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他给了中国当代青年 “第一次经济学洗礼”(组图)

来源:人民网
2009年12月15日13:27

  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意味着无数喜欢经济学的中国青年的第一次经济学洗礼。

  ——《财经》主编何力

  萨缪尔森逝世的消息传到中国,许多学者纷纷对他表示悼念。有学者表示,萨缪尔森对中国的最大贡献在于撰写了影响了数代人的巨著《经济学》,可以说,这本《经济学》是中国青年的第一次经济学洗礼。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经济运行与发展研究室主任王小广表示,萨缪尔森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学术方面,更重要的是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实质的推动作用。王小广表示,萨缪尔森的经典著作《经济学》影响了整整一代人。也正是他的这本著作,将西方经济学理论第一次系统地带进中国,并使这种思考方式和视野在中国落地生根。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汤敏表示,萨缪尔森对中国的最大贡献是其撰写的经济学教科书,中国几乎全部学现代经济学的人都是从他的“经济学”开始入门的。

  《财经》杂志主编何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意味着无数喜欢经济学的中国青年的第一次经济学洗礼。何力表示,萨缪尔森所著《经济学》是经济史上不朽的丰碑。

  “一本伟大的教科书合上了最后一页。”

  对萨缪尔森的辞世,财经作家吴晓波说,保罗·萨缪尔森去世了,一本伟大的教科书合上了最后一页。“我当年在复旦图书馆读经济学的书,第一本就是他的《经济学》。第一版《经济学》中文版刚问世时,青年学生差不多人手一册。”

  “萨缪尔森不像左派和右派的思想家们喜欢用极端对立的方式思考问题,认真研究经济史的经验迫使他成为一个折中主义者。”吴晓波说:“萨缪尔森所著《经济学》对后世影响深远。”

  读者讲述与萨缪尔森的异国“情缘”

  “读萨缪尔森,让我知道经济学是美的”

  94岁的美国经济学泰斗萨缪尔森辞世的消息传到广州,不少读过他的《经济学》一书的读者百感交集。记者昨日采访了几位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职业爱好的广州读者,他们讲述了与萨缪尔森的异国“情缘”,共同缅怀这位老人。

  戴云:基金经理,26岁

  读萨缪尔森,发现经济学原来并不枯燥

  “萨缪尔森去世了?”昨天傍晚,在下班的地铁三号线列车里,广州某基金管理公司投资经理戴云在收音机耳机里听到了这条新闻,差点叫出声来。

  “我是读了萨缪尔森和罗德霍斯合著的那本《经济学》,才真正领略到经济学的无穷魅力的。”今年26岁的戴云告诉记者,这本英文原版的《经济学》是她所就读的武汉大学商学院的本科教材。

  戴云说,大一上了政治经济学,觉得经济学很枯燥,可是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却好像在跟我们讲故事。“那是2003年……我记得当时每次上课时,我们都兴致勃勃像捧着洋娃娃似地捧着萨缪尔森的书去教室。”

  徐锋:记者,32岁

  多次搬家,舍不得扔掉“萨缪尔森”

  32岁的徐锋是本报记者,本科和研究生学的都是新闻学,辗转武汉、广州等城市,书架上却始终摆放着两大本萨缪尔森的《经济学》。“这两大本书有三四斤重,每次搬家都要扔掉很多书,但始终不舍得扔掉它们。”

  徐锋告诉记者,对萨缪尔森有种难舍的情节,究其原因,是因为 “读萨缪尔森,让我知道经济学是美的”。

  徐锋说,上世纪90年代的大学校园,兼容并蓄的学术风气很重,“当时凯恩斯主义盛行,但凯恩斯的著作对于我们这些非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毕竟太专业。而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便成了大学校园里的畅销书。”

  徐习兵:高级会计师

  萨缪尔森是我们学经济学的启蒙老师

  广东南粤物流股份公司高级会计师徐习兵昨晚从记者口中得知萨缪尔森辞世的消息感很震撼:“他是我们很多中国新一代大学生学经济的启蒙老师。他的《经济学》教材非常权威,从1997年开始,国内后来很多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教材都是以萨缪尔森这本书为蓝本的。”

