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中央反腐力度之强前所未见 反腐较量进入关键期

来源:新华网
2009年12月30日09:20

中央一连串反腐重拳,坚定了民众的信心。图为2008年2月22日,河南省浚县街头,人们高举反腐倡廉标语。

中央一连串反腐重拳,坚定了民众的信心。图为2008年2月22日,河南省浚县街头,人们高举反腐倡廉标语。

    2009年,中央反腐的力度之强前所未见,一大批省部级高官应声落马;民间反腐情绪日益高涨,周久耕等腐败官员因网络曝光而锒铛入狱。站在2010年的反腐新起点,我们步履沉重但却坚定,民众有理由期待官员廉洁、政府自律。
 

    当前的反腐形势,尤其是腐败出现的新动向、新特点,无疑都表明了腐败与反腐败的较量已经进入关键期

  即将过去的2009年,引人关注的莫过于一批又一批“前腐后继”的官员落马案。在社会矛盾多发期,政府持续推动的“反腐风暴”,很大程度上给予了民众信心,也让外界看到了中国政府推动改革的决心和意志。

  站在2010年的起点,未来的政府廉政建设值得期待。但当前的反腐形势,尤其是腐败出现的新动向、新特点,无疑都表明了腐败与反腐败的较量已经进入关键期。

  “科级腐败”危害更大

  中国著名反腐败专家林喆总结了当前官员腐败的新特点。她说,一方面是涉案人员级别升高、涉案金额增大、“群蛀”现象严重;一方面就是向基层渗透,向非领导干部的人员渗透。

  林喆将这种现象称之为“落势化”趋势,即腐败在向高层发展的同时,腐败主体的级别也向基层渗透。原本默默无闻的“官场小人物”开始“活跃”,频频成为腐败大案的主角。“这部分干部与基层民众直接接触,一旦腐败,直接危害到基层民众的利益,其影响的恶劣程度比起级别更高的干部更甚。”

  在林喆看来,这种“科级腐败”现象的可怕之处在于,干部权力意识的腐败。这样直接导致了官场不正之风盛行。比如,公款盖别墅,基层干部斥巨款“深造”镀金,领导干部8小时之后的行为监督缺失。

  更令人深省的是,还有来自专业领域的腐败,其中最为典型的则是高校腐败案。2009年10月,武汉大学常务原副校长陈昭方和原常务副书记龙小乐被湖北省人民检察院批捕。不到一周,又爆出武汉科技学院原院长张建刚、原副院长王志贵被“双规”……

  网络反腐异军突起

  历年来,中央反腐从不吝惜重拳。今年以来,重量级防腐反腐法规条例相继出台。2009年中央连续公布了《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等反腐文件;同时,根据部署,今年内,有关部门将争取起草、修订出台16个反腐法规。此外,还将积极做好26个反腐法规的起草修订,择机出台;另有8件法规的研究论证继续稳步推进,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防治腐败法”和“公职人员财产收入申报法”。

  而今年制度反腐的一项最为重要的制度,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确定了“利用影响力受贿罪”这一新罪名。 这项罪名被评价为“在理论上对传统受贿罪的一次重大突破,在实践中填补了目前反腐败制度和法律体系存在的一个空缺”。

  这一系列法规政策,被称为“改革开放后最大范围的制度化、规模化防腐反腐措施”。重拳之下,一批省部级高官密集落马。比如,深圳市委原副书记、原市长许宗衡,公安部原部党委委员、部长助理郑少东,浙江省纪委原书记王华元,广东省政协原主席陈绍基,等等。

  与此相配合,一些贪官的落马与民众的维权抗争、民间组织的声援和支持不无关系。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中国党建辞典》收录了“网络反腐”的词条,标志着互联网在反腐败中的作用得到官方的认可。在网民数量已超过3.38亿的中国,官员的不当言行被网络曝光而被处罚甚至入狱的事情,成为今年的反腐新亮点。当然,这也折射出正规官员监督机制的不足。

  贪官外逃重在防堵

  同时,另一尴尬局面依旧没有打破——越来越多的贪腐官员逃往海外,逍遥于法网之外。据不完全统计,现在有外逃贪官4000多人,携逃资金成百上千亿。

  加拿大CBC电视台国际时事评论员丁果长期关注贪官外逃现象。他认为,贪官外逃一般要经过转移资产、家属先行、准备护照、猛捞一笔、不辞而别、藏匿寓所、获得身份等一系列过程。“在明晰了这些出逃路线图以后,关键还是把人堵在国内,而不是将希望寄托于出逃后劝返或引渡上。”丁果表示,若真正等到人逃出去了,想追回来将困难重重,不仅司法成本高,并且执法面临的障碍要更复杂。

  不过,丁果对今后形势感到乐观,随着今后中国与越来越多的国家签订双边引渡条约,贪官外逃现象将得到遏制。现在,我国正处在做好实施《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第二阶段,也正在和美国等发达国家进行签订双边引渡条约的商谈。

