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2010通胀会来吗?专家:食品价格上涨不等于通胀

来源:人民网
2010年01月05日13:46
  要对通胀预期进行合理的管理,不能忽视,也不能放大

  随着年末蔬菜、食用油、水电等生活必需品出现价格上调,2010年通货膨胀是否会来,通胀预期该如何管理,已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瞭望周刊社与辽宁广播电视台联手打造的高端时事评论栏目——“瞭望评辨天下”最新一期节目,聚焦“2010,通胀会来吗”,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张承惠和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分析预测处处长徐连仲,在现场讨论中透过日常经济生活表象,研判未来的经济走势。

  食品价格上涨不等于通胀

  瞭望评辨天下:近期,蔬菜、食用油、水电等居民生活必需品的涨价现象,引发了人们对出现通货膨胀的担忧。这是否预示着通货膨胀的苗头出现了?哪些因素可能导致通货膨胀?

  张承惠:最近确实出现了菜价、食用油价格的上涨,但从经济学意义上说,通货膨胀有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义,不能仅因食品价格的上涨,就判断已出现了通胀。

  张立群:通货膨胀是指由于通货的增加,引起需求的扩张,拉开供求缺口,最后导致价格全面、较大幅度地上涨。因此,判断是否是通胀的因素应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价格全面、较大幅度地上涨,其次,其上涨是由通货增加过多所导致。据此,我认为,2010年中国不会有通胀压力。

  徐连仲:通胀是指价格总水平持续、大幅度上涨。其中,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是价格总水平的重要指标,CPI由八大类组成,其中不仅包括食品价格,还包括居住价格、通讯、医疗、文教等内容。从食品类来看,当前出现的某些价格上涨,有其特殊原因,并非由需求拉动。食用油的价格上涨,则属于恢复性上涨。

  张立群:食品价格从2008年以来持续回落,再下去会打击种植和养殖积极性,对来年的价格稳定反而不利。当前,我国粮食连续丰收,生猪生产能力在前一阶段国家政策的扶持下扩张较快,食品类商品的供给能力强大。因此,食品价格难以出现过去因供应偏紧而出现的持续大幅上涨。

  徐连仲:而水、电、煤气价格上涨幅度并不是很大,部分城市水价开始有些调整,电价和煤气价格的调整还未开始。

  张立群:水电价格则将根据居民的承受能力进行有控制的调整,其目的是为了推进节能减排。整体看来,目前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变动,并不意味着未来价格会持续大幅度上涨。另一方面,由于水、电、煤气等价格在居民消费价格中占比较低,加之有关部门对其价格调控将会根据2010年CPI的变化,控制其调整的幅度、节奏及影响的范畴,因此,预计其价格变化不会对CPI的整体走势有较大影响。巨量信贷引发通胀疑虑

  瞭望评辨天下:过多的货币供应量则有可能诱发通货膨胀。2009年上半年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数据合计约7.37万亿元,远远超出年初设定的“全年5万亿元以上”的目标,全年的信贷资金已达到10万亿元左右。巨量货币供给是否意味着通胀压力已经形成?

  张承惠:对于2009年货币供应量高速增长给未来经济带来的通胀压力,我是比较担心的。从2009年货币供应量的指标来看,无论是狭义货币(M1),还是广义货币(M2)的供应量,都出现了历史罕见的高速增长。一方面,M1、M2的增长都出现了历史高位;另一方面,货币供应量高速增长的持续时间之长,也是历史上没有出现过的。因此,通货的快速增长带来的通胀压力是很大的。

  徐连仲:货币的过量发行是产生通胀的条件之一,但非充要条件。在一定的环境下,货币的过度投放会产生通胀,但并不意味着在所有的情况下都会产生通胀。

  张立群:当货币不断增加时,需求就可能会不断增加。但在有的情况下,货币增加,需求未必会增加,即所谓“流动性陷阱”。也就是说,当市场预期普遍不看好市场前景,认为未来投资风险大、回报率不高时,即使货币供给有所增长,投资者也会持币待购,使货币供给、贷款沉淀,而不会变成现实的需求增长。所以,货币供应量不会简单地导致通胀。

  张承惠:虽然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并不是导致通胀的充分条件,但如果经济出现了快速增长的势头,就值得警惕。预计2010年中国经济仍将保持一定速度的增长,曾在日本出现过的“流动性陷阱”,不会发生在中国。因此,在经济逐步升温、货币供应量增长较快的背景下,过量投放的货币构成了潜在的通胀压力。

  另一方面,2009年超常的信贷投放也值得警惕。这些信贷投放,有很大一部分是流入了4万亿投资计划中涉及到的建设项目中。根据历史经验,在基建投资中约有30%~40%最终会变为有支付能力的购买力。尽管购买力的净增加量目前尚不能统计,但巨量的信贷投放对于通胀的压力,仍值得关注。

  张立群:我有不同的观点。首先,通胀是指通货的快速增长。从货币供应量的增长来看,2009年贷款的增长在上半年和下半年有明显区别,下半年贷款增量较上半年已经出现了明显下降,结构也趋于优化。