  徐习兵说,他是1998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攻读MBA时接触到萨缪尔森这本教材的,讲授国际金融的老师极力向他们推荐。徐习兵作为上市公司的专业财会人员,至今仍受益于《经济学》。“书中有关边际效益等概念,对于我从事财会工作至今仍很有帮助。”徐习兵说。

  
《经济学》

  
  全球销量 上千万册

  1948年,33岁的萨缪尔森出版《经济学》。迄今为止,它已被译成40余种文字,修订19版,全球销量上千万册,60余年来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研究、规划的理论根据,到现在也是多国高等学校专业必读教材,是世界各国经济学人探求现代经济学理论的“通行要道”。

  实际上,萨缪尔森的著述与贡献远不止于此。他的著作广泛,涵盖国际贸易与计量经济、经济理论与景气循环、人口学与劳动经济学、财务金融与独占性竞争等等。

  对于世界,萨缪尔森的历史功绩在于经济学基础理论与方法论的贡献。他的开创式理论打破了他所处时代的思维模式,其分析方法成为大学本科课程的标准,为人类认识自我和探究世界提供了新的思想利器,影响了人们看世界的方式。(据新华社)

  
萨缪尔森与中国

  
  萨缪尔森1998年接受采访时说,他知道他写的是本好书,“但没想到它有如此持久的力量。”他说,他的目标就是让经济学变得“可以理解,让人享受”。

  在萨缪尔森看来,世人认为艰苦枯燥的经济分析“是游戏而非工作”,“在学术与科学的领域中,我所看重的报酬是能穿梭于神秘的森林中进行奇妙的探索”,“无论何时,我都力求让自己快乐”。这种快乐来源于他年轻时就抱定的信念——学者为自尊而奋斗,它源于人类探求客观真理的永恒动力。撰写教科书是项困难的工作,但“与整个时代成千上万的心灵接触,是学者一生难逢的际遇”。

  但这位被称为“经济学界最后一位通才”的人也并非了无遗憾。过去的两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宏观经济学这一学科受到巨大挑战。繁多的议题与疑问萦绕在萨缪尔森生命的最后一刻。直到目前,经济学家尚未对什么才是解决危机的最佳途径找出答案。信奉市场均衡的理论与相信政府干预的凯恩斯主义仍在激烈交锋。

  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是萨缪尔森经济学理论的重要灵感源泉。经过几十年的“大稳健”,最近的“大衰退”对经济学理论再次形成巨震。(据新华社)

  萨缪尔森致中国读者

  ——1999年《经济学》第16版中文版序言

  就政治经济而言,中国无疑是个正在重新崛起的国度。中国的党政领导人和广大老百姓已经选定用市场竞争机制作为发展经济的主要手段。

  上世纪80年代前的中国,对于初学经济学的学生需要明晰而新潮的教科书这一点,似乎并不曾成为共识。今天,这个问题已经时过境迁。

  ……

  耶鲁大学的诺德豪斯和麻省理工学院的我,在揭示和剖析现代混合经济的时候,总是本着一种诚实而折中的态度。我们认为,经济理论和经济史既是一系列的人类课题,也是一门不断演进的社会科学。经济学有“心”,决不是我们缺乏头脑、跟着感觉走,而不顾客观现实及其所蕴涵的东西。当“妥协”不可避免的时候,我们总是努力陈述正反两方面的理由。当饱学的专家评委们存在“分歧”的时候,我们的宗旨和责任是:力图客观而公正地表述各方面的论点和论据。开放的“心”未必空虚。

  请允许我们冒昧地说一句,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中国,在其经济发展的现阶段,已经特别地需要我们这本教科书为您服务。这本写在她诞生五十周年之际的第16版的《经济学》,应该说已经努力站到了时代的潮头和经济学的锋刃之上。19世纪,经济学这个社会科学的“皇后”,一直被视为“沉闷的科学”。而今天,在世纪之交,全世界的经济学都已经变成了富于挑战的学科。 (来源:《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黄珊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