  林喆预测,今年或者明年就会看到外逃贪官陆续被引渡回来,这将对国内很多贪官产生震慑力,也会让这样的现象越来越少。

  畅想:官员讲话不再那么雷人

  【叙述者】廖保平 37岁 湖北武汉媒体人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十年以后,我们再也听不到官员如此雷人语录:“这个事不好说太细”、“为什么不公布老百姓财产”、“你敢在新华网曝光,我就叫它关闭”、“是不是拉屎也要告诉你啊”……取而代之的是雇员对老板的说话语气。

  十年以后,我希望有作家写出一本可以传世的《新官场现形记》,但是我又很矛盾,希望再也没有所谓的官场小说、厚黑学、官场秘诀会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成为公务员捧读的“秘笈”。

  十年以后,我希望跑官不再往上跑,往北京去跑,而是往下跑,往基层跑,往民众那里跑。我甚至希望,一个官员为了争得我们小区里更多的选票而百般地讨好我们,而跟他的竞争对手唇枪舌剑。

  十年以后,我希望公民都可以在网上查阅所有官员的财产和纳税状况;可以查阅政府的财政预算;一旦官员有超出自己消费能力的行动,立刻进行调查。

  现在有一篇官场日志:清晨起床,打拳;上午开会,打盹;中午吃饭,打嗝;下午上班,打哈;傍晚加班,打牌;晚上娱乐,打炮;半夜回家,打架。

  我希望十年以后,这篇日志写成这样:清晨起床,挤车;上午开会,速退;中午吃饭,不贵;下午上班,不推;傍晚加班,疲惫;晚上娱乐,嫌贵;半夜回家,喊累。

  十年以后,我希望人们谈到反腐败时,不再说这样一些话:“用自己的刀砍自己的手腕”“拉起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

  十年以后,作为一个媒体人,我希望到政府部门去采访时,一把就可以把政府的门推开,然后问今天有什么消息,而不是在政府大门口被警卫拦住说,“闲人免进”;普通民众见到当官的不再是低头弯腰,如羊见狼。

  十年以后,如果我还是一个做媒体的人,我希望我写评论的时候,不再像写这篇文章一样,左右琢磨,有没有说过了,会不会被抓辫子、穿小鞋子。我想,如若十年以后我不再有这样的过多顾虑,中国的政治一定清廉很多,贪腐也一定少很多。

  对话:出台反腐法是当务之急

  【专家】林喆 中央党校政法部教授

  如何看待“裸官”现象?

  林喆:“裸官”不要轻易叫,叫了会很伤人的。所谓的“裸官”情况不同,应该区别对待。“裸官”分为三种:一是他原本在国外留学,学成归国后担任政府官员,但是妻儿仍在国外;二是官员配偶自身出国留学谋求发展。这两种情况在知识分子干部中比较多,这种行为本身不应受到谴责或怀疑。第三种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裸体做官”。随着近来反腐力度的加大,这种人的“风险意识”也加大了,甚至一些贪官已经到了“不打无出逃准备之仗”的地步,在贪腐之时,就已经将家人和财产转移到国外,以便东窗事发之时,逃之夭夭。

  我们要谴责的是第三种,但是或许表面上未必看得出属于是哪一种。所以我建议,对于国内的这些官员,应该一视同仁给予信任。不信任你就不要他做官嘛。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是,因为有特殊情况,对这一类的干部也应该主动关心,比如解决配偶国内工作问题。因为很多人妻儿不在身边,很容易出现“包二奶”的现象。另外,不应该将重大项目,尤其是涉及重大钱财的项目交给他们。这不是当不当“一把手”的问题,而是有没有财权的问题。

  贪官外逃如何堵和抓?

  我们现在很多贪官跑出去,还是工作不够细致,打草惊蛇了。他们往往利用很多地下通道,譬如与黑社会勾结,把人和钱一环一环弄出去。

  另外,我觉得银行应该成为反腐败的生力军,因为银行不仅管理个人的财务,也管国家的财务。贪官要走之前肯定有大笔的资金流向国外,像这样的人,有关部门应该事前给银行提供名单,一旦他们有大笔资金迁移,就要保持警惕。

  还有,官员组团出去时一定要有监督防范环节,比如护照统一管理等等。一旦有人跑掉,就应该跟当地警方、领事馆联系,华人社区和组织应该好好利用起来。还应该第一时间通报。我主张网上通缉,张榜,甚至悬赏。

  如何从根本上遏制腐败?

  林喆:长远来看,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反腐败惩罚体系,当务之急是出台一部反腐败的专门法律,通过借鉴各国防治腐败的有益做法和经验,在财产申报、重大事项登报、问责制度、干部队伍建设等问题上不断加强与改进。最终通过完善制度让我们的官员不能贪、不敢贪、不想贪。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责任编辑:张静波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