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番禺垃圾焚烧厂引热议 顺势营建垃圾分类首邑?

来源:南方日报
2009年12月18日03:15
报网互动中各界人士讨论热烈 南方日报记者 曾强 摄
报网互动中各界人士讨论热烈 南方日报记者 曾强 摄

  在南方报网牵头下,业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学者、业界人士就番禺垃圾问题聚首辩论、凝聚共识——

  番禺可顺势营建垃圾分类“首邑”

  南方日报记者 谢庆裕 实习生 高巍

  在民意与官方的持续博弈中,广州番禺欲建垃圾焚烧厂的争议近日“回锅”讨论——番禺区政府表示将开始推进垃圾分类和垃圾减排,并启动有关垃圾处理设施选址的全民讨论。这意味着,前段时间关于“广州垃圾处理问题的讨论”又开始放开。

  在民意汹涌的节点,媒体理应有所担当。本着为垃圾处理寻求思路的初衷,本报近日持续关注这一热点。昨日,南方报网进行了“冲出垃圾困局 全民大讨论”报网互动访谈,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业主代表,专家学者、垃圾分类人士,对民意和事件走向作出解读,对广州垃圾处理的前景作出预测和建议。仅仅两个小时,专题页面就收到100多条网友留言。

  汇集民智,决策良治。这场讨论意在对完善政府决策带来启迪,进一步宣传、提升公民环保意识。

  讨论理智而务实,从有人认为“垃圾分类是乌托邦”到番禺市民表示愿意率先试验垃圾分类,这个原本起源于垃圾焚烧厂建设的争论变成了一个环保意识觉醒的过程。席间甚至有人提议,番禺可借此机会,成为垃圾分类垂范全国的“首邑”。此语一出,举座深以为然。

  嘉宾

  广东省原人大环资委主任 陈之泉

  广州市政协委员 韩志鹏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 李飏

  广州分类得公司总经理 杨静山

  番禺丽江花园业主代表、媒体评论员 笑蜀

  番禺海龙湾小区业主代表 郭柳鑫

  主持人

  南方日报记者 张蜀梅

  民意和事件焦点已转到垃圾分类

  从有人认为“垃圾分类是乌托邦”到番禺市民表示愿意率先试验垃圾分类,这个原本起源于垃圾焚烧厂建设的纠纷变成了一个环保意识觉醒的过程

  主持人:回顾楼盘业主随事件进展的意见和心态变化,大家怎么看待这件事?

  杨静山:讲实话,倒退三个月之前到番禺,群众也不会支持垃圾分拣。焚烧厂一建起来,群众意识到再不分类,可能明天二 英就到我家门口了。

  郭柳鑫:政府不要纠缠在选址的问题上,而是一心一意地将精力集中在垃圾分类上,引导居民将垃圾分类工作继续做下去,不要半途而废。大部分的居民都认为这个试点还要扩大,不光是我们这个小区。现在试点的范围太小了,我们那个小区才1000多户。

  笑蜀:刚刚开始我也是反对一切垃圾焚烧,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调整自己的立场。现在经过博弈,大家都达成了底线共识:垃圾焚烧是不可跨越的历史阶段。

  陈之泉:垃圾是城市管理中最让人头疼的问题之一,我国焚烧垃圾的标准还是比较低的,像二 英的含量我们控制在2.1,而德国可以控制在小数点之后的两位数,他们就比我们好得多了。焚烧、填埋各有其优点,但是最大的缺点是污染,还有就是资源的浪费,将大量的资源真正变成了废物。我是极其主张进行分拣的,就是从垃圾的源头将垃圾分类,一个是有害垃圾、有毒垃圾,比如说灯泡、灯管、电池、刮胡刀、化妆品等,这些应该彻底从垃圾中分离出来。

  垃圾分类十年推而不广原因在哪?

