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工人日报:一线工人获科技大奖的深层意义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年01月14日09:52
  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又有两位来自企业生产一线的工人登上国家科技奖的最高领奖台——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的王康健和江苏省电力公司泰州供电公司的许杏桃分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一线工人拿到国家科技大奖,今天似乎已经不算是新闻了。自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首次设立工人农民科技创新评审组以来,截至2009年,共有14位来自基层的普通工人农民获得国家科技奖励。此前,作为一线工人中的代表,王洪军、韩明明、王军、杨建华、代旭升、赵林源曾先后获此殊荣。

  但这依然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因为他们的获奖,不仅说明了在创新路上,既需要广大的科技工作者,比如那些站在科研顶端的科学家们,更需要长期工作在生产一线,像王康健和许杏桃一样的普通工人。而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一线工人屡获国家科技大奖的背后,彰显出企业在技术创新中主体地位的持续增强。

  让企业成为创新主体,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目标。企业的技术创新力不单纯是企业自身的问题,而是关系到整个国家参与全球化竞争的实力或“筹码”的问题;中国要想在国际竞争中迅速提升国家竞争力,必须有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企业,而做到这一点的前提,就是要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采取了种种措施,力促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也持续增强。仅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为例,今年是企业技术创新工程组设立的第二年,7个创新型企业获得奖励;科技进步奖通用项目中,企业参与完成的项目占68%。

  客观地讲,目前我国企业的创新现状仍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有关统计资料表明,我国两万多家大中型企业的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仅是千分之八,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10;在928万户注册企业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只有万分之三,而98.6%的企业从来没有申请过专利。

  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专家们给出了很好的建议,比如深化企业的改革,通过制定宏观的政策,鼓励企业技术的创新,提升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和成果转化的能力;同时,进一步转变政府的职能,通过建立担保机制等手段,努力提高企业及其他研发机构的创新效率。

  在这些宏观层面之外,每个企业更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发挥每个职工的创新能力。对于在生产一线的工人来说,他们也许没有非常深厚的理论功底,但他们却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长期工作在生产一线,对生产工艺中存在的问题往往有着更切肤般的感受,他们更知道企业需要什么,什么样的技术更适合于生产。

  王康健和许杏桃的经历就说明了这一点。从一开始,他们就明白,自己搞创新、搞发明、搞研究,决不是为了评职称所需,更不可能是为了发表论文,他们的创新一定是要从生产中每个细小的难点、问题开始,并一步步累积成为价值巨大的创新型研究。

  让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首先要让企业中的每个员工都能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人翁,而这个队伍的构成中,又是一定没有工人、干部身份之分的。(晓展) (来源:工人日报)
责任编辑:刘晓静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