为全球碳金融市场上主要计价结算货币。

  “碳足迹”倒逼产业升级

  不久前,国内首笔碳中和交易悄然完成。交易的发起人上海济丰包装纸业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向厦门一清洁能源公司支付对价,注销了6266吨碳排放量,实现了碳中和。这6266吨碳是公司经过第三方盘查后认定的公司在2008年1月1日至2009年6月30日期间产生的碳排放量。

  说白了,就是上海济丰花钱为自己的碳排放埋单,证明自己没有危害地球。

  据了解,国内市场上每吨碳的交易价在1—3欧元,碳检测费、交易费是购买费用的2倍以上。粗略估计,上海济丰花费了2—6万欧元。一家纸业包装企业,凭啥主动花几万欧元为空气埋单?

  上海济丰碳排放项目负责人孙蓓表示:“国际上倡导绿色供应链,包装行业也是绿色供应链的组成部分,我们愿意带个好头。”济丰是总部位于美国圣地亚哥的纸类企业,一直在环境保护上大力投入。为碳排放埋单,固然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但其实也是对未来的精心布局。

  在国外,行业标准掌握在前10%的企业手中,一旦他们建立起“低碳”标准,其他不能达标的企业将没有出路,最终淘汰出局。济丰已有更大的计划,明年起每年拿出150万—200万元,为全国各地子公司碳排放埋单。

  事实上,绿色供应链已经形成了新的门槛。日前,沃尔玛已经要求10万家供应商必须完成碳足迹验证,贴上不同颜色的碳标签。大大小小的供应商开始争先恐后地降低碳排放。以每家沃尔玛直接供应商至少有50家上、下游厂商计算,影响所及是全球超过500万家工厂,其中大部分集中在中国。这意味着,中国大量原材料企业、制造商、物流商、零售商,都必须进行碳足迹验证,承担减排责任,否则跨国公司的订单将与你无缘。

  华硕电脑忙碌了整整一年,计算一台笔记本电脑从零件生产、运输到组装、消费者使用,到最后送进回收站每个过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数十名专员赴近两千家零件供货商的工厂,从员工餐厅的餐食、员工出差搭乘飞机算起,计算各工厂排放的二氧化碳。这一切,只是为了能在电脑上贴一张画了脚印的贴纸。这张贴纸就是“碳足迹”认证。在一个微利行业,华硕为何花费如此代价?华硕相关负责人表示:“不做,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被市场淘汰!”

  目前,跨国公司已经率先行动起来,纷纷通过各种方式降低自己的碳排放。汇丰银行推出猪粪回收的新业务,谷歌投入替代能源开发,国内企业有什么理由不重视低碳呢?

  消除碳风险,抓住碳优势

  近日,一则提案引发了航空界的震荡。欧盟提出将全球2000多家航空公司纳入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的计划。从2012年起,只要飞过欧盟的天空,航空公司就要为所排放的含碳温室气体付费。欧盟一个“创意”,航空业就将支付高达24亿欧元的环保成本,中国的十几家航空公司也肯定绕不过“这片天空”。

  在哥本哈根会议还未召开之际,欧盟、美国等国已经迫不及待推出碳关税,想提前收获低碳经济的果实。美国众议院通过法案,计划从2020年起开始实施“碳关税”,对高耗能的产品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以使美国产品不失去竞争优势。美国加州政府单独宣布,将于2010年底开征碳关税,估计头三年可征税达6310万美元。这把“刀”,很可能砍到中国出口商头上。

  碳风险,将是未来企业面临的最大风险之一。中国企业需要重新审视产业布局和商业模式,一些新兴行业不一定具备碳优势,而传统行业反而可能具有碳优势。日前,巴菲特以440亿美元收购铁路公司BNSF,难道不是看中铁路是最节能、最低碳的运输方式?尽早建立碳优势的企业,可以最快拉开与竞争对手距离。《世界是平的》作者弗里德曼指出,碳优势,将是全球化趋势下最持久的优势。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低碳经济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目前,我国百万美元GDP能耗是美国的3倍、德国的5倍、日本的近6倍。中国企业在“节能降耗”上存在着巨大的降减空间,这当中也孕育着巨大的商机。以中国改造节能电网为例,就需要上万亿元人民币的投入,不仅如此,在传统的钢铁、水泥等行业,都需要节能改造,其市场潜力不可限量。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总裁林健表示,低碳经济促进了替代能源技术开发,推动了低碳产品面世,催生了一批低碳企业,又引发了绿色融资的需求,形成了一个新的产业链,带来了新的增长点。目前,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挂牌项目中,仅节能减碳技术类项目就有52个,总标的达11.36亿元。这,只是一个开始。
责任编辑:郑小霞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