  “广州垃圾分类试行十年推而不广,是硬件没有跟上,还是意识没有跟上?”主持人抛砖引玉,随即引来会场讨论

  陈之泉:过去看群众的情况,有点让人缺乏信心。现在像番禺广大的群众主动提出来实行分拣,我觉得应该抓紧时机,下决心进行分拣。

  郭柳鑫:小区对垃圾分类宣传很重视,但实际操作起来却有点迷糊。分类之后,从分类、回收到运输,到终端,应该怎样处理,政府应该要有一个规划,让专门的机构或建立专门的机制将垃圾分类工作做好,从街道、小区物业,都应该有所作为,分类不光是居民的事情。

  韩志鹏:根据广州原生垃圾种类特点来看,当前主要是餐厨垃圾,这一部分的垃圾目前比较难处理。

  十年前广州就已经是垃圾分类的试点城市了,而前两年出台了餐厨垃圾的处理办法,对餐饮酒楼饭堂的征求意见,但基本上都无疾而终。

  主持人:就是执行起来有难度?

  杨静山:对!现在最大的难度是什么呢?是后续的体制管理等各方面的问题。

  笑蜀:垃圾分拣难在哪里呢?难就难在这里。我们业主、市民的热情和主动性应该是最高的,如果政府这个心态没有一个根本的转变,不要说一年,给十年的时间,还是会跟原来一样。这也是十年垃圾分类没有成果的根本原因。

  技术不是问题,是缺乏激励机制

  广州垃圾分类推行了10年停滞不前,对比鲜明的是,目前市民的热情、主动性非常高。与会嘉宾都纷纷表示,推行已不是技术问题,而与缺乏有利益的制度推动有关

  主持人:垃圾分拣我们说了十几年,但是一直没有真正实行。嘉宾走过很多的国家,看到他们的垃圾分类,你们认为其中的差距在哪?

  笑蜀:全世界很多国家做了那么多年,分类的技术和程序都不是问题。难就难在没有利益,就只有投入。垃圾焚烧为什么不难,因为烧了之后有利益。这就是两个根本的区别。

  李飏:垃圾处理之所以说是世界难题,还涉及到方方面面利益协调,还有深层次的体制弊端,可能也会阻碍我们推行这项工作。

  国外欧盟的经验,还有离我们比较近的台湾地区的经验,我们从中可以得到一些启示:政府的作用不光是加大投入、加大宣传,而是制订一整套的系统、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制度创新这一块我们是缺位的,这就无法保证在这个过程当中的各个利益集团都有积极性。

  比如说垃圾焚烧厂,或者说垃圾处理的有关环保设计,或者说一些环保运营公司,今后有没有市场前景、盈利空间,有没有民间资本进入建设投资的积极性。

  杨静山:如果我们将垃圾分类的利益点建立在老百姓的身上,那么就不难。但是如果我们垃圾分类的利益点是建立在行政部门,可能比什么都难了。难不难,就在这两点的区别上。

  将有用的物质变成钱给群众,给有害的物质交给专业部门、组织,保护环境。群众就会自觉参与。在参与的过程中加入后续的配套服务,我相信从我们的经验里,三个半月到四个半月之间,群众基本上都会参与了,参与度达到了百分之七八十。

  番禺事件是广州出政绩的最好机会

  尽管现实与理想的分歧犹在,但嘉宾们还是凝聚了共识,甚至提出这是番禺持续发展垂范全国的机遇,会场气氛最后渐趋高涨

  主持人:大家对这个事件也抱有一个期待,请每一个人表达一下自己的愿望吧。

  陈之泉:今天是一个机遇,在番禺,群众自动要求进行垃圾分拣,这恐怕不仅是广东省,恐怕也是中国对垃圾处理的分水岭,是一个最好的起步,希望各方将它推到最科学的发展道路上去。

