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万象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女孩带弟妹偷牛奶被父母打 再看到奶瓶图片害怕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09年12月14日13:47
  据《青年本报》报道 近日,杭州下沙金沙学府小区住户,半个月丢失了百余瓶牛奶,奶箱门内侧的密封条,也被掰断。

  小区监控发现,“作案”的竟是两个小女孩:小丽(化名),9岁,正读小学五年级;小美(化名),8岁,正读小学三年级。她们的父母,都是金沙学府小区外围商铺的店主,位置相邻。家长事后,对孩子仅仅是一顿打骂。

  小小年纪的她们,是为了喝牛奶,才到小区“拿”,她们意识到行为的后果吗?孩子父母的方法得当吗?

  孩子的心,是玻璃做的。如何端正孩子的心态,但又让她们不背负心理负担,能够重回无忧的童年生活,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前晚,在本报努力下,专家对孩子们进行了心理干预。

  心理专家呼吁:干预“偷奶女孩”心理

  金沙学府物业管理处工作人员,在小区监控录像后意外发现,“作案”的两个女孩,冷静掰开奶箱,拿出两盒牛奶。

  她们说,天天带着弟弟妹妹(最大不足6岁)等6人,一起去“拿”牛奶。

  两女孩父母都是从湖南来杭创业谋生的,两个孩子放学后就在嘈杂的店里做作业,桌子是简易的。每天一瓶牛奶,对城市孩子很正常,但他们却没有。

  文化程度不高的父母,知道孩子偷牛奶后,给孩子一顿打。

  父母说,孩子这么小,打骂两句就可以了。

  浙江省中医院心理科主任高静芬分析认为,孩子6岁后,是“超我”逐渐形成的关键阶段,这两个孩子刚从农村来到城市,面对同龄孩子享有的条件会羡慕,会被诱惑。家长由于生存压力,教育孩子的精力不足。

  如果对孩子们犯的错误,不能及时纠正,父母粗暴打骂,只会使孩子产生恐惧、心理失衡,严重的会逐渐偏离正常的社会轨道。学校和社会应该给予额外的关心,及时干预。

  本报行动:让两个女孩说出“对不起”后轻松起来

  基于和心理学家一样的担心,在本报的牵线下,下沙文海实验小学的吕校长让学校心理辅导老师杨飞菲,对两个女孩进行了一次特殊的心理干预。

  12月12日傍晚6点左右,小丽和小美放学了,在和她们父母充分沟通后,对方放心地把两个女儿交给了记者,去文海实验小学的路上,两个小女孩偶尔说一点湖南话。

  杨飞菲老师,早已在校门口迎接两个孩子。两个女孩有些拘谨,轻轻说了声:“老师好!”

  回答问卷中回避“牛奶”

  18点25分,在文海实验小学的心理辅导室,杨老师给两个女孩一人一张卷子,两人坐在桌前,认真地开始答题。

  问卷上一共9道题,记者发现,其中8题都是对牛奶事件的“旁敲侧击”,比如:“平时家人给你买零食吗?”“你有零用钱吗?”“你丢过东西吗?丢了之后有什么感受?”……

  记者发现,在回答“你喜欢喝果汁还是喝牛奶?”这个问题时,两个孩子都回避了“牛奶”,答的是果汁;在回答“你丢过东西吗?丢了之后有什么感受?”时,两个孩子都用了“痛苦”这个词。

  而最后一题则是“直问”:为什么你要去拿牛奶?

  她们的回答是:“别人告诉我可以拿的。”

  她们答:老鼠偷东西,会被打

  “我想知道,你们最喜欢的动物是什么?”杨老师问。

  “熊猫。”小美先说。

  “兔子。”小丽想了一下后说。

  “你们喜不喜欢老鼠?”杨老师又问。

  “不喜欢。”小美说。

  “为什么?”杨老师追问。

  “因为它们喜欢偷东西。”小美仍然很快地回答。小丽的回答,和小美一样。

  这时,杨老师打开了电脑上的一幅图画:一只老鼠,肩上背着一袋土豆,撒开脚,一边往后看,一边跑。因为慌张,三四个土豆从袋子里滚落。

  “一天夜里,一只小老鼠实在太饿了,它就跑到地里偷土豆,你们看,接下来可能会有什么情况发生呢?”杨老师问。

  还是小美先答:“会被别人抓住,会被打死。”

  而小丽,一直没吭声。杨老师扭过头再次问她,她才低声说:“跟她一样。”她把头稍稍扭向小美。

  杨老师又问:“老鼠的家人知道它偷东西,会怎样?”