  究其原因,上半年贷款的超常增长,其中有商业银行的“补课”因素。一方面,货币政策从2008年的“从紧”调整为“适度宽松”后,商业银行客观存在信贷业务加快释放的需求。另一方面,2009年上半年政府投资项目推出较多、房地产需求增长较快,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条件也是比较好的。因此,2009年上半年商业银行贷款的迅速增加,也是其改善自身经济效益的目标使然。从下半年开始,商业银行已开始权衡资金安全性和资金收益之间的关系。同时监管机构也不断发出风险提示。商业银行因此结束了上半年迅速扩张信贷业务的状态,趋于平稳。2010年,这一状况将会持续。

  2010年财政政策的重点,是重点保证在建项目的资金需要,从严控制新开工项目。预计房地产市场需求也将有所收缩,逐步走稳。信贷风险也会相对增加。预计2010年信贷增长将趋于正常。预计受此影响货币投放量也会趋于平稳。

   资产价格走势会否诱发风险

  瞭望评辨天下:过去的一年中,信贷资金进入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由此推高资产价格的说法不绝于耳。那么资产价格的高涨会否引发通胀风险呢?

  张承惠:巨量信贷投放中的一部分流入资产市场,造成了股市、房市价格的迅速上涨。一个原因是,房地产开发商获得了大量的信贷资金。当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不再紧缺,又对整体经济形势和房地产市场形势看好时,就有可能出现捂房、惜售、囤地的行为。但我认为,2010年不会重现类似2009年房地产行业过热的情况。从信贷和货币政策的角度来看,房地产开发商不可能像2009年那样“不差钱”了。

  2009年货币政策“适度宽松”,重音在“宽松”上;2010年的重音则在“适度”上,即货币供应总量将保持适度的、能够适合经济发展需要的增长。

  张立群:我认为,资产价格不会大幅上涨。这是因为从供求关系的角度看,2010年的总需求将是一个温和提高的态势,而总供给能力仍然比较强大。

  徐连仲:2009年的资产价格上涨,对2010年通胀预期影响不大。因为资产价格上涨对CPI上涨的影响是双方面的。例如,房地产价格上涨后,有的消费者集中了全部积蓄来买房,这导致其他方面的消费能力相对不足。而股市上涨的影响方向则完全相反,在财富效应的带动下,人们可能会增加消费支出。

  国际市场影响可控

  瞭望评辨天下:2009年,受美元持续贬值影响,国际市场以美元定价的诸如原油、各类金属原材料,白糖、大豆等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扬。黄金的保值功能凸显。2010年国际市场的走势被认为更加复杂。国际市场的波动将对我国经济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张立群:2010年美元总体仍然走弱,但与2009年相比仍有区别。美元会在一些时点上震荡走强,这与美国的经济现状有关。从大趋势看,美元走弱的势头,可能比2009年有所减弱。

  徐连仲:2009年,包括石油、铁矿石和有色金属在内的国际大宗产品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反弹,但这是一种恢复性上涨,并未达到危机前的价格水平。从长期来看,若美元仍有贬值预期,大宗产品的价格也会上涨。不过,由于国内粮食连年丰收,库存充足,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对国内CPI的影响不是很大。

   理性管理通胀预期

  瞭望评辨天下:通胀往往同高增长相伴。在经济企稳向好的关键时期,怎样处理好保持经济增长和防止通货膨胀的关系?

  张立群:价格上涨的背后是需求的变化。宏观调控所追求的最好目标,是相对较高的经济增长和就业率,与一个相对较低的价格上涨相伴的格局。在这个格局之下,居民福利得以最大化,企业的发展环境也是比较好的。

  张承惠:通胀意味着货币贬值,居民实际购买力下降。恶性通货膨胀实际上是对全体国民,尤其是对低收入阶层国民财富的一种剥夺。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特别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背景下为了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一定程度上的温和的通胀对经济发展是有益的。

  与2009年相比,2010年的货币政策将更重在强调弹性和针对性,以进一步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

  徐连仲: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为迎接新一轮增长周期奠定基础的关键一年。从经济增长方面看,我认为应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从通胀角度看,应着力通过切实的措施更好地提高中低收入阶层对通胀的承受能力。

  瞭望评辨天下: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正确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系,其中关于“管理好通胀预期”的表述,该如何解读?

  徐连仲:中央提出管理好通胀预期,有两方面考虑。首先,要对未来价格出现上涨的预期进行合理的管理,不能忽视,也不能放大。如果忽视,将来可能产生通胀的危险;如果放大,也会导致本来不可能出现的通胀变成现实。

  其次,舆论也不能夸大、炒作这种预期,否则会造成一种紧张的环境。举例来说,若炒作通胀预期,大家都去买米,全国有13亿人口,几亿家庭。假设一个家庭多准备50斤大米,那么总需求量将会非常大,大米价就会出现直线上升。

  张立群:这就是经济学中的“广场效应”。一旦预期未来价格会很快上涨,货币购买力下降时,大家都会抢购物品。这种预期会引起真实需求的扩大,从而导致供求关系的变化,引起价格持续上涨。由此,使通胀预期变为通胀现实。对类似情况,应注意引导,理性对待。

  2010年对于我国进一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提高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非常有利。当经济恢复到平稳较快增长状态之后,应在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改变过程中,把握住有利的条件和因素,形成有更高质量、给人民带来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减少发展代价,提高发展可持续性的平台。(记者王争实习生于雪)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责任编辑:张勇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