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上演现代版盗墓笔记 众人拆迁工地“寻宝”

来源:
中国广播网
2009年12月30日19:01
中广网北京12月30日消息(记者王丹)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18时50分报道,近日,河南省漯河市一处拆迁工地挖出文物的消息传开后,引得不少市民前往工地“寻宝”。
这块尚未施工的拆迁工地位于漯河市井岗山路与巴山路之间,项目名称为海航小区,占地约200多亩。自2009年7月围建以后,直到目前尚未动工,工地一片废墟,大门形同虚设。当记者到达时,刚过中午12点,四五位“寻宝”人正在奋力挖掘。其中一位的老张告诉记者,他来这寻宝已有一个多礼拜,一挖就是一天。谁挖到宝贝归谁,一般都拿到古玩市场里去卖,售价大多在几百元钱。
挖宝人1;听说是有。这个是别人挖过的,我又接着挖。
挖宝人2:那刨的多了,(东西)能拿都拿走了。
记者:有人过来管没有,有人说禁止他挖啊?
挖宝人2:管的也不多!挖的可多!
然而据记者了解,根据《文物法》的相关规定,我国境内地上、地下遗存的一切文物,均属国家所有,个人没有权据为己有,并没有“谁挖谁得”的道理。就在记者采访时,房地产开发商施工人员在管网施工中开挖出一个重达数吨的石质乌龟。
群众:是个大老鳖!
记者;这个请人过来看过没有?什么年代的?
群众:不知道。这是专门放碑的,碑座。
据记者了解,施工现场发现的是大量唐代中期以前的文化生活层。记者随后又联系到了漯河市文化局文物科,据科长齐新卷说,目前,漯河市文物局已上报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但由于遗址并不是文物保护单位,所以目前并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他们也很无奈:
齐新卷:文物法规定,新的建设进行的考古发掘费用由建设部门去承担,开发商他付不起这个钱。

上网从搜狗开始
民生视点
沈阳男子曾令军在这不足20平方米的厕所小家生活了五年,还娶了媳妇,生了大胖儿子……
今日热点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详细]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