  韩志鹏:番禺事件辐射全国,我觉得这不仅仅是垃圾处理问题,也不仅仅是环保的问题,如果处理好,很可能是推进中国民主政治、民主决策的一个里程碑式事件。

  笑蜀:我觉得广州市政府不要从负面的角度来理解番禺的反烧事件,应该从正面角度理解。

  番禺事件给了广州当局一个最好的历史性机遇,将番禺的焚烧“首都”变成全国垃圾分拣试点“首都”,解决垃圾围城的出路,垂范全国的机会。还可以往前跨出一步,将番禺建设成为生态文明城市的“首都”。这可以从公民的日常生活中做起,通过垃圾处理方式,改变他们的价值观和生活、交往方式。这是广州出业绩、出政绩最好的机会,抓住了,可以领先全国。

  陈之泉:首先就是人大和政府要联合,出台垃圾管理条例,然后制订垃圾管理实施细则,所有的机关、单位、住宅小区、居委会都要根据政府的管理细则制订垃圾管理办法,并且给住户、给单位、给学校提出具体的要求,责任到人。

  同时要建立一套监督机制,人大监督政府,政府监督社会、所有单位,各个单位的内部都要有垃圾分拣管理员,每天进行检查,如果垃圾分类的过程中有害、有毒的垃圾放到了厨房垃圾或者是其他垃圾里,该处罚的就要处罚、该批评的就要批评、该警告的就要警告,真正做到垃圾按照规定从源头分开来,垃圾实现资源化。

  韩志鹏:我觉得不管是立法也好,政府出台一些政策也好,一定要明确公民的参与权、监督权、话语权。

  笑蜀:政府应该增加财政投入,调整财政导向。向垃圾分拣的基础设施、基础设备倾斜。另外要制订垃圾分拣的标准体系,技术上的操作标准体系,整个流程每一步怎么衔接,政府自己内部的体系怎么衔接,政府这个体系怎么跟市民的体系衔接,都要建立起来。要引导市民、引导业主怎么做垃圾分拣。比如说印刷发行垃圾分拣图解、垃圾运输排放表等,诸如此类,挨家挨户做动员的工作,电视台拿出频道、报纸拿出版面来,尤其是政府应该做一个工作,训练小学生、中学生,在所有的小学、中学全部做试点,先将孩子们教会,孩子们回去再教父母。

  韩志鹏首度回应

  “垃圾分类”提案“无下文”:

  该提案仍在完善 明年两会将重推

  今年11月6日,广州市政协委员韩志鹏上交了一份“走出垃圾围城,建议番禺分类处理垃圾”的提案。此事一出,立即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但提案却迄今没有立案,有些网友不禁怀疑提案是否“无疾而终”。在昨天的报网互动活动中,有许多网友十分关心这个提案的进展,纷纷向韩志鹏提问。

  韩志鹏在昨天的讨论中专门解释,“我会把提案完善后,在明年三月份‘两会’时推出。”他表示,“或许会发动其他的委员一起签名,甚至是以一个界别的名义再推出。”同时,他还透露:“政协答应把那个提案作为明年的督办重点提案去办。”

  ■网友跟帖

  众口难调啊!政府经常好心办坏事,关键看落实了。有没有一套完善的实施细则啊?

  ——南方报网网友

  希望多几个大型垃圾分类试点小区,同时要为小区配备垃圾分类的相关设施!

  ——南方报网网友

  垃圾分类不能一步到位,能不能至少超前一点,不要只分可回收、不可回收、有害品这两三类,可以按材质细分为厚塑料、薄塑料、玻璃、厚纸、薄纸(卫生纸)、肉菜、液体、沙石陶瓷、电池灯管等等,减少分类的判断难度和不确定性。身体力行、支持分类的人不会因为多细分了几类就不分了。一直比较冷淡、质疑分类实效的人看到分得那么细,可能会觉得这回是动真格了,觉得这件事是真讲究的,反而提高了积极性。而且,多分几类也省了以后升级和宣传的成本。

  ——南方报网网友图腾子

  互动访谈全文,详见南方报网(www.nfdaily.cn)

  统筹:张蜀梅 胡念飞

  

责任编辑:高瑞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