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国际要闻 > 时事快报

盘点09年大国关系 后危机时代政经格局初见轮廓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09年12月14日05:03

  塑造“后危机时代”国际政经格局

  2009年,各国联手抗击经济金融危机,国际体系也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发生深刻变革。新兴大国历史性地走上前台,有力地推动了国际经济金融体系的改革。

  面对危机,全球各大主要力量加快内外战略调整,大国间既合作又竞争,竞相塑造“后危机时代”的国际政经格局。

  美国

  观念行动均有变化

  2009年1月,以“变革”为竞选口号的美国总统奥巴马正式入主白宫。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所长袁鹏认为,今年可以说是美国变革之年,奥巴马的变革首先是从观念上展开的:一是以“巧实力”为标志的实力观与战略观的变化,即认识到美国实力的有限性,意识到软硬实力的协调性,更加注重灵活地运用各种力量资源而非一味地用力斗狠;二是以“多伙伴世界”为标志的世界观的变化,一定程度地放弃意识形态至上、敌我划线的简单做法,正视政治多极化的现实,谋求以多样化外交应对多元化世界。

  观念的变化带来行动的变化。袁鹏说,全面调整或纠偏构成今年美国外交最鲜明的特色,包括继续坚持反恐,但更加注重威胁的多样性及战略布局的全面性;大幅调整同伊斯兰世界的关系,淡化文明冲突;重启美俄关系,重塑美欧关系,提升美印关系,重构美日关系;缓和同朝鲜、伊朗、古巴等“敌对国家”的关系。但改变难以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阿富汗战局前景难测,朝核、伊核问题仍无实质性进展。

  中美关系今年格外引人注目。中美领导人进行了多次重要会晤;确立共同努力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关系的新定位;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启动。袁鹏认为,中美关系的积极变化是美国受创与中国发展的效应同步起作用的结果,也是国际环境大变局与奥巴马政府对华观念新转变共同作用的结果。中美12年来首度发表联合声明,完整细致地规划中美关系发展路线图,具有重要意义。国际社会对待中美关系的新发展,更多的是期待中美两个大国和衷共济,共同应对经济金融危机、气候变化问题以及国际安全难题。

  欧盟

  着眼两大战略制高点

  2009年对欧盟来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危机凶猛,欧盟先是各自为政、各行自救,最终统一救市、合力应对;《里斯本条约》生效,欧盟终于有了“总统”和“外长”。中国欧洲学会副会长沈雁南认为,欧盟在应对经济危机中提高了内部凝聚力,而所谓的“总统”和“外长”产生后,欧盟在“用一个声音说话”上有了制度条件。

  沈雁南指出,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和应对气候变化是欧盟力图扩大其世界影响力的两大战略制高点。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上,欧盟想趁美国深陷危机之际,挑战美元的霸主地位,提高欧盟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权力。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欧盟一方面极力维护其在这一问题上先行形成的优势,另一方面试图对别国形成制约。欧盟希望低碳经济成为其扭转经济发展势头落后于美国和“金砖四国”的重要突破口。

  去年遭遇困难的中欧关系今年走近了。5月,第十一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在捷克举行;11月,第十二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在中国举行。沈雁南认为中欧关系好转的直接原因是中欧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加强了合作,深层原因则是中欧关系存在广泛的战略基础。针对所谓“两国集团”论令欧洲焦虑的说法,他指出,中美关系和中欧关系对中国来说同样重要,欧美关系和欧中关系对欧盟来说也同样重要,简单地评估此厚彼薄都将是一种战略错误。中欧关系具有国际意义,中欧合作有利于世界的和平发展与多极化前景。

  俄罗斯

  同美欧“重启”关系

  俄罗斯与美国的关系在2009年出现明显缓和。俄美宣布“重启”双边关系,并进行新一轮核裁军谈判;奥巴马出访俄罗斯,后又宣布放弃布什政府的东欧反导计划;北约与俄罗斯对话机制恢复,经俄罗斯向驻阿富汗北约部队运送物资的通道重新启动。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姜毅认为,俄美关系缓和的动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其一,由东欧反导和北约东扩问题引发的俄美新一轮对立,在俄格冲突后几乎到达顶点,两个大国关系的过于紧张并不符合双方的利益;其二,美国当前面临金融危机、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伊朗核问题等诸多难题,要解决这些难题都需要俄罗斯的支持。可以说,今年的俄美缓和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以往过于紧绷的修正,是受一系列更急迫问题牵制的结果。

  俄罗斯与欧盟今年就地区热点、能源及安全问题等保持了沟通与合作,但俄欧新的伙伴关系协定谈判尚无结果,欧盟也未对俄罗斯提出签署新欧洲安全条约的建议积极回应,还启动了针对独联体国家的东部伙伴关系计划。姜毅认为,这些动向说明俄欧之间依然缺乏战略互信,仍未找到消除危机根源的办法。

  2009年是中俄建交60周年。中俄领导人多次会晤,加深政治互信,在重大国际问题上紧密协调合作。在经贸、能源资源领域,两国不断搭建新的平台,展开务实合作;在文化交流领域,中国成功举办了“俄语年”活动;在军事领域,中俄举行了联合军事演习,并签署导弹发射互相通报协议。姜毅认为,2009年,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更进了一步。

  日本

  注入外交新理念

  2009年,日本政坛发生“地震”,长期执政的自民党下台,以民主党为首的三党联合政府上台。

  中国社科院日本所研究员王屏认为,日本的“改朝换代”客观上因应了国际局势的变动,以此获取新的生机并在地缘政治中抢占“有利地形”。日本人美国观、亚洲观的新变化为鸠山新政权推行“对等外交”、“友爱外交”奠定了思想与社会基础。民主党上台为日本外交注入了新的理念。

  日美同盟关系出现新变化是今年国际政治的一大看点。王屏指出,日本仍将日美同盟视为外交基轴,但同时也看到世界格局的变化和日美同盟的局限性,要与美国发展“对等关系”。鸠山新政权在诸如冲绳美军普天间机场搬迁、日美地位协定等问题上与美国展开磋商,当前日美关于冲绳美军普天间机场搬迁的谈判已陷入僵局。明年是日美同盟建立50周年,日美关系走向令人关注。

  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在2009年稳步发展。胡锦涛主席与鸠山首相在纽约会晤时就新形势下进一步发展中日战略互惠关系达成重要共识,推动中日关系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日两国不断加强经贸合作,强化利益纽带,推动地区和世界经济复苏;两国还深入开展在科技、文化、教育等各领域的合作,推动中日关系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发展。王屏认为,尽管中日之间还存在一些矛盾与分歧,但不可否认两国关系正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本报记者 王恬 丁大伟

责任编辑:刘士朋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