  “会打它。”小美低着头。

  “会把它赶出家门。”小丽迟疑了一会低声说。

  看到牛奶瓶图片她们害怕

  电脑屏幕上,杨老师又打开一幅画面:两瓶牛奶。

  记者发现,看见这幅画面时,两个孩子有些紧张。

  仍像刚才一样的轻松语气,杨老师问她们:“看了图片,有什么感觉?”

  “害怕……”小美低声说。

  “为什么害怕?”

  “因为我偷过。”小美说。

  小丽低头没说话,杨老师看着她问,“会紧张吗?”小丽轻轻地点了点头。

  偷牛奶后被打骂,心里不好受

  杨老师让两个孩子坐到椅子上,自己坐她们旁边。小丽的两手握在一起,放在胸前,显得忐忑不安;而小美脱掉了一直戴着的毛线手套,捏在手里。

  拿着两个孩子的答卷,杨老师问:“牛奶这件事后,你们爸妈知道后是怎么做的?”

  “说再这样做就打死你。”小丽意外地先回答。她说,爸爸是用晾衣架打她的。小美也说,自己挨了打。

  “知道为什么被打吗?”

  “因为牛奶是别人的东西,我们不该拿。”

  “被爸爸妈妈打骂,你们心里好受吗?”

  “不好受。”孩子齐声说。

  “你们想过丢牛奶的人会怎样吗?”杨老师问

  “会生气。”小丽答。

  “会告诉保安。”小美说。

  面对两把椅子 勇敢地说出“对不起”

  “好,现在站起来,面对这两把椅子,闭上眼睛,然后想象:丢牛奶的叔叔阿姨,就坐在你们面前,你们想对他们说什么吗?”杨老师语气依旧很温柔。

  小美和小丽,闭上了眼睛。

  沉默。

  大约一分钟后,小美开口说:“对不起,我以后不会再偷牛奶了。”

  “对不起,叔叔阿姨,我再也不偷牛奶了。”紧接着,小丽也开口了。

  “我想,叔叔阿姨肯定会原谅你们的。”杨老师立即说。

  听到回答,小丽和小美睁开了眼睛,两个小女孩看着杨老师,这时杨老师说,孩子们你们放心回家吧。

  两个小女孩蹦蹦跳跳地走出了辅导室。

  心理辅导老师总结:女孩有心理阴影

  课后,杨老师向记者解释了心理辅导课的结果:一份问卷——开放式情境故事——图片——问卷追问——桌边咨询——“空椅子”技术。

  她为这两个孩子特别设计的心理辅导课,就像细心打开一个包裹一样,一层一层走进孩子内心,让她们大胆敞开心扉。

  “从问卷回答可以看出,因为家庭条件有限,物质的匮乏,因为喝不到牛奶,所以,她们去偷牛奶。”

  从孩子的表现看,对于事情的“对还是错”,两个孩子已经有了认知,但不是自己的判断,而是来自父母的反应来确立的,“被父母打了,那么偷东西是错的。”这时,家庭和学校的教育方式非常重要。

  她们已知道“偷牛奶”是一个严重错误,“已给她们留下心理阴影。比如,她们在回答问卷时回避"牛奶",还都使用了"痛苦"这个词。”杨老师说。

  “我接着设计了"空椅子"环节,这种模拟情境下,孩子更愿意说出心里话。”

  在她们说出了“对不起”后,杨老师代表丢牛奶的人原谅了孩子,“我试图减轻她们的心理压力:只要改正,就会获得别人的原谅。”杨老师说,从两个孩子的反应看,这堂课很成功。经过这次干预,这两个孩子不会再去偷牛奶了。

  当然,一次心理干预是不够的,本报还将继续跟踪两个孩子,对她们适时地进行心理干预。(严斐 许梅) (来源:浙江在线)
责任编辑:杨笑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