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13 “经济学”那本书合上了
美国经济学泰斗萨缪尔森辞世,世间再无“经济学通才”
他,撰写的《经济学》教科书到现在也是高等学校必读教材他,在经济学领域中无处不在,被称为“最后一个通才”他,目标就是让经济学变得“可以理解,让人享受”
美国经济学泰斗、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萨缪尔森13日在马萨诸塞州的家中辞世,享年94岁。
作为一个自由派学者,萨缪尔森被认为是新凯恩斯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他主张政府积极有为,认为财政和货币政策将肯定可以防止周期性衰退,并确保更多就业岗位。1970年,萨缪尔森因对经济学理论的卓越贡献而获得经济学奖,他也是世界第二位、美国第一位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家。
由于萨缪尔森在经济学领域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被称为经济学界的最后一个通才。西方媒体曾称,20世纪有3位最伟大的经济学家之一,一位是去世多年的凯恩斯,一位是2006年去世的弗里德曼,还有一位就是萨缪尔森。
一生成就
他将数学分析方法引入经济学;帮助经济困境中上台的肯尼迪政府制定了著名的“肯尼迪减税方案”;写出了被大学生奉为经典的教科书。
一生影响
很多人进入大学一开始读的是他的《经济学》教科书;《经济分析的基础》成了经济理论研究的指导;人们总是能从萨缪尔森的有关著作中获得启示和教益。
传奇经历
挣钱养家写出传世经典
萨缪尔森撰写的《经济学》教科书于1948年出版,至今已发行至第19版,被翻译成40余种语言,全球销量上千万册,60余年来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研究、规划的理论根据,到现在也是多国高等学校专业必读教材,是世界各国经济学人探求现代经济学理论的“通行要道”。
萨缪尔森在1998年说,他知道他写的是本好书,“但没想到它有如此持久的力量。”他说,他的目标就是让经济学变得“可以理解,让人享受”。
中学研究股市
萨缪尔森1915年5月15日出生在美国印第安纳州的一个波兰犹太移民家庭,父亲是一名药剂师。一战后,他们家移居芝加哥。
萨缪尔森在海德公园中学读书时,就开始研究股票市场,还帮助老师选择股票。16岁时,他进入芝加哥大学学习。1932年1月2日,他听取了关于人口理论创立者、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的讲座,从此对经济学如痴如醉。20岁从芝加哥大学毕业后,他来到哈佛大学,并在那里拿下硕士和博士学位。
敢于批评教授
作为学生,无论是在芝加哥还是哈佛,萨缪尔森都敢于对他的教授提出批评。他最大的怨言是:经济学家们满脑子经济原理,而他们周围的人却被抛进领取救济品的队伍中。
1940年,25岁的萨缪尔森来到麻省理工任教。1947年,他因他的《经济分析基础》一书而声名大噪。
三胞胎催生教科书
萨缪尔森的结发妻子克劳福德是他的同学,两人育有6个孩子。最后一次生育时他的夫人生了三胞胎,他们家不得不每周给洗衣店送去350条尿布。萨缪尔森的朋友劝他出书挣钱养家,于是他决定写一本经济学教科书。他说:“如果我能写经济学教科书,我就不在乎谁书写国家法律。”1948年,《经济学》出版。
业内评价
没有人超越萨缪尔森
萨缪尔森麻省理工学院的同事、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索洛评价说,在普通经济学家仍沉浸在计算或分析简单经济学问题时,优秀的经济学家则提供人们分析事物的工具和思考的方法,在这一点上,没有人能超越萨缪尔森。
在麻省理工执教的数十载,让萨缪尔森桃李满天下。对于他的辞世,他的学生、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评价说,萨缪尔森是“一个道路开拓者、多产的经济学理论家、所知的最伟大的经济学教师之一。”
得意门生
肯尼迪接受他的建议
萨缪尔森最有影响力的“学生”是肯尼迪。1960年肯尼迪当选总统后,萨缪尔森在海滩旁的一块岩石上给肯尼迪上了第一堂40分钟的课。萨缪尔森说,美国正走向衰退,他应当推行减税政策。肯尼迪接受了萨缪尔森的建议,1964年推动了著名的减少个人所得税法案。该法案被广泛认为为美国上世纪70年代的经济繁荣奠定了基础。
在提升经济学家理论的科学分析水平上,他(萨缪尔森)的贡献要超过当代其他任何一位经济学家,他事实上以简单语言重写了经济学理论的相当部分。”
——诺贝尔评奖委员会
他的遗憾>>
未能解决当前金融危机
这位被称为“经济学界最后一位通才”的人也并非了无遗憾。过去的两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宏观经济学这一学科受到巨大挑战。繁多的议题与疑问萦绕在萨缪尔森生命的最后一刻。
他的内幕>>
家族中多出经济学家
萨缪尔森出生于一个犹太人家庭,家族中出过多名著名的经济学家。他的侄子劳伦斯·萨默斯曾担任过美国财政部长,现为美国总统奥巴马的首席经济顾问,而兄弟罗伯特、妹妹安妮塔也都是知名经济学家。
他的信念>>
经济分析“是游戏”
在萨缪尔森看来,世人认为艰苦枯燥的经济分析“是游戏而非工作”,“在学术与科学的领域中,我所看重的报酬是能穿梭于神秘的森林中进行奇妙的探索”,“无论何时,我都力求让自己快乐”。这种快乐来源于他年轻时就抱定的信念——学者为自尊而奋斗。
(综合新华社、中国日报、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